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我國歷史上民族融合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3-07 06:46:25 字數 5712 閱讀 4867

1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民族之間通婚,進行經濟文化交流,或者一族統治另一族,實行民族同化

2樓:

雜居、通婚、入侵、**

3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時期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徑為:①民族遷徙:魏晉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內遷,他們在北方各地和漢族人民雜居相處。

②聯合鬥爭:西晉末年統治者對各族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十六國時期的連年戰亂,北方經濟破壞,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合起來,共同鬥爭,從而使民族之間聯絡更加密切。③友好往來:

魏晉以來,我國北方出現過幾次統一局面,在和平的環境中,各民族人民頻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程序進一步加快;在戰亂期間,這種交往也始終未斷。④各族間的征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組織,有利於民族融合。⑤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

4樓:匿名使用者

聯姻,通婚,通商,侵略

5樓:匿名使用者

促進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有:和親、戰爭、文化及經濟方面上的交流、改革國家內政、修改體制和貴族聯姻等。

6樓:sky彗星墜落

用和親來融合民族之間的關係

7樓:藍屏芊芊

和親 通商 遊牧民族入侵關內 邊疆地區的開發 各地區之間的戰爭

我國古代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8樓:**ile逝憶心

1、互補互惠的民族間經濟往來,促進民族融合。

2、思想文化上的交流和相互交融、認同,促進民族融合。

3、各民族遷徙與雜居、聚居,促進民族融合。

4、民族間的通婚,最明顯的是和親,促進民族融合。

5、戰爭後的大一統,讓民族漸漸融合在一起。

9樓:午夜申吟

遷移 戰爭 教育

10樓:巴楚柴德惠

民族融合是歷史發展、經濟發展與民族發展的必然。

首先從政治上來講,存在的和親政策其實就是一種民族融合。從漢代到唐代再到清代,許多公主或者皇族宗室女子被送往外族或者附屬國聯姻,這是一種政治目的的民族融合;另外還有少數民族內附、戰敗後被**政權招安等等民族融合形式。

其次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民族融合成為必然。隨著絲綢之路的勃興,中國與西亞繁榮經濟交往越來愈密切,在經濟交往過程中,往往出現所謂的「胡人漢化」或者「漢人胡化」的情況:吸收彼此民族文化之中的優勢之處,為己所用,這就在經濟生活中潛移默化的進行了民族融合。

另外,從文化角度而言,民族融合也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外國文化,尤其是歌舞的傳入,是民族融合成為一種有精神歸屬和精神共同感的必然。

歷史上民族融合形式多種多樣,各個朝代情況也不同。

我國歷史上民族融合有哪些主要方式

11樓:威海博銳化機

(1)民族遷徙,雜居相處。

經戰國至秦漢,中原廣大地區逐漸為華夏族——漢族的一統天下,非華夏族大量得到融合,其餘的亦從中原遷移到邊遠地區。

(2)經濟文化的友好交流。

兩晉、南北朝原居住在中國北部和西部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受漢族先進生產方式的影響,這些少數民族逐漸由遊牧轉變為農耕,社會結構,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等也漸次「漢化」。到隋、唐時期,他們差不多已全部融合為漢族了。

(3)聯合鬥爭,即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剝削壓迫的鬥爭中,各族人民加強聯絡和友誼。

不同部族和部落之間,通過和平交往或兼併戰爭,使許多非華夏部落相繼融入華夏族,其部落名稱也就此從史籍上消失。

(4)某些少數民族統治者進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

(5)民族之間的戰爭在客觀上也有助於民族融合。

伴隨著中國歷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與發展,以及統

一、**、再統一的反覆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鑑,促成了中國各民族共同的歷史進步。

12樓:烏孫靈玉

(1)民族遷徙,雜居相處。

(2)經濟文化的友好交流。

(3)聯合鬥爭,即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剝削壓迫的鬥爭中,各族人民加強聯絡和友誼。

(4)某些少數民族統治者進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

(5)民族之間的戰爭在客觀上也有助於民族融合。

(6)和親懷柔政策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追問:那麼請問新時期我國加強

民族團結

有何現實意義

回答:1.加強

民族團結

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這是全國人民的願望也是我國事業必定要取得勝利的基本保障。

2.加強民族團結有利於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把我國建設稱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

社會主義國家

,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

3.加強民族團結有利於把各族

人民的意志

集中起來,積極性調動起來,聰明才智發揮出來,同心同德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4.加強民族團結有利於維護少數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也是我國每個公民責任和一項基本義務。

13樓:繼潤

1、民族遷徙:中國魏晉以來,一些少數民族大批內遷(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內遷),他們和北方漢族人民雜居相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南遷江南地區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江南的開發;唐朝,黃河流域的人遷往邊疆;元朝時期,各民族互相遷徙。

2、聯合鬥爭:各族人**合起來,共同反對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使民族聯絡更加密切。它主要發生在中國封建國家的大**時期。

3、友好交往:特別是在中國古代的大統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環境中友好相處,融合加速。(民族融合的最主要形式)

4、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中國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和少數民族的封建化程序。

14樓:溼疣**中心

1.民族遷徙,雜居相處。 2.

經濟文化的友好交流。 3.聯合鬥爭,即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剝削壓迫的鬥爭中,各族人民加強聯絡和友誼。

4.某些少數民族統治者進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 5.

民族之間的戰爭在客觀上也有助於民族融合。 6.和親懷柔政策

15樓:匿名使用者

通婚、遷居 (1)民族遷徙,雜居相處。 (2)經濟文化的友好交流。 (3)聯合鬥爭,即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剝削壓迫的鬥爭中,各族人民加強聯絡和友誼。

(4)某些少數民族統治者進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

我國古代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些?

16樓:賴翔輝

民族融合的形式:

第一,民族遷徙。魏晉以來,一些少數民族大批內遷,他們和北方專漢族人民雜居屬相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南遷江南地區等等。

第二,聯合鬥爭。各族人**合起來,共同反對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使民族聯絡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別是在我國古代的大統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環境中友好相處,融合加速。

第四,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親」、「冊封」促進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護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贊干布結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從此唐朝和吐蕃「和同為一家」。

回紇的首領骨力裴羅接受唐朝「懷仁可汗」封號。713年,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羅閣為雲南王。

第六,兼併戰爭促進民族融合。春秋時在諸侯爭霸過程中,大國兼併小國,諸侯國逐漸減少,華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觸頻繁。

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徑有哪些

17樓:奔跑的窩牛的家

民族融合是兩個對等的民族經過長期的共同性增長的基礎上融為一體,民族差別得以最終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遷移雜居互相通婚,各民族互相學習共同發展。也指全世界民族消亡的途徑和方式。

指全世界建立共產主義社會以後,民族特徵和民族差別逐漸消失,形成為一個沒有民族界限的人類整體的歷史過程。

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徑有:

1、民族遷徙:中國魏晉以來,一些少數民族大批內遷(匈奴、鮮、卑、揭、氐、羌(五胡)內遷),他們和北方漢族人民雜居相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南遷江南地區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江南的開發;唐朝,黃河流域的人遷往邊疆;元朝時期,各民族互相遷徙。

2、聯合鬥爭:各族人**合起來,共同反對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使民族聯絡更加密切。它主要發生在中國封建國家的大**時期。

3、友好交往:特別是在中國古代的大統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環境中友好相處,融合加速。(民族融合的最主要形式)

4、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中國中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和少數民族的封建化程序。

5、「和親」「會盟」政策促進民族融合:

①中國西漢漢元帝時期,昭君出塞密切汗匈關係。

②641年,唐太宗派人護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同松贊干布結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從此唐朝和吐蕃「和同為一家」(長慶會盟),唐肅宗時和回鶻的「和親」;

③宋遼澶淵之盟。

6、邊境**促進民族融合:遼宋夏金之間設立的榷場,明朝與韃靼設立的互市。

7、「冊封」政策促進民族融合:

①漢武帝賜「滇王金印」 ;

②唐玄宗封粟末靺鞨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封南詔皮羅閣為雲南王;回紇的首領骨力裴羅接受唐朝冊封為「懷仁可汗」;

③清朝時,順治冊封**五世喇叭為「**喇叭」,康熙冊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

8、行政管轄促進民族融合。   

9、土司制度和「改土歸流」促進民族融合。

①、明朝時為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管轄沿用土司制度,任用少數民族首領當土司官,允許世襲,擁有很大的自主權。

②、清朝時在平定三藩之亂後實行大規模的「改土歸流」,加強了對西南的統治。

10、抵禦外國異族入侵和平定叛亂,促進民族融合:康熙帝兩次親征噶爾丹,明成祖時,西南兩司叛亂;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18世紀中期乾隆帝派兵鎮壓維吾爾貴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叛亂。康熙帝2023年和2023年,兩次雅克薩反擊**的勝利,並在平等的基礎上籤訂《中俄尼布楚條約》。

2023年,鄭成功收復臺灣。

11、兼併戰爭促進民族融合:春秋時,在諸侯爭霸過程中,大國兼併小國,諸侯國逐漸減少;六朝時期的**兼併戰爭和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清等政權的混戰都促進了華夏族的大融合。

12、國家的統一促進民族融合,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統一共四次九朝:即秦漢、西晉、隋唐、元明清。其中統一時間最長的是唐朝。

18樓:匿名使用者

民族融合形式 :

1、民族遷徙:

2、聯合鬥爭:

3、友好交往:

4、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

5、「和親」「會盟」政策促進民族融合:

6、邊境**促進民族融合。遼宋夏金之間設立的榷場,明朝與韃靼設立的互市。

7、「冊封」政策促進民族融合:

8、行政管轄促進民族融合。

9、土司制度和「改土歸流」促進民族融合。

10、抵禦外國異族入侵和平定叛亂,促進民族融合。

11、兼併戰爭促進民族融合。

12、國家的統一促進民族融合,

古代傳播資訊的方式有哪些,古代資訊傳播方式有哪些呢?

1 結繩 2 狼煙 3 跑步 4 漂流瓶 5 飛鴿傳書 6 訊號彈 7 書信傳遞 1.結繩。結繩記事是一種常見的原始資訊傳遞方法,它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應用廣泛且年代久遠。在階級社會裡,結繩的傳統被商人繼承下來,並在形制和用途上加以變化。在店鋪 茶樓及行商的攤位上,各種各樣的幌子或招牌,往往飾以各種飾片...

我國古代宮殿的佈局有哪些特點我國古代宮殿佈局的特點有哪些

宮殿建築又稱宮廷建築,是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突出皇權的威嚴,滿足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規模巨大 氣勢雄偉的建築物。這些建築大都金玉交輝 巍峨壯觀。從秦朝開始,宮 成為皇帝及皇族居住的地方,宮殿則成為皇帝處理朝政的地方。中國宮殿建築的規模在以後的歲月裡不斷加大,其典型特徵是斗拱碩大,以金...

我國名族習俗有哪些,我國56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1,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 自治區及青海海北 黃南 果洛 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 藏族自治州 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 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傳佛教。藏族人身穿長袖短褂,外套寬肥的長袍,右襟繫帶,腳穿牛皮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