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為什麼要格竹王陽明靜坐格竹子是怎麼回事?

2021-03-09 08:48:33 字數 5061 閱讀 6142

1樓:匿名使用者

從中國科學的發展史來講,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響好像是負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觀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識、認識。「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觀事物取得知識。

荀子說「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體上還不錯。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簡化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實驗研究被排除了。

到朱熹,他提倡「格物窮理」,就是要通過認識大量現象來總結一種普適的規律。朱子的理學,別的不論,但格物窮理是對格物致知正確的具體化。

但到了王陽明,他要實踐一下怎麼格物窮理。於是一連七天靜坐在他辦的書院裡觀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廢寢忘食、目不轉睛地看著、想著,一直坐得支撐不住,病倒了,也始終沒有體會出竹子的道理來。

這就是「王陽明格竹子」這個故事的由來。應該說,王陽明能這麼做實驗算相當不錯的。後世的梁啟超,孫中山,陶行知都受到了他的影響,建議樓主友看看他的評傳吧。

守仁公可是一個「完人」啊。 有明三百餘年江山,以文臣治軍者,無出守仁之右。

上馬為將,下馬為師。

文能安邦定緯,武能保家衛國。

用在他身上最合適了。

他的詩文也是一流的。

只不過因為他在哲學上的成就。所以,掩蓋了他的才氣

2樓:匿名使用者

他想體會一下 格物致知 ,但卻把探查外界誤以為**自己,就坐在竹子面前想了幾天幾夜,結果以頭痛、失敗而告終

3樓:匿名使用者

竹為物,格物致知。同時受朱熹影響。中庸讚賞了竹給分

王陽明靜坐格竹子是怎麼回事?

4樓:匿名使用者

王陽明靜坐格竹子

,即王陽明格竹子,是關於王陽明的一個故事:

王陽明所在的那個時代,朱熹的學說是官方學說,具有壓倒一切的影響力。王陽明和父親在京城同住期間,曾遍尋朱熹的著作,如飢似渴地閱讀。如何才能成為聖賢?

王陽明和好友討論後認為:要想成為聖賢,必須掌握朱熹所說的"格物窮理"。

王陽明父親就職的官署中有許多竹子,他就和他的朋友商定去「格」。他的朋友用了三天時間,孜孜不倦地「格」了三天竹子後,「勞神成疾」,不得不放棄。王陽明覺得,這是他精力太弱的緣故,於是,他親自去做,不分晝夜地全力"格竹子",連續做了七天,等待他的依然是失敗,病倒了。

因此,二人嘆息說 : "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從中國科學的發展史來講,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響好像是負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觀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識、認識。「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觀事物取得知識。

荀子說「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體上還不錯。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簡化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實驗研究被排除了。

到朱熹,他提倡「格物窮理」,就是要通過認識大量現象來總結一種普適的規律。朱子的理學,別的不論,但格物窮理是對格物致知正確的具體化。

但到了王陽明,他要實踐一下怎麼格物窮理。於是一連七天靜坐在他辦的書院裡觀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廢寢忘食、目不轉睛地看著、想著,一直坐得支撐不住,病倒了,也始終沒有體會出竹子的道理來。

這就是「王陽明格竹子」這個故事的由來。應該說,王陽明能這麼做實驗算相當不錯的。後世的梁啟超,孫中山,陶行知都受到了他的影響,建議樓主友看看他的評傳吧。

守仁公可是一個「完人」啊。 有明三百餘年江山,以文臣治軍者,無出守仁之右。

上馬為將,下馬為師。

文能安邦定緯,武能保家衛國。

用在他身上最合適了。

他的詩文也是一流的。

只不過因為他在哲學上的成就。所以,掩蓋了他的才氣。

6樓:林律

王陽明二十歲的時候,和一個同學商量要去格竹子。什麼是格竹子?當時以朱熹思想為代表的儒學教育認為,人世間的真理是存在於各種事物當中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所以王陽明和同學認為,要領悟世界的真理,就要去研究某一件事物,他們就挑選了竹子。

他們的方法是在竹林前鋪了席子,天天看,然後思索。三天過去,同學頂不住了,病了。王陽明又繼續了一星期,也頂不住了,思索過度,傷神傷身,修養了半年多。

從此他得出一個結論,格身外物,徒勞無功,真正的道理,應該是存在於人的內心。舍內而求外,等於南轅北轍。

7樓:匿名使用者

王陽明個竹子什麼結果都沒有。但他卻真的去嘗試了,這就是陽明先生最重視的「知行合一」。

如果每個人讀了論語之後都像陽明先生一樣去嘗試一下如何「格物」,而不是像陽明先生一樣,從此就放棄了格竹子之類,那麼就總有人會格出名堂來,這個名堂,我們現在稱為科學。(王陽明最後提出了「心無外理」的概念,徹底放棄了格物,這一定是與其格竹子沒有格出「知」有關。方法不對,沒有格出門道,就認為道理全來自於心。

王陽明的錯誤犯大了)。

這不是說孔子知道什麼叫做「科學」。

自然往復迴圈,古人在直覺上就可以推理說背後一定有「天道」主宰,並維繫著自然迴圈的「秩序」。與此對應,人類社會之有序,也是因為有一種與之對應的「道」。所謂天人合一,或「天不變道亦不變」,就是是這種道。

翻譯成現代語言,背後一定是由規律的,而且這種規律在某個層面是一致的。

朱熹對格物致知的解釋是「格物窮理」,掌握了規律就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今天我們看這個問題,有幾個超過了朱熹?

王陽明說,有知必有行,未踐行只能說明你還未知,這就是所謂的知行合一。這是一種哲學了。

孔子的說法按朱熹的解釋是,你先要知,然後才有行。二者的差別不在於教導你如何做,而在於判斷何以為「知」。

我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說過的最多的話就是「知道了就要去做」!這是孔子的教誨。但王陽明說的是,你不做就等於不知道。

如果王陽明說的真是對的,我做了壞事就等於我「不知」,那麼老師就不好意思指責我了,因為這全是老師的錯。

知道了道理,然後去實踐之,這是什麼?這是康德所說的理性。一個理性的人是做正確的事情,至今我們說一個人犯了錯誤,都會說這個人不理性。

而康德和黑格爾都認為掌握了客觀規律並指導自己的行為方為「理性」。

除了對自然規律的理解之外,中國儒學的基本思路和康德的理性主義是一樣的。尤其是在如何行為這個方面。

差別康德要論證理性行為與客觀規律的一致性。這是非常難論證的。康德正是因為被認為完成了這種偉大的工作而成為世界上最牛的哲學家。王陽明沒有做這個工作。

不僅是王陽明,中國歷史上的哲人都沒有做這種工作

無論是朱熹的理學還是王陽明的心學,雖然涉及到的都是理和行的關係,但在世界哲學史上地位都不高,原因就在於中國哲人不認為「證明」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王陽明格竹子,格不出來就是算了,他雖然提出一個「心無外理」的主張,但他也並不打算在理論上質疑「格物方可致知」的孔子主張。他更沒有去**為什麼格不出來。他寧可去「行」,也不再繼續討論這種「沒用」的問題。

如果有興趣,可以格一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知與行是合一的嗎?

如果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不過是告訴我們要「學以致用」,或者是告訴我們要在生活中做一個好人。那不過是在無數條道德教化中多一條而已,和哲學沒有什麼關係。

如果有人懷疑「知行合一」,就被認為此人是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壞人。那就太糟糕了。

知就是知,行就是行,我格來格去,都發現,知識和行動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至於格竹子如果格出名堂,王陽明就會成為一個植物學家。但王陽明格竹子是試圖格出做人或者平天下的道理,這怎麼可能呢?

8樓:最靈敏的鼻子

宋明時期 盛行理學。這種學說否定儒學,在做學問,認識事物等方面均特立獨行。認為知識是存在於萬物中。

人是萬物的本原。而他格物,是欲求知! 不過明清時這種學說便破滅了。

手機打字,樓主體諒

9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格物致知,想著竹子有什麼道理,想著想著病倒了,這是朱熹的學說,王陽明在經歷了許多時候,終於發現,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是不和人心的的,開創了心學,某些自以為是的科學家斷章取義,說王陽明的壞話,嗨,「就像王陽明所說的其實」天人合一「什麼事都是個理」,只有把知識和實際運用起來……

最後說一句,曹雪芹,陶行知是他的繼承者

10樓:匿名使用者

受朱子「格物」一說的影響,結果是自己病倒了。格物窮理。

11樓:葉翎帆

王師傅病倒的原因是沒有帶足夠的乾糧。

12樓:潭勝大排檔

守仁兄當時受了朱熹(格物至知)

學說的影響,深信世間萬物都帶有它的真理。

二儀生太極,太極生八卦,再生出天地萬物,所以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竹都能格出它的本緣,天地之道。

守仁兄便格了窗前之竹,七天

不成功,反病了。

從此他便拋棄了朱熹的格物至知。

他從七天格竹裡領悟了,

格竹時是用心來格,失敗是因他無法在心上格出理。

那為何格物,何不格心,

物有萬種,心是其一,

何必捨己求人,

菩提只在心內何必向外求然?

守仁兄便開始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

王陽明格竹為什麼不算格物致知

13樓:胖次象腿

王陽明原本很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說法,於是七天七夜認真觀察竹子,但最終沒悟出竹子的「理」來,反而生病了。他改變了對「格物致知」的看法,提出了「致良知」的觀點,否定了「格物致知」。他主張「內省」,提高自身修養,從「心」思考事物的規律,達到「知行合一」。

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響好像是負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觀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識、認識.「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觀事物取得知識.

荀子說「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體上還不錯.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簡化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實驗研究被排除了。

當代為什麼不宣傳王陽明,為什麼王守仁在當代不受推崇

他的主觀唯心與現在主流的唯物主義不合,所以沒有太宣傳。我來的晚,覺得宣傳不宣傳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這裡能讀書解惑。為什麼王守仁在當代不受推崇 以下兩者從心學的角度出發那個是對的。一種人認為裸奔是最好的。第二種人認為把裸奔的噴都關緊監獄是最好的。這兩種人那種人正確?一定從心學理論的角度上去解答。其...

被稱為「聖人」的王陽明為什麼都沒能進入內閣

明朝有一個規定,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也就是說如果 沒有在翰林院的任職經歷,那麼想入閣拜相就成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誰跟你說是被稱為聖人,還帶引號,他本來就是聖賢,難道一個狗朱熹能號稱,王陽明就不能被尊崇為聖人?王陽明是軍功貴族。就算是翰林也進不了內閣,如果武宗能多活10年20年,明...

為什麼要在「清明」時節祭祖掃墓,清明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祭祖的意義

清明掃墓 祭祖的風俗由來已久。秦以前已經有掃墓的風俗,但不一定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從唐朝開始盛行起來。清通禮 雲 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明 帝京景物略 載 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楹,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清明掃墓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