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是古代幹什麼用的北京天壇古代的時候主要是用來幹什麼的

2021-03-04 00:29:48 字數 5298 閱讀 9027

1樓:霓脦那些

原天地壇則專事祭天、祈谷和祈雨,並改名為天壇。

北京天壇最初為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仿南京城形制而建的天地壇,嘉靖九年(2023年)實行四郊分祀制度.。清代基本沿襲明制,在乾隆年間曾進行過大規模的改擴建,但年門和皇乾殿是明代建築而無改建除外。

2023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甚至還把司令部設在這裡,並在圜丘壇上架設大炮,攻擊正陽門和紫禁城,聯軍們將幾乎所有的陳設和祭器都席捲而去。

2023年中華**成立後,除了中華**大**袁世凱在2023年冬至祭天外,天壇不再進行任何祭祀活動。2023年起闢為公園,正式對民眾開放。目前園內古柏蔥鬱,是北京城南的一座大型園林。

天壇佔地約273萬平方米,是故宮面積的四倍。作為中國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古代祭祀建築群,它的佈局嚴謹,建築結構獨特,裝飾瑰麗,巧妙地運用了力學、聲學和幾何學等原理,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在中國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2樓:匿名使用者

座落於北京的天壇建築群是全世界最大敬拜上天的建築,始建於明朝(2023年),並多次擴建,清朝承襲明代祭天之禮儀,亦在此獻祭,直至清廷覆亡。

擴充套件資料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天壇有垣牆兩重,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築集中於內壇。

天壇主要建築在內壇的南北中軸線上,圜丘壇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壇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中間有牆相隔。

兩壇由一座長360米、寬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橋(也稱海墁大道或神道)相連。丹陛橋兩側為大面積古柏林。內壇西牆內有齋宮,是祀前皇帝齋戒的居所。

外壇西牆內有神樂署、犧牲所等。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齋宮、無樑殿、長廊、雙環萬壽亭等,還有迴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勝古蹟。

3樓:伊雪公主

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動,可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尚處於奴隸制社會的夏朝。中國古代帝王自稱「天子」,他們對天地非常崇敬。歷史上的每一個皇帝都把祭祀天地當成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

而祭祀建築在帝王的都城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最完美的藝術去建造。在封建社會後期營建的天壇,是中國眾多祭祀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朱棣用工十四年與紫禁城同時建成,名天地壇。嘉靖九年(2023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於嘉靖十三年(2023年)改稱天壇。清乾隆、光緒帝重修改建後,才形成現在天壇公園的格局。

在明朝初年,天與地原是合併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壇都一樣,設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間的建築物。明朝嘉靖九年(2023年)改為天地分祀,在天壇建圜丘壇,專用來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澤壇祭地,原來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漸廢而不用。嘉靖十九年(2023年),又將原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圓形建築從此開始。

清廷入關後,一切仍按明朝舊制。乾隆時期,國力富強,天壇也大興工程。乾隆十二年(2023年),皇帝決定將天壇內外牆垣重建,改土牆為城磚包砌,中部到頂部包砌兩層城磚。

內壇牆的牆頂寬度縮減為營造四尺八寸,不用簷柱,成為沒有廊柱的懸簷走廊。經過改建的天壇內外壇牆,更加厚重,周延十餘里,成為極壯麗的景觀。天壇的主要建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時改建,並一直留存至今。

4樓:致股東的一封信

天壇是明、清朝兩代帝王冬至日時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禮的地方。

具體參見

5樓:露比莉爾

北京天壇是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求雨、祈禱五穀豐收的場所。

天壇位於正陽門外東側。壇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四周環築壇牆兩道,把全壇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總面積273公頃,主要建築集中於內壇。

內壇以牆分為南北兩部。北為「祈谷壇」,用於春季祈禱豐年,中心建築是祈年殿。南為「圜丘壇」,專門用於「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築是一巨大的圓形石臺,名「圜丘」。

兩壇之間以一長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橋相連,共同形成一條南北長1200米的天壇建築軸線,兩側為大面積古柏林。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又經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天壇的文物古蹟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保護和維修。2023年,***公佈天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

北京天壇古代的時候主要是用來幹什麼的?

6樓:life無明小魚

祭天。祭天作為人類祈求神靈賜福攘災的一種文化行為,曾經是中國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至清末,一直舉行祭天典禮,綿延約五千餘年,可謂淵遠流長。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2023年),是按照中國傳統禮儀制度建立的國家祭壇。自明永樂十九年起始,共有22位皇帝親御天壇,向皇天上帝頂禮膜拜,虔誠祭祀。

辛亥革命爆發後,中華****宣佈廢除祭天祀典,並與2023年改天壇為公園。祭天典禮延續了約五千年。祭天禮儀即從歷史角度系統介紹中國古代的祭天禮儀,展示中國的祭天曆史即中國古代的祭天文化。

擴充套件資料

天壇重修後,盛京當地**才將天壇的維修保護重視起來,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東巡時,皆親謁天壇,盛京**每年都按時在天壇舉行祭祀活動。光緒二十八年(1902)沙俄入侵盛京,對盛京城內各處燒殺搶掠,天壇也難逃厄運。

此後,象徵著清朝天子與天地之間溝通橋樑的天壇,漸漸隱沒在歷史的硝煙之中。到了2023年,由於沒人維護,天壇徹底坍塌毀壞,被附近村民佔為農田。2023年,當地生產隊將天壇剩餘土堆推平,闢為菜地,天壇遺址再難尋到。

最後一次冬至天壇祭天,是在2023年冬至,袁世凱舉行了隆重的祭天儀式,這可以說是為他策劃中的登基稱帝做了一次彩排。

儘管復辟帝制遭到了可恥失敗,但在此之前,袁世凱希望通過天壇的祭天儀式喚起國人的擁戴。當時許多國外記者對這次祭祀進行了拍攝報導,也為後來的世界遺產天壇記錄了最後一次典禮。

7樓:匿名使用者

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動,可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尚處於奴隸制社會的夏朝。中國古代帝王自稱「天子」,他們對天地非常崇敬。歷史上的每一個皇帝都把祭祀天地當成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

而祭祀建築在帝王的都城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最完美的藝術去建造。在封建社會後期營建的天壇,是中國眾多祭祀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朱棣用工十四年與紫禁城同時建成,名天地壇。嘉靖九年(2023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於嘉靖十三年(2023年)改稱天壇。清乾隆、光緒帝重修改建後,才形成現在天壇公園的格局。

在明朝初年,天與地原是合併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壇都一樣,設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間的建築物。明朝嘉靖九年(2023年)改為天地分祀,在天壇建圜丘壇,專用來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澤壇祭地,原來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漸廢而不用。嘉靖十九年(2023年),又將原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圓形建築從此開始。

清廷入關後,一切仍按明朝舊制。乾隆時期,國力富強,天壇也大興工程。乾隆十二年(2023年),皇帝決定將天壇內外牆垣重建,改土牆為城磚包砌,中部到頂部包砌兩層城磚。

內壇牆的牆頂寬度縮減為營造四尺八寸,不用簷柱,成為沒有廊柱的懸簷走廊。經過改建的天壇內外壇牆,更加厚重,周延十餘里,成為極壯麗的景觀。天壇的主要建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時改建,並一直留存至今。

北京天壇古時候是用來幹什麼的?

8樓:露比莉爾

北京天壇是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求雨、祈禱五穀豐收的場所。

天壇位於正陽門外東側。壇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四周環築壇牆兩道,把全壇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總面積273公頃,主要建築集中於內壇。

內壇以牆分為南北兩部。北為「祈谷壇」,用於春季祈禱豐年,中心建築是祈年殿。南為「圜丘壇」,專門用於「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築是一巨大的圓形石臺,名「圜丘」。

兩壇之間以一長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橋相連,共同形成一條南北長1200米的天壇建築軸線,兩側為大面積古柏林。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又經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天壇的文物古蹟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保護和維修。2023年,***公佈天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

9樓:兮兮妞

祭天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

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

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10樓:樑葉璩小萍

天壇是明、清朝兩代帝王冬至日時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禮的地方

11樓:肇帆戴齊敏

明清兩代皇帝都在這裡祭祀天地之神,祈禱五穀豐收.

天壇是做什麼用的.?

12樓:清茶暖玉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天壇以嚴謹的建築佈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

總佔地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主要建築物在內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條貫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橋,把這二組建築連線起來。

外壇古柏蒼鬱,環繞著內壇,使主要建築群顯得更加莊嚴巨集偉。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迴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築工藝的發達水平。天壇公園,是中國儲存下來的最大祭壇建築群。

擴充套件資料

天壇是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壇,合祭皇天后土,當時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2023年)嘉靖皇帝聽大臣言:「古者祀天於圜丘,祀地於方丘。

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澤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

於是決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門外另建方澤壇祭地。嘉靖十三年(2023年)圜丘改名天壇,方澤改名地壇。大祀殿廢棄後,改為祈谷壇。

嘉靖十七年(2023年)祈谷壇被廢,於十九年在壇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2023年)改名祈年殿。以後多次修繕、擴建。

清潔霜是幹什麼用的,精油是幹什麼用的?

清潔霜 cleaning cream 不是洗面奶 它是用於洗面奶之前一種可以在無水條件下清潔面部 的膏霜,含油量較高且多為油包水型,特別適於洗脫油性化妝成分。其作用機理是以油相組分溶解油垢及油性化妝料,以水相組分溶解水溶性汙物,從而達到清潔的目的清潔霜不僅能夠清除臉部 上一般性汙垢,而且可以有效清除...

什麼是碳刷?幹什麼用的啊,什麼是碳刷? 幹什麼用的啊?

提供給轉子做電流換向和供電作用,從而是轉子通電並做磁場切割形式運轉,早期碳刷是黃銅做的,但其磨損力太強,轉子整流子不長時間就會磨壞.而今改為石墨代替,石墨有很好的導電性和耐磨性,從而使機器更好的運轉.電極用碳刷的功能特點 碳刷適用於各種電動機 發電機 輪軸機。具有較好的換向效能,使用壽命長。碳刷是用...

這個鉗子是幹什麼用的,這個鉗子是幹什麼用的啊

這是一把維修安裝電工常用的鉗子,可以把電線上面的軟膠皮去除,露出裡面的銅絲,便於接線。這個鉗子是幹什麼用的啊 使用鉗子是用右抄手操作。將鉗口朝bai 內側,便於控制鉗切du部位,用小指伸在兩zhi鉗柄中間來dao抵住鉗柄,張開鉗頭,這樣分開鉗柄靈活。電工常用的鋼絲鉗有150 175 200及2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