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菩薩要到欲界度化眾生

2021-03-08 16:18:31 字數 4258 閱讀 3830

1樓:匿名使用者

失菩提德波羅蜜,不求轉生無色界。

發大乘菩提心或得地的菩薩,在獲得四禪和四無色定後,不會特意轉生到色界和無色界,一定會再度來到欲界度化眾生,其原因是什麼呢?因為這些至尊菩薩有三種目的:第一,通過講經說法傳播佛法、利益眾生,讓眾生相續得以成熟;因為很多眾生的相續沒有成熟,唯有用佛菩薩的加持和傳法才能成熟。

第二,要修行將來的國土,就像阿彌陀佛在因地發下四十八大願後,修行極樂世界一樣。第三,佈施、持戒等六度萬行要圓滿。在學《現觀莊嚴論》時,成熟、修行、圓滿這三個名詞特別重要,作為菩薩也不能離開。

可能有人這樣認為:這三種功德為什麼在色界和無色界不能實行?應該可以實行吧!

其實在那裡是不能實行的,因為無色界和色界都入於禪定中,要在那裡以講經說法來度化眾生,一般來講是非常困難的。雖然在梵天等處,也有個別天子受法的特殊公案,但不能像人間一樣廣為傳播佛法,這樣就不能廣泛利益或成熟眾生。第二,通過六波羅蜜多來圓滿六度萬行,也不可能實現。

一般來講,在天界中,佈施、持戒、安忍等機會都不是很多,而人間財法佈施的對境多得是,比如到十字街頭去佈施錢財,即使有錢的人也會伸出手來迎接;其次是持戒,其違品在人間也特別多;第三是安忍,因為身邊不聽話或經常欺負自己的人很多,所以在欲界有很多修安忍的機會;同樣的,其餘三度的對境在欲界也很殊勝。還有修行國土:在欲界這樣的地方,也很容易發願將來像釋迦牟尼佛那樣受持汙濁的剎土,或像阿彌陀佛那樣受持清淨的剎土。

而轉生到色界和無色界,成熟、圓滿、修行的因就很難圓滿。特別是在無色界,將從成就能生起菩提功德的因——佈施等廣大波羅蜜多中退失,所以菩薩不求轉生到無色界。

《大般若經》中說:「是諸菩薩方便善巧,不捨有情一切智故。」其意是說,這些菩薩具有如此方便善巧,是因他們不捨有情、不捨一切智。

因此,利益一切眾生、希求無上菩提的尊者,在世間是最偉大的。《大寶積經》裡也說:「……心趣大菩提,當為世間尊,成無上應供。

」其意是說,一心向往菩提的人,必定是世間最珍貴、最偉大、最了不起的人,他必將成為無上應供。不僅佛教中這樣說,世間也是如此:如果某位領導或上師一心一意想幫助別人,在社會群體中他會受到如何評價,人們對他會有什麼樣的恭敬,想必大家心中都有數。

所以說,不捨大乘心的菩薩最稀有。

《大寶積經》中還講[《大寶積經》:「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何謂為四?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作為菩薩,若具足四法,則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第一,捨棄生命也不說妄語,乃至戲笑;第二,以正直的心與人從事,遠離一切諂曲;第三,對一切菩薩作佛想,始終稱讚他們;第四,遠離小乘心,令所化眾生悉住無上菩提。

在此世間,我們具足眾多優越條件,比如有講經說法,還有許許多多多獲得解脫的竅訣。如果我們經常喜歡聽聞、受持佛法和上師的教言,利根者就能立即成就。即使沒有這麼殊勝的因緣,自相續肯定種下瞭解脫的種子,這是決定的。

而極個別人因為前世因緣很殊勝,即使沒在上師或其他菩薩前聽受佛法,但在因緣成熟時,在欲界中獲得解脫也不是很困難。

我記得《虛雲和尚自述年譜》裡面講:以前雲南雞足山有一悉檀寺,其開山祖師出家後特別精進。四處參訪期間,有一天晚上住在一家旅館,當禪師正在入座時,隔壁賣豆腐的小館子裡有一女子在唱歌:

「張豆腐,李豆腐,枕上思量千條路,明朝仍舊打豆腐。」其意是說,張家做豆腐的,李家做豆腐的,他們在晚上睡時總是想得很多,比如賣豆腐發財後可以買房子等,但實際上晚上想得再美,第二天還是要打豆腐。她一邊做一邊這樣唱,禪師聽到後就開悟了。

從此以後,他就成了一位偉大的禪師。所以,有時候在欲界開悟還是很容易,因為每個人的因緣並不相同。

現在有些佛教徒特別喜歡看電視,還聽各種各樣的歌曲,可能他們也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馬上獲得開悟。有些出家人一到賓館或招待所,還沒坐下來,甚至行李包還沒放下來,就一直看電視。以前我看到一位出家人就是這樣,我對他說:

你如果要看,把背上背的東西放在桌上後,再看也不遲。但他雙眼盯著電視:啊、啊……可能,即使真正開示成熟、修行、圓滿的善知識來了,他也不一定那麼專注。

出家人對它們尚且有那麼大的信心,那更何況說喜歡散亂的在家人。比較而言,在家人更喜歡散亂。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沒有勇氣出家,一直考慮我出家以後怎麼辦?我的頭髮全部掉了怎麼辦?我的衣服換了怎麼辦?

我家裡怎麼辦?……那他們在遇到電視、電影,或明星、歌星的**時,「不求解脫」就更不可能了,也就是說他們更喜歡聽受這種「禪語」。但對菩薩來講,在這樣的欲界,開悟的優勢也非常多。

如人獲得珍寶藏,於其未起愛樂心,

彼於他時取彼等,取而還家不貪執。

對於不求自利,唯想用佛法如意寶來幫助他人的菩薩,可以用這樣一個比喻來說明:比如說,一個人在過路時,遇到了一個特別珍貴、藏有能賜予一切所欲的如意寶的寶藏。但他並沒有貪心和愛樂心,根本不希求依靠它來獲得財物和資具,所以在遇到後也不願意接受。

到家後,他看見親朋好友和一些有緣人很貧窮,就想:我所遇到的寶藏對他們很有用,於是又返回去找到了這個寶藏,並把它們拿回家中。在那個時候,他仍然沒有貪執,全把它們分給別人享用。

在《撰集百緣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群商人到大海里去取寶,前三次都遇到海浪致使船隻毀壞,所以沒有成功就返回來了。第四次商主想:

聽說佛陀威力不可思議,誰稱念佛號一切都如願以償,於是他們一邊唸佛號一邊趨入大海。當時他還想:如果佛陀保佑我這次取寶順利,在我得到珍寶後,一半供養佛陀,一半自己享用。

後來,依靠佛的加持,他順利歸回,並得到了很多珍寶。

但到家後他的想法就發生了變化,就像現在很多老闆一樣:先到寺院裡去求上師和僧眾保佑,如果做生意成功,一半上供下施作善事,一半自己享用,結果真的發財時,不要說一半,百分之一都捨不得。當時他回到家後就想:

不行,我還是把珍寶交給妻子,讓她來管;但以前畢竟發願給佛供養,所以我還是到市場代表性或象徵性地買一些香供養佛。後來他在妻子處取了一點錢買了一些香,便到祇園精舍(即給孤獨園)去燃香供養。結果佛陀一加持,這個香散發的煙遍滿了整個城市。

他特別害怕,懺悔後迎請佛陀供養。佛陀為他**後,他就改變了吝嗇的壞毛病,並如是供養了佛陀。佛陀接受供養後,也為他作了授記。

在世間,有些人貪執財寶,最終也獲得了利益。有些人根本不貪執自利,完全想利他,就像這裡的比喻所講的一樣:自己完全不貪執,所有珍寶全部分給別人,那他就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善巧菩薩喜樂施,獲四禪定寂等持,

具禪樂棄所得定,悲憫眾生入欲界。

與前面所講的比喻相同,在利益眾生方面具足善巧智慧的菩薩,其唯一目的就是將暫時、究竟的歡喜、安樂全部佈施給眾生。雖然他獲得了遠離四種違品的禪定(即四無色定或四種色界的禪定),但根本不貪執禪定的味道,也就是說,他沒有發心始終安住於禪的境界,或在三摩地中一直入定,懷著悲憫無量眾生的心,他毅然來到欲界利益眾生。前面也講過,欲界可以給菩薩提供很多方便,比如提醒他需要以傳法來成熟眾生,以及發願修行國土,圓滿六度資糧。

所以作為菩薩,根本沒辦法安住在色界和無色界的禪定中。有些利他心特別強的人也是這樣,始終安住、一直入定參禪,並沒有這樣的心情。

我認識的有些法師,如果他們真正安住,不說多年,幾年就能現前很多超勝境界。但他們卻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獻給了眾生,寧可不成就自己的功德,也願眾生得到哪怕一剎那的利益,具有如此精神。正如《華嚴經》裡所講的一樣:

「菩薩如意寶,除滅眾貧苦,智慧如金剛,摧滅諸邪見。」其意是說,菩薩依靠發心如意寶,可以遣除每位眾生心裡或生活上的貧苦,其智慧就像金剛一樣,可以摧滅無量眾生心裡愚痴、邪見的黑暗。

所以在這個世界,如果真的來了一位發心特別強烈的菩薩,通過他的引導,無數眾生就能從迷網中得到解脫。拿法王如意寶講經說法的功德來講,哪怕他講一堂課,有緣眾生聽了,其心裡的愚痴黑暗也能當下遣除無餘,有些則燒壞種子,再也不能繼續蔓延,會起到如是作用。

正因為菩薩的發心完全為了利益他眾,他就不會始終入於禪定當中,而這就是大悲心成熟的相。《大乘莊嚴經論》講得非常好:「見諸眾生苦,哀愍離小心,受身世間勝,說悲成熟相。

」意思是什麼呢?作為發菩提心的大乘菩薩,見到眾生痛苦,這是大悲心的因;遠離自私自利的小乘心,完全想解救、安慰、度化眾生,這是大悲心的本體;來到這個世界,以最超勝(即超世間)的功德和方法幫助眾生,這是大悲心的事業。現在世間很多人特別喜歡說:

你是超級的忙人,你是超級的美人……作為菩薩,他有超級的利他心,這就是大悲心成熟的相,或者說大悲心的真實含義。

本頌也講:作為菩薩,一定要悲憫或利益眾生。但我們現在每時每刻都想著自己的利益,與發菩提心者的無私行為和心態相比起來,就非常慚愧。

正因為菩薩不特別強調獨自入定,那我們在學《中觀莊嚴論釋》、《般若攝頌》等後,直接或間接希求自己獲得快樂、解脫,就不值得讚歎。

2樓:湛默寶南霜

題主你好!因為大悲同體,眾生疾病,就是菩薩疾病,眾生安樂,菩薩也得安樂,能如此大慈大悲也就稱得上真菩薩了。

阿彌陀佛!

欲度關山什麼意思

欲度關山,何懼狂瀾,風生水起,正好揚帆的意思是想要翻越高山,就不要害怕路上的重重困難,風從水面吹過,水面掀起波瀾,正好揚帆起航。所屬 動畫片 三國演義 歌曲原唱 吳煒 填 詞 吳曉天 譜 曲 馬軍 出處 川流不息 三國演義 主題曲 雲行在天,浪行在川。欲渡關山,何懼狂瀾。雲行在天,浪行在川。英雄出世...

百度賬號要到什麼級別才能編制百度百科呢

傳說只要有賬號就行.4級5級的可以編輯。直接就bai可以編輯 但是對於比較du完善的詞zhi條和名片 要百科4級以上dao,通過率高於專85 的。祝您獲得更多財富 屬 知道財富值 的獲得方法 1 新使用者首次登陸財富值 20 2 回答被採納為最佳答案,財富值 20 提問者設定的懸賞分 3 成為知道之...

為什麼佛菩薩都不穿鞋,寺廟裡的佛菩薩,為什麼都光腳不穿鞋

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尼泊爾,長期在東南亞 印度傳教。這些地區屬於熱帶,古代都是不穿鞋的。直到今天,這些熱帶地區也很少有人穿鞋,因此佛教的畫像都沿用了這種習俗。東南亞各國的僧人,現在也是光腳的。寺廟裡的佛菩薩,為什麼都光腳不穿鞋 因為佛不著履,有三因緣 1 使行者少欲 2 現足下輪 3 令人見之歡喜。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