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輪迴和佛教的輪迴有區別嗎

2021-03-04 07:31:34 字數 4736 閱讀 1518

1樓:xuxu九轉

印度教的輪迴和佛教的輪迴有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輪迴的起因不同:印度教認為世界是由其三大主神之一「梵天」創造的,有了世界才有了眾生的輪迴;而佛教認為輪迴的原因是眾生一念妄動而起惑造業,才產生了宇宙和輪迴之事,並沒有一位實實在在的造物主存在。

2、解脫輪迴的方法不同:印度教認為解脫輪迴的方法要靠神的恩寵,通過學習知識,在實際中要修苦行才能解脫;而佛教認為解脫輪迴的一般方法是修行人斷除見思煩惱,特殊方法是修行淨土法門,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可出離輪迴。雖然佛教也「以苦為師」,但並不提倡無意義的苦行,主要是觀察三界之內「一切皆苦」來引發並保持自己的出離心。

雖然兩者對於因果輪迴報應的理論是相同的,都認為每一種生命都有靈魂,會再生或轉世,善惡將得到報應,這種輪迴周而復始,無始無終。但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區別很大,如印度教主要信仰梵天、毗溼奴、溼婆三位主神,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溼奴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溼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而佛教認為印度教的「梵天」,也就是大梵天的天王雖然是天道的高階生命,但是仍然處於輪迴當中。

也沒有創造世界的神存在,一起都是眾生自作自受,因果規律自然運轉而已。每個人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斷惡修善,滅盡煩惱,都能獲得解脫。

2樓:匿名使用者

印度教以為,生死輪迴的根源,來自於業。業,是行為善惡的造作,產生於人們無限的「愛慾」與無始以來的「無明」。於是「以無明為始,依欲而成意志,由意志而有業,由業而受果」的輪迴圈子於焉形成。

此外,印度教以為,「我」是生命輪迴中的主角,人的身體因「我」而生,人的活動也由「我」而起,所以「我」是恆常存在的,現世人生的苦,由前世行為招感而來,今生行為的善惡,同樣也會連帶前世的業緣,影響到下一世的人生。由此可知,婆羅門教的輪迴觀和業力說是恆貫三世,建立在「實有」我思想上,與真我論相結合。

佛教否認「恆常有我」的理論,認為業力並非依附在固定的「我」上,而是一種生命繼起的動力。也就是說,輪迴中的「我」,是眾緣和合而生,由外在具有形體的身軀,與受想行識等內在精神的作用組合而成,而且每一因緣又是其他眾緣的和合所得,所以在緣起性空中不斷地剎那轉變、聚滅,無法令人隨心所欲,故無永恆不變的「實我」存在。如同燃燒中的薪火,儘管一個個的火焰剎那竄起,又剎那熄滅,火的本身仍以一種焚燒的狀態繼續蔓延。

而這個由眾緣和合,假名為我的生命,也以「無明為父,貪愛為母」,承受自己過去的業報,流轉於六道之中。所以佛教的輪迴觀,是在無限時空迴圈中的三世因果裡,建立「自業自得」的業報思想。

印度教和佛教有區別嗎

3樓:曾豔華

有區別,關於信仰、業報和修行這三方面的區別。

1、信仰不同

印度教信奉吠陀思想,人們只能服從神的權力,崇拜主神賜給人們的生活,而嚴格遵循既有之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受限於神權宗教的思想底下。

佛教並不否認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創世者、非唯一者,神雖積集福德,有神通大勢力,若無通達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為六道輪迴轉世的眾生之一。

2、業報輪迴思想

印度教以為,生死輪迴的根源,來自於業。業,是行為善惡的造作,產生於人們無限的「愛慾」與無始以來的「無明」。婆羅門教的輪迴觀和業力說是恆貫三世,建立在「實有」我思想上,與真我論相結合。

佛教否認「恆常有我」的理論,認為業力並非依附在固定的「我」上,而是一種生命繼起的動力。佛教的輪迴觀,是在無限時空迴圈中的三世因果裡,建立「自業自得」的業報思想。

3、修行解脫思想

印度教主張「梵我一如」即是解脫。解脫的方法,除了要學習吠陀、祭祀、佈施、苦行之外,更須捨棄名利、妻兒親朋,出家修習瑜伽禪定,使心寂靜;由此認識自我,才能得到「梵我一如」的正智,體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脫境界。

佛教在修持實踐上,強調自我覺照的工夫,認為解脫必須經由四聖諦的親身體悟,在緣起思想的前導下,依八正道行持,證入「無我」自在的究竟空性中。

4樓:小黑鴨

這兩個宗教是有區別的。

1、儘管二者都產生於印度,但卻是兩種不同的宗教。印度教有種姓制度,而佛教崇尚平等。

2、印度教以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為三大綱領,夾帶著濃厚的神權色彩;佛教卻否認印度教原有的萬能之說,主張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現實人生的考察,著重實際的修持與體證。

3、印度教信奉吠陀思想,與婆羅門的無限權威——透過祭祀,使人和神可以直接溝通。佛教並不否認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創世者、非唯一者,神雖積集福德,有神通大勢力,若無通達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為六道輪迴轉世的眾生之一。

5樓:湖邊的小小木屋

佛教和印度教是不同

的兩個教派。

首先,糾正一個看法,印度從來就不是真正意義的「佛國」,然而佛教是一個世界性的宗教。在古印度,印度教(古式婆羅門教)一直都是佔有統治地位的(然而並不是世界性宗教),(即使在佛教最為繁盛的阿育王時代,信眾也不超過總人口的20%,印度教(古式婆羅門教)則在印度歷史中一直佔據統治地位,一直到伊斯蘭東擴,其中)直到今天。佛教和印度教從根本的哲學意義上是相互違背的,所以兩教之間,歷史上一直衝突不斷,大多數時候,印度教還是佔上風。

其次,佛教誕生於古印度著名的「沙門思潮」,沙門思潮是對婆羅門思潮的反思,所以說從一開始,佛教「天生」就是反對印度教大部分觀點的。古代的婆羅門教就是現代印度教的基礎,在印度社會中佔有統治地位,以《吠陀文獻》為主要的經典(廣義上講還包括著名的《奧義書》),一直主宰著印度主流思想。然而,公元前六世紀到5世紀沙門思潮是各個宗派的哲學對這種宗教思想一次反思,其中不僅僅有生活派、不可知論派等等也有很多別的宗教和修行團體出現,佛教就是沙門思潮中一個典型代表,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印度教在思想上存在一些不可調和的觀點衝突。

佛教繼承了一些印度教的元素,比如轉世輪迴、業力報應等等,然後都進行了自己的闡釋,而這些都是與印度教完全相反的。比如,講轉世輪迴,卻一直否定印度教中的「我」,即「阿特曼」的存在(「阿特曼」就是相當於通常理解的靈魂,即人在輪迴中的主體),輪迴主體問題一直是佛教**的問題,與之相關的有五蘊等理論。

佛教的核心理念和印度教是矛盾的。印度教最重要的觀點就是「梵我合一」,這一點佛教給予完全否定。佛教的三法印(即判斷是否是佛法的標準),大家都知道:

1.諸行無常;

2.諸法無我;

3.涅盤寂靜;

諸行無常對應的佛教核心觀念就是萬物不斷運動、運動,而不變的只是變化本身。然而婆羅門教強調的是世界萬物是一元的,就是「梵」,超越一般經驗認知,超越各種形式的存在,組成世界的本源。而人的輪迴主體「我」(即「阿特曼」),兩者統一,是典型的一元論觀點,而將存在和運動割裂,和佛教完全相對立。

諸法無我則是對於「我」(即「阿特曼」存在的否定),認為輪迴主體並不存在,人的輪迴是五蘊聚散,也是肯定運動本身,與梵我同一的婆羅門教世界觀相違背。所以,兩教之間衝突不斷,有些甚至超越了論戰,成為流血衝突,比如佛祖釋迦牟尼傳法時候,被被石子砸傷。

兩者有著非常鮮明的階級利益屬性,其中存在一定衝突。婆羅門教最為著名的就是種姓理論,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教主要是為了維持婆羅門階層,即祭司以及僧侶貴族的利益。

佛教主要爭取的是剎帝利(釋迦牟尼本人就算剎帝利)階層以及吠舍階層,即行政貴族以及軍功貴族和自由民階層。所以,兩者從階級屬性上面也是有衝突的,種姓制度畢竟是婆羅門階層最大的利益,而對於其核心教義的爭論也是不可容忍的,所以兩個從階級利益上面也存在衝突。

佛教在印度最終的衰落和印度教的同化有一定聯絡。印度佛教在公元7世紀後開始密宗化,隨後急劇衰落。主要此消彼長。

印度教改革後,在公元8世紀之後融合民間信仰,迅速擴大自身影響力。而佛教的密宗化卻是一個巨大敗筆,走向不歸路。所謂密宗化,就是語密、身密、意密,同時吸收大量印度教神祕學的元素,齋戒、儀式都極為嚴格而且不對公眾開放,影響了佛教的發展。

同時,佛教生於與印度教的對立,每每與之相反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然而密宗化之後,印度教元素滲入,而自身影響力遠遠不如印度教,所以才會有被同化的結局。密宗化之後,應神佛(即歷史上存在的人物,如佛祖釋迦牟尼)信仰變為法身佛(即虛構人物,如大日如來),此後印度教基本一家獨大,直到19世紀佛教的信仰人數不到2%,密宗則大多被印度教同化。

其中,佛教有兩種意思:

佛對世人的訓示。教即訓示之義。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釋迦牟尼佛為教主,主張慈悲平等,在後漢明帝時,由西域傳

入中國,今盛行於世界各地。

6樓:夏目優樹

儘管二者都產生於印度,但卻是兩種不同的宗教。印度教是信仰多神,至少有三個主神,印度教有種姓制度,而佛教崇尚平等。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產生於古印度。佛教宣揚在靈魂上「眾生平等」,反對「種姓」制度,但不反對奴隸制度。佛教認為人活著就是受罪,根源在於各種慾望,只有消滅一切慾望,進行修行,將來靈魂就可進入「極樂世界」;佛教主張忍耐、順從。

由於佛教教義一方面成為廣大受苦難的人民精神上的依託,另一方面也符號統治階級的利益並以此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所以得到廣泛支援,發展很快,公元前三世紀時被定為國教並開始向外傳播:東南傳人東南亞,西北傳人中亞細亞,公元前一世紀由克什米爾傳人中國的于闐,以後在中國不斷髮展。

印度教於五世紀時出現,也產生於印度,它適應封建統一的思想,綜合婆羅門教和佛教等各種宗教教義而形成。印度教的基本教義是「法」和「業力輪迴」。所謂「法」,是指人們生活和行為的規範;所謂「業力輪迴」,是說人在世如果按照給自己的「法」去生活,死後靈魂可以轉生為更高階的種姓,現世的不平等是前生註定的。

印度教的因果報應思想麻痺勞動人民,迎合統治階級,是封建剝削關係和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辨護的最有力的精神工具,因而得到封建統治階級的保護與支援,公元九世紀以後,印度教成為在全國佔統治地位的宗教。由於印度教的興起和後來八世紀起伊斯蘭教的傳人,到十三世紀,印度境內的佛教幾乎毀滅殆盡,儘管十九世紀後半期以後佛教有一定程度的恢復與發展,但當今佛教教徒在印度不足二千萬人,佛教雖源於印度,但發展卻在中國。而印度教在當今印度卻擁有廣泛的基礎,再加上傳統的影響,今天印度教徒在印度已達八億,所以現在的印度是一個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國家。

關羽和佛教有什麼關係啊,印度教和佛教有什麼關係?

中國民間對關羽死後超升為神的傳說代代相傳,而關羽也是第一位,亦是唯一一位被佛 道 儒三家崇拜的神,佛教把他當成 道家 儒家則把他當成是 忠義英武 的象徵,尊稱為 關聖帝君 至今,兩岸三地,甚至海外華人社群也建有很多 關帝廟 而且常年香火鼎盛。關羽被孫權斬首後,頭顱送到了曹操那裡,也就葬在了洛陽,於是...

摩訶曼陀羅在佛教,印度教中的意義

曼殊沙華 bai摩訶曼殊沙華 曼陀羅華du 摩zhi訶曼陀羅華 芬陀利華dao 摩訶芬陀利華等等這些 內稱謂源於 容梵語佛經,在 大乘妙法蓮華經 中記載過。後來曾查過解釋,說這摩訶的意思是大,大乘梵語發音即為 摩訶衍那 至於 衍那 就是乘載的意思,華 在古漢語中即是 花 之意。曼殊沙華 摩訶曼殊沙華...

印度佛教 印度教的造型藝術最初的傳統,至少可以追溯什麼時期

人物與動物的圓雕在哈拉帕文化時期出現了明顯的進步,雕塑材料也更加豐富多樣,有陶塑 泥塑 石雕和青銅雕塑。泥雕多用於動物雕塑,還有一些表現車 船等交通工具的泥塑或陶塑。一些女性雕像似乎延續著前哈拉帕文化的人物表現方式,當然表現技巧方面已有很大的提高。考古學家推測這些女性圓雕很可能表現的是母神崇拜,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