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為什麼會是國民黨戰敗?還有國共的軍事力量真的差距那麼大嗎

2021-03-20 20:07:29 字數 1665 閱讀 1310

1樓:荷蘭豬友匯

額,關東軍當時主力都被調往本土準備本土防禦了,為了防禦蘇聯,把很多開拓團的人抓來臨時湊數也不過湊了70萬左右,**還不夠,好**都運回國內了,很多開拓團成員都用的尖頭木棒。

所以說繳獲一百多萬關東局**就是瞎說,關東軍最多人數的時候也不到一百萬。

而且很多重**等蘇聯都拆走運回國內了,留下來的很少。

更有意思的是,留下來的大部分不是給了**,而是被**接受了幾十萬裝備,這個資料可以去找下,有的。少部分估計幾萬步槍啥的確實被**拿到了。而和**從美國手裡接收的一千多架飛機,200多艘艦艇,幾百輛坦克等大量物資相比真是差距巨大的。

至於兵工廠那是剛開始建,行程產量都解放戰爭最後一兩年了。而且,產量並不高,尤其是跟**幾十個兵工廠一比,那更是沒法比。

而國共雙方真的的差距不是**和人數上的差距,是政治制度上的差距,是這個差距導致的**失敗。

2樓:書架上的玩偶

本來就沒那麼懸殊,但是最後共產黨贏在了定製的路線上,軍隊設政委做專門做思想工作,而且群眾基礎要好於國民黨,這樣共產黨就成了一個龐然大物的集體,將帥一心,當兵的也齊心協力。

反觀國民黨,黨閥林立,內鬥嚴重,而且將領貪貴,沒人願意再拼上身價性命打仗,而且貪腐嚴重。這一比較就簡單了,就算國民黨裝備優於共產黨,軍隊數量也大於,可是就是打不過。其中個別的國民黨的中堅將領是能打硬仗的,比如張靈甫,可惜這樣的人太少了。

百萬雄師過大江,有多少軍隊是共產黨打掉的?又有多少城池是共產黨攻下的?很多都是國民黨的將領不戰自降。所謂四面楚歌也就是說被趕到臺灣的國民黨了。

3樓:無名靈山隱士

建議你這樣試試看:**抓壯丁,八路是子弟兵。**軍閥出身各自為政慣了。

這樣做的好處:

注意事項:

4樓:電

得民心者得天下,共產黨的政策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援,這個才是戰勝的最大原因。

5樓:匿名使用者

1,國民黨作戰保守,主動性不夠,尤懼夜戰、近戰和白刃戰。

2,協同不好,各戰場之間、各戰場內部以至軍與軍、師與師之間,少有協同配合的成功範例。

3,國民黨軍派系複雜,又摻雜著各種不同的人脈關係,加劇了協同作戰之不易。

4,指揮和情報能力低下,對戰略戰術的理解近於教條與機械。

5,國民黨軍在抗戰勝利後的接收中,上下交索,撈取實利,貪圖享受,缺乏再打一場艱苦戰爭的心理準備。

6樓:月曉楓清

我給你舉個例子好了。

tg在井岡山初期,只有1000多號人。當時的領導說,只剩這麼點人了。我們應該怎麼繼續呢?

結果某人說:搶糧搶錢這種事,是土匪做的,我們要來辦學校吧。培養造福新中國的人才。

1000人的小團體就有這種心。

戰爭從來都不僅僅是軍事。

實事求是,解放戰爭期間,**各系軍閥什麼樣?各地統治怎麼樣?文化建設怎麼樣?經濟發展怎麼樣?各家族控制的金融又是什麼樣?民心什麼樣?大家心知肚明。

奈何**有高達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戰敗主要是因為軍事策略失誤嗎?

7樓:聰明不絕鼎

主要還是失去了了民心!

8樓:西元三石

我覺得主要原因應該是軍隊的組成結構,和人員管理的問題。

國民黨殘部當年敗退時,為什麼不是全到了臺灣,怎麼還有流落越南的

嫡系當然可以優先撤離,剩下爹不疼媽不愛的雜牌就只能邊打邊撤,最後撤到西南委員長又不派飛機運沒處去了就只好出國境了。那是西南地區的 本來想據守西南地區的,和臺灣遙相呼應,結果沒有守住,想去臺灣但是廣西廣東沿海的退路已被切斷,就只有退到越南 緬甸等地了。尋求穩妥 安全 便利 臺灣被日本開發過 比較先進開...

葉挺為什麼穿得跟國民黨軍官一樣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團結抗戰,八路軍和新四軍先後改編成立。八路軍 新四軍著國民黨軍服,佩帶 青天白日 帽徽。不過,由於共產黨領導的隊伍比較注重官兵一致,所以軍官一般都穿士兵服,很少佩戴軍銜標誌,這與國民黨軍的軍官形成強烈反差。幹部一般只有在執行特殊任務時才穿國民黨軍的軍官服並佩戴軍銜標誌,這種情況主...

國民黨當年為什麼要撕毀《雙十協定》和最後的拒絕妥協

兩黨實質上並沒有解決兩黨之間的核心矛盾,未能改變 局面。在軍隊 解放區政權兩個根本問題上沒有達成協議。雙十協定 公佈不久,即被蔣介石公開撕毀。該會談紀要列入關於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 政治民主化 國民大會 人民自由 黨派合法化 特務機關 釋放政治犯 地方自治 軍隊國家化 解放區地方 奸偽 受降12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