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品週期理論的意義和侷限性是什麼

2021-03-07 03:56:25 字數 4930 閱讀 1703

1樓:經期衛士

(一)基本觀點

該理論將產品生命週期劃分為創新、成熟和標準化階段,說明在產品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各國在國際**中的地位不同,並把企業的區位選擇與海外生產及出口結合起來進行系統的動態分析。該理論將世界各國大體上分為三種型別,即創新國(一般是發達國家)、次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

1、創新階段

創新階段,是指新產品開發與投產的最初階段。創新國企業憑藉其雄厚的研究開發實力進行技術創新,開發出新產品並投入本國市場。由於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力量和人力資本,產品的技術密集度高,且由於生產技術不穩定、產量低,所以成本很高。

生產主要集中在創新國,因為新產品的需求**彈性較小,創新企業通過對新產品技術工藝的壟斷地位即可在國內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對於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次發達國家偶爾的少量需求,創新企業通過出口即可滿足,因此這一階段無須到海外進行直接投資。

2、成熟階段

成熟階段,是指新產品及其生產技術逐漸成熟的階段。隨著新產品生產和市場競爭的發展,市場出現了一系列變化:新產品的生產技術日趨成熟,開始大批量生產;產品的價值已為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次發達國家的消費者所認識,國外需求強勁;需求**彈性增大,企業開始關注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工藝和方法已成熟並擴散到國外,研發的重要性下降,產品由技術密集型逐漸轉向資本密集型。

與此同時,隨著創新國向次發達國家的出口不斷增加,進口國當地企業開始仿製生產,而進口國為了保護新成長的幼稚產業開始實施進口壁壘限制創新國產品輸入,從而極大地限制了創新國的對外出口能力。因此,創新國企業開始到次發達國家投資建立海外子公司,直接在當地從事生產與銷售,以降低生產成本、衝破市場壁壘,佔領當地市場。

3、標準化階段

標準化階段,是指產品及其生產技術的定型化階段。生產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產品和生產達到了完全標準化,研發費用在生產成本中的比重降低,資本與非技術型熟練勞動成為產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業的競爭主要表現為**競爭,創新國已完全失去壟斷優勢。

於是,創新國企業以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將標準化的生產工藝轉移到具有低成本比較優勢的欠發達國家,離岸生產並返銷母國市場和次發達國家市場。最後當該技術不再有利可圖時,創新國企業將其通過許可方式轉讓。

可見,隨著產品及其生產技術的生命週期演進,比較優勢呈現出動態轉移的特點,國際**格局相應發生變動,各國的**地位也隨之發生變化,創新國由出口國變為進口國,而勞動成本低的欠發達國家最終則由進口國變為出口國。根據該理論,各國應當依據比較優勢的動態轉移決定生產區位選擇與**方向。

(二)理論評價

產品生命週期理論首次將對外直接投資與國際**、產品生命週期納入一個分析框架,同時將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有效地結合起來,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論地位。該理論的特點是:第一,將壟斷優勢與區位選擇結合起來作綜合分析,較為全面地闡釋了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時機與區位選擇之間的動態關係。

第二,說明企業的比較優勢會隨著產品生命週期的階段性發展而發生動態變化,旨在啟發各國順應產品生命週期,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開展跨國生產和國際**。該理論還說明,由於新技術不斷湧現,產品生命週期日益縮短,為保持技術領先地位,企業必須更加重視研究與開發,不斷創新。

但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的不足在於:第一,理論的出發點是二戰後美國跨國公司在西歐的直接投資,因此難以解釋後起投資國如西歐、日本與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行為與規律;第二,無法解釋跨國公司全球生產體系建立起來以後遍及全球的投資行為,也無法說明非替代出口的投資增加以及跨國公司海外生產非標準化產品的現象;第三,從目前全球直接投資的存量和流量來看,其中大部分是發生在美國、歐盟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產業內的雙向投資行為,對這一現象該理論無法解釋。

2樓:匿名使用者

弗農在2023年發表的《產品週期中的國際投資與國際**》(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一文中提出了產品生命週期理論(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試圖用產品生命週期假說來揭示美國企業二戰後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和國際**的規律。

(一)基本觀點

該理論將產品生命週期劃分為創新、成熟和標準化階段,說明在產品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各國在國際**中的地位不同,並把企業的區位選擇與海外生產及出口結合起來進行系統的動態分析。該理論將世界各國大體上分為三種型別,即創新國(一般是發達國家)、次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

1、創新階段

創新階段,是指新產品開發與投產的最初階段。創新國企業憑藉其雄厚的研究開發實力進行技術創新,開發出新產品並投入本國市場。由於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力量和人力資本,產品的技術密集度高,且由於生產技術不穩定、產量低,所以成本很高。

生產主要集中在創新國,因為新產品的需求**彈性較小,創新企業通過對新產品技術工藝的壟斷地位即可在國內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對於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次發達國家偶爾的少量需求,創新企業通過出口即可滿足,因此這一階段無須到海外進行直接投資。

2、成熟階段

成熟階段,是指新產品及其生產技術逐漸成熟的階段。隨著新產品生產和市場競爭的發展,市場出現了一系列變化:新產品的生產技術日趨成熟,開始大批量生產;產品的價值已為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次發達國家的消費者所認識,國外需求強勁;需求**彈性增大,企業開始關注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工藝和方法已成熟並擴散到國外,研發的重要性下降,產品由技術密集型逐漸轉向資本密集型。

與此同時,隨著創新國向次發達國家的出口不斷增加,進口國當地企業開始仿製生產,而進口國為了保護新成長的幼稚產業開始實施進口壁壘限制創新國產品輸入,從而極大地限制了創新國的對外出口能力。因此,創新國企業開始到次發達國家投資建立海外子公司,直接在當地從事生產與銷售,以降低生產成本、衝破市場壁壘,佔領當地市場。

3、標準化階段

標準化階段,是指產品及其生產技術的定型化階段。生產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產品和生產達到了完全標準化,研發費用在生產成本中的比重降低,資本與非技術型熟練勞動成為產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業的競爭主要表現為**競爭,創新國已完全失去壟斷優勢。

於是,創新國企業以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將標準化的生產工藝轉移到具有低成本比較優勢的欠發達國家,離岸生產並返銷母國市場和次發達國家市場。最後當該技術不再有利可圖時,創新國企業將其通過許可方式轉讓。

可見,隨著產品及其生產技術的生命週期演進,比較優勢呈現出動態轉移的特點,國際**格局相應發生變動,各國的**地位也隨之發生變化,創新國由出口國變為進口國,而勞動成本低的欠發達國家最終則由進口國變為出口國。根據該理論,各國應當依據比較優勢的動態轉移決定生產區位選擇與**方向。

(二)理論評價

產品生命週期理論首次將對外直接投資與國際**、產品生命週期納入一個分析框架,同時將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有效地結合起來,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論地位。該理論的特點是:第一,將壟斷優勢與區位選擇結合起來作綜合分析,較為全面地闡釋了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時機與區位選擇之間的動態關係。

第二,說明企業的比較優勢會隨著產品生命週期的階段性發展而發生動態變化,旨在啟發各國順應產品生命週期,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開展跨國生產和國際**。該理論還說明,由於新技術不斷湧現,產品生命週期日益縮短,為保持技術領先地位,企業必須更加重視研究與開發,不斷創新。

但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的不足在於:第一,理論的出發點是二戰後美國跨國公司在西歐的直接投資,因此難以解釋後起投資國如西歐、日本與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行為與規律;第二,無法解釋跨國公司全球生產體系建立起來以後遍及全球的投資行為,也無法說明非替代出口的投資增加以及跨國公司海外生產非標準化產品的現象;第三,從目前全球直接投資的存量和流量來看,其中大部分是發生在美國、歐盟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產業內的雙向投資行為,對這一現象該理論無法解釋。

簡單說出產品週期理論及其現實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產品生命週期(product life cycle),簡稱plc,是產品的市場壽命,即一種新產品從開始進入市場到被市場淘汰的整個過程。弗農認為:產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營銷生命,產品和人的生命一樣,要經歷形成、成長、成熟、衰退這樣的週期。

就產品而言,也就是要經歷一個開發、引進、成長、成熟、衰退的階段。而這個週期在不同的技術水平的國家裡,發生的時間和過程是不一樣的,期間存在一個較大的差距和時差,正是這一時差,表現為不同國家在技術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產品在不同國家市場上的競爭地位的差異,從而決定了國際**和國際投資的變化。

現實意義:

1)產品生命週期理論揭示了任何產品都和生物有機體一樣,有一個從誕生—成長—成熟—衰亡的過程,不斷創新,開發新產品。

(2)藉助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可以分析判斷產品處於生命週期的哪一階段,推測產品今後發展的趨勢,正確把握產品的市場壽命,並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採取相應的市場營銷組合策略,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產品生命週期是可以延長的。

(4)產品生命週期用以解釋工業製成品的動態變化具有一定現實意義,對解釋國際**有重要參考作用。它引導人們通過產品的生命週期,瞭解和掌握出口的動態變化,為正確制定對外**的產品戰略,市場戰略提供了理論依據。

(5)它揭示出比較優勢是不斷在轉移的,每一國在進行產品創新、或模仿引進、或擴大生產是,都要把握時機。而進行跨國經營,就可以利用不同階段的有利條件,長久保持比較優勢。

(6)它還反映出當代國際競爭的特點,即創新能力,模仿能力,是活的企業生存能力和優越地位的重要因素

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的理論意義

4樓:溫柔_389櫦

(1)產品生命週期理論揭示了任何產品都和生物有機體一樣,有一個從誕生—成長—成熟—衰亡的過程,不斷創新,開發新產品。

(2)藉助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可以分析判斷產品處於生命週期的哪一階段,推測產品今後發展的趨勢,正確把握產品的市場壽命,並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採取相應的市場營銷組合策略,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產品生命週期是可以延長的。

(4)產品生命週期用以解釋工業製成品的動態變化具有一定現實意義,對解釋國際**有重要參考作用。它引導人們通過產品的生命週期,瞭解和掌握出口的動態變化,為正確制定對外**的產品戰略,市場戰略提供了理論依據。

(5)它揭示出比較優勢是不斷在轉移的,每一國在進行產品創新、或模仿引進、或擴大生產是,都要把握時機。而進行跨國經營,就可以利用不同階段的有利條件,長久保持比較優勢。

(6)它還反映出當代國際競爭的特點,即創新能力,模仿能力,是獲得企業生存能力和優越地位的重要因素。

試論述國際投資學中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的階段及三階段模型的區位轉移

如果你想喜bai歡做生 意du,對賺錢的慾望強烈,國際商務zhi或市場dao營銷適合你 如果你內是有錢的人容家,又有較好的社會關係,將來有條件進入銀行或大投資公司工作,金融與投資方面是很不錯的喲 如果你不怕吃苦,肯學肯幹,想更多的靠自己個人的努力達到人生目標,學習國際物流專業,也是較好的.商務與營銷...

企業通過開拓國際市場延長產品生命週期的案例,要具體的,案例盡

長城汽車,最早的皮卡本來已經要淘汰,但是由於南美的一些國家許多客戶喜歡,變又加大了產量。該產品曾經作為南美國家新發行貨幣圖案,成為國民心中的小康標誌物。請列舉一個產品生命週期的例子。舉例 柯達公司彩色膠捲。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kodak pany,簡稱柯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產品及相關服...

簡述國際分工理論的主要內容,國際分工理論的主要內容

答 比較優勢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大衛李嘉圖,是英國產業革命深入發展時期的經濟學家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集大成者。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觀點是 在國際 中,起決定作用的不是絕對優勢,而是比較優勢,應本著 兩優相權取其重 兩劣相權取其輕 的原則進行分工和 即各國只有集中生產並出口具有 比較優勢 的產品,進口具有 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