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龍的由來西方龍的起源是怎樣的

2021-03-08 04:10:07 字數 4899 閱讀 4862

1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龍的傳說與故事,以及對龍的描述,全世界各地幾乎都有,而且各不相同。所以對於龍的描述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更離譜的是全世界、中外在對於龍的翻譯,以及「龍」這個名詞上的翻譯也出了問題,麻煩就大了、來了!

西方國家與地區描述的龍——dragon——是帶有翅膀的、像鳥一樣的飛、口中還會吐出火、會傷害人、是**的東西。這個有點類似中國的「年」——也會傷人,不過「年」是住在山裡的野獸!同樣,《聖經》中講撒旦就是古龍,撒旦古龍!

而中國的龍最早遠古時代描述也是帶有翅膀的、像鳥一樣的飛、軀體龐大的。後來慢慢演變描述成是頭上長角、身上長鱗、會飛、住在深水中(龍潭、大海)、龍騰致雨、有足有爪、幼龍似蛇。

中國古人對龍進行圖騰崇拜——人類一種以自然界動植物、物體、天體等進行崇拜的原始信仰,後來文化上慢慢演變成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皇帝是真龍天子。如果中西文化等不接觸與碰撞還行,龍在中西方各自演變與發展。可是畢竟接觸與碰撞在一起了,所以表達的時候就產生問題了。

西方是沒有龍的(只有dragon),而中國等東、南亞只有龍(而沒有dragon的)。也就是說「dragon」與「龍」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東西與事物、動物。可能是因為西方醜化、貶低中國文化、或打擊中國人的自信心與精神——把中國的圖騰崇拜龍說成是西方的dragon、或者純粹是翻譯人的蹩腳——把中國的龍與西方的dragon翻譯成同一事物了。

麻煩也就來了!中國的好東西變成西方的壞東西,西方的壞東西變成中國的好東西!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上就產生問題了,中國在對西方說「龍」時就忌諱了,包括國際賽事等運動的吉祥物中,龍就得一邊涼快去!

同樣的問題發生在「恐龍」與「dinosaur」上,中國先前是沒有「恐龍」與「dinosaur」這個名詞的,西方考古發現了遠古一種怪獸,取名為「dinosaur」,傳到中國就翻譯成「恐龍」。剛開始時,中國人幾乎都不知恐龍是什麼,以為是龍的一種,經過這麼多年的教育,現在小孩子是明白了恐龍是什麼,不過大人還停留在以前錯誤的認知上。如果當時翻譯成「恐獸」,中國人也就不會把「dinosaur」與「龍」扯上關係了!

現在我們重點講「中國的龍就是人類三四個月大的胎兒——證明中國原始人有食胎兒的圖騰、宗教崇拜」的事實與歷史。在中國龍的由來就是:人類三四個月大的胎兒有尾巴,與龍很像,也就是龍,所以說中國人就是龍的傳人。

為什麼這麼講?那是因為在遠古時代,古人是沒有國家、**的,過著氏族、部落、群居、個別散居的的生活,他們會為了領地與食物,部落間產生衝突與戰爭。剛開始時,戰勝的部落把戰敗部落的財產全部沒收、人員全部殺光,也不排除人吃人的現象;同樣古人對生育與生命的事不懂與迷惑,所以會剖腹懷孕的婦女——也不排除吃胎兒的現象,就是現在有人還是以吃胎衣而津津樂道,發現有的胎兒——人類三四個月大的胎兒有尾巴,他們覺得不可思意,剛開始以為是一種巧合,後來隨著不斷的戰爭與剖腹懷孕的婦女,發現所有的胎兒——人類三四個月大的胎兒有尾巴,便認為這是一種事實與規律了。

但是他們會思考這是為什麼的原因!

古人就認為這「三四個月大的胎兒」就是一種動物、一種神物、神靈,是人類的祖先,是祖先的形狀——有尾巴,然後慢慢在母胎中變**的樣子——沒尾巴!古人把圖騰崇拜也摻和進去!所以他們給這種神物、神靈取名叫「龍」——意思是人類的祖先是一種叫「龍」的神物——這種有尾巴的動物,人是「龍」的後代與傳人——「三四個月大的胎兒有尾巴」就是他們認為的證據!

所以這一說法就得到普遍地認同與認可,就流傳開來與流傳下來了!考古發現的「紅山文化」的「c」形「玉雕龍」——「三四個月大的胎兒有尾巴」的抽象龍形——就是一個明證!

所以就流傳開來與流傳下來,當時的很多部落就以「龍」做為本部落的圖騰崇拜與神物。他們每逢與其他部落征戰,勝利後,都會將「龍——三四個月大的胎兒有尾巴——從被征服部落的孕婦身上剖腹取出」做為最高的「犧牲貢品」來獻給部落的圖騰神物!

這在現在看來是極其殘忍與令人髮指的,但是在當時這是很熱鬧與很神聖的場面!當時被征服部落的人都要被殺光,剖腹懷孕的婦女也是理所當然的場面!戰勝的部落剖腹所有懷孕的婦女,取出的胎兒未必都是「三四個月大的胎兒有尾巴」的,所以更加殘忍!

戰勝的部落祭祀之後,那些「龍」就有可能當作最有靈氣的食物吃掉!所以在當時的部落間戰爭是極其殘酷的,都拼掉最後一個人的!因為輸的代價就是任人宰割!

而根據「三四個月大的胎兒有尾巴」的形狀抽象雕刻而成的「c」形「玉雕龍」是非常貴重的,只有在祭祀或部落的巫師才可以擁有與佩帶。

隨著以後文化的發展,歷史的過去、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文化、文明的發展,人們也漸漸忘記、遺忘了「龍」是什麼、與「三四個月大的胎兒有尾巴」的關係。人們只記得了自己是「龍的後代與傳人」,再加上以後人們對龍的表達與理解,到現在,現在的中國龍——「是帶有翅膀的、像鳥一樣的飛、軀體龐大的;後來慢慢演變描述成是頭上長角、身上長鱗、會飛、住在深水中(龍潭、大海)、龍騰致雨、有足有爪、幼龍似蛇」與過去的龍——「三四個月大的胎兒有尾巴——神物的形象」也大相徑庭了,更何況現在的人們怎麼會追思、思考、發現龍與「剖腹懷孕的婦女——也不排除吃胎兒的現象」有關!後來生產力發展了一些,以及其它原因,戰勝的部落把戰敗部落的財產全部沒收、人員不全部殺光——只殺光男性,女性就做為奴隸;再後來,只殺光一定歲數與個頭的男性,女性與小孩就做為奴隸;再後來,不殺了,都做為奴隸。

人類也就進入了奴隸社會!這些都是後話!至此,我們就知道、明白、發現了原來的「龍」是怎麼一回事,也解開了中國人幾千年有關龍的困惑。

2樓:匿名使用者

文化不同,信仰不同!

西方「龍」的起源是怎樣的

3樓:風度抹殺一切

西方「龍」的起源有四中說法,分別是:

1,古埃及神話:古埃及神話中並沒有出現典型的龍的形象,也沒有明確的以龍為主角的故事。然而,古埃及神話中已經包含了後來作為龍的形象與故事的一切原始素材,包括人類的毀滅,荷魯斯與賽特的對抗,以及太陽之翼。

古巴比倫神話將這些元素變化糅合,產生了後世龍的故事的雛形。古埃及神話出現的一個龍的雛形是上半身為鷹而下半身為獅身的形象。上半部分的鷹形代表了太陽神,而下半部分的獅身則是母神豐饒女神哈托爾的形象之一。

2,美索不達米亞神話:與古埃及神話幾乎一樣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則出現了更近似於現今的龍的形象。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巴比倫神話中的迪亞馬特。

迪亞馬特是海洋之女神,不僅是創造萬物的神祇,也是元初混沌(即希臘神話中的卡俄斯)的化身。可以看到巴比倫神話在古埃及神話裡繼承下來的海洋、母神與破壞(混沌)的概念。迪亞馬特與主神馬爾杜克的戰鬥是「勇士與海中怪物搏鬥」這一母題的早期雛形。

3,古希臘神話:古希臘神話中的龍常常作為凶惡的怪物以及寶物的看守者出現。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中提到阿伽門農的裝束時說他的劍帶上有藍色龍形的圖案,他的胸甲上也有三頭巨大的龍形象的紋飾。

在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功績中,第十一件「盜取金蘋果」中守護金蘋果的也是龍。古希臘文中「龍」與「巨大的海蛇」是同一個詞,可以看出古希臘文化中龍的形象與蛇的形象相近,主要表現為強大的力量以及長生不死的能力,這與巴比倫神話中的迪亞馬特的形象有關。

4,巴比倫:巴比倫創世史詩-埃努瑪·埃利什(enuma elish)-寫在不晚於公元前12世紀的七塊泥版上,它描寫了巨龍阿卜蘇(apsu)-原始的地下淡水之神。阿卜蘇是巨龍提亞馬特-深淵之鹹海女神-的兄弟和丈夫。

他們的水在地下混合在一起,創造出眾神。

關於西方「龍」。

西方龍,通常描述為有類似美洲獅的身體、兩隻巨大的蝙蝠翅膀或者羽翼、四條腿、和一個有些像馬的頭。故事中最常提到的顏色是綠、紅或金色。它的尾巴長而蜿蜒,末端有刺,可能有倒鉤。

每條腿的末端都是巨大的爪子,類似於肉食性鳥類的。龍有幾排尖牙,常常有背棘。在晚期到近代這種生物通常噴火或毒,或者有毒血。

擁有強大的力量及魔法能力。

4樓:匿名使用者

思卿不見來。一月思卿到臘月,滿腔熱血路磋砣。想眼迷離淚已幹,斷腸人苦情之殤。真情付出無回報,花落隨風付東流。

西方龍竟起源於中國,為什麼西方龍肚子大有翅膀

5樓:暮靜雨

龍在中國享有bai美名,但在西方卻du

名聲不佳,zhi二者造型也有dao很大不同。專是什麼造就了這

屬種差別,至今爭議頗大。

一種說法認為龍的形象來自東方,經阿拉伯文明傳入西方。當時中國瓷器燒造質量較好,阿拉伯人推出大量仿品,由於阿拉伯地區缺乏高嶺土,所以燒出來的東西無「骨」,只能算是陶器,不僅會掉色,還漏水。

阿拉伯商人擁有地理優勢,阿拉伯仿造中國瓷可以做得很像(但實用性上遠遠不如),特別是在圖案上,刻意高仿中國。龍形即為重點模仿物件。

不同文明之間存在理解的偏差,阿拉伯匠人在中國龍上增加了一些「創造」,歐洲龍圖形肚子大、有翅膀,可能是阿拉伯工匠改造的結果。

中世紀時宗教戰爭,阿拉伯文明被西方人妖魔化,所以龍也就成了惡魔的形象。騎士殺死惡龍成為民間傳說,龍的形象因此被敗壞。

關於龍的由來

6樓:drar_迪麗熱巴

古時候沒有龍,都是神話傳說和文學記載的。

傳說,龍是一種神異生物。各地傳說豐富。龍是中華民族所敬奉的圖騰,是吉祥雄偉的象徵。龍的普通級別型別是有兩個杈角、蛇身、四足、鱗片、腥味濃烈,非標準型別還有獨角龍等。

龍的原型有「新中國龍」化石裡的美麗瓦窯龍,有雙角。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中國曆代正史記載的龍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傳說文獻更是龐大。

古代最著名話題有三國時期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觀龍並令畫工當場繪像且令文臣對此吟詩作賦。有的地方還傳說天擊惡龍的故事。龍的傳說是中國民間一個文化倉庫。

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具體是哪九種動物尚有爭議。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而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而來的龍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龍而言更加複雜。

《張果星經》雲:「又有輔翼,則為真龍」,認為有翼方是真龍。西周有大量身負羽翼龍紋器皿,乃至青龍在先秦紋飾中也有羽翼,一說青龍為祖龍。

封建時代,龍是皇權的象徵,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禮記·禮運第九》中與鳳、龜、麟一起並稱「四靈」。而西方神話中的 dragon,也翻譯成龍,但二者並不相同。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古代中西方城市的差異,中西方神話差異

中西方神話差異如下 第一,中國神話沒有具體的系統性脈絡,只是單一故事的口耳相傳。由於地理歷史原因,中國神話儲存下來的數量少且缺乏系統性。這正好與希臘神話記錄方式相反,愛琴海作為古希臘文明的搖籃,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利於航海事業 海外 和海外殖民的發展,更易於從其他民族汲取文化要素。第二,中國神話和西方...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中華文化源於農耕文明,自給自足卻保守封閉,善於深耕細作卻不會去開闊疆土,求生存觀的念遠大於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小富即安不思進取 理論的完美複雜與實踐的簡單粗陋的矛盾一直存在,改朝換代的迴圈只不過是剜肉補瘡的應急措施,直到現代都走不出這一怪圈,所以我們一直強調穩定多於強調發展,雖然歷史上勉強按照馬克思的...

中西方禮儀的差異,中西方禮儀差異在哪幾方面

1,這個籠統來講,一般關於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課本上有這四點,翻譯過來基本是 a.中國集體主義,西方個人主義 b.中國文化對不確定性因素的迴避非常高,西方這方面敏感度低 c.中國社會權利造成距離很大,西方較小 d.男性主義和女性主義盛行的程度不同 其他方面,我概括下來如下,只是一些方面,僅供參考。2.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