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的發展史書的演變歷史

2021-03-07 02:58:19 字數 4747 閱讀 9321

1樓:匿名使用者

1、概述

書籍的歷史和文字、語言、文學、藝術、技術和科學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絡。它最早可追溯於石、木、陶器、青銅、棕櫚樹葉、骨、白樺樹皮等物上的銘刻。將紙莎草用於寫字,對書籍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約在公元前30世紀,埃及紙草書卷的出現,是最早的埃及書籍雛形。紙草書卷比蘇美爾、巴比倫、亞述和赫梯人的泥版書更接近於現代書籍的概念。

2、簡策

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是約在公元前 8世紀前後出現的簡策。西晉杜預在《春秋經傳集解序》中說:「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

」這種用竹木做書寫材料的「簡策」(或「簡牘),在紙發明以前,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將竹木削製成狹長的竹片或木片,統稱為簡,稍寬長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簡編綴在一起叫「策」(冊)又稱為「簡策」,編綴用的皮條或繩子叫「編」。

3、帛書

中國古代典籍,如《尚書》、《詩經》、《春秋左氏傳》、《國語》、《史記》以及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近年在山東臨沂出土的《孫子兵法》等書,都是用竹木書寫而成。後來,人們用縑帛來書寫,稱之為帛書。《墨子》有「書於帛,鏤於金石」的記載。

帛書是用特製的絲織品,叫「繒」或「縑」,故「帛書」又稱「縑書」。

4、卷軸

公元前 2世紀,中國已出現用植物纖維製成的紙,如2023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橋紙。東漢蔡倫在總結前人經驗,加以改進製成蔡侯紙(公元105)之後,紙張便成為書籍的主要材料,紙的卷軸逐漸代替了竹木書、帛書(縑書)。中國最早發明並實際運用木刻印刷術。

公元 7世紀初期,中國已經使用雕刻木版來印刷書籍。在印刷術發明以前,中國書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軸。公元10世紀,中國出現冊葉形式的書籍 ,並且逐步代替卷軸,成為世界各國書籍的共同形式。

5、活字印刷術

公元11世紀40年代,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產生活字印刷術,並逐漸向世界各國傳播。東到朝鮮、日本,南到東南亞各國,西經中近東到歐洲各國,促進了書籍的生產和人類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公元14世紀,中國發明套版彩印。15世紀中葉,德國人j.谷登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術加快了書籍的生產程序,為歐洲國家所普遍採用。15~16世紀,製造了一種經濟、美觀、便於攜帶的書籍;荷蘭的埃爾塞維爾公司印製了袖珍本的書籍。

從15~18世紀初,中國編纂、繕寫和出版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書性質和叢書性質的出版物── 《永樂大典》、 《古今圖書整合》、《四庫全書》等。

6、平版印刷

18世紀末,由於造紙機器的發明,推動了紙的生產,併為印刷技術的機械化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印製插圖的平版印刷的出現,為膠版印刷打下基礎。

19世紀初,快速圓筒平臺印刷機的出現,以及其他印刷機器的發明,大大提高印刷能力,適應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對書籍生產的不斷增長的要求。

從書籍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我們瞭解,書籍逐漸的發展到輕便、歷久,易於記載、複製文字和圖畫的材料上,通過不斷完善的技術方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流傳和儲存資訊,具有宣告、闡述、貯存與傳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書籍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跨入20世紀,書籍已成為傳播知識、科學技術和儲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資訊手段,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

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

2樓:88青青果果

甲骨文——金文——簡——帛書——石經——拓印——紙質書——電子書

3樓:小劉劉

在我國古代,書籍裝幀經歷了卷軸裝、旋風裝、經摺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我國才有了現代裝幀藝術形式的書籍。

4樓:楓狼

「書法的演變過程是現有了甲骨文,之後是金文

,甲骨文和金文合稱為大篆書法,金文之後出現了小篆書法,然後是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楷書是現在最常用的書法。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字型,最早的時候是紀錄在龜甲獸骨上的,所以被稱為甲骨文。甲骨文是現在...」

5樓:匿名使用者

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就有了文字。這些文字是刻在烏龜殼和扁平的獸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這些文字,直到2023年才發現。

那是清朝光緒二十五年,有一位叫王懿榮的**得了病。他懂得醫道,每次抓來的藥,都要親自看過,然後煎熬。有一次,他偶然在一味叫「龍骨」的藥上面,發現有許多好像文字的東西,他感到驚訝。

於是把這家藥鋪裡刻有這種文字的「龍骨」全買下來,憑著他對中國古文字的很深的造詣,考證出這些「龍骨」是殷商時代遺留下來的烏龜殼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那時使用的文字。在這些一片片的甲骨上,記載了殷代的祭祀、戰爭、農業、牧業、手工業、氣象、政權組織,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概況。後來人們把這種文字叫做甲骨文,這些「龍骨」可以說是書籍的雛形。

正式的書籍,是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出現的。起先,人們把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上,這些木片或竹片叫簡或牘。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樣長度和寬度的細條(一般5寸至2尺長),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筆寫,每片可以寫8到14個字。

有的把簡牘用麻繩、絲繩或者皮條串編起來,叫做「冊」,也寫作「策」。這個「冊」字,像在幾片竹簡中間穿上繩索的樣子。傳說孔子因為勤奮讀書,竟把這種穿冊的皮條翻斷了多次。

這種笨重的書使用起來當然是極不方便的。據說,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簡牘文書有120斤重。西漢的時候,東方朔給漢武帝寫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簡。

春秋末期,還出現了寫在綢子上面的書。這種書叫做帛書。它可以捲起來,一部書就是一卷或幾卷綢子,用木棒做軸,所以也叫它卷軸。

後來,「卷」成了書的量詞。人們常說的「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就是從這裡來的。這種書比竹簡輕便,但成本太高,不容易普遍採用。

紙的發明,為書的發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東漢有個叫蔡倫的,改進了西漢時候的造紙技術,於是出現了用紙抄寫的書。這種書也是一捲一捲的,輕巧適用,成本較低,儲存方便,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但是,用手抄寫紙書很費事,後來又發展成雕版印刷:

刻好一面印一面,一套木刻板可以印幾百部到幾千部的書。現在儲存下來的最早的雕版書籍,是唐朝鹹通九年的《金剛經》,藏於英國博物館。

雕版印刷質量差,效率不高,雕刻一套書版要幾年,而且一部書要刻許多塊板,佔用大量房舍存放,發現了錯誤也不好改。宋朝慶曆年間,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用粘性膠泥做成厚塊,刻上一個一個字,用火把泥塊燒硬。

印書時,就把一個個活字塊,按照書稿的次序,放在一塊鐵板上,用松香、蠟和紙灰等東西把它們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壓平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製版比較容易,發現錯誤可以隨時改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繼續使用。

這是印刷史上劃時代的改革。

到了近代,隨著造紙工業的發展和印刷技術的提高,印書花樣翻新,如油印、石印、鉛印、膠板彩印、影印,以及靜電覆印等,於是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書。

隨著電子和鐳射技術的廣泛應用,近年來,又出現了許多奇妙的書,像會說話的書,能活動的書,立體的書以及縮微型的書,等等。

會說話的書,是在書裡裝有微型唱片或者錄音帶,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發音代號,通過電子儀器可以還原成為人的聲音。一些兒童讀物,在封底上鑲有微型唱片和唱針。唱針接觸唱片以後,隨著唱片的轉動,就可以聽到書中出現的人物的聲音。

更有趣的是一種叫做「電視唱片」的書,也叫「視盤」,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過一種特殊的鐳射方法,把影象和聲音錄到視盤上,收看的時候,把放像機接到電視機上,就可以把影象和聲音還原。根據學習和研究的需要,還可以使畫面隨著停下來。

出版某種重要的學術著作或者**,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實驗情況,錄在視盤上,跟書籍一起出賣。視盤既可以顯示物體運動情況,也可以顯示許多微妙的現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質的分子運動,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動畫的辦法顯示。

還有一種書,插圖是立體的。開啟書,書裡的人和動物會站起來,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現在的書,品種多,而且有的越來越小。「縮微膠捲」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用照相機把書或者資料縮拍到膠捲上,一般縮到原書大小的1/48。

使用的時候,通過閱讀器可以放大到原來大小。其實這種縮微技術,早在19世紀普法戰爭時候就使用過,當時法國的諜報人員把一份3000多頁的情報縮拍在一張幾寸長的膠片上,讓信鴿帶回了巴黎。

縮微圖書儲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萬種每種15萬字的書放在一塊兒,它的總重量大約有5噸, 而縮微以後的膠片只有15公斤。

科學在發展,書也在不斷演變,它以越來越豐富的營養,哺育著勤奮學習的人們。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為例,最初的結環記事,到甲骨刻字,再到竹木片記事,到東漢蔡倫時期發明蔡倫紙開始在紙上書寫,唐朝時的雕版印刷,宋朝時畢昇發明活字印刷,這些雖然印刷方式不同,但大都是在紙上,近代以來有鉛字印刷,隨著第三次現代革命的發展,印刷方式發生了改變,出現了鐳射排版,排版效率大為提高,網路的發展,電子書出現。

書的演變歷史

7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甲骨的書,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後期,當時紙尚未發明,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和獸骨為材料,把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甲骨的書。簡牘的書簡牘是對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的概稱。

古**本書在紙發明初期,紙書並未完全取代簡牘與縑帛圖書,而是三者並用。此外,還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圖書到現代的電子書。

無論古今中外,對於書,人們總給予最高的肯定與特別的關懷。手工精製的紙特別適合中國書畫之用,分生宣和熟宣兩種。

人類許多偉大的創造,大都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的過程,並聚合無數人的心力,時刻成長、壯大,圖書也不例外。以我們中國為例,它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其間人們所投入的智慧與勞力,更無與倫比。圖書在迭次的創造改進,才有今天的面貌。

大體來說,史歷上,除了某些為特殊目的所製作的圖書之外,書籍的發展,略有脈絡可尋。最早人們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時,可能只借手勢或音量做為媒介。其後,從經驗的累積,進而確定一些固定的音節,來代表某種特定的意義。

書的演變歷史書的發展過程

甲骨的書,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後期,當時紙尚未發明,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和獸骨為材料,把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甲骨的書。簡牘的書簡牘是對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的概稱。古 本書在紙發明初期,紙書並未完全取代簡牘與縑帛圖書,而是三者並用。此外,還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圖書到現代的電子...

漢字演變的歷史,中國的漢字發展史

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略歸納為五個階段 聲 形 象 數 理.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地方,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範,並且有一定的規律性,具備了簡單文字的特徵,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漢字的萌芽。漢字形成為系統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紀的商朝。考古證實,在商朝早期,中國文明已發展到相當高...

紙的演變過程紙的發展史

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記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來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 即簡牘 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木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 灞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