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茶館和曹禺的雷雨有什麼異同

2021-03-04 00:34:18 字數 5156 閱讀 6763

1樓:匿名使用者

雷雨》與《茶館》的比較

湖南婁底藍圃學校  劉瑪林

人教版教材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兩篇講讀課文就是《雷雨》與《茶館》。這兩個劇本在中國戲劇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比較分析有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其內涵。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戲劇衝突、戲劇人物和戲劇語言。

我們今天我們就重點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分析二者的異同之處。

一、 戲劇衝突

戲劇衝突是包含戲劇動作、反動作和矛盾解決的一種完整的運動形式。《雷雨》與《茶館》都是由戲劇衝突而推動情節的發展。但兩者還是有所區別。

在《雷雨》中,戲劇衝突是尖銳而集中的。說尖銳,是因為其衝突具有不可調和的特性,周樸園與侍萍的衝突,周樸園與魯大海的衝突,周萍與繁漪的衝突,人物和人物之間的衝突都是不可調和的。雖然這些人物的關係複雜,各種衝突也很能多,但戲劇衝突總是集中在這幾個人身上。

這些衝突表現為故事情節圍繞幾個中心人物而,階級立場的矛盾貫穿整個戲劇的始終。

《茶館》就不一樣,從全域性看,其中的人物之間沒有直接的、具體的衝突。劇本描寫三個時期,為人物的行為設定層層障礙。通過各階級人物的性格特徵和他們的命運變化,揭示人民與舊時代的衝突。

作者直指那個時代,人物與人物的每一個衝突都暗示人民與時代的衝突。這一特殊的衝突在作品中表現為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貫穿整個戲劇的始終。而是分散穿插若干個生活畫面,構成一幅巻軸畫,畫軸的展示就是情節的發展。

也沒有中心人物,王利發也只不過是與茶客交往,並沒有象周樸園魯侍萍那樣起到中心人物的作用。

另外,衝突雙方的力量對比也不同。《雷雨》中佔統治地位的是封建統治勢力,但以魯大海為代表的正義能勇於抗爭,侍萍也有清醒的認識,連繁漪也不放過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機會。所以兩股力量發生強有力的對撞,造成巨大的衝擊,加速了腐朽勢力的滅亡。

而《茶館》中照樣是統治階級主宰社會,但其中的正面人物找不到抗爭的物件,在社會這一強大的勢力面前,人們無力反抗。

二、 中戲劇人物

兩個劇本都創造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的個性往往都打上了社會的烙印。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社會對個人的重大影響。但兩位作者在表現時的側重點是不同的。

比如兩個劇本都反映畸形的社會對人性的扭曲:《雷雨》中的周萍與繁漪,四鳳與周萍的**。《茶館》中的老陳和老林要共買一個老婆,鬆二爺自己捱餓卻不能讓鳥捱餓,行將就木的太監要一個十五歲的姑娘作老婆。

這都是當時不正常的社會讓人物產生的**行為。但《雷雨》中我們可以找到一個造成這一結局的直接人物――周樸園。但在《茶館》中我們就找不到。

各色人物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裡,生活在自己的軌道上,他們的悲劇是看不見的時代造成的。

同時,兩個劇本都寫到血緣關係對人物的影響。《雷雨》中的周萍與大海是親兄弟,但成為了敵人,作者突出階級的對立。而《茶館》中的人物大都是「子承父業」,小二德子,小劉麻子,小唐鐵嘴,他們都幹父親的老本行,並且比老子更有「出息」。

二德子只不過是一個流氓打手,而小二德子卻成了帝國主義國民黨正式收買的政治**;劉麻子只不過是人口販子,小劉麻子卻成了沈處長的情報探子,壟斷買賣婦女的「花花公司」的「經理」。小唐鐵嘴就成了「三皇道」的天師。作者這樣寫出壓迫者越變越**的歷史,準確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突出了時代(社會)與人的對立。

2樓:匿名使用者

茶館,反映舊民主主義革命題材

雷雨,反映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感情糾葛

比較曹禺《雷雨》和老舍《茶館》的戲劇結構、戲劇語言的不同特色。

3樓:黛俊

在老舍的話劇中,《茶館》的戲劇結構是獨特的,稱為「圖卷戲」。用他自

己的話說就是「我的寫法多少有點新的嘗試,沒完全叫老套子捆住」。①的確如此,整部作品沒有一個完整的情節線索,沒有貫穿始終的矛盾衝突,而是以寫人物來帶動情節的發展,這與中外傳統的戲劇寫法完全不同。每一個在茶館中出現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一個故事,這些故事共同構成了茶館這樣一個大時代的縮影。

正如作者所云:「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式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

」②老舍抓住這一典型環境,採用「卷軸畫式的平面結構」,讓各類人物先後登場,寫他們的言行舉止,寫他們是怎樣活著和怎樣死去的,折射出當時社會形形色色的生活,進而表現出整個社會的動盪變遷。老舍作為一個戲劇家,他的嘗試是成功的,他從容地駕馭了眾多的人物,紛繁的情節,在動中取靜,使得「茶館」這個舞臺有條不紊地執行。

三幕歷史劇《茶館》就猶如三組風俗畫,反映了三個時代長達50年的風雲變幻,成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我們如何來欣賞《茶館》這種「卷軸畫式的平面結構」呢?在這裡,筆者就把《茶館》第二幕與《雷雨》第二幕從人物多少及關係、情節、矛盾衝突、人物性格的塑造、語段意義分析等幾個方面作一個簡單的比較,以便窺一斑而知全貌。

一、人物多少及關係。一個是少,關係複雜,主次分明;一個是多,關係簡單,主次不明。

《雷雨》全劇登場人物只有十幾個,而主要的是周樸園、魯侍萍、繁漪、周萍、周衝、四鳳、魯大海、魯貴等八人。在第二幕裡,主要有四個人物:周樸園、魯侍萍、魯大海和周萍;並且,這四個人物的臺詞相對集中,有明顯的主次之分。

前半幕是周樸園和魯侍萍兩人的戲,後半幕主要是周樸園與魯大海兩人的戲。出場人物雖少,但關係複雜。《茶館》僅第二幕出場的人物就有三十多個,有臺詞的近二十個。

這些人物沒有特別突出的主次之分,每一個人的臺詞也都不多,在茶館中一閃而過,口中說著他們自己的事情。比如舊民主主義者崔久峰與王利發的對話,只表現了崔久峰理想破滅後的沮喪和失望;鬆二爺的出場也只表現了封建遺老的沒落。出場人物雖多,但關係並不複雜。

二、情節。一個是「一線串珠式」;一個是「環環相扣式」。

《雷雨》第二幕有統一的劇情,有完整的情節線索。戲劇家曹禺運用了「回顧」和「穿插」的表現手法,把「現在的戲劇」和「過去的戲劇」交織起來,使故事複雜化。劇情發展亦變的緊張激烈,跌宕起伏。

我把《雷雨》的這種劇情發展稱之為「一線串珠式」。《茶館》就沒有統一的劇情,沒有完整的情節線索。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單一的,人物之間的聯絡也基本上是單線的、小範圍之內的。

整個一幕劇就是由一個個發生在茶館中的小情節、小故事聯成的,是平面的。為了把分散的人物、分散的情節安排在一起,作者運用了巧妙的銜接與穿插,使每一個情節的發展既是單一的,又與下一個情節相銜接。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這種巧妙的銜接與穿插與《雷雨》不同,它只是把分散的情節安排在一起,擷取他們在茶館中的一個個橫斷面,使之平行發展。

這無數個畫面組織起來,便構成了一幅「卷軸畫」,隨著劇情逐步。我把《茶館》的這種劇情發展稱之為「環環相扣式」。

三、矛盾衝突。一個是「迸進爆發式」;一個是「平緩展露式」。

在《雷雨》中,由多重矛盾構成尖銳集中的矛盾衝突。存在直接的、具體的、針鋒相對的衝突,有矛盾衝突的階段性,有貫穿始終的矛盾衝突。在第二幕裡,周樸園在家策劃破壞罷工;魯侍萍前來尋找在周家做使女的四鳳;魯大海代表工人來找周樸園談判;周萍來到客廳;四個人各依自己的性格行動,構成緊湊的戲劇衝突。

他們之間有著多重衝突,這些矛盾又可分為兩大類——家庭矛盾和社會矛盾。從整個劇本看,在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中,以周樸園為代表的資本家與以魯侍萍為代表的下層勞動人民,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階級衝突是最本質的衝突。這些矛盾的存在、發展,決定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在所有這些矛盾的共同作用下,戲劇衝突曲折發展,異常激烈,逐步上升到高潮。我把《雷雨》的這種矛盾衝突稱之為「迸進爆發式」。這種凝聚紐結著的「迸進爆發式」的矛盾衝突帶有「濃黑的悲涼」。

③在《茶館》中,就沒有矛盾衝突的階段性,也沒有貫穿始終的矛盾衝突。劇中雖然集中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但他們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具體的、針鋒相對的衝突,人物與茶館的興衰也沒有直接關係。劇中人物彷彿是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軌跡必然地執行。

正直善良的人無法擺脫厄運的襲擊,那些異常活躍的社會渣滓,各自遵循著自己的道德準則行事。老舍把矛盾的焦點直接指向那個「舊時代」。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每一個小的衝突,如李三的抱怨、巡警的勒索、難民的央求、逃兵的蠻橫等共同構成了《茶館》特殊的戲劇衝突——人民與「舊時代」的衝突。

正如老舍所說「設法使每個角色都說他們自己的事,可是又與時代發生關係」,「人物雖各說各的,可是都能幫助反映時代,就使觀眾既看見了各色的人,也順帶看見了一點兒時代的面貌」。④我把《茶館》的這種矛盾衝突稱之為「平緩展露式」。這種分散遊離著的「平緩展露式」的矛盾衝突近乎「無事的悲劇」。

⑤四、人物性格的塑造。一個是「多重聚焦式」,工筆細描;一個是「散點透視式」,白描勾勒。

《雷雨》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多角度、多層面全面展示的;並且人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映襯。《雷雨》中的周樸園有與魯大海之間的階級矛盾,又有與繁漪、周萍、周衝等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還有在對待魯侍萍問題上的內心的矛盾。這些矛盾的共同作用,使他與周圍的人物發生了激烈的戲劇衝突。

周樸園的人物形象基本上就是由家庭矛盾和社會矛盾這兩大矛盾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第二幕中周萍出場,他站在父親的立場上斥罵甚至動手打魯大海,像他父親一樣蠻橫無情。這不僅映襯出周萍和魯大海同父同母的親兄弟,由於社會、階級地位和生活環境的不同,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兩條路,而且從另一個側面又可看出曾標榜周萍為「孝子」的周樸園的真面目。

魯侍萍看到周萍打魯大海後,那幾句欲言又止,隨口又改的話,不僅把她當時的痛苦、憤恨、失望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出,魯侍萍始終是站在魯大海這一邊的。對魯侍萍來說,良知和正義戰勝了骨肉親情,使其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鮮明。我稱《雷雨》的這種多角度、多層面全面展示人物性格的塑造方式為「多重聚焦式」,它凸現了人物的靈魂。

《茶館》的人物性格的塑造則是單線的、小範圍之內的橫斷切察。老舍力求「三筆兩筆畫出個人來。」⑥人物之間相互干擾不大,隨著故事情節的平行發展自然來去。

老舍把一些「苦澀的碎片」——李三的困苦、鬆二爺的今昔對比、常四爺的憤世嫉俗、崔久峰的絕望等,揀拾起來自然剪貼,形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表現出「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稱《茶館》這種自然來去的人物性格的塑造方式為「散點透視式」。這些「散點」集合在一起,從側面就折射出政局的變動及其影響,進而「透視」出整個社會的病態。

五、語段意義分析。一個是層次分明,相對集中;一個是層次不明,相對分散。

《雷雨》第二幕,劇中層次分明,完全可以劃分層次段落,概括段意。這一幕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寫三十年後周樸園和魯侍萍的再次相見;第二部分寫周樸園與魯大海父子、魯侍萍與周萍母子會面。

第一部分又以魯侍萍說明自己的身分為界,分為兩層。第一層主要寫他們過去的矛盾;第二層寫他們現在的矛盾。《雷雨》的語段意義就顯得相對集中。

對於《茶館》(第二幕),我們分析劇作時,就不能像分析其他劇作一樣,來劃分段落,概括段意。因為劇中沒有明顯的層次,沒有矛盾衝突的階段性,不能硬性劃分。《茶館》這種語段意義分析所呈現的「分散」狀態,很好的體現了《茶館》「卷軸畫式的平面結構」。

總之,對《雷雨》和《茶館》從人物多少及關係、情節、矛盾衝突、人物性格的塑造、語段意義分析等諸方面所作的比較**,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集中顯精神,分散亦風流,從而使我們更好地欣賞話劇《茶館》這種「卷軸畫式的平面結構」。

曹禺的《雷雨》主要想表達什麼,話劇雷雨主要講的是什麼?

在不平等的社會裡,命運對人殘忍的捉弄。它講述了資產階級周家和城市平民魯家兩個家庭糾結複雜的悲劇故事。雷雨 是劇作家曹禺創作的一部話劇,發表於1934年7月 文學季刊 此劇以1925年前後的中國社會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的悲劇。劇中以兩個家庭 八個人物 三十年的恩怨為主線,偽...

曹禺的戲劇《雷雨》,以「雷雨」為標題的意義何在

雷雨 有雙重意義,一指這個故事發生在雷電交加的雨夜,一指劇情,還有爆發前的像雷雨前的壓抑,及人物最後的爆發,就像雷雨一樣。從一方面看,雷雨 整個故事的背景 情節都和雷雨有關,故事的高潮 悲劇的發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風暴雨之夜。可以這樣說,雷雨 是整個作品的自然環境 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會...

曹禺的《雷雨》最初創作的動機是什麼啊

曹禺寫 雷雨 緣於情感上的一種迫切需要。他對宇宙間許多神祕的事物有一種不可言喻的憧憬,這種憧憬吸引著他去思考人類的命運。結果他覺得人類是一群可憐的動物,自以為可以主宰自身的命運,而時常又不是由自己來主宰。人類受著自己 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種不可知的力量 機遇的,或者環境的捉弄 生活在狹窄的籠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