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泰戈爾小時候的故事

2021-03-04 09:44:52 字數 5420 閱讀 7365

1樓:金果

泰戈爾12歲那年,父親第一次帶他去喜馬拉雅山旅遊,他高興得無法形容。他們到達的第一站宿營地是桑地尼克坦,那裡空曠無涯,廣闊的原野,坦露的荒地,還有那錯落有致的溝溝壑壑,在藍天白雲之下,像是一幅濃筆重彩的大油畫。

壯麗的景色深深感染了泰戈爾,他第一次獲得了在空曠的大自然裡自由遨遊的樂趣。他們繼續向喜馬拉雅山進發,沿途遊覽了許多地方,還特地參觀了阿默爾特薩爾的金廟,和那些虔誠的信徒在一起,吟唱錫克人的頌神曲。

抵達喜馬拉雅山山麓時已是陽春三月,但山區的春天卻是姍姍來遲。他們稍作休息之後,便向海拔7000英尺的德爾豪傑峰攀登。途中要經過幾個宿營地,他們或步行,或騎馬,或坐轎。

山路兩旁,古鬆參天,春花初綻,雲飛霧繞,鳥語聲聲,皚皚白雪在峰嶺熠熠閃爍,山路自下盤旋而上。

溝壑萬丈,層林迭翠。這一切,對泰戈爾來說都宛如天堂,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一顆好奇和探索的童心完全陶醉在這山區的美景之中了。他們到達德爾豪傑峰後,住在自己早已購置的小屋裡。

每當太陽從東方的峰嶺噴射出萬道金光時。

泰戈爾和父親早已在戶外散步了,然後回到屋裡讀一小時英文,讀畢就到冰涼的水裡沐浴。下午仍是讀書,討論宗教問題,晚上則是坐在星空下,聽父親講天文知識,欣賞高原美麗迷人的夜色。父子倆在那裡整整度過四個月這樣的旅遊生活。

2樓:匿名使用者

1、他母親去世很早, 父親又經常在外邊旅行.他童年的保護者是幾個男僕, 他們為了免除看護的麻煩, 就把泰戈爾關在一間屋子, 不準自由行動。

有一個僕人, 常常叫泰戈爾坐在一個指定的地點, 用粉筆在地上畫一個圓圈, 把他圍起來, 並且嚇唬說, 如果邁出這個圓圈, 就會有危險.幸虧泰戈爾坐的地方靠近視窗, 可以窺視花園的景色, 使他忘卻"囚禁"的痛苦。

2、有一天哥哥去上學, 他不禁哭起來, 鬧著要到學校裡去.哭聲使他的目的達到了, 家人把他送進"東方學校".在學校裡, 凡是不會背誦功課的兒童都被罰站在木凳上, 兩臂伸開, 手掌上還要堆上石片.泰戈爾厭惡這個學校, 不久就轉入師範學校.他專心讀書, 年終考試得了班上的第一名。

一年以後, 他又進了英國人辦的"孟加拉學校", 雖然沒有碰上什麼特別不如意的事, 可他總覺得那個學校死氣沉沉, 像一座醫院.父親瞭解他的心情, 並不強迫他去學校, 請人在家裡教他.他跟著老師學習生物學、物理學、幾何學、歷史、**以及英國文學等.他讀了不少詩歌, 對詩歌的興趣一天天濃厚起來。

3、 泰戈爾的父親為教育好兒子,就以自己的示範作用來影響兒子。每天早晨,父親把泰戈爾叫醒,父子倆一起背誦古詩。早點之後,父親讓泰戈爾坐下來,靜靜地聽自己頌唱**,然後一塊兒去散步,散步時講各種知識。

回到屋裡,教孩子讀英文。晚上,爺倆又一塊學習,還以天為書,講初級天文知識。泰戈爾的求知慾望越來越濃,父親把家裡的藏書展示給孩子,泰戈爾飽覽名著,寫出了第一部詩劇。

4、2023年初,父親親自主持**儀式,讓當時年僅12歲的泰戈爾和一個哥哥、一個侄子把頭髮剃光,戴上盒耳環,在三樓進行三天祈禱,冥想人生與宇宙的祕密。當時誦讀的《吠陀》(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獻和文學作品總集)讚歌,在泰戈爾心裡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優美的韻律和抑揚的音調,使他終生難忘。

5、11 歲那年, 他跟著父親到喜馬拉雅山旅行.火車一路飛馳, 廣闊的田野, 清碧的溪流, 翠綠的樹林, 都從眼前飛奔而過.他們走上山坡, 見花兒在草木中盛開, 瀑布掛在懸崖上。

泰戈爾興奮地登上山頂, 眺望遠處覆蓋皚皚白雪的高峰.他從這個山峰跑到那個山峰, 原來天地是那樣廣闊而又多姿多彩.他縱情喊著、跳著、唱著, 陶醉在大自然的雄渾氣魄和瑰麗景色之中。

泰戈爾個人生活

泰戈爾的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階級,是婆羅門種姓,在英國東印度公司時代財運亨通,成為柴明達地主。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社會活動家,在當時積極贊成孟加拉的啟蒙運動,支援社會改革。

他的父親對吠陀和奧義書頗有研究,是哲學家和宗教改革者,富有民族主義傾向,由於與社會上的傳統習俗格格不入,被習慣勢力祝為沒有種姓的外化之人。

他有子女十四人,泰戈爾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就是在這個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輩中頗出了一些學者和藝術家。由於生長在這樣一個印度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和諧交融的書香門第,因而泰戈爾從小就受到家庭環境的薰陶。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

其創作多取材於印度現實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義、封建制度、愚昧落後思想的重重壓迫下的悲慘命運,描繪出在新思想的衝擊下印度社會的變化及新一代的覺醒,同時也記載著他個人的精神探索歷程。

3樓:雨中漫步

大自然探索,泰戈爾的童年經歷

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202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泰戈爾是具有世界巨大影響的作家。

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印度人民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100多篇短篇**,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譜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

泰戈爾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詩人,文、史、哲、藝、政、經等範疇,他幾乎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他的成長得益於父親嚴格而又得法的教育。

他出身於一個豪華富貴的大家庭中,父親是受人尊敬的一個智者。父親對他的教育概括起來就是:「潛移默化」、「身體力行」。父親除了潛心研究印度宗教聖典和西方哲學書籍之外,還愛好旅遊。

泰戈爾12歲那年,父親為他主持了**儀式。儀式舉行後,父親問他願不願意跟他一起去喜馬拉雅山旅遊。泰戈爾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了。他當然願意!

他們到達的第一站宿營地是桑地尼克坦,那裡空曠無涯,廣闊的原野,坦露的荒地,還有那錯落有致的溝溝壑壑,在藍天白雲之下,像是一幅濃筆重彩的大油畫。壯麗的景色深深感染了泰戈爾,他第一次獲得了在空曠的大自然裡自由遨遊的樂趣。他們繼續向喜馬拉雅山進發,沿途遊覽了許多地方,還特地參觀了阿默爾特薩爾的金廟,和那些虔誠的信徒在一起,吟唱錫克人的頌神曲。

抵達喜馬拉雅山麓時已是陽春3月,但山區的春天卻是姍姍來遲,他們稍事休息之後,便向海拔7000英尺的德爾豪傑峰攀登。途中要經過幾個7畝營地,他們或步行、或騎馬、或坐轎。山路兩旁,古鬆參天,春花初綻,雲飛霧繞,鳥語聲聲,皚皚白雪在峰嶺閃爍,山路自下盤旋而上,溝壑萬丈,層林疊翠。

這一切,對泰戈爾來說都宛如天堂,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一顆好奇和探索的童心完全陶醉在這山區的美景之中了。他們到達德爾豪傑峰後,住在自己早已購置的小屋裡。每當太陽從東方的峰嶺噴射出萬道金光時,泰戈爾和父親早已在戶外散步了,然後回到屋裡讀一小時英文,讀完就到冰涼的水裡沐浴,下午仍是讀書,討論宗教問題,晚上則是坐在星空下,聽父親講天文知識,欣賞高山美麗迷人的夜色。

父子倆在那裡整整度過了四個月的旅遊生活。

這次旅遊,使泰戈爾和喜馬拉雅山結下了不解之緣,留給他許多終生難忘的美好記憶,他後來稱喜馬拉雅山是「蟄居在心靈上的情人」。後來,懷著深深的眷戀,他曾多次攀登喜馬拉雅山。2023年出版的詩集《飛鶴》,就真實地記錄了他這些遊覽活動的感受。

以後,泰戈爾和他的父親又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桑地尼克坦買了一塊地,建了一幢住宅和一座花園,他們常去那裡遊覽休假。他還在那裡創立了植樹節和開犁節,使當地植樹造林蔚然成風。泰戈爾的生活已經與桑地尼克坦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他通過在那裡的許多實驗活動,擴大和增進了對自己所熱愛的大自然的親近感,飽覽了美麗的自然風光,熟悉了普通人民的生活情形,這對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我國古代對於人的成長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要求。印度的偉大詩人泰戈爾的父親正是這樣培養他的兒子。攀越山峰、遊覽勝蹟、長途跋涉、頌詩讀書,這對於一個文學家的幼年來說,其意義不但是一段快樂奇妙的時光,更是一種受益匪淺的經歷。

這樣潛移默化的薰陶往往在一個人**後顯現出來。如果不是有這樣一個父親,引導兒子去領略大自然的奧祕和人文的勝蹟,印度可能就不會出現那樣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如果條件允許,不妨帶上孩子,去親近山林,聽聽鳥鳴、聞聞花香,也可以去遊覽名勝古蹟、參觀博物館,既讓孩子品嚐大自然的盛宴,也讓孩子領受古人今人智慧的饋贈。

快讓他們走出鳥籠子一樣的家,不要再讓他們成天與電視機、遊戲機為伴了!

4樓:夢逐漸遠去

永遠的遺憾2023年,18歲的泰戈爾準備到英國留學,出國之前,需要學習英語和英國的風俗習慣,為此,他離開了自己的故鄉加爾各答,來到了孟買。經兄長介紹,泰戈爾住進—位醫生的家裡,而醫生的女兒安娜,—個與泰戈爾年紀相仿的姑娘成了他的英語老師。

安娜是—個美麗而又善良的姑娘,她從小在英國長大,曾跟隨父親周遊列國,不僅講得—口流利的英語,而且還熟知英國的風俗習慣和各國風人俗。她與泰戈爾—見如故,把他當做—個可以信賴的朋友。在輔導泰戈爾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安娜發現他聰慧敏捷,學習提高很快。

可是,在學習快結束時,泰戈爾的學習成績急劇下降,而且心事重重,眼裡經常流露出憂鬱的目光。

原來,泰戈爾得到了從加爾各答傳來的訊息,說他大姐肖達米妮身患重病。泰戈爾是父母的14個孩子,因為孩子多,父母無暇管他,他是吸吮大姐的奶汁長大的。他由於惦念大姐,進而又思念起家鄉和家鄉的親人。

現在,眼看即將遠離祖國,—想到這些,他內心又怎能不感到憂傷呢?安娜理解泰戈爾的心情。為了減少他的思鄉之情。

使他安下心來學完英語,她動了不少腦筋。每逢她看見泰戈爾獨自躲在房間想心事,就千方百計地拉他出去散步,或者給他講—些各國的風俗和趣聞軼事。有—次,泰戈爾對安娜說起他兩歲時大姐肖達米妮給他洗澡,曾預言他是泰戈爾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人。

安娜聽了,趁機開導他說:「你要成為—個有出息的人,應當到外面去見見世面,這對你的詩歌寫作是大有幫助的。你應當努力去實現你大姐的願望。

」泰戈爾聽了,很受啟發,漸漸地,他安下心來了。

在安娜姑娘精心的幫助和輔導下,泰戈爾的英語水平提高得很快。學習中,兩人彼此尊重。互相幫助,結下了親密的友誼,同時愛情的種子也在他倆的心頭萌發了。

「—種如此溫柔和真摯的親密感獲得了發展,它在泰戈爾的記憶中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在80高齡緬懷這段生活時,泰戈爾寫道:「我的收穫是平淡無奇的,如果她輕視我,是不能責怪她的,然而她沒有這樣做。

由於我沒有任何書本知識的寶庫可以贈給她,所以第—次見面時,我就告訴她,我會寫詩。我唯有這點資本可以招徠別人。當我告訴她自己有詩歌創作天才時,好沒有表示絲毫的懷疑和譏諷,而是輕易地置信了。

她要求我給她起個獨特的名字,我為她選擇了—個,她十分喜歡。我想把這名字編織在自己詩歌的**裡,所以我為她寫了—首詩,把她的名字寫進詩裡。當我用激昂的語調吟誦那首詩給她聽時,她說:

„詩人,我想,假如我躺在臨終的床榻上,你的歌聲也能使我起死回生。」

女人知道用什麼樣的誇張手法來****,博得別人的歡心,這是—個很好的例子。她為了使我高興,才這樣做的。我依稀記得,我最早是從她那兒聽到對我長相的讚揚。

她用十分溫存的方式,表達了那種讚美。比如有—次,她嚴肅地叮嚀我,叫我決不要留鬍鬚,說不要讓別的東西遮蔽住臉龐。眾所周知,我沒有聽從這個勸告,不過,她沒有能活到親眼目睹我臉龐違背了她指令的日子。

」他為她取了個美麗的孟加拉名字——「納莉妮」,它也成了長篇敘事詩《詩人的故事》裡虛構的女情人的名字。他經常朗讀這首長詩給她聽,還為她譯成了英語。後來這首長詩以單行本出版,泰戈爾最小的哥哥從加爾各答寄給她—本(毫無疑問,這是按照他居住在英國的小兄弟的意思辦的)。

她收到了這小冊子,寫信給他,表示了謝意,說:「這首詩拉賓為我朗讀了多少遍,翻譯了多少次,以致我能夠背熟它。」她對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所創作的不少詩歌都給予了鼓勵,而她最喜歡的是納莉妮這個人物。

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有哪些?

1898年3月5日,在江蘇省淮安縣城的周家大院裡,一個男嬰 呱呱 落地。這男嬰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任總理 父親周貽能為長子取了個吉祥的名字 大鸞 期待自己的兒子能象 神鳥 一樣展翅高飛,青雲直上,給家庭帶來興旺和幸福。可是不久,為了給病重的十一叔沖喜,大鸞過繼給他為子,但沖喜並沒有改...

華羅庚小時候的故事

華羅庚,出生在江蘇省金壇縣一個 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生於江蘇省壇縣。他家境貧窮決心努力學習。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餘二,五五數之餘三,七七數之餘二,問物幾何?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說 23 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

關於中國偉人的故事,中國偉人小時候的故事

種水稻的袁隆平。種植花花草草,種植水稻給我們吃。中國偉人小時候的故事 5 魯迅 有一天,魯迅穿著一件破舊的衣服上理髮院去理髮。理髮師見他穿著很隨便,而且看起來很骯髒,覺得他好像是個乞丐,就隨隨便便地給他剪了頭髮。理了發後,魯迅從口袋裡胡亂抓了一把錢交給理髮師,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理髮師仔細一數,發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