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的簡介安史之亂簡介背景內容及影響

2021-03-06 22:21:05 字數 6075 閱讀 2137

1樓:快速射門

安史之亂是我國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

,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亂」係指他們起兵反對唐王朝的一次叛亂。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55~762年)結束,前後達七年之久。這次歷史事件,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對唐朝後期的影響尤其巨大。

安史之亂爆發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節度使之士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十五萬士兵,號稱二十萬,在范陽起兵。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重點人物

* 安祿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貴族,因功受唐王朝賞封賜姓「安」; * 安慶緒:安祿山之子。

* 史思明 * 史朝義:史思明之子。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陳玄禮 郭子儀 李光弼 許遠 張巡 顏杲卿 魯靈 張介然

安史之亂的經過

(一)范陽叛變—— 楊國忠與安祿山不和,安祿山恐楊國忠對己不利,遂以討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叛變,安祿山一路南下,不足兩月,已攻陷洛陽,自立為燕帝,國號燕。

(二)肅宗即位—— 安祿山破潼關,活捉守將哥舒翰,直入長安。玄宗倉惶入蜀,行至馬嵬驛,軍士譁變,楊貴妃被逼自縊,太子李亨即位靈武,是為肅宗。

(三)祿山被殺—— 不久,安祿山被長子安慶緒所殺。郭子儀得回紇之助,收復長安和洛陽。

(四)思明叛變—— 史思明降唐,受封為范陽節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將之消滅,究洩,史思明遂反叛。

(五)思明稱帝—— 郭子儀、李光弼進擊安慶緒,包圍鄴郡,史思明帶兵援助安慶緒,合併其兵,回范陽,稱大燕皇帝。

(六)平定亂事—— 史思明與李光弼相持年餘後被養子史朝義所殺。李光弼再借回紇兵,大破史朝義。史朝義部下田承嗣、李懷仙降唐,史朝義被殺,安史之亂遂告平定。

根源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兼併,莫懼章程」,以至「黎甿失業,戶口雕零,忍棄枌榆,轉徙他土」。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

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開,僭擬官掖。車馬僕御,照耀京邑,遞相誇尚。

每構一堂,費千萬計」。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佞人物李林甫,出入宰相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已,培植黨羽,「公卿不由其門而進,必被罪徙;附離者,雖小人且為引重」。

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軍閥哥舒翰與東北派軍閥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

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

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視為「二聖」。

**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

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

地方軍閥的日益強大,與**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唐****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的因素,然而這並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性質。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於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鬥爭,這些區域性地區反**的鬥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安史之亂的影響

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點

第一,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

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

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第二,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後實際上統一的**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餘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後來這種狀況遍及全國。安史亂起,唐王朝分崩離析,已經沒有力量鎮壓這次叛亂,只好求救於回紇以及由少數民族出身的大將。當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從鄴城敗退時,唐遣鐵勒族將領僕固懷恩追擊,僕固與唐王朝有矛盾,為了私結黨羽,有意將安史舊部力量儲存下來,讓他們繼續控制河北地區,使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仿河北中部)、李懷仙據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領節度使之職。

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賦不入於朝遷」,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於一身,「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今山東淄川、益都一帶)李正已,宣武(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不服朝廷管理。

這些方鎮或「自補官吏,不輸王賦」,或「貢獻不入於朝廷」,甚至驕橫稱王稱帝,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唐亡,這種現象沒有終止。

第三,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起義,形成唐中葉農民起義的高潮。安史之亂後,國家掌握的戶口大量減少。潼關和虎牢關之間,幾百裡內,僅有「編戶千餘」,鄧州的方城縣,從天寶時的萬餘戶,驟降至二百戶以下。

**卻把負擔強加在猶在戶籍上的農民,所謂「靡室靡農,皆籍其谷,無衣無褐,亦調其庸」。唐憲宗元和年間,江南八道一百四十萬戶農民,要負擔唐朝八十三萬軍隊的全部糧餉,所以「率以兩戶資一兵,其它水旱所損,徵科妄斂,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鎮統治下的人民,也遭受著「暴刑暴賦」,如田承嗣在魏博鎮「重加稅率」,李質在汴州搞得地區「物力為之損屈」,等等。

唐**和各藩鎮的橫徵暴斂,終於激起了農民的不斷武裝起義,代宗一朝,「群盜蜂軼,連陷縣邑」,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發生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的浙東袁晁起義,同年的浙西方清起義,以及同期的蘇常一帶的張度起義,舒州楊昭起義,永泰年間(公元765年)邠州起義等等。這些起義雖說很快就被鎮壓,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四,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鎮隨之全部喪失。此後,吐蕃進一步深入,唐政權連長安城也保不穩了。

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2樓:淚

簡介: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於發起反唐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背景簡介:

唐代經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巨集貞觀,政啟開元」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達至鼎盛。安史之亂髮生後,對唐朝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3樓:張風富志勇

安史之亂簡介(背景、內容及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安史之亂簡介: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擴充套件資料:

背景:唐代經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巨集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經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安史之亂髮生後,對唐朝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內容:1、藩鎮崛起

安史之亂前的唐朝疆域

隨著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間屢次開疆拓土,先後平定遼東、東、西突厥、吐谷渾等地區,使唐朝成為一個國境極為遼闊的國家。同時,為了加強**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便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

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支度使等職而兼管轄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這就使得原來為一方之長的州刺史變為其部屬。據《新唐書 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

節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為唐皇室隱憂。

2、外重內輕

唐初,全國實行府兵制共置634個折衝府,其中有261個位於保衛京師長安的關中,故軍力是外輕內重,保證唐室有足夠的兵力保衛京師及其政權。唐玄宗開元十年設定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之勢。開元十四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

而天寶年間,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擁兵20萬,實力強大。

相反,**兵力則不滿8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的危機。

從貞觀年間開始,任用將領裡的蕃將如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都是因為忠誠效力而獲得提拔,但是仍然不能當上將,皆由大臣控制,所以上面還有餘權可以節制下屬。先天、開元年間,大臣中如薛訥、郭元振、張嘉貞、王晙、張說、蕭嵩、杜暹、李適之等人,都是從節度使而升為宰相的。

李林甫擔心儒臣因籌劃方略而得戰功,又得高位,因而想杜絕這一條升官接近皇帝的路,好鞏固自己的權勢,於是勸說唐玄宗:「以陛下的雄才大略,國家富強,而夷狄還有沒被剿滅的原因,都是因為文官為將,他們不敢冒矢石身先士卒。

不如任用蕃將,他們生的雄健,哺養在馬背上,成長在行陣中,天性驍勇。如果陛下能感化他們而任用之,他們定能效死,夷狄就不愁不能剿滅了。」唐玄宗同意他的說法,因而讓安思順代替李林甫統領節度,提拔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專為大將。

林甫看中了這些人都不是漢人,沒有入朝當宰相的資格,因此之故安祿山能專控三個道的精銳部隊,十四年不遷動。唐玄宗信任李林甫的策略,不懷疑。

3、玄宗怠政

開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逐漸喪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安祿山為自保和升官拜楊貴妃為母親。

由提倡節儉變為揮金如土,如曾將一年各地之貢物賜予李林甫。

他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劍的宰相,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用事達十九年,杜絕言路,排斥忠良。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到寵幸而繼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財,以致群小當道,國事日非,朝政腐敗,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4、將相不和

安祿山兼三大兵鎮獨掌大軍,其中精銳唐朝正規軍已達到15萬,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意圖以討之名舉兵叛唐。

影響:一、社會混亂;

二、藩鎮割據;

三、剝削加重;

四、邊疆不穩;

五、經濟重心南移;

六、西域得失;

七、佛教復興。

安史之亂後描寫長安的詩句,杜甫寫安史之亂的詩句 知道的快來,完了沒分了!!!!!

杜甫身上的那種家國情懷,可以說是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也正是他那種高尚的品德,以及對於國家和底層普通民眾關懷,使得他成為了唐朝最偉大的詩人,還被後世稱為 詩聖 這一個 聖 字可謂是極其難得,只有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才有資格獲得 聖人 的稱號,顯然杜甫無論是才學,還是他身上高尚的品德,那都是令人稱讚...

杜甫安史之亂之前的古詩,杜甫在安史之亂時寫的古詩

悲陳陶 唐代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白話文釋義 初冬時節,從十幾個郡徵來的良家子弟,一戰之後鮮血都灑在陳陶水澤之中。藍天下的曠野現在變得死寂無聲,四萬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內全部戰死。野蠻的胡...

安史之亂講的什麼,安史之亂主要講的是什麼?

安史之亂經過 祿山起兵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 755年12月16日 身兼范陽 平盧 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 聯合同羅 奚 契丹 室韋 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 憂國之危 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