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2021-03-08 05:47:16 字數 4614 閱讀 3577

1樓:天問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

其先民主要是13世紀蒙古人3次西征後大批東遷的「回回」人,以及遠在唐宋時期僑居中國東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並吸收了漢、蒙古、維吾爾族等生活習俗,逐漸形成了回回民族。 漢語為回族的共同語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在邊疆民族地區,回族人民還經常使用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點。

在內地,回族主要與漢族雜居;在邊疆,回族主要與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大都分佈於水陸交通線上,因此經濟文化較為發達。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有的兼營牧業、手工業。回族還擅長經商,尤以經營飲食業突出。

回族的節日

回族民間節日主要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古爾邦節、阿述拉節、聖紀節等。

開齋節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也是回族的盛大節日。在我國,有的民族稱開齋節為肉孜節。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代·菲吐爾」的意譯。

按伊斯蘭教規定,回曆每年分十二個月,單月為三十天,雙月為二十九天,每年較公曆少十一天,三年相差一月餘。因此,按公曆計算,伊斯蘭教的節日並沒有固定的時間。但回曆每年九月為齋月,齋月期間,穆斯林只許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

老弱病殘、孕婦和小孩可以不用守齋(守齋亦稱封齋或把齋),婦女在月經期間也可以不用守齋。在齋月裡,按伊斯蘭教教義要求,穆斯林要做到靜性寡慾,白天戒絕飲食,即使是不守齋的,也要盡力節制自己的食慾,決不允許在公共場所吃喝。齋月的開始和結束,均以見新月為準。

齋月有時二十九天,有時三十天。經過一個月的封齋,完成了,「真主」規定的「使命」,於伊斯蘭教教歷的十月初開齋,故稱開齋節。據伊斯蘭教有關經典的記載、伊斯蘭教創立的初期,在封齋滿月時,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領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曠野,舉行禮拜,穆罕默德沐浴後,身著整潔服裝,並散發「菲吐爾」(開齋)錢,從此以以後,穆斯林便把這一天作為節日,隆重慶祝。

目前,世界各國穆斯林都要在開齋節這一天舉行禮拜和其他慶祝活動。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在開齋節的這一天,都要沐浴更衣,聚集在附近的清真寺禮拜,然後開始節日活動。人們身著民族服裝、熙熙攘攘。

走親串鄉,互相贈送節日禮品。家家戶戶準備杏仁、杏幹、油香、油炸果子、茶、瓜果等食品,有的人家還備有奶茶、五香茶(用茶葉、構札、杏仁、冰糖、杏幹泡的茶)等親友和客人,男女老少成群結伴遊玩,很多青年男女彙集一起、唱歌跳舞。

古爾邦節

即獻牲節,在回曆十二月十日。節日當天不吃早點,到清真寺做過禮拜之後宰牛獻牲。獻牲的牛羊,要體態端正,無缺損,宰後的牲畜按傳統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濟貧,一份送親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

阿述拉節

西北部回族節日,即時要選用當地的五穀雜糧,摻上牛羊雜碎煮熟食用,節日期間宴請客人必備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雞肉做成的各種菜餚。

聖紀節聖紀節,亦稱聖忌節,冒路德節,為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相傳穆罕默德(約570一632年)誕辰和逝世都在伊斯蘭教歷的3月12日,穆斯林為了紀念伊斯蘭教聖人(創始人)穆罕默德建立的伊斯蘭教,在他誕辰和逝世的這天舉行集會。以後,逐漸成為伊斯蘭教的節日。

節日活動多由清真寺主持。屆時,穆斯林要穿戴整齊,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禮拜,聽阿匐們唸經,講述穆罕默德的歷史和建立伊斯蘭教的功績。

然後休息、遊玩一天。

2樓:富克納斯包裝製品廠

回族民間節日主要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

這些節日和紀念日都是以伊斯蘭教歷計算的。伊斯蘭教歷,以月亮盈虧為準,全年為12個月,平年354天,閏年355天,30年中共有1個閏年,不置閏月,與公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曆多出1年。

故回族上述三大節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個月。

在我國陝西、甘肅、青海、雲南等地的回民穆斯林將開齋節亦稱為「大爾德」,流行在全國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民族的穆斯林在過節時又有許多本民族的特點和習俗。齋月裡,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時要豐盛得多。一般都備有牛羊肉、白米、白麵、油茶、白糖、茶葉、水果等有營養的食品。

「古爾邦」,阿拉伯語音譯「爾德·古爾邦」,意為「犧牲」、「獻身」,故亦稱「宰牲節」、「忠孝節」。大部地區的回族稱為「小爾德」,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一般在開齋節過後七十天舉行。

聖紀節,是紀念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由於穆罕默德的誕辰與逝世恰巧都在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稱「聖紀」。節日這天首先到清真寺誦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蹟。

之後,穆斯林自願捐贈糧、油、肉和錢物,並邀約若干人具體負責磨面、採購東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雜活都是回族群眾自願來乾的。回民把聖紀節這一天義務勞動視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爭先恐後,不亦樂乎。

3樓:匿名使用者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

八、跳花節、蘆笙節、吃新節、趕秋節;回族的傳統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法圖麥節、阿術拉日、登宵節、亡人節。

一、苗族

1、苗年

黔東南部分地區和廣西融水縣盛行過苗年,在農曆

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醜(牛)日舉行,要準備豐盛的食品,還要供祭祖先,接著休息5至10天,並舉行各種盛大的娛樂活動,有踩鼓、跳蘆笙、賽馬、鬥牛、鬥鳥、遊方等活動。

2、四月八

苗族一個隆重的傳統節日,流行地區較廣,但各地的意義不同。貴陽等地,是為了紀念戰死的先輩英雄亞努。每逢農曆四月初八日,貴陽附近幾縣的苗族,都穿上盛裝來到貴陽市噴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對歌談心,紀念傳說中的英雄。

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的起源與貴陽的相似。

黃平苗族的四月八是在城東的飛雲洞舉行,每年的這一天,附近的苗族不分男女老少,都在這裡遊樂一天。城步苗族的四月八稱為「烏飯節」,傳說是為紀念祖先而興起的。

3、跳花節

主要是苗族男女青年交友求偶和群眾性社交娛樂的節日。跳花又名跳月、踩花山、扎山等,各地無統一日期,但大多是農曆正月或春天。節日期間,許多地方都設有花場,場中插一根花杆,開場那天要舉行跳蘆笙、爬花杆、鬥牛、賽馬、耍刀等活動。

期間青年未婚男女進行遊方活動,跳舞對歌,選擇意中人,談情說愛;老人們則會老友交新友,擺敘家常。

4、蘆笙節

具體日期各地不一,但內容大同小異,規模盛大。節日來臨,在寬敞的蘆笙場,往往聚集十幾支甚至數十支蘆笙隊伍,蘆笙由青壯年男子吹奏,另有身著盛裝的苗族姑娘數十人跳蘆笙踩堂舞。屆時,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觀眾最多時達數萬人,蔚為壯觀。

跳蘆笙的同時,還進行賽馬、鬥牛、鬥鳥、遊方等活動。

5、吃新節

大多在農曆六月至九月間農作物成熟或農作物即將豐收期間舉行。節日期間,男女才老少都身著節日盛裝。特別是姑娘要穿銀帶花,除了不帶銀角外,項圈、手鐲、亞領、耳環等各種銀飾凡有的都戴上。

有的還在百褶裙外套上條裙,全身銀飾叮鐺,鮮豔奪目。節日中只吹蘆笙,但不跳。主要活動有鬥牛、鬥雀、賽馬、遊方等。

6、趕秋節

又稱秋社節、交秋節。在立秋時,當地群眾停止幹農活,穿上盛裝,結伴成群,歡聚在傳統的秋坡上,進行打鞦韆、吹笙、歌舞等娛樂活動。活動完畢時,由眾人選出兩位有聲望的人裝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預祝豐收和幸福。

趕秋節是苗族民間在秋收前或立秋前舉行的娛樂、互市、男女青年交往與慶祝豐收即將到來等為內容的大型民間節日活動。

二、回族

1、開齋節

每年教歷九月為齋月,男滿十二週歲、女滿九週歲以上的回民,都要封齋。齋戒期滿,逢開齋節,這一天從拂曉開始起來,洗大淨、沐浴淨身,換上新衣服,到清真寺會禮。「古爾邦」一般在開齋節後70天舉行。

節前家家打掃衛生,炸油香、饊子、花花等。節日當天拂曉,沐浴淨身、燃香,換上整潔的衣服赴清真寺參加會禮。結束後,還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宰牲典禮,所宰的肉一份自食,一份送親友鄰居,一份濟貧施捨。

2、古爾邦節

「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節日的意思。「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叫犧牲節或宰牲節。

這一天,穆斯林們都精心打扮,宰殺牲口,邀請親戚朋友前來做客,同時還舉行各種文藝活動。

3、聖紀節

聖紀節是紀念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相傳他的誕辰與逝世都在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一般合稱「聖紀」,俗稱「聖會」。節日這天首先到清真寺誦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蹟,教育回族群眾不忘至聖的教誨,做一個真正的穆斯林。

這天穆斯林還要做討白(懺悔)。儀式結束後,開始會餐。

4、法圖麥節

也叫 「女聖紀」、媽媽會或姑太節,是一個紀念穆罕默德女兒的節日,在每年齋月十四。由婦女們親自出動,收斂錢糧,架幾個鐵鍋,熬雜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請阿訇唸經祈禱並讚頌聖女的事蹟,之後,讓全坊男女老少一起來吃。

5、阿術拉日

阿術拉日源出希伯來文,意為「第十天」,一般指伊斯蘭教歷1月10日。相傳該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薩等先知得救的日子;還傳說這一天安拉創造了人、天堂和火獄等,因此這一天被視為神聖的日子。公元680年阿里之子侯賽因於該日被倭馬亞王朝所殺,這一天又成為什葉派紀念侯賽因的哀悼日。

阿術拉節這天,吃各種豆類熬的粥,這叫阿術拉飯,也叫憶苦思甜飯。

6、登宵節

登霄,是阿拉伯語「米爾拉吉」的意譯,原意為「階梯」。登霄節這天晚上,大家聚集到本坊清真寺,除了禮拜、祈禱外,阿訇還要著重宣講穆罕默德登霄的意義、情景,講述真主對穆聖的特別恩賜。

7、亡人節

雲南昆明、巍山、大理、保山等回族地區為紀念清咸豐、同治年間被清軍殺害的回民,定農曆四月初十日定為亡人節。在亡人節時,回族穆斯林紛紛舉行活動,其中昆明回民在南城清真寺集會,由阿訇講經佈道,然後登麻園公墓,恭誦古蘭經,進行掃墓活動。

回族有什麼傳統節日,回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開齋節 古爾邦節 聖紀節。開齋節釋義 回曆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為齋月,十月一日為開齋節,在新疆地區稱為 肉孜節 開齋節也叫爾德節。爾德 是阿拉伯語 爾德 菲圖爾 的音譯,也是回族隆重的節日。回族有的稱其為 大爾德 也有稱其為 小爾德 目的 讓人們體驗飢餓和乾渴的痛苦,讓有錢的人真心救濟窮人。通過封齋,...

回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回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 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古爾邦節 聖紀節等。開齋節 齋月裡,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時要豐盛得多。一般都備有牛羊肉 白米 白麵 油茶 白糖 茶葉 水果等有營養的食品。封齋的人,在東方發白前要吃飽飯。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要禁止 事,斷絕一切飲食。封齋的目的就是讓人們體驗飢餓和...

巴西的傳統節日是什麼,巴西傳統節日

巴西的傳統節日是狂歡節 狂歡節為期四天,每年的2月中下旬舉行。據說巴西狂歡節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當時的羅馬教皇下令封齋期的前三天在教皇皇宮前舉行慶祝活動。教徒們輕歌曼舞 手舞足蹈,整個羅馬城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 從此狂歡節被正式確定並在歐洲廣為流傳,後由葡萄牙人傳入巴西。1641年,在薩爾瓦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