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陶淵明的思想對現代人有什麼啟發

2021-03-04 06:36:50 字數 3991 閱讀 8580

1樓:課文你來說

1、讓現代人對隱逸思想充滿嚮往。

陶淵明是魏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其作品以清新淡然的田園風格著稱,也被後人稱之為"隱逸詩人之宗"。他的作品潤了世人的一個精神世界。陶淵明隱居的脫世經歷加上其出塵的作品風格,引發中國幾千年來的每代人對於這種生活方式的嚮往和憧憬。

然而這種嚮往和憧憬的背後體現的是人性的矛盾。陶淵明的隱逸思想之所以受千年追捧,那是因為只有他實現了這一哲學思想,任真自然、逍遙清逸。所以,人們才在思想上嚮往憧憬,而行為上卻很少去追求。

2、陶淵明讓現代人對名利重新審視,從而獲得淡泊的快樂。但是不作為,勢必干擾社會發展。 我們要學他的淡泊,也要學他「猛志固常在」。

3、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後天的經過世俗薰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

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支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於人性的復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裡,但作為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

2樓:物理蠢才

二樓的人真搞笑,我小學就知道是周敦頤寫得

還是說入正題吧。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我們可以知道他的理想是有一個和諧社會,這為我們現在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思想的源泉。再從《飲酒》和《歸園田居》中,我們可以學習他不追名逐利的潔好思想,對當今社會人們的「拜金主義」有一定打擊。

總的來說,他的詩文體現一種和諧,其樂融融的氛圍,給我們生活,為人處世增添啟示,留下思考.但周敦頤說的也對,我們面對生活,不應該消極逃避,隱居避世

3樓:貓貓

他渴望自由,是現在大多數人的希望。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他希望可以得到安寧。他的不爭名奪利值得我們學習,可他的逃避顯示就不值得我們學習啦!

樓上的,《愛蓮說》是周敦頤寫的哦~

4樓:之涅磐

陶淵明的思想,以及他對待人生的態度,讓我有時候感覺頓悟。

5樓:風子就是瘋子

就是別絞盡腦汁的想著賺錢啊,往上爬啊,其實這個世界有很多東西用心感受才能發現,自由自在的就是幸福。要在人生中尋找本我,不能迷失啊。

6樓:顏巨輝

陶淵明的作品一般一委婉為主,像愛蓮說,讚揚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啟發嘛,嘿嘿,我不知道...........................

陶淵明的人生態度對現代人的啟發與借鑑

7樓:happy悠閒悅悅

陶淵明的價值不在於詩中購置了一個虛擬的田園,更重要的是他讓每一個人心裡都能開出來了一片樂土,就是他日子過得很樂呵。

在不如意的情況下,堅持志節,不肯隨俗浮沉的思想,也應為現代人所效法。他少有濟時之志,後屢遭挫折又放棄了這種理想,但能堅守志節。

對人生的曠達、樂觀情緒,包括自己未曾去逝之前就寫好的輓歌等,都可以對現代人對生死的認識和體會有借鑑作用。

陶淵明詩歌對現代人的影響 5

8樓:匿名使用者

1、陶詩開拓了田園詩這一詩歌題材的新天地。他的詩是一種新的開創,將日常生活詩化,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重要的意義和久而彌淳的詩味,用家常話寫常事,寫得詩意盎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審美價值。現代人要體會田園生活,可以從陶淵明的詩歌欣賞起步。

2、其詩歌在不如意的情況下,堅持志節,不肯隨俗浮沉的思想,也應為現代人所效法。他少有濟時之志,後屢遭挫折又放棄了這種理想,但能堅守志節。他歸田以後,參加了一部分生產勞動,跟農民平等相處,這是他思想進步的一面,對於他的文學成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對現代人的勞動意識也有啟發。

3、陶淵明詩歌中所表現的對人生的曠達、樂觀情緒,包括自己未曾去逝之前就寫好的輓歌等,都可以對現代人對生死的認識和體會有借鑑作用。

9樓:醉情伏爾加

山水,田園,出世淡然的心態。

陶淵明《桃花源記》能為現代人提供怎樣的啟發與精神力量?

10樓:快腦哈尼

「從陶淵明創作《桃花源記》到清王朝覆亡之時,歷史已經走過了一千五百來年的歷程。在這漫長的時光中,桃花源一直是塵世的寵兒,人們對它美譽有加,極少有詆譭之詞。正如劉中文《唐代陶淵明接受研究》所言,作為陶淵明文化精神的一個側面,「桃花源」被後代士人普遍接受,從此中國士人有了新的精神寄託,而且不斷地苦苦尋覓這個精神天堂。

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後,時代的鉅變使唐人的桃源情結日益加重,幾乎每個詠陶詩人都必言桃花源。在唐詩諸多的涉陶文化意象中,「桃花源」這一文化意象出現的頻率最高,其次數難以統計。士人還以「桃花源」(桃花塢、桃花溪、桃花谷)為題,用詩歌描繪出一幅幅風情各異、奇幻多姿的世外桃源圖,構成了唐代繽紛絢麗的桃源長卷劉中文。

」數十年來,「桃源情結」催生了無數的鄉村旅遊景點,刺激了經濟的增長,然而在旅遊研究者看來,這並不值得叫好。例如有人說,作為旅遊者觀覽物件的桃源佳境,實際上是中國人的一種原始意象,是中國人對日益失落的原始家園的一種迴歸與追思,這種追思因旅遊者遠離自己的故鄉而顯得更加迫切。可以說戀鄉情結引發了桃源情結。

旅遊者從自己不得已遠離故鄉,不自覺地意識到桃源這種人類家園,因不可遏止的力量,正變得喧囂、躁動和緊張,而日益失去其安寧、和諧、舒緩的原始情調和溫馨氛圍,預感到人類正逐漸失去其原始家園。一種迴歸的願望在桃源情結這種集體無意識的作用下,不斷產生和釋放。桃源這種原始意象,是中國人重複過千萬次的集體無意識現象。

它驅使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士大夫到古風猶存的鄉村去體味原始家園和自己故鄉的風韻,它塑造了華夏民族「向後看」的收斂的旅遊性格,而沒有形成如西方民族那般面對自然、勇往直前的旅遊個性謝貴安。言下之意,「桃源情結」是保守的、落後的、逃避性的,因而相關的旅遊也是可悲的。大概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桃花源」這類旅遊現象,不過是利用人們落後的心理積極地賺錢罷了。

究其實,現代人心中的「桃花源」根基極深,在網路上諸如「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世外桃源」的話題很多,諸如每個人心中都可以擁有一個桃源,這個權利是沒有人可以剝奪的。人們為了現實不得不奮鬥,但是在他們心中的浪漫永遠不會褪色,正如陶淵明一般。有人則將包括沈從文湘西**在內的20世紀20、30年代的鄉土**中的「桃源情結」與西方宗教中的「樂園」意識相比照,從人類精神家園與終極關懷的角度對沈從文**的思想價值給予了更深層次的闡釋,從而把沈從文的思想探索提升到了人類關懷這一更高的層面。

20世紀以來沈從文等作家體現的「桃源情結」,其對立面恰好也就是城市的嘈雜、汙染、擁擠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如自私、爭吵、爾虞我詐、衝突等。人們儘可以說,中國人對農業社會的城市轉型為商業社會的城市感到不適應,很多人從鄉村來到城市生活,覺得反差太大,極不適應;然而卻無法肯定祖祖輩輩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就沒有任何城市病,更無法肯定城市人特別喜歡聽汽車的噪音,喜歡人群在身邊擠來擠去,喜歡汙濁的空氣,喜歡互相欺騙、互相沖突的人際關係,熱衷於坑蒙拐騙而不知疲倦。說到底,城市人能夠適應這一切,但不可能喜歡這一切。

有人也許會把陶淵明看作「逃避主義者」,然而事實上他並不是。他想要逃避的是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如果他是邏輯家的話,他也許會決定出家去做和尚,徹底逃避人生。

可是陶淵明是酷愛人生的,他不願完全逃避人生。在他看來,他的妻兒是太真實了,他的花園,伸過他的庭院的樹枝,和他所撫愛的孤鬆是太可愛了;他因為是一個近情的人,而不是邏輯家,所以他要跟周遭的人物在一起。他就是這樣酷愛人生的,他由這種積極的、合理的人生態度而獲得他所特有的與生和諧的感覺。

這種生之和諧產生了中國最偉大的詩歌。他是塵世所生的,是屬於塵世的,所以他的結論不是要逃避人生,而是要「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陶淵明僅是回到他的田園和他的家庭的懷抱裡去,結果是和諧而不是叛逆。

幸虧有了桃花源,我們還知道人性與常態是最可貴的;還知道很多事情「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還知道「不如歸去,不如歸去!」為此,我們就更要真誠地感謝陶淵明這個偉大的哲人了。

唐宋之前古人對陶淵明的評價與現代人有何不同?

11樓:羋海霞

唐宋之前古人對陶淵明的評價有點不客觀,沒有現代人評價的這麼好,這麼有價值

陶淵明能帶給現代人那些思考?

12樓:史鬆齡

遠離世俗紛爭,守護心中的淨土,。淡泊名利,拋棄權、利,活的灑脫,活出自我!

陶淵明能帶給現代人那些思考,陶淵明詩歌對現代人的影響

遠離世俗紛爭,守護心中的淨土,淡泊名利,拋棄權 利,活的灑脫,活出自我 陶淵明詩歌對現代人的影響 5 1 陶詩開拓了田園詩這一詩歌題材的新天地。他的詩是一種新的開創,將日常生活詩化,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重要的意義和久而彌淳的詩味,用家常話寫常事,寫得詩意盎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審美價值。現代人要體會田園生活...

神話對現代人有什麼意義,神話對現代人有什麼樣的意義

中國上古神話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同時對後代民族性格的形成又起了強化作用.神話中悲壯型英雄在文化底蘊中的意義並不在於他們的具體行為是否成功,而在於他們有超越自然的精神力量,塑造了民族堅定頑強 崇尚精神力量的性格 神話對救世英雄的褒揚,賦予了理想人格以使命感及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準則 中國上古神話的...

現代人對風水的看法,現代人和古代人對月亮的看法?

越來越信,越老越信,甚至迷信。大部分農村跟城鎮上的人還是比較信的,也不是全不可信的 風水有很多迷信成分。但作為一種文化,經驗總結,有很多可取之處。現代人和古代人對月亮的看法?在古代人看來,月球還是十分神祕的。因為月球的神祕,古代人對於天上的月亮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會思鄉,會思親,會思卿,會賦詩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