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一直都是人們十分推崇並且重視的,古人的 三不孝 ,指的究

2021-03-19 15:32:27 字數 3349 閱讀 9720

1樓:如晴似雨

第一種不孝說的是,太聽話太順從父母,甚至是順從和奉承父母的錯誤,以至於父母犯錯而沒有提醒,讓父母險入不仁不義局面。在孝敬父母方面,子女不要一味順從,當然這裡不順從不是指事事跟父母對著幹,是要子女正當地指出或提醒父母在仁義方面的錯誤,假如明明發現了父母這方面的錯誤,子女卻不告訴父母,反而阿諛奉承,這就是不孝。

這一條跟古代的禮儀道德標準有關係,古代大義是君與臣、民與國等,小義則是朋鄰、親黨等,不論是大義還是小義,如果父母有所違背,子女需要提醒父母甚至是幫助父母改正錯誤。

第二種不孝是指,父母已經老邁了,但是你還沒當上官,不能拿俸祿供養父母,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要讓自己賺錢的速度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當然這裡的當官,並不是單純是為了拿俸祿去供養父母。主要還是因為古代社會當官是光宗耀祖的唯一出路。

所以無論你做什麼工作,都不如當官更讓父母高興自豪。

最後一種不孝,就是沒後代。這條在古代是最大的不孝。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父母故去之後,一些清明忌日之類的,子女都得去上墳燒紙。假如子女沒有後代,等子女去世之後那父母的墳頭或靈位就再也沒有人去祭拜了,斷了香火、沒了後人。而中國人注重傳宗接代,注重傳承。

如果不娶妻生子,這個傳承就斷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三不孝」是指對於父母做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沒有及時勸諫;自己沒有勤奮工作,好吃懶做;沒有繼承香火。

3樓:彼岸草蕁

《離婁章句下》:」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的"三不孝",指的是第一,勸阻父母不好的行為;第二,不努力工作;第三,沒有能力娶妻生子傳承香火。

5樓:我愛宋繼揚

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是三不孝。

6樓:匿名使用者

一不孝是沒有念之父母的養育之恩,二不孝是不勤加努力工作,三不孝是無能力娶親養子,沒人繼承,斷絕祖禮祀儀。

7樓:夏沫沫沫丶丶

三不孝: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

8樓:霧曲水

一,不勸阻父母的錯誤行為;二,無所事事,庸碌無為,不勤於工作;三,沒有妻子兒女,傳宗接代。

9樓:fiy呵呵

第一不孝:父母雙親的行為不正確,我們不要隨喜,並且要好言相勸。第二不孝:不勤加努力工作。第三不孝:無能力娶親養子,造成祖先香火沒人繼承,斷絕祖禮祀儀。

10樓:陌漾雨

《十三經注疏》中有三不孝是指愚孝,不能指出父母過錯,陷他們於不義;家貧父母年老,卻不去工作奉養父母;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

11樓:luu陽光的

三不孝,分別指的是沒有及時糾正父母的錯誤,還有就是沒有努力工作,再就是沒有生子傳宗接代。

論語中的孝道!【 急!】

古人的一個典故,是說急脾氣和慢脾氣的兩人怎麼去糾正自己的缺點 10

「孝」的意義是什麼?

12樓:暴走少女

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良心意願,使他們不至於行差踏錯,是一種穩定倫常關係表現。

孝拼音:

部首:子

筆順:橫、豎、橫、撇、橫撇/橫鉤、豎鉤、橫

所謂「百善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孝順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

「孝」作為一個倫理觀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義有:

一、尊祖敬宗。施孝(盡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廟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物件是死去的人,這帶有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傳宗接代。在西周人看來,祖先是我輩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續下去,生生不息。《易經》:「先祖者,類之本也,無先祖,惡出?」

中國自西周開始就開始有孝道。影響最廣的,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最讓人熟悉的就是——《孟子·離婁上》: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把孟子的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

」也就是說,孟子的原話裡,並不是大眾所謬傳的——不生孩子就是不孝。而是認為最不孝的,是對長輩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孟子原話中並沒有說其它的兩種不孝是什麼。

後來漢代趙岐寫了《十三經注》。闡述了他個人對於孟子這段話的理解:「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翻譯成現代文: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即最大的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可見趙歧也不是說斷絕後代為最不孝。他認為最不孝的就是容忍父母去幹不義之事,而作為後代不勸說。後又經過不明真像的群眾以訛傳訛,就有了如今的這種錯誤解釋。

翻看原文可以得知,我們的理解如同「秀才認字認半邊」。

正因為這種誤傳,而使得封建社會中識字不多的老百姓都信以為真,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曲解為「沒有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為主題的封建時代,這句話就有了無上的魔力。老百姓為了不斷後,無論世家還是貧民,都無所不用其極。

隨之產生的便有過繼等一系列特殊的社會現象。

雖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時代的儒家思想,已經較孔子時代的有一些進步了。從儒家學者趙歧所說的不孝的第一條,即最不孝——「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就可以看出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而在孔子時代,孝和忠的表現,就是哪怕明知道長輩有錯,也要認可,不能指出。

不管父母說的對與錯,都要全盤接受,不得反抗。由此可見,孔子思想對人倫(人權)的壓制。從現代的眼光看,儒家對孔子的修正、補充是一種進步。

對於第二條,也是與孔子時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認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來,「無後」反而排在第三位,並不是什麼真正的「為大」。我們可以通過孔、孟儒家思想的發展,看出「不孝」定義的發展。當然,孟子的 《離婁上》也好,孔子的《孝經》也好,其所宣揚的孝道,與當時的政治利用也不無關係。

所以現代社會看待孝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待。

兩個十分要好的女生閨蜜,大學一直都用情侶頭像,突然有換了頭像,已知兩個人沒有吵架還是感情很好

第一換頭像的 那個就是那個男生在追的那個,這很正常啊,女生為了追求男生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在男生面前黑自己的閨蜜 跟閨蜜撕逼,你不會就是其中一個吧?表面都是手牽手,心裡下不知是拿著刀對著。如果這是兩女一男的戰爭,就算一女方贏了,也不會贏的太久,時間久了男孩便看出心機女孩的真面目。可能是那個女孩有男朋...

我一直喜歡的人對我說希望一直都是朋友我該怎麼辦

分開並不代表不相愛,不見不代表已忘記。只要你真心愛她的 又何必在乎結果呢?你回首過去,記憶總是幸福的。其實有時候,只要能看著她幸福,足矣。感情這東西,是造成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東西。有些東西勉強不來。有時候,化思戀為祝福,會更好。當然樓主。對方這麼說並不代表就是結束了。有可能她是考驗你 當然這種可能性很...

我的運氣一直很糟糕一直都是想請問我要戴個什麼掛墜或是別的

89年屬蛇的,奉請一個生肖蛇對應的本命佛比較不錯,蛇年出生的人守護神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禮德和大行願的象徵,默默的守護龍 蛇年出生的人,使你實現最大願望,除掉各種小人,增加領導者的權威,使你人生如願以償,幸福美滿.建議佩戴善林軒和田玉本命佛!善林軒本命佛選擇了和田玉作為材質,並藉助九華山正規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