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用什麼表明志士仁人,不會貪生而損害仁德,卻會為了成全仁德而犧牲生命

2021-03-22 07:53:56 字數 5382 閱讀 6892

1樓:匿名使用者

殺身成仁.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2樓:匿名使用者

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表達了孔子什麼樣的思想或見解

3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認為這句話怎麼樣!或者怎麼哲理`怎麼教育人之類的

捨身取義,殺身成仁

4樓:寒雨夜風

按孔子的論述,說明仁者在以下四方面的特點:

人生目標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仁者以行仁為人生目標,不會因為貪生而損害仁德,只會犧牲自己而成全仁德。

心境1)「仁者安仁」:仁者安於仁德,只要實踐了仁德就安心。

2)「仁者不憂」:仁者樂天知命,不會憂慮。

生活態度

1)「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從不仁者不能久處窮困或安樂的處境,可以想仁者不會因久處窮困或安樂而做出不合禮的事情。

2)「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仁者不用不正當的法求富貴,棄貧賤。

3)「君子無終食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仁者即使在吃一頓飯般短暫時間,或者倉卒匆忙和顛沛流離的情況下,都不會違反仁德。

4)「一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仁者會約束自己的言語和行為,以符合禮法的要求。

待人接物

1)「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沒有私心,有公正有好惡標準,所以能公正地喜愛人和憎惡人。

2)「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仁者即使到了文化落後不講究禮義的地方,都會注重容貌莊重,工作認真,待人誠懇。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是什麼意思

5樓:靈魂巡遊者都藍

【出處】  《論語·衛靈公》。

【註釋】 ①志士:有堅定意志的人。仁人:仁民愛物、道德高尚的人。

【譯文】志士仁人,沒有為了求生而損害仁的,只有犧牲自身來成全仁的。

【賞析與啟迪】

這句話是成語「殺身成仁」的出處。「仁」是孔子心目中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準則。在孔子看來,志士仁人不會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而是不顧個人安危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成全仁德。

志士仁人這種努力奮鬥、積極進取、不惜犧牲的精神和理性的歷史責任感,在中國歷史上曾感染、教育、薰陶了無數中華兒女。

志士仁人那種顧大節、求大義的崇高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使國人們能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舍小家顧大家,舍小利求大利,前赴後繼,奮勇前進。

志士仁人這種捨身成仁的精神,是最高境界的仁愛,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世世代代薪火相傳。

求殺生成仁,捨身取義的典故和出處!

6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吧..... 捨生取義 ( shě shēng qǔ yì )

解 釋捨生:捨棄生命。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出 處先秦·孟軻《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原文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通」避」,下同)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歟」)?鄉(通:

向」過去,從前.下同)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殺身成仁 ( shā shēn chéng rén )

解 釋 表示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或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

出 處 先秦·孔子《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典 故

有一次,孔子的**向孔子請教說:「先生,您講的仁德、忠義都是極好的。人人相愛,以仁義待人,確實是一種美德。

仁德我很想得到,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的慾望。假如仁德與生命兩者發生了衝突,該怎樣處理呢?」 孔子嚴肅地回答說:

「這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義,應該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 **恭敬地給孔子施禮,表示敬服。

這時,孔子的學生子貢又問 先生說:「仁德一定是很難得到的吧?我們應當怎樣去培養它呢?

」 孔子回答說:「培養仁德可以從頭做起。比如說,工匠要做好他的活計,必須先有得心應手的工具。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應該選擇那些大夫中的賢者去敬奉他;對於自己來說,就應該挑選那些士人當中的仁者交朋友。這樣,才會培養起仁德來。」 出處《論語·衛靈公》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仁,有殺身以成仁。」的意思是?

7樓:夜楓琴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有志的仁義之士,沒有為求生而傷害仁德的,只有犧牲自身來成就仁義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志士仁人,沒有為乞求苟全生命而損害仁德的,只有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實現仁道。

9樓:№凡ˇ透〃頂

殺身成仁

【原文】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①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②,小人窮斯濫矣④。」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註釋】

①興:起。②慍:音yùn,怒,怨恨。③固窮:固守窮困,安守窮困。④窮斯濫矣:斯,就。濫,氾濫,指胡作非為。

【參考譯文】

(孔子周遊列國時,)在陳國遭到了斷糧數日的厄運,跟隨的**們都餓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憤憤不平地見孔子說:「難道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

」孔子說:「君子能安守窮困,小人窮困時就會胡作非為。」

孔子說:「志士仁人,不會因貪生怕死而傷害仁義,只會犧牲生命去成全仁義。」

10樓:皮奇雪

孔子說:「志士仁人沒有為了求生而去做損害仁義的事,只有犧牲性命來成全仁義。」

這句話是儒家道德節操的最高境界。

11樓:匿名使用者

有志的仁義之士,沒有為求生而傷害仁德的,只有犧牲自身來成就仁義的

12樓:cs小菜

我們慣用「殺身成仁」這句話,就是出在《論語》這一篇,是孔子說的。這個仁在這裡我們不作解釋了,從上論一直講下來,都是說「仁」是孔門學問的中心。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中心思想,所謂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譬如有許多宗教家,有時碰到與他的信仰牴觸的事,他寧可舍掉性命,所謂以身殉道。

為衛道而死的,宗教徒中特別多,歷史上的忠臣孝子,也就是這個觀念,寧可犧牲,絕不為了生命而妨礙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或信仰,寧可殺身以成仁。反面的意思,當然不會為了生命的安全,而去做違背仁義的事了。這就關係到個人的修養以及生命價值的看法了。

此處的「仁」作「有道德」解釋,那麼這名話就很好理解了,凡有志氣和有道德的人,沒有哪個是為了求生而失德的,只有以生命來爭取真理的。

13樓:天空沒我的份

孔子說:「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只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孔子說:「志士仁人沒有因為貪求生命而損害仁的,卻有犧牲生命以成就

14樓:簡筆簡畫繞

是子曰:逗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地 譯: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第一則 子曰:

逗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①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惡乎③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④仁,造次⑤必於是,顛沛⑥必於是。地 譯文孔子說:逗富貴和顯貴,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會享有的。

貧窮與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會躲避的。君子離開了仁德,憑什麼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沒有吃一頓飯的時間離開仁德的,即使在倉猝匆忙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頓挫折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

第二則: 子曰:逗賢哉,回也①!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②,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③。賢哉,回也!地 譯文 孔子說:

逗賢德啊,顏回!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居室裡。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

賢德啊,顏回!地 第三則: 子曰:

飯①疏食②,飲水,曲肱而枕③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地 譯文 孔子說:

逗吃粗糧喝涼水,睡覺的時候彎曲這胳膊當枕頭用,在這裡邊也是有樂趣的,用不正當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顯貴,在我看來如浮雲一般。地 第四則 顏淵、季路侍①。子曰:

逗盍各言爾志②?地子路曰:逗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③,敝之而無憾④。

地顏淵曰:逗願無伐善,無施勞⑤。地子路曰:

逗願聞子之志⑥。地子曰: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⑦。

地 譯文 顏淵、季路陪侍(在孔子身邊)。孔子說:逗何不各自談談你們的志向呢?

地季路說:逗我願意將自己的車馬衣服拿出來與朋友們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會後悔。地顏淵說:

逗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地季路說:逗希望聽聽先生的志願。

地孔子說:逗(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們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關懷。地 第五則 孔子曰:

逗益者三友,損者三友①。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②。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③。

地 譯文 孔子說:有益有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正直的朋友,誠實的朋友,見聞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諂媚奉承的朋友,當面恭維背後毀謗人的朋友,花言巧語的朋友,是有害的。地 第六則 孔子曰:逗益者三樂,損者三樂①。

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②。樂驕樂,樂佚遊,樂晏樂,損矣③。地 譯文孔子說:

逗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有三種。以有節度的快樂為快樂,以讚美別人的優點為快樂,以多交賢良的朋友為快樂,這是有益的。以驕奢放縱取樂為快樂,以盡情遊蕩為快樂,以貪圖安逸為快樂,就有害了。

地 . 第七則: 子曰:

逗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地 譯文 孔子說:逗志士仁人,不為求得保全性命以致損害仁德,而寧肯犧牲生命來成就仁德。地

孔子所說的「仁」,用最通俗的話來講,是個什麼意思呢?請先生指教

仁簡單的說就是善。何謂善,就是吃得下,睡得著,有人愛,會愛人。當然,所有的行為需要經過自己的反省和他人的反應最後才能得到真相。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的殆是什麼意思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中的 殆 是通假 怠 指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出自 論語 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

孔子「仁」的學說為什麼沒被統治階級認可

因為當時諸侯戰亂,首要任務是爭霸,統一雖然孔子代表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但是他主張恢復周王朝的政治制度,與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不符,因為孔子主張以仁來調節人與人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戰的,因為要統一,所以,需要有一個高度集中的 集權來進行領導,所以,相比之下,韓非子的思想成為咯當時的正統思想,有利於國...

孔子眼中的仁是什麼在當今社會是否依然使用

難用復,推己及人,尊尊而親親,這玩意制在這個時代已經非bai常難用了。這個du時代,懂得zhi自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dao事。因為懂得愛自己,你才明白如何程度如何角度的愛別人。推己及人,首先應該倡導的不是無私,而是某種深度層次,並具備自我洞察的自私。然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吧。孔子仁學思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