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圓寂前最後的手書,李叔同圓寂前的最後手書是什麼意思?

2021-03-14 18:11:50 字數 5137 閱讀 2965

1樓:誰比我淡定

2023年10月13日,弘一大師圓寂。

中秋過後,弘一大師自感病勢已重,手書二偈與諸友告別,偈雲:「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餘何適,廓爾亡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日),弘一大師圓寂於泉州溫陵養老院晚晴室,彌留之際,書「悲欣交集」四字,是為絕筆。

自2023年7月出家後,李叔同即以法號「弘一」行世。他發願弘揚律學。在佛教諸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

弘一身體力行,持戒甚嚴,每日只吃早午二餐,且過午不食;衣無過三件,寒冬亦如是。他遺下的一件百衲衣,有224個布丁,皆親手自補,馬一浮曾輓詩雲:「苦行頭陀重,遺風藝苑思。

自知心是佛,常以戒為師。」他著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並創辦「南山律學院」。僧臘二十五年始,他行蹤如浮雲,遍及浙江、福建諸地和上海、青島,三次大病,生死置之度外,一息尚存,顛沛風雨如故。

為之追慕,夏丐尊、豐子愷等執**禮,終身**。

弘一法師是重興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師。他對日軍侵華極為憤慨,說道:「吾人吃的是中華之粟,所飲的是溫陵之水,身為佛子,於此時不能共紓國難於萬一,自揣不如一隻狗子!

」曾書寫「唸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唸佛」字幅,還加跋語云:「佛者,覺也。覺了真理,乃能誓捨身命,犧牲一切,勇猛精進,救護國家。

是故,救國必須唸佛。」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君子之間的交往如水一般純淨,不帶雜質。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是說如果只看朋友交往的表面現象,好像看到了真實情況,實際上差得遠了。

問餘何適,廓爾亡言。是說問我將到**去安身呢,前路廣闊,我無言以對。

花枝春滿,天心月圓。但只見春滿花開,皓月當空,一片寧靜安詳,那就是我的歸處啊。

2樓:雨浥輕塵

弘一法師快圓寂時,寫了一封遺書給**劉質平,其中有一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兒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原出處《莊子·山木》:

孔子問子桑雽曰:「吾再逐於魯,伐樹於宋,削跡於衛,窮於商周,圍於陳蔡之間。吾犯此數患,親交益疏,徒友益散,何與?

」子桑雽曰:「子獨不聞假人之亡與?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

或曰:『為其布與?赤子之布寡矣;為其累與?赤子之累多矣。

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屬也。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孔子曰:「敬聞命矣!」

徐行翔佯而歸,絕學捐書,**無挹於前,其愛益加進。異日,桑雽又曰:「舜之將死,真泠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緣,情莫若率。』

緣則不離,率則不勞。不離不勞,則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君子之交淡如水應該解釋為,君子之間的交往如水一般純淨,不帶雜質。形容君子交往沒有瓜葛和利益衝突

李叔同圓寂前的最後手書是什麼意思?

3樓:市銳象雁荷

2023年10月13日,弘一大師圓寂。

中秋過後,弘一大師自感病勢已重,手書二偈與諸友告別,偈雲:「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餘何適,廓爾亡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日),弘一大師圓寂於泉州溫陵養老院晚晴室,彌留之際,書「悲欣交集」四字,是為絕筆。

自2023年7月出家後,李叔同即以法號「弘一」行世。他發願弘揚律學。在佛教諸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

弘一身體力行,持戒甚嚴,每日只吃早午二餐,且過午不食;衣無過三件,寒冬亦如是。他遺下的一件百衲衣,有224個布丁,皆親手自補,馬一浮曾輓詩雲:「苦行頭陀重,遺風藝苑思。

自知心是佛,常以戒為師。」他著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並創辦「南山律學院」。僧臘二十五年始,他行蹤如浮雲,遍及浙江、福建諸地和上海、青島,三次大病,生死置之度外,一息尚存,顛沛風雨如故。

為之追慕,夏丐尊、豐子愷等執**禮,終身**。

弘一法師是重興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師。他對日軍侵華極為憤慨,說道:「吾人吃的是中華之粟,所飲的是溫陵之水,身為佛子,於此時不能共紓國難於萬一,自揣不如一隻狗子!

」曾書寫「唸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唸佛」字幅,還加跋語云:「佛者,覺也。覺了真理,乃能誓捨身命,犧牲一切,勇猛精進,救護國家。

是故,救國必須唸佛。」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君子之間的交往如水一般純淨,不帶雜質。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是說如果只看朋友交往的表面現象,好像看到了真實情況,實際上差得遠了。

問餘何適,廓爾亡言。是說問我將到**去安身呢,前路廣闊,我無言以對。

花枝春滿,天心月圓。但只見春滿花開,皓月當空,一片寧靜安詳,那就是我的歸處啊。

4樓:匿名使用者

不敢揣度大師之語,這是在網上搜集而來,僅供參考!

1。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餘何適,廓爾忘言。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是警勸他們勿要執迷於人生表象,如此而想獲取正覺正悟,無異於南轅北轍;第二首是對自己靈魂得到美好歸境頗感欣慰。大智者的告別儀式的確有些不同,弘一法師大慈大悲的臨終關懷(反過來,是死者關懷生者)給人留下了至為深切的感動。

在紛爭不息的亂世,在名韁利鎖的紅塵,弘一法師堪稱為佛門龍象,他究竟開解了多少慾海中迷溺的心靈?這個基數應該是不小的。他涅盤了,靈魂卻久久盤旋於大地之上,遲遲不肯飛向天國,依然滿懷著悲憫,俯瞰這不完美的人世,為苦苦掙扎在紅火坑中的眾生默默祈福。

聽,那縹緲的歌聲又從遠處傳來,惟剩蒼涼別夢。酒杯已空,餘歡將盡,還殘留下多少回憶的溫馨?該上路的終歸要上路,該告別的終歸要告別。

人生是一段不長不短的夜行,惟獨智慧才是我們手中的明燈,所以要學佛(「佛」的原意是「圓滿的覺悟」),所以要修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的原意是「抵達彼岸的智慧」)。極少數人修持了慧業,經歷這段夜行之後,便能抵達光明的淨土。

2。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應該解釋為,君子之間的交往如水一般純淨,不帶雜質。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是說如果只看朋友交往的表面現象,好像看到了真實情況,實際上差得遠了。

問餘何適,廓爾亡言。是說問我將到**去安身呢,前路廣闊,我無言以對。

花枝春滿,天心月圓。但只見春滿花開,皓月當空,一片寧靜安詳,那就是我的歸處啊。

「象」的說法來自魏晉玄學,是對應於「意」而言的。一般言之,「立象以盡意」,此是象所盡之意。有象所盡者,即有其所不盡者。

象所不能盡者,即「象外之意」。弘一大師借著這道理來說明佛教的真理,表示佛教對真理的最高體悟,是離語言文字思維的,所謂的「語言道斷,心行路絕」者是。故說執象(語言文字思維,這些都是「象」)而求真理,真理其實就在咫尺之間,但對膠著與「象」的人來說,何止千里?

5樓:匿名使用者

問餘何適,廓爾亡言——我是從這句話出發來理解的就是說他的離去希望不會給人們帶來傷痛,因緣際會、緣盡四散本就平常,來去自然不必過執

離開人世會化於自然,與大道同行,或春滿華枝或月圓天心都是離開後的自己都是對友人的關照和問候

不當之處請勿怪

問餘何適,廓而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出自**

6樓:kaka吧啦啦

1、原文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2、翻譯

君子之間的交往就如同水一樣純淨,不摻其他雜物。通過表象去判斷會誤以為那就是真正的感情,但是與事實卻相差很多。問我該如何安身立命,前路廣闊的讓我無言以對。

見春滿花開,皓月當空,內心一片寧靜安詳,那就是我的歸處。

3、出處

出自弘一大叔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法師有遺偈一式兩份,一寄夏丏尊,一寄劉質平。偈雲:「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擴充套件資料

作者簡介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7樓:匿名使用者

弘一大師病危前手書之偈語,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應該解釋為,君子之間的交往如水一般純淨,不帶雜質。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是說如果只看朋友交往的表面現象,好像看到了真實情況,實際上差得遠了。

問餘何適,廓爾亡言。是說問我將到**去安身呢,前路廣闊,我無言以對。

花枝春滿,天心月圓。但只見春滿花開,皓月當空,一片寧靜安詳,那就是我的歸處啊。

「象」的說法來自魏晉玄學,是對應於「意」而言的。一般言之,「立象以盡意」,此是象所盡之意。有象所盡者,即有其所不盡者。

象所不能盡者,即「象外之意」。弘一大師借著這道理來說明佛教的真理,表示佛教對真理的最高體悟,是離語言文字思維的,所謂的「語言道斷,心行路絕」者是。故說執象(語言文字思維,這些都是「象」)而求真理,真理其實就在咫尺之間,但對膠著與「象」的人來說,何止千里?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是何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君子之間的交往就如同水一樣純淨,不摻其他雜物。通過表象去判斷會誤以為那就是真正的感情,但是與事實卻相差很多。問我該如何安身立命,前路廣闊的讓我無言以對。

見春滿花開,皓月當空,內心一片寧靜安詳,那就是我的歸處。

出自弘一大師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法師有遺偈一式兩份,一寄夏丏尊,一寄劉質平。偈雲:「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9樓:我是誰

意思是:君子之間的交往如水一般純淨,不帶雜。如果只看朋友交往的表面現象,好像看到了真實情況,實際上差得遠了。

問我將到**去安身呢,前路廣闊,我無言以對。但只見春滿花開,皓月當空,一片寧靜安詳,那就是我的歸處啊。

這句話來自於**高僧弘一大師在圓寂前留下一封書信給**劉質平。弘一大師60歲那年,寫了這一首偈語,暗示自己將不久人世。

前兩句警勸他們勿要執迷於人生表象,如此而想獲取正覺正悟,無異於南轅北轍;第二首是對自己靈魂得到美好歸境頗感欣慰。

李叔同送別譯文,李叔同《送別》 原文及賞析

送別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悲歡離合 乃古往今來 大千世界的永恆主題。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 曉風殘月 是對分離的悽迷,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

李叔同《送別》意思,《送別》李叔同,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從總體結構看,送別 很像一首古詞 類小令 共三節,其中一 三兩節文字相同。第一節,著重寫送別的環境。作者選取了 長亭 古道 芳草 晚風 暮色 弱柳 殘笛 夕陽 八個典型的意象,渲染離別的場景。長亭 古道 是寫送別的地方,這使我們想到文學史上的無數次離別,如柳永的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白居易...

李叔同書法真好嗎

李叔同早年晚年書風大變,歷來爭議很大,國內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是好,理由是他出家後,大徹大悟,書法已至一個無為,不爭的所謂新境界,不以世間美醜為目標,世人達不到他的境界就很難觀其妙處。於是有些人就認為不對,既作書,又不以世間標準為標準,那麼請問有幾人看懂?附庸風雅的人為顯示自已的品味而強說好,那麼是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