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詠物言志詩,初二自創的詠物抒情詩有哪幾首?

2021-03-23 19:26:42 字數 3728 閱讀 8056

1樓:匿名使用者

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2樓:詩詩

借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場景油然而生感慨,顧名思義就是藉助景物來抒發情感---

1.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中「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詩人聽到折柳曲的笛聲,不禁產生濃濃的思鄉之情。

2.白居易的《憶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紅生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詩人藉助於「江花」和「江水」表達出對江南水鄉的魂牽夢繞、久久不忘。

託物言志常常藉助於某物的一些特性表達某種感情---

1.明代詩人于謙寫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就是通過寫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願獻身的美德從中展示了詩人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情懷。

2.宋代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就是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讚賞,說明詩人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以上各舉兩例,如果明白了借景喻情和託物言志的內涵,就可以發現好多

注:要注意託物言志與借景抒情的區別,託物言志藉助某物的一些特性,而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

初二自創的詠物抒情詩有哪幾首?

3樓:宇愛你男

七絕·明月有情伴嬌花

空寂無端悲怨加 ,   婆娑荷影籠輕紗,

心隨琴樂飛天去 ,   明月有情伴蓮花!

七絕·人生如棋

漫漫人生如下棋 ,   從容落子險生夷;

胸中丘壑乾坤布 ,   覆水難收無處悲!

七絕·國學入門

國學經典**屋 ,   行間字裡玉顏藏;

風花雪月情難了 ,   四書五經滿口香!

七絕 雪中梅雀圖

情寄丹青梅雀點 ,   雪含溫暖慧心融;

暗香幾度悠悠在 ,   卻喜花魂入夢中!

詠荷玉立亭亭出水中,      含羞帶露笑靨濃。

昨宵沐雨巧梳洗,      今朝初陽映日紅。

風來疑似霓裳舞,      雲開滿眼玉芙蓉。

何時有幸朝夕共,      一樣清高與君同。

詠物以詩歌描寫事物。《國語·楚語上》:"若是而不從,動而不悛,則文詠物以行之,求賢良以翼之。

" 韋昭 注:"文,文辭也。詠,風也。

謂以文辭風託事物以動行也。" 宋 范仲淹《賦林衡鑑序》:"指其物而詠者,謂之詠物。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三八:"詠物之詞,自以 東坡《水龍吟》為最工, 邦卿《雙雙燕》次之。"

抒情,即表達情思,抒發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話語組織,象徵性地表現個人內心情感的一類文學活動,它與敘事相對,具有主觀性、個性化和詩意化等特徵。抒情方式具體來分又可分為借景抒情法、觸景生情法、詠物寓情法、詠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於事法和融情於理法等。

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並通過在意識中對現實的審美改造,達到心靈的自由。抒情是個性與社會性的辯證統一,也是情感釋放與情感構造、審美創造的辯證統一。

借景抒情和託物言志的區別

4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仙人指路

【技法指導】   借景抒情,就是作者把自己內心要表達的某種情感蘊含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借景物來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其中,情由景所揹負,景為情而浸蘸;情是靈魂,景是載體。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寫於2023年7月的散文名篇。

由於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裡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作者在文章中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圖畫——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這「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葉,星星點點的荷花,淡淡的月色,脈脈的荷香」,都交融著作者那隱隱的、卻又深沉的孤獨與苦悶的心緒,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表現出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悅。   當代女作家張潔在《挖薺菜》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景物描寫【名篇精段】

5樓:淵源

借景抒情和託物言志是古典詩歌常見的兩種表現手法,各自有其獨特的作用,但在具體的詩歌鑑賞中,有些考生易將二者混淆,這與二者在形式上相似有關,都是藉助外界事物抒發或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思想的,但只有仔細分析其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於景,藉助於對客觀景物的描寫,抒發的是情感,表現的是情緒,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喜、怒、樂、哀、愁,但我們絕不會把這種情緒看成是一種思想。託物言志是指詩人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感悟。

在具體的詩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而託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徵意味的客觀事物,詩人藉助於此物的一些特性來表明自己的「志」,所以看出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託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願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讚美、快樂、悲傷等感情。如「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處處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寫景的目的就是為了抒情,所以是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運算元•詠梅》)詩人寫「石灰」「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現自己的高潔情操,所以是運用了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下面我們對比兩首古典詩詞,來分析二者的區別。

鷓鴣天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百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全詞從遠近、俯仰以及視覺、聽覺、嗅覺等角度寫景,寫了林、山、竹、牆、蟬、草、池塘等七幅畫面,容量之大,堪稱妙筆,但這些景物聚集在一起,透露出一派幽狹繁雜的氣氛,透過幅幅畫面,我們可以隱隱地看到詩人那種百無聊賴、自尋安慰、無可奈何的心情。這一心情的表現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藉助於自然景物表現出來的,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小 鬆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草裡」。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向上衝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

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雲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識」字,故詩人感嘆道: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看成是棟樑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於「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啊!

讀到這裡,我們會發現這首詩名義上寫不為人識「小松」,實際上在寫人,寫「小松」初長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雲大樹,反映出作者對人才出身輕微而終成大業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淺陋目光。詩人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裡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這埋沒深草裡的「小松」,不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嗎?

詩人通過描寫「小松」坎坷的經歷描寫,表達了對人才成長的思考。這種寫法就是託物言志的寫法。

總之,辨別二者的區別要注意這兩組概念,一是「景」與「物」,一是「情」與「志」,寫景就是為了抒情,詠物就是為了言志。只要反覆對比琢磨,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託物言志借景抒情的作文,託物言志 借景抒情的作文 500字

人 生 如 萍 一池浮萍,青青綠綠,其中也有點點水色,無風時它像一塊布平鋪塘面上,沒有一絲一毫的皺紋,又像一塊天然的青綠銅鏡浮在池中。其中也有幾支樹杈直插過池面,萍面略顯得有些破痕 可是卻不能完全劃破,這之中更顯示出了它的生機。雜草和翠鳥也時不時地打擾著萍面,一漾一漾的,魚波紋是不能不出現的,使浮萍...

詠物言志的詩分別有哪些,詠物言志的古詩有哪些

張九齡 感遇 bai 江南有丹橘 du,經冬猶綠林。豈伊zhi地氣暖,自有歲寒心。dao可以薦版嘉客,奈何阻重深。權 運命惟所遇,迴圈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王安石 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陸游 卜運算元 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借景抒情或託物言志的作文

每個人心中的情感是不一樣的,在此我只能教你寫散文的方法。寫抒情散文最主要的是意境的美,你就當是一種情感的發洩,將你心中的所想全部寄予筆中。寫此類文章一定要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抒情散文時,你要將自己感觸最深的事用寫作方式表達出來。寫抒情散文,你最好多用排比 比喻 擬人 誇張 引用等修辭手法。抒情還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