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風光的第三自然段的意思是什麼

2021-03-06 21:52:36 字數 4803 閱讀 5061

1樓:匿名使用者

課文: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裡。

從北京出發,不過一百多裡就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

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第3自然段的意思:

由長城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

當年修築長城時,在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勞動人民能用自己的雙手完成這樣浩大的工程,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1)對句子的理解。

①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這句話用詞準確精當,承上啟下,過渡自然。

「站、踏、扶」這三個動詞是說作者已經身臨其境來到長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說作者被長城的雄偉氣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多少」表示無數,飽含作者無限的感慨;「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突出了長城之長,與開頭「一萬三千多裡」相呼應;「才」在這裡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多麼的不容易。整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讚歎之情。

第3自然段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1)聯絡前一句話進行理解。如,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不妨比較一下一塊條石大概相當於多少個同學的重量,從而體會出修築長城的的確確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2)聯絡第1、2自然段進行體會。課文先寫長城的長,從側面反映出工程的艱鉅:在「崇山峻嶺」之中修築長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

而勞動人民利用山勢讓長城「蜿蜒盤旋」,還設計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等結構,這正是「智慧」的體現。

附:1.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讚譽之詞:

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麼樣的智慧和力量。           (美國前**里根)

2.長城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禦,都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築長城。據《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國方城以為城」,這是關於長城的最早記載。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的南侵,於公元前214年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邊長城加以修繕,連貫起來。

故址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這就是俗稱的「萬里長城」,至今還有遺蹟殘存。此後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築過長城。明代為了防禦異族的侵擾,前後修築長城達18次。

明長城東起河北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6700千米。課文中描寫的這段長城就是明代修築的。

2樓:殺殺道行者

中國的高考,已經被稱為「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升學考試」。今年的盛況更是空前,光考生就達1000萬人,相當於歐洲一箇中等國家的人口。如今,試卷考試雖然已經結束,但緊張的「戰鬥」仍在繼續。

估分、查分、諮詢、討論、填報志願、等待通知,這期間,哪個考生及其家長不像上戰場一樣?高度的焦慮和緊張之後,是一些人的「勝利」和一些人的「失敗」,一些人的「快樂」和一些人的「憂愁」。

而無論對「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都是一場持久的考驗。這一點,中國人比外國人體會更為深刻。

有些人認為,中國的高考制度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一是一次統考定終身。中國的大學,都是按高考分數線取人。

而在西方一些國家,不僅高考分兩次,而且還要看初中成績、學生興趣、業餘經歷、教師推薦信等。二是中國現在實行的是統一試卷,文、理科分別是3+x,科目設定太單一,無助於多種人才的培養。三是在填報志願上,中國學生壓力很大,因為如果第一志願不保,就會差別很大。

當然,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完美無缺的考試製度。壓力大了固然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壓力與成績往往是成正比的。論基礎知識的功底,中國學生就總體而言無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

世界上了解和不瞭解中國的很多外國人,都認為中國這樣的高考有點過分。但沒有一個人能明確地告訴我們,在中國的現實下,除了這樣的高考,還能用什麼辦法保證教育資源分配的公正。中國的高考的確是太轟轟烈烈了,但它也從一個很特殊的角度,告訴了世界中國教育公平的程序。

要想使高考不再成為「戰爭」,需要三個先決條件;第一,教育資源豐富。每個高中畢業的學生,都有享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而且是可以有選擇的上大學。第二,就業機會均等。

任何用人單位,都不再唯文憑論。只要有知識,有技能,就可以找到用武之地。第三,社會分配公平。

尤其要消除行業差別、職業差別和地區差別,更不能憑「一考定終身」。

社會要發展,時代要進步。我們相信,高考也不可能總這樣呈「戰爭狀態」熱下去。

求描寫長城的作文的最後一自然段,急呀!謝謝!

3樓:匿名使用者

相信你一定會找到你所要的~

我心目中的長城

長城,是我早已嚮往的去處。暑假裡,我如願以償飽覽了中華民族古老的長城風光。

八達嶺聳立在北京西郊,遠望起伏連綿,近看山嶺陡峭。長城盤旋在山樑上,像騰飛的龍。站在長城上往下看,只見停車場的一輛輛轎車如甲蟲,一個個行人如螞蟻;往上仰望,藍天白雲,烽火臺傲然挺立。

登長城看起來容易,走起來氣喘吁吁,好不容易才走到好漢坡,大家都累得汗流滿面。媽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不自滿。

」聽了媽媽的鼓勵,我又堅持往上登,終於登上了八達嶺長城高處--烽火臺。爸爸告訴我:這是古代秦朝,為了防禦匈奴的入侵,勞動人民用肩挑手扛,用磚石砌成的。

以後逐漸連成了萬里長城。我們的心情都很激動,從不同角度,選取不同的景點,拍下了10多個鏡頭。

站在長城上,我浮想聯翩:二千多年前,在那麼惡劣的條件下,勞動人民就能燒出那麼質好量多的火磚,砌成了堅實的城牆,實在是了不起!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把祖國的各行各業建設得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我們要保護好長城,更要弘揚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我今年9歲了,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要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世界的和平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心目中的長城

西山區實驗中學 馬 婕

在孩提時代,長城,就已經出現在我的識字**了。**中的長城,蜿蜒連綿,如同一條巨龍,龐繞在群山之顛,橫貫於黃河南北,如此氣勢磅礴,如此雄偉,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了一個驚歎號。長城,使我的童年夢增加了斑斕的色彩。

當我一點一點慢慢地長大和懂事時,我心中的這個驚歎號從來沒有改變。當聽到別人談論長城如此偉大時,心中竟會油然而生的驕傲與自豪。這好像成為我的一種習慣,一種本能一樣。

一提到長城這兩個字,就象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我心中,使我為它激動、為它自豪、為它而魂牽夢繞,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力量。後來,我才知道,這是每一箇中國人對長城的熱愛。當我開啟書本,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的時候,我知道了長城是中華民族所創造的奇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我開始覺得,長城,不僅僅是一面長達6300公里的牆,在它的背後,有著我要尋找的答案。

我曾經在工人文化宮最高一層看昆明,這是我難以忘懷的經歷。因為我是第一次如此接近過自己的故鄉。我向往著神聖的長城,因為我有一個夢———站在長城上看中國。

終於,我實現了這個從孩提時代到少年時代就有的夢想。那一天,我第一次登上了心目中的長城!晴空萬里,長城在陽光的照耀下是如此輝煌,讓我錯覺長城就是一條正在歇息的巨龍。

每一步都放得很輕很輕,生怕驚擾了這條巨龍的美夢。我感到全身充滿力量,一直用力向前跑、向前跑……終於停下了腳步,放眼望去,我看見了祖國壯麗的河山,神州大地。站在長城上看中國,我感到從未有過的感覺:

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時間不再流逝,我看見了沉睡了千年萬年的身軀,被喚醒;我看見了君王爭霸,戰場上萬馬奔騰……站在長城上,我感到了長城博大的胸懷,它守侯在這裡已經有幾千年了。它是歷史的證人,目睹了多少王朝的興亡,多少生命的開始與結束。它本身就是一座歷史的豐碑,記載著多少讓後人徘徊不已的回憶。

這世間風雲變幻無窮,可長城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長城是沉默的,因為它的沉默與無言,是對歷史完美的詮釋;長城又是有靈魂的,每一塊磚,每一塊石頭都是長城的精魂,一聲蒼鷹的破空悲鳴,將是長城的千古絕唱……啊,長城!你的背後,蘊含著多少真理啊!

如血殘陽下,孟姜女的石像似乎在傾訴著什麼……

長城在流淚

今天,我在無意之中看到了路一鳴主持的電視節目《道德與觀察——毀容的長城》,看完後,我思緒萬千,想了很多。

長城是我國的文化遺產,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氣勢磅礴、雄偉壯麗。首次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從月球上向地球回望時可以看見兩個人工建築物,其中之一就是萬里長城,可見長城是多麼的巨集偉壯觀!

經歷兩千多年風吹雨打的長城如今變得越來越蒼老,而在長城慢慢變老的時候,一些遊客在做什麼呢?

一些遊客在遊歷長城時,取下長城磚,把它帶回家,留做永久的紀念。居住在長城腳下的村民用長城磚圍成圍牆,或用長城磚來鋪成馬道。可是,踩在長城磚上,他們是否會想到長城已經殘缺不全了?

一些人在 「改造」長城,在司馬臺長城景區,已經有了氣派的停車場、大門、店鋪,山谷裡有了纜車,這與古色古香的長城比起來,顯得多麼不倫不類!

在著名的八達嶺長城的四段景區,幾乎每塊磚上都刻有一些遊人的名字,有的遊客為了使自己的名字更醒目些,竟刻得有一釐米深,可他們是否想過長城已體無完膚,長城的傷口在流血呀!

長城在慢慢變老,我們本應該去保護長城,可有些人為什麼要去破壞它?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世界上沒有哪座古代名城能與萬里長城媲美,長城是值得我們去珍惜的一份寶貴的歷史遺產,可我們卻 ……

想著想著,我忽然覺得——長城流淚了……

圓明園的毀滅第三自然段使用的修辭手法是什麼,作用是什麼

排比,列舉出圓明園的種種名勝,更突出了被毀的可惜以及對侵略者的憤恨。圓明園的毀滅第四自然段最後一句話運用的什麼修辭手法作用是什麼 圓明園的毀滅第四自然段最後一句話運用的是舉例 總結修辭手法作用是承上啟下 圓明園的毀滅第三自然段主要運用了 有.也有.有.也有.的句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樣寫有顯示非常...

說勤奮第三自然段的層次劃分

第三自然段寫的是童第周勤奮成才的故事,重在說明 勤能補內 拙是良訓,一分辛苦容一分才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到17歲才進中學。第一學期末,他的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裡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經過半年的努...

九寨溝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九寨溝一課第三自然段都寫了什麼景物

在四川北部南坪 平武 松潘三縣交界的萬山叢中,有幾條神奇的山溝。因為周圍散佈著九個藏族村寨,所以人們稱它九寨溝。從南坪西行40公里,就來到九寨溝。一進入景區,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一座座雪峰插入雲霄,峰頂銀光閃閃。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綵帶般的溝谷中。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從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