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億萬眾生沒能即生出離三界,學佛何用

2021-03-20 22:49:45 字數 4223 閱讀 3312

1樓:繁星流動

證悟四果就是出離了三界,學習佛法獲得徹底解脫的人雖然較少,但是也不是沒有,你說億萬眾生沒一個能即生出離三界,這種說法有毀謗聖者的嫌疑,如果你不認真懺悔的話,今生是不可能證得任何的成就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學而不修,非佛**,欲出流轉,唯修不動,不修禪定,非真修佛,用與不用,皆非佛法,返用歸體,才是佛道,離相歸心,三界即脫,萬法唯識,識盡即佛。

3樓:匿名使用者

億萬眾生沒一個出三界,和你能不能出有關係嗎?

為什麼你就不是出三界的那一個呢?

況且這裡還有一個概念的問題:

億萬眾生不是說的億萬個人。

須知一杯水中就有上萬個眾生,如果按照這樣的演算法,億萬眾生根本不算什麼。

現在時常有聽見某某唸佛順利往生了。所以還是很多的。

再說,學佛就算不往生,也對今生有極大的幫助。

何樂不為?

4樓:納蘭紅衣

學佛如一定要有個目的,那就是我執了,何必呢,我說個假如吧,本來一個人,心情經常很煩燥,苦惱,平時的行為也非常不好,

但學佛後,心情平和了下來,對人對事對物都看得通透無執,並改正了自己不好的行為。

那,他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不是很好嗎?

那,出離三界與不出離三界有區別嗎?

難道非要神通廣大,呼風喚雨才是佛????

佛經既然說一切都是空,那學佛幹什麼

5樓:無量壽莊嚴清淨

不修行是無法體悟到空性的。

即使明白空的道理,做不到也是枉然。

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所謂,真空妙有。悟空並不等於斷滅見。樓主所言,即有陷入斷滅見一邊的傾向。有也不是什麼都有。所謂,妙有真空。有亦是無常。

儒學所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學佛,信佛,明白佛理,正是格物致知。通過明白道理,進而踐行到生活中,清淨身語意,正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事理上明白,但是沒有體悟到,沒有踐行之。世間苦,你就無法擺脫。雖然心裡想著空,嘴裡說著空,但你心裡痛苦嗎?

煩惱嗎?如果有痛苦,有煩惱,且很重,可見這種空並不是真空。只是假空。

苦海雖空,但是你空不掉,你只能在其中受苦。你深切感受著痛苦,卻自欺欺人說一切都是斷滅空,無有是處。

佛即是覺悟,覺悟是知行合一,覺悟是無為而無不為,無來無去,無善無惡,是福慧圓滿。相比起善惡夾雜的人而言,境界高下立判。佛的快樂決然不是人眼中的那種快樂,是一種身語意清淨的快樂,而非一種慾望的無常的快樂。

人的痛苦與快樂都是無常,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的型別。對於佛而言,沒有所謂的福與禍的區別,佛是沒有分別心的,只有智慧與方便的完美運用。

看破解脫是了生死,是可以自己做主。人不看破,不解脫,只能在苦海中沉淪,在輪迴中頭沒頭出,無法了生死,無法自己做主。所謂的,隨緣,不等於放縱。

放縱只是被慾望所控制,隨緣是一種自性主導下的智慧體現,二者有根本區別。隨緣,無為,不等於無所作為。成佛,了生死,是順應自然,順應天地,且逆天改命的行為。

這與凡人逆天而行,戕害自身性命是完全不同的。

南無阿彌陀佛!

6樓:匿名使用者

佛說一切皆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而只是說萬有一切都沒有固定不變不滅的特性。

佛之所以這樣說,一是為了告訴我們事實的真相,二是為了破除我們的妄執,好讓我們以平等不二的眼光看待一切,從而達到萬緣放下、心安入定、見性開慧的目的,換句話說,那是佛所傳的修行「心法」。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理論是理論,實證是實證,佛說「四大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修戒定慧證得的,我們說「空」只是理論上學得的,二者完全不一樣!所以,佛不再有煩惱痛苦,我們卻難脫生死的苦海。

最後一點,佛是很慈悲的,佛得安樂了,看眾生可憐,也希望眾生都得到安樂,所以才會有佛法流傳下來,但是沒有一個佛會強迫眾生來學佛,學與不學,全憑自覺,悟性高低,學好學壞,也完全是眾生自己的事。話又說回來,又有誰願意自甘墮落而沉淪苦海呢?

7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一點正解正信!

你那是頑空。空不是空無,空是知萬物無常而不執著萬物。

諾證真空,必生妙有。。

空不是思維能證到的,得實修實證。

空表自性,自性具足萬法,萬法不離自性。

解脫?輪迴?能一樣?

在苦海中必須執著度舟的。必須執著佛來打破內心對無名業力的執著。在苦海捨棄度舟,不完了?

只有過河才不用背船了。那是融入本性,一切自性妙用!

8樓:匿名使用者

空一字作何解?佛為什麼說一生說法,沒說一個字。文字救人也害人沒有一種語言可以表達出空是什麼!

請問一下你如何向盲人解釋什麼是顏色?佛向眾生解釋什麼是自性比這困難的多。

佛法用來實證,不是用來解說的。理越說越明,這句話放在佛法並不合適。

所以常有大德說:不可說,不可說(確實不可說,無法說,說了也不懂,你只有到那個層次才懂)

9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呢,你提的這些問題本身就是處於一個執拗的狀態,如果你感悟到了空,能夠看開一切,這樣的問題就不會提出來了。

我給你舉一個例子,比如「既然地獄和人類都是虛幻,那死後成什麼不都無所謂嗎?」這個問題,地獄和人類確實是虛幻,因此他們都應當得到理解和尊重,都有存在的意義,也都對整體有貢獻,所以確實是無所謂。但是既然你提出這個問題,就說明你認為是「有所謂」的,也就是說你覺得**類就要比下地獄高階,那麼就是說你看不開,在批判。

其他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因為你如果真的做到看空一切的話這些問題就不會產生了。

10樓:玉奇教授

空並不等於無啊 你這是斷滅相

空就是吃飯睡覺 睡覺吃飯

11樓:匿名使用者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這是最難理解的。心駐在有上不對,駐在無上更不對。

眾生所謂的「空」與「有」都是事物存在的某種狀態,都是不實的。要放下有,放下空,要放下空有中間的狀態,要放下空有之外的狀態,這才是佛所謂的「真空」。 而真空和妙有又是同一個境界,全空又全有,空有是一不是二。

這種描述很抽象且難以理解。所以說佛法是出世間妙法,世間言語無法描繪,只有用心體會和頓悟後才能明白。所以佛說的空絕不是凡人理解的什麼都沒有。

成佛的感受並不是快樂,我們用快樂只是相對世間之煩擾所說。因為世間的感受不論是苦與樂都是不實的,剎那生滅的,人有妄念,執著在那裡,所以煩擾就不斷,不得感覺苦悶,得了又怕失去,想抓又抓不住。實際上苦與樂不過是虛妄的概念而已。

斷除了這些煩擾,進入永恆的妙有與寂靜,再也沒有煩惱與疑惑,這不就是最大樂受嗎。

12樓:匿名使用者

看來你太捉了佛學上的一點詞句而大造文章了...

空 幻 破 立 善 惡 咋 愛 快 夢 律 隨 死 ......等等凡事有相對的,學而優則才能言"道"...全將問題加放於"自然"是十分近於"太不自然"了

在此"中國的莊子"也說的十分清楚了...而你這種思維方式,個人也勉強算是過來人了

有 實 建 成 誤 憤 們 啊 慢 活 法 定 生 .....等等當然可能是用相對方法去"不偏不倚"處理你遇上的困難...不過不如用上"佛門正宗"的簡易方式,可能更會"合心"

本來無一物,為何物物皆連心?(缺"戒")

風吹草動皆無礙,為何心向四方搖?(缺"定")碪破世情本是仙,來世一遊求何事?(缺"慧")當"戒/定/慧"皆未能足備時,不是更應向深奧的佛義獻上個人"學佛上的心意"(精進個人修維"唯心")嗎???

13樓:煩惱即菩提

如果你將一切看空,知道一切是夢幻,隨緣,明心見性,那是不要學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果不空,阿彌陀佛

不唱「有」歌體本空,不唱「無」歌因果實。非為實有體本空,非無顯現為因果。

15樓:匿名使用者

你所列出的這些都是學習佛法過程中所要解決的,沒經過深層次的信——學——思你有這此疑問是可以理解的,實際上這些都是內心論證佛法的路上的障礙物,也是梯子,你能理解挫折是老師吧,在佛的路上「魔」就是老師

16樓:匿名使用者

學佛是全心的悟透和感受一切

是空的境界。你說的不錯,佛法是空,道法也是空。長生,成仙稱佛都是空,萬法皆幻想,如夢幻泡影。

但凡人不悟,看不透,所以需要假借這些法來看透。若真的能夠全心的感受悟透你所說的空,你就可以開始修行了。

17樓:匿名使用者

空, 並不就是虛假, 另有重要深意.

18樓:鈺塑林峰

問題是你還沒用證悟到空的境界。要想知道河對岸的情況,就要用船,你還沒有到對岸就要拋船了哦。

佛教中既然無我,怎樣得出要慈悲為懷對待眾生呢

這是兩個問題。無我相是本質,無眾生相也是本質。這是佛法思想的終極。但是對於我們現在映現出來的六道眾生來說,不可能全部都有這樣的認識和境界,對於我們自身的認識也是需要慢慢地邊修行邊感悟才能達到言行一致的境界。無我相無眾生相是個境界,不能只用字面意思來理解,這個要多看金剛經,同時要對佛法有比較深入的瞭解...

查職稱英語詞典有什麼技巧沒呢,既然職稱英語可以帶詞典,那還有什麼難度?

查字典的五個小技巧 1 對於詞彙選項題,建議查詞時最好從b 和c 答案查起。據美國權威機構通過對標準化考試的研究與分析,最終得出結論 在 a b c d 四個選項的情況下,往往 b 和 c 正確的機率較大。因此我們建議在做詞彙選項題時,遇不到生詞最好從 b 和 c 答案查起。這樣如果能從 b 或 c...

前女友兩年沒聯絡了,今天打她電話既然接了,我說有空請她吃飯,她說可以,我們她有物件了嗎她說有!糾結

你還在愛著她吧,要不你們先見面聊一聊,看她是想敘舊還是準備舊情復燃呢 她還是覺得你好,想和你合好,你叫她吃飯,她就答應了,正好和你訴苦一下。這種的還聯絡幹嘛 和前女友一年沒聯絡了,她最近打 說想見我,說她現在物件對她不好,可是我有物件了,而且我和她說了我 個人認為,有bai 自己的物件且感du情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