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在「清明」時節祭祖掃墓,清明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祭祖的意義

2021-03-19 12:23:34 字數 4830 閱讀 5361

1樓:為電腦煩

清明掃墓

祭祖的風俗由來已久。秦以前已經有掃墓的風俗,但不一定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從唐朝開始盛行起來。《清通禮》雲:

"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楹,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

"清明掃墓這個風俗習慣相傳至今。舊時,北京人清明掃墓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因家庭經濟等條件不同,祭掃方式也多有區別。

去郊區掃墓,有的祭畢就地圍坐聚餐引酒,有的放起風箏,有的用柳條編成羅圈狀戴在頭上,說"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既是掃墓又是春遊,既寄對先人的哀思,又儘自己春之遊興。

清明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祭祖的意義

2樓:置家趙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

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續新的有機構成。

因此有專家、人大代表呼籲將清明節等傳統節日法定化,增進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

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節日。據史書記載,秦漢時期,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記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

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之後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這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到先人的墳墓,會親自察看墳墓是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新增新土,供上祭品燒豬,燃香奠酒,焚燒紙錢及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祖先的懷念。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敦親睦族、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清明節因此也成為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不少海外僑胞、華裔,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

國家與文明的歷史,靠個人與家庭的傳續來完成;沒有個人與家庭的傳續,歷史將是蒼白、抽象而沒有人情味的;清明節的祭奠儀式是個體與歷史連線的精神臍帶,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聖。「追遠」不僅有「民德歸厚」的教化意義,還會讓我們獲得面向未來的力量,確定個體與時代的歷史位置。在崇拜「新」與「未來」的今天,這是必不可少的儀式。

我們緬懷先人,祭祀先祖,因為他們是自己的**,他們的辛勞和奮鬥乃是我們繼續前行的起點。這是尊重生命與敬畏歷史的不絕之流。

不過,在科技理性成為人們基本意識的今天,推動清明節法定化,有必要對祭祖的傳統進行釐清。祭祖並非承認鬼神存在的迷信活動。否則,祭祖傳統就會同民間的鬼神信仰相混合,對親人莊重的紀念,將異化為迷信活動;以前的祭祖活動之所以為人們所詬病,將其迷信化是主要原因。

在今天「傳統重建」的努力中,如果不能避免流俗,將會使祭祖傳統重新誤入歧途。

中國人對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達情感的詩意之舉,是發自個體情感的感恩與緬懷。馮友蘭曾說,「行祭禮並不是因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於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禮的意義是詩的,不是宗教的」。誰都清楚,祭奠的酒饌「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們卻相信親人、先祖能夠領受我們的情意與祭奠,這種莊重的儀式是一種情感的、詩意的、道德意義上的真實。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面對先人的**或墓碑,表達濃濃的思念和真誠的敬意,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動力。

為什麼要在清明節掃墓?

為什麼清明節要掃墓?

3樓:北京創典文化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掃墓源於2023年前的墓祭,就是在墳墓前祭祀祖先。

據傳,清明節始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也爭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從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我國古代墓祭的禮制可追溯到2023年前,而且當時的墓祭已是祖先偶像與祖先亡靈相結合的祭祀形式。

在古文獻中曾提到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這個齊國人經常到東郭的墳墓前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當時掃墓的風氣已經盛行。

根據祭祀的場所,我國古代的祭祖可分為宗廟祭祀和墓祭兩種。墓祭主要是指生者在墓前祭祀祖先,以表達和寄託對死者的孝思之情,後世又稱「祭墓」,俗稱「拜掃」或「掃墓」。

根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期,我國已經有了墓祭習俗,在殷商時期墓祭之風漸為風行。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清明節」的得名源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氣。每年冬至後的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

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稱呼。

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在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時節總是給人以些許悲涼和傷感,而與一般傷春悲秋不同的是,它不是關乎個體當下的特殊經驗,而是一種更加深沉遼遠的生命之感。

「事死如事生」。清明將至,細雨綿綿,草木萌生,踏青遠足,南燕北歸,那逝去親人的墳塋墓地是否也會有狐兔穿穴打洞?是否也會因雨水浸滿而塌陷崩落?

或者,我們自己是否也會有因時序更替光陰流逝帶來的某種情愫心思需要前去傾訴抒發?

正是這樣一種隨天地執行而來的情之發、意之動,才引發了人們清明墓地祭掃的情景。於是,清明也就由一種與農事活動相關的自然之「氣」,轉換遞進為緬懷先人的文化之「節」,具有特殊的意涵。

掃墓實際就是墓祭。古代帝王曾將其確定為國家禮制。上古時期「墓而不墳」,就是隻打墓坑,不築墳丘,因此這個日子主要與上巳和寒食聯絡在一起。後來,便「墓而且墳」,祭掃之情便有了依託。

當時,人們即使離家千里也要在清明回鄉掃墓。而掃墓內在依據,結合我國民間傳統的「鬼節」可以更清楚地被理解。

從節氣上看,霜降以後天氣轉涼,我們自己要添衣禦寒,那生活在彼岸世界的先人們是不是也有同樣的需要呢?於是就有了給他們捎點衣物錢財以順利過冬的習俗。

事死如事生的情感邏輯以古老而樸素的靈魂觀念和祖先崇拜為基礎。「鬼節」最初的緣起如此,清明節最初的緣起也有此因。

清明節流行掃墓,掃墓其實就是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掃墓就成為社會重要風俗。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

直至後來,清明掃墓成為盛行的習俗,世代相沿。

4樓:東輝龔夢秋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李萬鵬說,清明節作為24節氣之一,最早與墓祭無關。在我國古代,只有貴族有墓,老百姓並沒有墓。秦漢時期,封建等級不再那麼嚴密,老百姓葬後開始有墓地,那時貴族的墓地稱「墓」,有碑。

平民的墓地叫「墳」,只是一個土包。開始時,墓祭是貴族活動,百姓不舉行墓祭,只舉行家祭。墓祭分春秋兩祭,有春祈秋報之義。

到漢代以後,墓祭逐漸形成風俗。

專家判斷,「寒食墓祭」大約在南北朝時形成習俗。據《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

」鑑於此俗已久,唐玄宗就於開元二十年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寒食墓祭於是作為國家禮俗確定下來。

後來寒食與清明混為一體,清明節祭祀遂成習俗。清明節祭掃先人墓地,歷來為百姓十分看重。如果不祭掃,就會被認為是「斷後」。

因此無論多窮困,這天都要到祖墳上去壓一張黃表紙,以盡緬懷思念之意。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

5樓:且看天地造化機

緬懷祖先,倡導孝道,掃墓是一種儀式,發揚祖先的祖德,在人世間積德行善利益世間,是真正的孝道。

6樓:果子

1,緬懷先人

自古以來,我們都非常注重孝道,而掃墓又是和孝道相掛鉤的,所以清明掃墓是慎終追遠、孝敬先人的一種表現,是人們藉以表達感恩之情,體現血脈相連的親情之愛的一種活動。

2,銘記傳統

清明掃墓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一種傳承。掃墓也是盡孝的一種表現,同時也傳承了中華民族「孝」的精神,代表不忘本分。先人們所創造的傳統文化,是萬不可忘記的。

3,尊重歷史

清明掃墓的傳統是個體與歷史連線的精神臍帶,緬懷先人是人們尊重生命的表現,同時也是對過往歷史的一種敬畏,對先人奮鬥和辛勞的敬重。我們應當尊重歷史,切莫留下人為的缺失。

為什麼每年清明節都要去掃墓呢?

7樓: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8樓:牉攜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 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 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

其實,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 所以,清明不一定必須要掃墓~ 最重要的是有心,形式並不是最重要的 表達孝心應該在人生前, 人死後再有孝心也沒有意義採納哦

為什麼要在清明節掃墓祭祖

9樓:桂林老兵

紀念 提醒後輩不要忘記自己祖先 儒家 孝 ,就好像你是中國人 是種 家族 名族 精神的培養等

清明節為什麼要祭祖,掃墓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紛紛是什麼意思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紛紛的意思是什麼?

出自唐代文學家杜牧的 清明 意思是 在清明節的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此詩寫的是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淒冷體現了詩人在這種環境下悽迷紛亂的心境。紛紛細雨的意思。紛紛 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但是用來寫雨,卻是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 紛...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描寫氣候的嗎,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天氣還是氣候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 斷魂 是唐代詩人內 杜牧在容池州時所作的清明時節池州的景象。反映我國東部南方地區春季受暖鋒影響而出現降雨 此時熱帶氣旋不可能控制江淮甚至以北的地區 江淮準靜止鋒應出現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 快行冷鋒的降水特點是狂風暴雨,多在夏季。只能說是天氣,氣候的面兒涵蓋的太廣了。清明...

清明時節不曾忘記話題作文

弘揚先烈精神 樹立遠大理想 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清明節時祭掃陵墓 緬懷故人的節日。這樣一個年份裡的清明時節,我們緬懷的除了故去在的親人,在今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還有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為捍衛國家獨立 民族尊嚴而英勇戰鬥 血灑疆場的民族英烈.他們拼命的戰鬥難道不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