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儲存完好的皇帝陵墓有哪些

2021-03-07 18:04:43 字數 5362 閱讀 3497

1樓:牙牙的弟弟

明長陵、明永陵、清孝陵、清惠陵、清泰陵等。

1、明長陵

明長陵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主峰南麓。

明長陵建於永樂七年(2023年),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陵園規模巨集大,用料嚴格考究,施工精細,工程浩繁,營建時日曠久,僅地下宮殿就歷時四年。地面建築也儲存得最為完好。

長陵的陵宮建築佔地約12萬平方米。其平面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

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2023年被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明永陵

明永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

朱厚熜的年號「嘉靖「史稱嘉靖皇帝,在位時間45年,是明朝皇帝在位時間最長者之一,僅次於神宗皇帝朱翊鈞的在位時間48年。由於朱厚熜在位時間長,所以嘉靖皇帝的永陵修建規模僅次於明成祖的長陵,迄今保護較好。

永陵建築獨特、規模巨集大,是明十三陵中的代表陵墓。永陵因可能有《永樂大典》陪葬而聞名於世。

3、清孝陵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順治原配皇后(靜妃)博尓濟吉特氏的合葬陵墓。

陵園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門前有「**人等到此下馬」的石碑。

孝陵在清代皇家陵寢中比較特殊,其中所埋葬的清世祖及其兩位皇后全部採用的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儲存完好的皇陵。

4、清惠陵

惠陵是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和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的合葬陵寢,位於景陵東南三公里處的雙山峪,載淳在位十三年(1862-2023年),生前一直未建陵寢。

死後,於光緒元年(2023年)二月,清廷選擇雙山峪為萬年吉地,二月二十三日確定陵名為惠陵。

自光緒元年八月初三動工,至光緒四年九月竣工(1875-2023年),歷時三年零一個月,共耗銀4359110.89兩。承修大臣醇親王奕譞、左都御史魁齡、戶部侍郎榮祿、署理工部侍郎翁同龢等。

該陵雖是清晚期營建的皇帝陵,但所用木料均為楠梃木,木質堅硬,俗有「銅梁鐵柱」之稱,因而大木構架至今儲存完好。

5、清泰陵

清泰陵是清世宗雍正帝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墓。位於距易縣15公里的永寧山下,海拔382米,始建於2023年(雍正八年),佔地8.47公頃,內葬世宗雍正帝、孝敬憲皇后、敦肅皇貴妃。

清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築最早,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

泰陵主體建築自最南端的火焰牌樓開始,過一座五孔石拱橋,便開始了西陵最長的神路--2.5公里長的泰陵神路,沿神路往北至寶頂。

依次排列著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大碑樓、七孔橋、望柱、石像生、龍鳳門、三路三孔橋、諡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東西班房、隆恩門、焚帛爐,東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和啞巴院、寶頂等建築。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原帝陵500多座,至少有二百多座是基本完整的,因為以知的商代王陵到明代皇陵就有80%是完整的,清代皇陵除了關外三陵外只有清西陵中的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大部分的后妃,格格,阿哥,王公大臣的陵墓儲存完好,而清東陵處了順治帝的孝陵沒有被盜外,其他陵墓全被開啟並被盜掘一空.所以說清代陵墓結局是比較悲慘的,這個和2023年江南釋教**楊連真珈發掘南宋皇陵的後果是一樣的.現在我們所說的」中原帝陵500多座」完全是指帝王陵墓,既包括皇帝個人的皇陵也包括皇帝他的家族,即皇帝和皇后以及嬪妃的陵墓,如果再將附近的陪葬墓(包括皇后,嬪妃,太子公主以及王公大臣和保姆近侍)算上,儲存下來的古代陵墓不下2000座以上,並且這還是一個概念數字.事實上嚴格算起來,應當完全超過這個保守的數字.這還不包括我們目前不清楚的一些陵墓,包括曹操墓,諸葛亮墓,以及傳說中的二喬墓,儘管他不屬於帝王陵墓,我在此只是舉個例子.所以具體說哪個陵墓或者是那些帝王陵墓,這隻能說個大概的數值,不好也不可能具體說是哪些。

3樓:北堂的瀟湘水雲

秦始皇陵 臨潼縣 秦朝 秦始皇

成吉思汗陵 鄂爾多斯市 元朝 成吉思汗

明十三陵 北京市 明代 共葬13代皇帝

明孝陵 南京市 明朝 朱元璋與馬皇后

昭陵 禮泉縣 唐朝 唐太宗

茂陵 興平縣 漢朝 漢武帝

西夏王陵 賀蘭山 西夏王朝

4樓:超級桃小吉

秦始皇陵墓和武則天的都儲存完好

中國目前已經發掘的皇帝陵墓有哪些?

5樓:何處惹丨塵埃

1、明定陵

2023年-2023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對地下玄宮進行了發掘,此後有關部門又對出土文物進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築,公元2023年就原址建為定陵博物館。出土時,孝端皇后上蓋緞被,屍體身下鋪一床織金緞被,再往下有四層褥墊,其中一層褥墊上綴著100枚「消災延壽」金錢。

皇后頭戴黑紗尖形棕帽,裝飾著金簪,上身穿繡龍方補黃綢夾衣,下身穿黃色纏枝蓮花緞夾褲,足蹬黃緞鞋,腰間繫著繡雲龍紋長裙。神宗的棺槨內塞滿了各種陪葬品,最上層蓋的是織錦被,被下放著袍服和織飾匹料,屍體的下面墊著一條錦被,被下還有9層被褥;

其中一件被褥上綴著17枚「吉祥如意」金錢。神宗頭戴烏紗翼善冠,身穿刺繡袞服,腰繫玉帶,下身穿黃素綾褲,足蹬紅素緞高繡靴。

經過仔細清理分類,共發現各種珍貴金器數百件,其中以帝、後的金冠最為精美;各種袍料、匹料和服飾用品達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緙絲十二章袞服龍袍和皇后的羅地灑線繡百子衣最為珍貴。

2、長陵

2023年—2023年,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長陵進行了全面的勘查,發現了大量的實物遺存。長陵由黃土夯築而成,覆鬥形,至今仍高達33米。根據測量,墓冢的底部東西寬153米,南北長135米;墓冢頂部東西寬55米,南北長35米,與史籍記載相近。

3、清孝凌

孝陵在清代皇家陵寢中比較特殊,其中所埋葬的清世祖及其兩位皇后全部採用的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儲存完好的皇陵。

該陵始建於十七世紀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歷時三百三十多年,在自然力及人力的破壞下已經相當殘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批准,於2023年至202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從而又以健康的風姿展現在世人面前。

4、泰陵

清西陵裡雍正的泰陵最為引人注目,不在於它在清西陵是首陵,規模最大。而是在於雍正究竟是不是金頭入葬,究竟是不是被刺殺而死。在2023年清理了清東陵乾隆地宮以後,學術界不斷鼓吹要求發掘泰陵,而且泰陵寶城琉璃影壁舊有盜洞一個,泰陵地宮一直被認為早就被盜。

2023年,國家文物局批准對泰陵地宮進行清理髮掘。2023年4月8日,正式發掘泰陵地宮,河北省,保定市和易縣文物局的頭頭們親臨現場指揮。大批**雲集泰陵。

上午9點,發掘開始,在沿著盜洞口下挖了兩米以後,發現下面是原封土,盜洞只挖了兩米,泰陵沒有被盜過。

5、漢魯王墓

漢魯王墓共有漢墓八座,均依山開鑿,墓門皆向南,東西並列,墓室結構大同小異,有墓道、東西耳室。墓門直通前室,裡面有模型車,前室外兩側有小甬道通向兩耳室,東耳室存穀物,西耳室放肉食,前室兩側各有小南道通向南北相對兩側室,四室結構相同。

墓內由前至後有完整的排水系統。四墓共葬車12輛,馬50匹,車馬飾器368件。漢魯王墓依山開鑿,工程浩大,在中國北方地區較為罕見,對漢代王陵制度及魯地的歷史和文化的研究極具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最完整的發掘時明代萬曆皇帝的陵墓20世紀50年代中期,一項考古計劃曾試**開十三陵所有的祕密,但最終只有一座陵墓的地宮被成功開啟,這就是中國第一個也是至今惟一一個被考古學家開啟的皇陵——定陵。

7樓:匿名使用者

大多數都發掘了,沒發掘的只有秦始皇陵、和十三陵(除了定陵)另外劉備墓沒有找到

8樓:匿名使用者

還沒有挖掘,不過西安有個模擬的秦地宮,本人去過感覺造得比較可以。

9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唐高宗和武曌的乾陵 其他皇帝的陵寢挖的挖 盜的盜

中國五千年,還有哪些帝王陵墓,仍然沒被挖

10樓:蘇納金

截止2023年2月,還有以下帝王陵墓還沒被挖掘。

1、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因為目前科技技術不夠發達,無法更好地保護文物,國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確規定——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因此,秦始皇陵墓還沒被挖掘。

2、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儲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乾陵也是唯一歷經千年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宮遂道編號刻字砌石已被發現,出土有細腰鐵拴板、錫鐵錠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沒有的獨**值。

3、元代的皇帝陵墓。

元代整個朝代的皇帝陵墓都沒發現。

由於蒙古族盛行「密葬」,而且元代帝王死後,葬於漠北起輦谷,按蒙古族習俗,平地埋葬,不設陵丘及地面建築,因此至今陵址難尋。就連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陵也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處始終是個謎。

11樓:營養師付晶

中國這三個帝王陵墓太邪門,一個找不到,一個挖不動,一個不敢挖

12樓:吹雪西門

至今有三座帝王陵沒被挖,原因是什麼?

一、找不到,就是成吉思法的陵墓

成吉思汗,於2023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但是他的去向卻沒人知道,自然陵墓在哪也無從知曉,就是個千古之謎,有人說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有人說位於寧夏境內的六盤山;還有人說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

二、挖不了,就是武則天的乾陵

剛才那是找不到,但是這座是找得到,但是挖不了,這座墓就是武則天的「萬年壽域」——乾陵。

1、唐末,黃巢動用40萬大軍挖,挖了40米深的溝,差點把梁山都挖平了,都沒找到入口,只好放棄了。

2、**初期,孫連仲動用一個師的兵力,還用槍炮轟炸,也沒找到入口。

3、孫連仲不甘心,又叫一個師的兵力用手挖,當然也沒挖著的時候,某天挖著挖著,突然雷雨大作,於是這些人覺得是武則一顯靈被嚇走了,最終保護了下來

三、不敢挖,這就是秦王陵。

我們知道知道秦始皇陵的巨集偉壯觀,從當初發現到現在40年,卻從沒真正開挖,這中間有什麼故事?不是你我盜墓筆記看多了,坊間是有傳說的:

秦地宮設定有會自動發射的暗弩,外界物體進入,則有斃命危險。地宮水銀暗藏中風水,令人中毒而死。秦陵暗藏九層妖塔等神祕傳說,駭人聽聞。

當然以上內容,你相信就相信,不相信就不相信,不要因為盜墓的書、電影看多了就疑神疑鬼啦,不過人就是要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對不對?

不過我是極度不贊成挖祖宗的墓!!就這樣留在地下最好。

中國考古學出土儲存完好的屍體是哪個

出土儲存完好的屍體是長沙馬王堆漢墓的辛追。這具女屍年約50歲,身高1.54米,體重34.3公斤,開棺後發現女屍被浸泡在棺內約20釐米深的無色液體中 出土後不久漸變成棕黃色 經科學分析,棺內的水是通過土壤 白膏泥和木炭層而滲入墓室,經長期聚集而成的,其中雖帶有少量的硫化汞的防腐物質,具有微弱的抑菌作用...

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帝的陵墓規模面積是最大的

當然是秦始皇的陵墓了,歷史上叫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秦始皇陵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

為什麼墳墓要有看守人,古代皇帝的陵墓有專人看守嗎?

守墓人指的是古時候,墓地是家族的家產,是一塊家族買下的地,專門為埋葬家族的逝者,地有種植方面的收入,這份收入一般用作墓地的管理和維護上,當時墓地也是一份產業,所以才有守墓人,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怕有人盜墓啊,總要人死者安詳點吧 這是封建時代的產物。但是皇室貴族王侯將相們才會這樣做。因為他們有權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