司馬光圓木警枕的故事

2021-03-05 09:19:13 字數 1719 閱讀 8220

1樓:金果

司馬光從小到老,一直堅持不懈地學習,做官之後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圖書和臥具,再沒有其他珍貴的擺設。臥具很簡單:一架木板床,一條粗布被子,一個圓木枕頭。

為什麼要用圓木枕頭呢?說來很有意思,當讀書太睏倦的時候,一睡就是一大覺。圓木枕頭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極容易滾動。只要稍微動一下,它就滾走了。

頭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聲,他驚醒了就會立刻爬起來讀書。司馬光給這個圓木枕頭起了個名字叫:「警枕。」

擴充套件資料:

司馬光用這種方法來逼迫自己苦學,可謂對自己很狠。而這種習慣,其實也並非他自己的主張,那是家風使然。司馬光的家世很是傳奇。

其先祖司馬孚,是司馬懿之弟,也是一位以學問著稱的學者,司馬家好學之風早在三國時代就已經養成了。古代講究學而優則仕,所以司馬家歷代不僅多出讀書人,也多出**,還多有大官。

當然不是靠錢財買官,司馬家的人,都是靠的家學,司馬光的爺爺司馬炫,是北宋第一批進士。司馬炫去世得早,但留下了許多財產,剛剛成年的司馬池。

也就是司馬光的父親,面對這一大堆財富,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全部分給族人。因為他的追求根本就不在於錢財,而在於學問,抱著一大堆錢財,不僅要操心如何打理。

還要應付來自他人的紅眼之光,如何能專心讀書?博學多識的司馬池,在為官之後,也因為好學收到了遠比錢財寶貴的回報,在政務上更是多有驚人之舉。

比如當時朝廷修建宮殿,向司馬池所在的地區徵調竹子,問題是這一地區並不產竹子,可見朝廷方面負責此事的**,定是一個不學無術之徒。

就在其他縣的**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時,司馬池卻想出了對策。他依靠自己的博學,知道臨近某地生產竹子,便一面向朝廷請求寬限日期,一面命人去大量購買。

然後直接轉運到京城,第一個完成了任務。因此受到朝廷重視的司馬池,開始在**擔任一些重要職務,都有十分出色的政績。

當然他最出色的「政績」,還是在於為北宋王朝培養出了一位名臣,那就是他的兒子司馬光。司馬池對於司馬光的教導,極其嚴格。司馬光6歲開始讀書。

7歲時就被要求將難度頗高的《左氏春秋》熟背出來,還要講出書中的大意。嚴格要求的同時,司馬池更是深知讀死書、做書呆子要不得,因此很注重對司馬光其他方面的教導與訓練。

時常帶他出去「見見世面」,接觸一些朝中的**和天下的學者,談論學問,商討時事,讓他在見識與知識上保持同步增長。司馬池一生所任官職較多,東西南北都有。

他在到異地上任時,都會帶上司馬光,併為其講解沿途風土人情、歷史名勝、名川大山,讓司馬光在「讀萬卷書」的同時,又有了「行萬里路」的社會實踐。

在父親精心教導之下成長起來的司馬光,也確實不負父望。他在步入仕途之後,不追求功名利祿與榮華富貴,始終致力於治國理政與研究學問。他的俸祿收入並不少。

朝廷還提供了多達一百多畝的所謂職田來當福利。但他一直是布衣粗食,錢財多拿來賙濟窮人,生平所好就是讀書、藏書,在這方面,他可算得上天下首富,手握藏書數千冊。

最能體現司馬光好學之心的,則是一個細節——讀書之法。這裡所謂的讀書之法,指的是如何拿書翻書。司馬光讀書時,首先身體坐得極為端正。

然後用右手拇指輕輕地把書托起,再用左手食指輕輕揭開每一頁。他的要求是讀過之後,書本不能出現任何折皺印痕。與先輩一樣,司馬光不僅自己極為好學,也將這種家風向下傳承。

他的兒子在看書時,就曾因為動作粗魯被他一頓教訓,並告誡道:對於商人而言,錢就是根本,要重視;對於讀書人而言,書就是根本,要愛惜。

2樓:

啟示有很多,它告訴我們要知錯就改,做事要找到正確方法,做人要有毅力。

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是真的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戶曉,為什麼還是有人懷疑其真實性?

是真的一 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出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 公元1019年 十一月,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 光 司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馬池後來官至兵部郎中 天章閣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自幼便聰敏好學。據史書記載,司馬光非常喜歡讀 左傳 常常 手不釋...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主要內容以內,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主要內容 20字以內

主要內容 有一個小孩,在和司馬光玩,一不小心掉了缸裡,司馬光一點也沒慌,趕緊用石頭砸,剛雜碎了,一堆人就過來表揚他。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的就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 左氏春秋 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 左氏春秋 的內涵,從此手裡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飢渴,冷熱的程度...

司馬遷是司馬光的祖先么,司馬遷是司馬光的祖先麼

不是,沒有什麼關係。司馬光和司馬懿有什麼血緣關係?對於司馬懿和司馬光,他們是屬於一個姓氏,而且也是有血緣關係的,只是輩分不同,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 河南 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 軍事謀略家,早年跟隨曹操,後助曹丕成為魏王。曾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 水利等農耕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