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的問題關於佛教的一個問題!!!!

2021-03-07 03:25:59 字數 5123 閱讀 5279

1樓:木繹

什麼是真正的出家

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離六十二見處於涅盤。智者所受聖所行處。

降伏眾魔度五道。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

離眾雜惡摧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無繫著無我所。

無所受無擾亂。內懷喜護彼意。隨禪定離眾過。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

所以者何。佛世難值。諸長者子言。

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應該是為了修身成佛

既然你說無慾無求 那麼為什麼又說是慾望呢?

證得菩薩的果位 就已經是無我相 既然我都看破 那麼又是誰再求呢?

應該說他們在迴歸清淨本性

然後才能救渡眾生

自己還未得救 又能救誰呢????

2樓:

呵呵,問的好,我來回答你吧,你要記住我說的啊

唯物主義者,就是唯物主義本身,它最堅實的基礎是什麼啊,是它的認識論,他強調 物質決定意識,對吧。

就是先有物質後有意識,那麼唯物主義主義為什麼說是先有 物質,後有意識呢???

是不是因為人們先感受到物質的存在,然後反映到大腦,產生一種意識——物質是存在的。所以他們說先有物質,後有意識,對吧

也就是說,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 物質——感覺——意識,再進而產生諸如精神,信念等等精神上的東西

而所有宗教的認識論就有所不同了,以佛教為例。他們的認識論是 物質——感覺——意識,和唯物主義表面上是一樣的,但是 你要注意了,由物質——感覺這一步,我們正常人是怎麼感覺的,用我們的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感覺(比如你喜歡某某mm的感覺,失戀時內心的感覺,這是感覺),無非就是這六種,對吧

但是有的人的感決並不是6種,而是更多,7種,8種或更多,明白嗎?也就是說他們能感覺到我們正常人(其實正常人也就是普通的人類)6感以外的東西,在他們感覺到的就是佛教所說的五眼六通,此時由物質——感覺,感覺到的就和我們普通人(佛教講的凡夫)不同的,他們的才是更真實的

舉個例子,螞蟻只會在地面上爬,它的世界只是二維平面的,它從地面爬到牆上,但它並不會感覺到地面和牆之間是三維空間的,它只是認為自己從一個平面到了另一個平面,還是平面的。也就是說對於螞蟻來說它永遠感受不到空間的存在,這是科學所證實的

在人類看來,螞蟻是錯誤的,但相信你也知道,當今理論物理也證實宇宙至少有12維,也就是說,可能在某些人眼力,我們就是他們的螞蟻

佛教講普通眾生只有6感,6感對應眼,耳,鼻,舌,身(觸覺),意(感覺)6根, 6感與6根合和而生6道,眾生(就是你我這樣只有正常6感的普通人)就在6道中輪迴

說到這,你該明白了,出家人都是為了成佛的 有人問過六祖慧能是來幹什麼的

他說「我是來成佛的」

那他們不就有慾望了嗎?

你要清楚,真正的修佛不是讓人滅掉所有的慾望,其實慾望是滅不掉的。不是滅掉慾望,而是無間的覺察到自己的每個慾望,「無間的覺察」就是「佛」啊,佛既是名詞,更是動詞——覺察。

無間的覺察到自己的每個慾望,也就是慾望隨著它的產生就滅區了,當即生起,當即滅下。而不是不產生慾望。明白了吧

修佛,當然是要成佛,但這種慾望即生即滅。這才是佛

3樓:匿名使用者

你親自問過和尚是因為害怕下地獄才修身成佛的?還是有哪個師傅告訴你他們是害怕下地獄才去出家的?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揣度別人的思想,也不要隨便談論你根本什麼都不瞭解的東西,這樣很可怕,你會被困死井底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出家分三種:出俗家,出心家,出三界家。

樓主所言是出俗家,但出家並非僅僅是為了「修身成佛和怕死後下地獄」,「修身成佛」當然是佛子之所願,這在四巨集誓願中的「無上佛道誓願成」體現的很充分。

「怕死後下地獄」就未必了,要知道,下地獄有兩種方式,一為業力所牽,二為乘願而來.地獄中的大菩薩也有很多的,地藏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為六道眾生說法也是.所以地獄沒什麼可怕的.

除了上述兩點,出家人稱為福田僧,其更高的使命,是弘揚佛法,紹續如來種姓,為眾生廣種福田.

至於有很多人不相信普度眾生,也很正常.這正是當今社會,末法時代,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物慾橫流,以拜金主義為主流思想導向的真實寫照.

大乘佛法的菩薩道,正是以普度眾生為己任的.要知道,佛是福德智慧二足尊,要成就佛果,必須福德智慧圓滿具足,福德是成就的必備資糧.而福德的積累,是以拔眾生苦,與眾生樂,普度眾生的慈悲心的體現,所謂"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這一點,可以從菩薩四攝法和六度萬行中,得以充分體現.

成佛是願力,是離苦得樂,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願行,如同地藏菩薩所代表的大願,絕非世人理解的慾望.

5樓:匿名使用者

佛陀只教導消除痛苦的方法。

世間有2種人,一種是有痛苦的,一種是沒痛苦的。那麼你希望自己有痛苦還是沒有痛苦呢?

世尊說道:「賽羅啊!我精心教誨的梵行是現世的,直接的,對努力修習者來說,出家不會徒勞無益。」

6樓:匿名使用者

我想知道和尚為什麼要出家做和尚,為的是修身成佛?還是怕死後下地獄?

我認為是成佛和下地獄兩個原因都有,但關鍵是要相信有佛有地獄。

無論是想要成佛還是怕下地獄,不都是一種慾望的表現嗎?

完全可以說是都是慾望的表現。但是 如果 你看到你的孩子在暢快的玩臭泥巴,而且孩子還玩的很有興致,然後和你思維一下你要養父母老婆孩子~~層次不一樣,所以 同樣一個慾望的詞 因為環境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含義。

不要說是單純的為了普度眾生什麼的,我想只要是智力正常點的人,都不會相信。

不相信是很正常的,和智力反而會成反比,但是現在過了這麼多年了~~~如果樓主你還不信~~呵呵 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啦呵呵。大同小異總該知道是什麼意思吧~~

7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首先要分清慾望與願望的區別。

對佛教徒來說,慾望是必須要清淨的。但並不是說,佛教徒沒有願望。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是地藏王菩薩在很久以前發的願。

還有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看看這些願有多巨集偉。

可以這麼說,佛菩薩是慾望最清淨,願望最巨集偉的人。

發大願是大乘佛教的根本。

發大願度化眾生,發大願成佛,是大乘佛教的出發點。

如果是小乘佛教,就沒發度眾生的願。

8樓:青山碧水間

你信不信不重要、我信就可以了。

信佛的最終目的是看破宇宙人生真相。

佛教的無慾無求,一方面是指無世俗慾望、不求名利,另外一方面則是眾生本來是佛、去掉錯誤立刻就成了,也不必求。

9樓:覺者

欲:希求之義,希求塵境也。唯識論五曰:「云何為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俱舍論四曰:「欲謂希求所作事業。」

樓主你看看,這個欲如果用於修行正法的話,是勤依為業,所希求的事業是成佛,這樣,這個欲本身就是導向正面的原動力。

反之如果是用於物慾的話,就是不妙了

欲是中性的,關健是人取向問題。

10樓:帥帥的良

更有人批駁出家為不孝、逃避責任。殊不知,多元化的社會,需要各種人才。心靈救度的大任,正有賴僧寶來承擔。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出家才是真正大孝,因為出離的是煩惱之家,所做的是紹隆佛種,弘法利生之事。地藏菩薩發願: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何等積極!

佛教愛護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的生存權

既然您是唯物主義者,那就是客觀事實的存在,不說假設的東西

如今,我們佛教出家人,承擔著心靈救度的大任,承擔著保護生命,愛護生命的責任,我們舉辦放生,開設護生園區,開設流浪貓狗救助園區,開設年輕人墮胎後的心靈輔導課程,佛教承擔著重要的工作,如果您認為勤奮好學,勤求上進是一種慾望的表現,那難道叫人做木頭人?那做了木頭人,你又要說佛教只會做木頭人

佛陀告訴我們適當的慾望是人類所必須的,比如肚子餓了要吃飯啊,口渴了必須喝水,人累了就要休息啊,這是正常的身理和心理反映

貪得無厭,懶惰成性才是慾望!

既然是唯物主義者,當從客觀角度去認識佛教,不能只靠感覺,靠平時的一點認識來推測,佛教是智慧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多少人本來要自殺,聽了佛教的心靈講座,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多少人因為做過牢沒社會看不起,佛教接納他們,佛教鼓勵他們

佛教除了弘揚佛法外,我們做到了愛護生命,保護生命,利益生命的原則。

在行住坐臥中,在心念上時時展現出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出家是了不起的大事,可不簡單,出家人也是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員

唯物主義應該是理性的,有的人講起來就很有意思

問他什麼是佛?不知道,佛是什麼意思?不知道,佛教在講什麼?不知道

你問他什麼,他都不知道,你叫他批評他就什麼都知道

我們佛教也講唯物啊,我們也承認客觀的事實的存在的

唯物主義忽視了心的重要,比如一朵花非常漂亮,這花漂亮是客觀事實的存在

可是呢?當你心情極度不好時,你還有心情去認為這花美嗎?雖然客觀花很美,可是你不會認為他美,這就是因為心

而唯心主義,缺乏唯物的基礎,什麼都是心裡想什麼就是什麼的唯心論是錯誤的

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是不圓滿的。

佛教則是建立在唯物上的唯心

我們即有唯物主義的思想,但也有正確看待心的智慧

有機會,我們可以互相學習,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嘛

我們也很尊重您啊,也非常的讚歎您,希望有機會也能向您學習唯物的東西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說是單純的為了普度眾生什麼的,我想只要是智力正常點的人,都不會相信。」此正為眾生之自私與愚痴

12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你先讓自己明白什麼是「正知見」,也許你就找到答案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麻雀對天鵝說「你飛那麼**嘛?腦子有問題吧。」

出家是把生命獻給眾生。

14樓:將央

難道現在社會上那些許許多多的高僧大德的智力不夠???...先進來再說嘛...幼稚園的兒童是不可能知道高學府裡的事情的.......

15樓:

沒那麼複雜

你平時有很多時候不如意,有很多煩惱。佛法幫助你解除煩惱。

在空靈中心靈得到一份寧靜。

和尚是傳法之人,他本身信佛,而且佛法水平比較高,而且,他有志讓大眾從佛法中得到利益,有志人佛法永駐人間。

關於佛教的問題,關於佛教的一個問題。

樓主這樣子理解佛境界是因為樓主的思維還侷限在實在論 唯物論裡面。佛教的學問在於思維上的突破。所謂的悟道,不是於現實上你的生命離開了這個世界,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去,而是你的生命因為思維的轉化,而於精神上達到了不同的境界。這個世界不會有所謂的系統崩潰的問題存在,所謂的系統崩潰只是人的概念而已,系統 是概念...

問幾個佛教問題,問幾個關於佛教的問題

1.有供養僧人一說,請問怎麼供養呢,是到寺廟捐香油錢嗎?還是直接給錢給僧人?現代有給寺院捐錢,也有給法師紅包的。而在佛陀時代,出家人只能接受四事供養,即 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而且僧人接受供養後,必回饋施主講經說法,或者誦經解惑等等法供養,是一個雙贏過程,不是單向的。在理上說,華嚴經 普賢菩薩行願...

問關於地鐵的問題,問一個關於地鐵的問題

其實每條線都有自己的車輛段和停車庫等,車輛段可以進行所有的維修,檢測等專案,停車庫一般只能停放列車,不同線路之間是可以通過道岔互通的,但是一般不用那些道岔,只有在某條線車不夠用臨時調車才會用到,你說的通向不知名地方的隧道,也可能是備用道,比如列車出故障了,臨時放在那裡,也可能是人防需要,通向某個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