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經濟」兩字的含義是商業麼

2021-03-21 23:20:59 字數 5821 閱讀 1948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經濟」兩字的含義不是指商業。

公元4世紀初東晉時代已正式使用「經濟」一詞。「經濟」一詞是「經邦」、「經國」和「濟世」、「濟民」,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其在中國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學中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概念,充滿了豐富的人文思想和社會內涵,古代名聯中一句「文章西漢雙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這裡面的經濟就是經綸濟世的意義。

而我們可以看到「經濟」這個詞語在古代所代表的是知識分子的責任之一,而且是非常有深度、廣度、高度的一個詞語。能做到「經濟」二字的人必須文能安邦興業,武能禦侮卻敵。古代知識分子,特別是儒家學派的眾人,會按照《大學》中「三綱八目」的要求去做學問、做人,而三綱八目最高的要求就是做到「治國平天下」,這個就是古代「經濟」一詞的最外向的表示。

至於現代「經濟」一詞實為我國引進日人翻譯的結果。在清朝末期,日本人掀起工業革命浪潮,接受、吸收、宣傳西方文化,大量翻譯西方書記,將「economics」一詞譯為「經濟」。在新文化運動中,日本所學習過的西方文化向中國傳播,故而經濟一詞新亦被中國引用

2樓:武田林山

經濟這一詞**於希臘語,其意思為「管理一個家庭的人」。唯物主義代表色諾芬在他的《經濟論》中將「家庭」及「管理」兩詞的結合理解為經濟。嚴復曾將經濟一詞翻為生計。

日本人將其正式翻為經濟,後由孫中山先生從日將這一說法引入中國。經濟是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與政治是人類社會的上層建築一樣,是構建人類社會並維繫人類社會執行的必要條件。

其具體含義隨語言環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國的國民經濟,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時候用來表示財政狀態,有時候又會用去表示生產狀態。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盛行重農抑商的自然經濟體制

「食貨」二字在我國古時代表什麼意思

4樓:離我遠點

財政經濟。

在《漢書·食貨志》裡,班固對「食」與「貨」這兩個概念,做了明確的解釋,「食」是指農業生產,「貨」是指農家副業布帛的生產及貨幣流通。

我國有著注重修史的歷史傳統,歷代史官推崇秉筆直書的職業精神。因此,歷代正史中的《食貨志》有著極高的史料價值,是研究我國經濟財政歷史發展軌跡的基本史料。但是,我國正史多是紀傳體的斷代史,《食貨志》因散見於卷帙浩繁的史書中,而顯得檢索困難。

5樓:匿名使用者

「食貨」在我國古時代表財政經濟

讀音:shí huò

解釋:食,與農事飲食相關等事。貨,錢財布帛衣服等物。食貨泛指財政經濟等事。

6樓:平常心新號

食貨1.古代用以稱國家財政經濟。語出《書‧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

孫星衍疏:「《漢書‧食貨志》雲:『《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謂農殖嘉穀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

《東觀漢記‧馬援傳》:「富民之本,在於食貨。」

嚴復《有如三保》:「既通矣,則中外食貨,猶水互注,必趨於平,又無疑也。」

2.食和貨。糧食等食物和錢財、貨物。

《漢書‧敘傳下》:「厥初生民,食貨惟先。」

唐楊炯《益州溫江縣令任晃神道碑》:「崇高在於寵祿,大欲存於食貨。」

描述大地的兩字詞語

7樓:匿名使用者

古語中形容大地、疆域的二字詞語

1、赤縣神州

在中國的古書《史記·孟子苟卿列傳》中提到戰國時齊國有個叫驗衍的人,他說:「中國名為赤縣神州。」後來人們就稱中國為「赤縣神州」。但更多的是分開來用,或稱赤縣,或稱神州。

2、華古代時候這個字的意思和「花」一樣,引申為美麗而有光彩。對華的解釋,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們,認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齊而華麗的文明地區,所以自稱為華。

第二種說法是:「華」含有紅色的意思。古代的周朝人喜歡紅顏色,把紅顏色看作吉祥的象徵,所以就自稱為華。

第三種說法是:華是由中國的古稱「華夏」省略而來。「華」作為中國的簡稱,歷史悠久。

3、中華

秦朝以前,華夏族稱自己的祖國為中國,秦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又有「中華民族」的說法。「中」是中國,「華」是華夏族的指稱。中華民族是中國各民族的總稱。

4、夏在古代有「大」的含義。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後來人們就常用「夏」來稱呼中國。

5、華夏

中國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都向當時的商朝稱臣。華夏族是當時的主要民族,後來人們就把華夏作為中國的代稱。

6、 禹城·禹跡·禹甸

相傳古代洪水滔天,一個叫大禹的人去組織大家治理水災。據說,禹治水後,按山川形勢劃定九州,所以後來世代相傳下來稱中國為:禹城、禹跡(大禹治水,足跡遍全國)、禹甸(「甸」在這裡是治理的意思)。

7、九州

相傳夏(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7世紀)禹治水後,分中國為九州:冀、兗、青、荊、揚、樑、雍、徐、豫。古書《淮南子·地形》又記:

中國古代設定九個州:神州、次州、戎州、自州、冀州、台州、濟州、薄州、陽州。後來,九州就泛指中國。

以九州的意思還派生演化出九域、九有、九土、九區等許多名字。

8、海內

古代的中國人以為中國周圍都是海,所以把中國叫做海內,把外國叫做海外。 另外,還有神洲,中原,天下,六合等稱謂

8樓:細水長流蔭遠堂

冰封(大地),春回(大地),(大地)母親。

「中華」兩字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9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華夏早就有,中華一次,是戊戌變法時,梁啟超康有為首次提出。

10樓:王傑

我記得遼國最後一代皇帝耶律洪基曾經得瑟的自誇遼國「禮儀繁盛,彬彬不異於中華」。這個應該比較早了吧~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是「中國」和「華夏」的複合詞之簡稱,較早出現於華夷混融的魏晉南北朝版,《魏權

書》和《晉書》多有用例。「華」通「花」,意謂文化燦爛,所謂中國「有服章之美,故謂之華」。華夏先民建國黃河中游,自認**,且文化發達,故稱「中華」

12樓:晦言

中國一詞在春秋即以出現~

中華則於近代才有!

13樓:匿名使用者

東晉桓溫《薦譙元bai彥表》:「竊du

聞巴西譙秀,植操zhi貞固,抱德肥遁,dao揚清渭波回。於時皇極遘道消之會答,群黎蹈顛沛之艱,!中華!

有顧瞻之哀,幽谷無遷喬之望;凶命屢招,奸威仍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節玉立,誓不降辱,杜門絕跡,不面偽庭,進免龔勝亡身之禍,退無薛方詭對之譏;雖園、綺之棲商、洛,管寧之默遼海,方之於秀,殆無以過。」

但是當時意思顯然和現在有非常大區別,現在的「中華」是梁啟超提出的~~

為什麼中國稱為華夏,華夏的含義又是什麼?

14樓:

華夏也稱「夏」、「諸夏」。是中國古代周王朝的自稱,以區別與周王朝敵對的四方部落(四夷)。

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聖潔,華夏是禮儀之邦,與外族胡人相對。

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諸侯,稱為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華夏」最初僅為一文化概念,也是周王朝的自稱,至漢代以後成為漢族的別稱,始帶有民族概念。

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

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

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拓展資料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疏曰:「夏,大也。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梅頤《偽孔傳》:

「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尚書正義》:「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說文》:華,榮也。夏,中國之人也,珿中原之人。

《辭海》華夏條為:「中國古稱華夏。」

在這些註解中可見,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廣闊的疆界與和雅的禮儀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服飾紋章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疆域廣闊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實際上,「美」字本義就有「疆域廣闊」的意思。

「美」從羊從大。「大」指國土遼闊,「羊」指生活在這片遼闊國土上的人民,稱讚他們馴順如羊。「美」的字典義為「味甘」,這是轉義,因為古代帝王視治大國為烹小鮮,故有此轉義。

文獻有「諸夏」之稱,乃「諸多夏國」、「華夏列國」之義,因為先秦時期華夏是由九州諸國組成,「諸夏」之稱如同女真諸部之稱。

「華夏」所指即為周朝於西周時期的諸侯國民,也是有漢朝以前對漢民族先民的稱謂。現也可代指漢民族,如:《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明朝葉盛《水東日記·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則有當事者而弔祭之禮不知,則是其自異於華夏矣。」郁達夫《滿江紅·閩于山戚繼光祠題壁》詞:「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欠歇。」

15樓:純黑的眸子

華夏:古代中國的別稱

華夏也稱"夏"、"諸夏"。是中國古代周王朝的自稱 ,以區別與周王朝敵對的四方部落(四夷)。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出自四嶽之後的姜戎子駒支說:

"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語言不達。"華夏起源於華胥,伏羲的母親即為華胥氏。

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諸侯,稱為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華夏"最初僅為一文化概念 ,也是周王朝的自稱,漢代以後成為漢族的別稱,帶有民族概念。

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

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

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16樓:默默她狠傷

華夏的含義:中國的古稱;古代漢族的自稱,華,是為「章服之美」也,夏,是為「禮儀之大」也。關於稱呼有以下幾種解釋:

《左傳》中說:「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一向被稱作禮儀之邦,叫做「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再加上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所以又叫做「華」;

夏朝是第一個王朝,也意味著第一個家族,實際也是第一個族群控制多個民族進行融匯所形成的「國」,即第一個國家。所以才出現了「華夏」這個詞。而且基本代指的是國家,雖然這個國家在當時的地域實際是很小的一塊;

有人認為我國古代把「夏」當作族名,把「華」當作國名。「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華」是因為華山而得名。但夏水只是一條很小的支流,華山也只是名山之一,算不上名氣很大,很難成為一個國家的代表;

夏朝從一開始就以**大國自居,因此,「夏」就有了「中國」的意思,「夏人」也就成了「中國之人」。後來,人們把文化高的地區稱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華」,「華夏」合起來就代表了中國是一個有高度文明和發達文化的**大國,「華夏」也漸漸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華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帝和炎帝,後由於合併融合,蠻,夷,戎,狄等民族相繼融入華夏族,構成後來漢族的主體,漢族由漢王朝而得名,此前稱華夏族,所以漢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體為華夏族。

拓展資料:

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

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

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中國古代的商業政策的演變,中國古代的商業政策的演變

基本政策 重農抑商 自秦商鞅變法起 三代 夏商周 時實行工商食官制 經商 漢代武帝實行鹽鐵官營,大力打擊巨賈 到唐代實行坊市制度,嚴格限制商業時間和範圍 宋代是商業的一個高峰,打破了商業的時空限制,出現了夜市和草市 村間 路邊小商販,就像三月三會 唐宋兩代外貿興盛,外貿中心有長安和泉州 國際大海港 ...

中國古代的經濟制度的演進史,中國古代經濟制度的演變

秦朝之前主要是自然經濟主導封建地主剝削人民。秦朝開始小農經濟一直到明朝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但很快被扼殺,最後到了 時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到現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貨幣政策的話是 偶然的物物交換 擴大的物物交換 一般等價物的出現 貨幣的出現 中國古代經濟制度的演變 1.先秦 西周 分封制 分封制是西周分...

中國古代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中國古代字數最多的10首古詩

康熙字典 共收錄漢字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個,為漢字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之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收錄漢字最多的古代字典。我國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在清朝康熙年間由翰林院的張玉書及陳廷敬擔任主編,參考明代的 字彙 正字通 兩書而寫,是一套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 1716年 的詳細漢語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