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什麼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是什麼?

2021-03-07 13:23:04 字數 4867 閱讀 7369

1樓:哇哎西西

1、百德孝為首。對父母的孝敬,居所有道德中的首位,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孝敬,做其他事情也不會很好地去遵守道德規範的。

2、遵紀守法。遵紀守法是人的立身基礎,沒有這一點,其它一切都無從談起。

3、知榮辱。知榮辱是做人基本道德的方向,人的修養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就是知道榮辱,知道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行為就有了方向。什麼是榮辱,在以後的具體道德標準中加以說明。

4、實事求是,客觀準確地反映事實,從事實中總結道理。

2樓:禾木由

基本道德規範集中概括為二十字: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愛國指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守法指人們按照法律規範進行活動。明禮就是對社會交往規則、儀式和習慣的正確理解和運用,誠信通常指誠實守信。團結指人們為了實現共同的利益和目標而在思想和行動上相互一致,友善指人與人之間相互友好幫助共求進步。

勤儉即勤勞節儉,自強指人對自己的能力和行為所具有的自信和進取意識。敬業指要有正確的職業觀念,熱愛本職工作和對技術精益求精,奉獻指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不計個人得失。

3樓:匿名使用者

「五倫十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道德究竟為

何物?什麼是道?什麼是德?

道是宇宙整體自然的規則,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綱領。舉例來說,我們人的身體,從母親生下來之後,整個身體器官就按一定的規則在運作,整個身體的運作規則,就是道。道不是誰設計的,自自然然就是道。

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時,各個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夠彼此協調運動。人在世間如能隨順自然的規則就是行道,這是多麼科學、多麼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於心,行道有得於身,謂之德,它是區域性運作的原理原則。

譬如我們眼睛是一個區域性,眼能見,見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見、耳之德能聽、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嘗,每個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與規則,若規則錯亂,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也有其道。

如果我們瞭解人道的內容,在人與人相處時,就自然能和諧有序,從而減輕現今人們所承受的來自人際關係緊張、人事衝突頻繁的精神壓力。如果我們掌握了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之道,怎麼會遭受生態危機和自然災害的威脅?即便是君子愛財,也要取之有道。

這種種人類生存之道就在傳統文化裡。 現在我們通過人道倫常揭開傳統文化的一角: 古人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分為五倫:

夫婦關係、父子關係、兄弟關係、君臣(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係)、朋友關係。相應的,人類道德倫常是: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誠友信。

在這種情況下,人際關係和諧,社會秩序井然,人們生活工作心情順暢,有安全感。相反,人類若失去道德倫常,則表現為:家庭矛盾加劇,離婚率攀升;父母「孝養」孩子,自身卻老無所養的顛倒人倫,人喪失了做人的基礎;兄弟關係淡漠,甚而反目為仇;工作場上,上級欺壓下屬、下屬反叛上級或單位;人與人相互欺詐,沒有人情和信義。

在這種情況下,從家至社會人際關係反常、緊張,社會缺乏信用和規則,衝突加劇,人們精神壓力大,內心痛苦,缺乏安全感。道不是制度學說,而是自然的關係法則。道德也沒有古今、中外的界限。

人行道,心有所得則生智慧,身有所得則健康長壽。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絕不是人為的框架,而是隨順自然的產物。 由此可見,能夠實踐「五倫十義」的人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4樓:藏壽馬佳勇捷

人的道德底線其實很高,是仁、義、禮、智、信。

只是,我們這個世界實在太壞了,道德底線都一再突破。

其實現在的底線,已經沒有了。因為談到底線,還有什麼意思呢?有的人不仁不義,有的人卻只是不守信用,有的卻很殘忍。

5樓:粟米范姜磊

個方面,

第一,內在方面,無所愧疚

把內心培養成善良,完滿,富足,不憂不懼,從容不迫,無所愧疚。

當一個人在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禁得起推敲時,這是一個人的內在道德。

第二,外在方面,匹夫有責

我們在奮鬥自己理想的同時,也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為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的美好建設出一份力,能達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境界,但這種境界不是以損害自己或他人的個人利益為前提而實現的。應該是一個人在保障自己基本利益的基礎上,儘量為社會做多的貢獻,這就是外在道德。

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是什麼?

6樓:眾神·幻滅

做人的道德 就是仁、義、禮、智、信!古有語,人無信不立。足可見誠信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所以更可以說誠信是人的最基本道德!

7樓:突破天際

最基本的道德:誠信、愛心。

8樓:娛樂星星

一個人最怕什麼?被別人誤解,解釋不通。一顆心最怕什麼?被別人冷落,無人安慰。而能讓人感覺舒服,是最頂級的人格魅力。

9樓:郟春季小珍

兩個方面,

第一,內在方面,無所愧疚

把內心培養成善良,完滿,富足,不憂不懼,從容不迫,無所愧疚。

當一個人在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禁得起推敲時,這是一個人的內在道德。

第二,外在方面,匹夫有責

我們在奮鬥自己理想的同時,也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為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的美好建設出一份力,能達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境界,但這種境界不是以損害自己或他人的個人利益為前提而實現的。應該是一個人在保障自己基本利益的基礎上,儘量為社會做多的貢獻,這就是外在道德。

有了這兩點道德底線,我們既能對得起自己,又能對得起天下。

什麼是做人的道德標準

10樓:龍騎公子

1、百德孝為首。

對父母的孝敬,居所有道德中的首位,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孝敬,做其他事情也不會很好地去遵守道德規範的。

2、遵紀守法。遵紀守法是人的立身基礎,沒有這一點,其它一切都無從談起。

3、知榮辱。知榮辱是做人基本道德的方向,人的修養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就是知道榮辱,知道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行為就有了方向。什麼是榮辱,在以後的具體道德標準中加以說明。

4、實事求是,客觀準確地反映事實,從事實中總結道理。

5、憑藉自己的勞動來滿足自己的利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6、幸福地感知通過自己勞動獲取的利益,把享受自己勞動獲取的利益視為幸福。

7、平和為人,追求自己利益的滿足,但不損害他人利益,尋求人與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8、守誠信。說話辦事都要講誠信,講誠信就是用真實的自己與他人交往,說到做到,做不到不說,如果因為客觀的原因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要把真實的原因告訴對方,求得原諒,並負起相應的責任。

9、為人熱情,但要防範被他人傷害。人與人的交往,是以平等為前提的,如果在別人謀劃傷害你的同時,你還在熱情地與他交往,這就是愚鈍。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制止住他人的傷害行為,然後再與其交往,這才是明智的選擇。

10、處事為人要勇於負責任。負責任不是人的天性,而是人的社會性的表現,是要經過長期修養才能做到,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雖然如此,但是在需要的時候,人是必須要負起責任的。

你得到了權力,獲得了利益或欠了他人利益,之後這必須要負起責任。例如:父母把你養育**,你必須負起贍養老人的責任;你娶了妻生了子,必須負起家庭的責任;你與鄰居共用一個走廊,每天從鄰家門口路過,你就應當負起清掃走廊的責任;你的孩子傷了別人,你要負起給他人治傷與教育自己孩子的責任;你當上了公司的領導,你必須負起公司利潤和員工利益的責任。

11、與人交往不能自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這必須是高度修養的結果。從人的天性來講,在與人的交往中,往往都是考慮自身的利益為多,但是這樣的結果就無法與他人交往,自私反而獲得不了利益,客觀使人懂得自私反而滿足不了自己的利益,社會要求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必須考慮雙方的利益,不能自私,自私是人與人交往的最大障礙。

12、與人交往要有禮貌。禮貌就是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對他人表現出謙虛與恭敬;禮貌表現出本人的修養與對他人的理解;禮貌是人與人軟接觸的膠墊,是社會和諧的需要。人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受到各種不同的教育,必然形成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思維方式。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由於不同必然要發生矛盾,矛盾的硬碰硬使人無法交往,為了人們之間的順利交往,就要進行有彈性的接觸,這種彈性接觸的中間環節就是禮貌。禮貌使人與人之間順利交往成為可能,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潤滑劑。

例如:有人要求你辦事,你不想辦或辦不到,這時宛然謝絕就是禮貌,冰冷拒絕就是不禮貌,迴避是技巧,不回答是沒有智慧。

13、與人交往要注意界限。這個界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說話要注意界限,二是做事要注意界限。

說話辦事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界限,交往眾多繁雜,這個界限是非常難掌握的。按照人的天性,在與人交往的時候,都是以自己的感受為界限的,這個界限是不準確的。

與人交往辦事,必須以自己與他人的綜合感受為界限,例如:你向鄰居借1000元錢,鄰居有點捨不得,後來借給你300元錢,那麼這300元錢就是你與鄰居的金錢往來界限;再如,你向朋友借5000元錢,朋友有點為難,答應借給你4000元錢,那麼這4000元錢就是你與這位朋友的界限;再如,你向姐姐借20000元錢,姐姐全借給了你,並且還問是否還缺錢,那麼你與姐姐的界限就在20000元以上;你向爸爸借30000元錢,爸爸說自己總共有50000元,讓你把儲蓄折拿去用,那麼你與爸爸就沒有界限。

與人說話要注意界限,例如:老張到朋友家去做客,朋友的孩子不懂禮貌,老張當著眾人的面教育這孩子,朋友很沒面子,場面也很尷尬。在這裡就是老張說話不注意界限的結果。

孩子沒禮貌,是應當教育,但是老張是客人,卻當著眾人的面教育主人的孩子,這就是超越界限的表現。

說話辦事要注意界限,在這裡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課題,要了解他人,要理解他人,只有瞭解、理解他人,才能掌握好與他人交往的界限。理解他人是一個長期修養的過程。

14、大事必須清楚,小事需要糊塗。大事清楚,這需要人的知識與智慧,做到這一點需要學習自然與社會的科學知識,有了知識,就能清楚大事,這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對小事清楚這是人的天性,而不去計較小事,對小事糊塗,就比較困難,這需要經過長期的修養才能做到。

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呢,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做人做事的7個基本原則 1 好共事 求同存異,單打獨鬥難成氣候 好共事不是簡單的好說話的脾氣,而是優勢互補,求同存異的生存策略與藝術。好共事,能夠與人和諧相處,是人與人合作的基礎,也是成就大事的必然。合作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那種想憑藉一已之力,靠單打獨鬥成事的個人英雄主義,已經不適應時代的步伐...

怎麼提高修養?男人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原則是什麼

男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即 自強 自尊 自信和謹慎等四個方面。一 自強 常言道 打鐵全靠本身硬 一切事物的發展與生存都是建立在一定基礎之上的,沒有紙張畫家的妙筆丹青就無從談起 沒有地基建築師就沒法成就摩天大廈。同理做人也一樣要有一個基礎,而這個基礎就是以學習為前導 以實踐作步履的自...

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徵是什麼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徵是?

種群的主要特徵 1 種群密度 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徵.2 出生率與死亡率 3 遷入率與遷出率 4 年齡組成 年齡組成可以 該種群的增長趨勢.包括 增長型 穩定型 衰退型5 性別比例 種群密度,年齡組成是種群特徵,可以 未來種群數量的變化。種群的主要特徵,種群密度,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