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是如何變成荒漠的?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21-03-06 17:29:34 字數 5005 閱讀 2316

1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由暴流溝谷沖刷疏鬆黃土所致。黃土顆粒細小,質地疏鬆,具有直立性並含有碳酸鈣,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橋等微地貌,更助長了溝壑擴充套件,加速水土流失。

同時也與近代地殼上升有關,使得溝床不斷下切和側蝕,溝谷溯源侵蝕加劇,相應地谷坡又不斷地擴充套件,於是溝間地日益破碎。除上述自然因素外,與人類活動,特別是濫墾濫伐,破壞天然植被等社會因素有密切關係。新中國成立後,對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採取了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植樹造林、種草,將坡耕地改為水平梯田,以及水利工程等措施,黃土高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加大「三北」防護林的建設,加大植被的覆蓋面積和覆蓋率。尤其對於這個土質比較疏鬆的黃土高原來說,森林覆蓋率一定要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22%,只有這樣才能比較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2樓: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質組成)、植被四個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徑流的流速越快,對土壤的沖刷侵蝕力就越強。坡面越長,彙集地表徑流量越多,沖刷力也越強。

②降雨。產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降雨強度超過土壤入滲強度才會產生地表(超滲)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

③地面物質組成。

④植被。達到一定鬱閉度的林草植被有保護土壤不被侵蝕的作用。鬱閉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強。

⑵人為因素。人類對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以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黃河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是包括長江在內的其它河流無法比擬的,她流經中國腹地,誕生了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既得益於黃河與黃土的哺育而生息繁榮,又受害於黃河與黃土相伴造成的黃河下游河道「善淤、善決、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與黃河治理有關。在歷朝歷代,治黃方略如何制訂均是我國安民的決策課題。

倍受後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黃成功事例是傳說中的大禹治水。他改進了共工和鯀「 圍堵障水」的作法,採用「疏川導滯」之策,平息了水患。這一傳說,實際上是對先民治河的總結[1]。

從周以後的文獻記載中,可證實防禦洪水的黃河大堤的雛形遠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後諸侯國家興起,可以組織更多的人力、物力,從一時一地出發,在大河兩側出現各自為政、甚至以鄰為壑的堤防。規模比較大的和比較長的就成為我國早期的長城了。

文字記載十分確切的是在西漢漢哀帝即位之初賈讓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繼鯀、禹之後較早提出創見並且見於正史記載的重要治黃方略。賈讓當時面對的黃河下游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懸河」,堤防寬窄很不一致,佈局更是混亂,所以他最不主張的下策是築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張放棄舊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

他認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載無患,故謂之一策。」中策主張開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誠富國安民,興利除害,支數百歲,故謂之中策。

」限於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賈讓三策均沒能認真實現。東漢王景的寬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規模實施。他選定行河路線較優的線路,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修渠築堤,並利用沿河大澤進行放淤,取得了無重大改道變遷的成就,一直倍受後人讚賞。

但是這種安瀾畢竟是相對的,大量的泥沙淤積,至少隋唐五代出現了氾濫決口,更不可能有「千年無恙」的史實。值得借鑑的是明朝潘季馴「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論與實踐。他主張南北兩岸「堅築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統,如用縷堤束水攻沙,用遙堤約束洪水氾濫,用格堤阻止灘區行洪並促進灘地落淤;為防禦大洪水,又修建滾水壩分洩水。

並且在當時黃河南流的條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藉助洪澤湖的調節能力「蓄清刷黃」。潘季馴治河實現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兩個轉折,抓住黃河泥沙淤積這個根本問題,顯然這一點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後的明、清治河舉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則。

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響至今。但黃河河床仍繼續淤高,泥沙災害日益積累,以致於2023年發生了銅瓦廂決口改道的劇變。

黃河治理開發真正取得巨大進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黃河已開始變成為人們興利造福的河流。總結治黃成敗經驗和科學研究成果,認為採用「攔、排、放、調、挖,綜合治理」等措施,標本兼治,近遠結合,可以妥善解決泥沙問題;採取「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方針,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形成一個防洪減淤的工程體系。

顯而易見,如此治黃已將黃河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治理對策,人們對黃河的研究與治理實踐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昔日千瘡百孔的黃河大堤,而今變成了巨集偉的「水上長城」,成為海河與淮河的分水嶺,在人們的努力下,取得了連續52年伏秋大汛不決口的奇蹟和綜合治理開發的豐碩成果,治黃成就舉世公認。然而黃河畢竟是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來,歷經多少前輩的治河實踐,一直未能改變黃河這條泥龍恣意遊蕩的脾氣。

史書上清晰出現著2600多年裡黃河氾濫1500次、改道26次的記載。下游決口氾濫範圍,北抵津沽,南達江淮,縱橫25萬km2。頻繁的決口改道,給兩岸群眾帶來了深重的災害。

而今,隨著黃河流域人口急劇增長,經濟建設迅速發展和人類活動強度大大增加,母親河的憂患仍在。由於衝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減,下游河床不斷淤積抬高,行洪能力大大減弱,高灘灘面漫水機遇已與2023年銅瓦廂決口前的情況接近,河道已趨於預警高度,懸河形勢極為嚴峻;嚴重威脅著下游兩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另一方面,卻又生髮出季節性斷流的災患,自2023年以來的27年中就有21年斷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現斷流。

影響到依靠黃河供水的城鄉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不僅直接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還帶來了諸多的生態環境問題[2,3],如加重了河口地區土地鹽鹼化,河口溼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使黃河三角洲日漸貧瘠。黃河斷流、洪澇災害的環境惡化相互交加,黃河安瀾中隱伏著危機,治黃事業無比艱鉅又任重道遠。特別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黃河的演變,對黃河治理和開發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黃面臨著許多問題。

3樓:匿名使用者

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很多朝代在此建都,至今保留著許多文物古蹟。它西起烏鞘嶺,東至太行山,南靠秦嶺,北抵長城,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等7省(區)的50個地(盟、州、市)、317個縣(旗、市、區),總面積64萬km2,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精粹所在地,也是21世紀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根據地。

但她卻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惡劣、經濟發展滯後的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不僅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極大地威脅著黃河下游的安全,成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心頭之患。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黃土高原地區處在我國第二級階梯,及由第二級階梯向第**階梯的過渡地帶。

2、黃土高原還是我國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影響的邊緣區,從而使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或自西南向東北遞減。黃土高原南北地跨**帶、暖溫帶、溫帶三個溫度帶;東西跨半溼、半乾旱和乾旱等乾溼地帶,氣候的地域差異性和過渡性十分顯著。本區位於季風的尾閭區,乾旱與半乾旱範圍大,降水不穩定,乾旱、風沙頻繁,天然草地與旱作農業生產能力低且不穩定。

氣候的乾旱與降水不穩定、黃土及風沙物質的不穩定相結合,使得本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3、從土地利用形式上看,這裡是農業耕作區和畜牧區交錯的地區。土地利用受降水波動和歷史上農耕、遊牧民族交替控制的影響,在農牧交錯地帶表現為有農有牧、時農時牧的變動,導致土地退化加劇。

二、水土流失的特點

1、侵蝕強度大。該區侵蝕模數大於15000 t/km2 以上的水蝕面積達3.67 萬km2,佔全國同類侵蝕強度面積的89%,區域性地區侵蝕模數高達3萬-5萬t/ km2。

2、時空分佈集中。6-9月,產沙量佔年產沙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區域,主要集中在黃河中游7.

86萬km2的多沙粗沙區,該區域面積僅佔總面積的12.3%,年產沙量卻達11.82億t,佔同期黃河輸沙總量的62.

8%,其中粒徑大於0.05mm的粗泥沙3.19億t,佔粗泥沙輸沙總量的72.

5%。3、泥沙主要來自溝道侵蝕。該區溝壑發育,溝道侵蝕十分嚴重。尤其是黃土丘陵溝壑區和黃土高原溝壑區,崩塌、滑塌、瀉溜等重力侵蝕十分活躍,溝谷面積雖佔總面積的40%左右,而產沙量卻佔總產沙量的60%以上。

嚴重的水土流失,不僅造成當地生態環境惡化、群眾貧困、經濟落後,而且給下游防洪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1、惡化生態環境,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積減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產力降低,形成了"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迴圈,使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加劇了貧困,制約了經濟發展。在國家"八七"扶貧計劃中,黃土高原地區貧困縣有126個,貧困人口2300萬人。

目前仍有貧困人口近1000萬,是我國貧困人口集中分佈的地區之一。

2、泥沙淤積下游河床,威脅黃河防洪安全。該區年均入黃泥沙16億t,約有4億t沉積在下游河床,造成河床逐年抬高,平均高出地面4-6m,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直接威脅著下游兩岸廣大地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3、影響水資源合理和有效利用。該區水資源相對匱乏,但為了減輕泥沙淤積造成的庫容損失,部分黃河干支流水庫不得不採用蓄清排渾的執行方式。同時,每年需要150億 m3左右的水資源量用於衝沙入海,影響了水資源的有效利用。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以縣為基本單位,以修建水平梯田和溝壩地等基本農田為突破口,綜合運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2、堅持以退耕還林還草為基礎,著力建設區域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建設必須以林草建設為重點,抓住蓄水、節水這個關鍵,走綜合治理的路子。一是因地制宜,抓好造林種草。要根據實際,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特別要引導群眾發展適銷對路的經濟林果,讓群眾得到實惠。

二是實施雨水集流工程。採取多種形式,蓄存降水,發展窖灌等節水農業,解決好農村飲水和基本農田的補水問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三是合理配置資源,調整農業結構,依靠科技進步,搞好產業開發。

促進一批龍頭企業和支柱產業的形成,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改變毀林開荒、廣種薄收的耕作方式,改變以犧牲生態環境來換取眼前經濟效益的短期行為,加快恢復植被程序,使生態環境儘快向良性轉變。

3、堅持治理與開發相結合,突出經濟效益,走優質高效之路。大力發展集雨節水灌溉,推廣普及旱作農業技術,提高農產品產量,積極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4、堅持把治理開發和預防保護緊密結合起來,制止破壞林草植被的勢頭,依法保護水土和林草資源,把已建成的爛沙、治水工程管護好、經營好,使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最後,從減少江河水患壓力出發,整體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按照自然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全面推進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治理,提高治理規模、質量和效益。實行山水林田路統一規劃,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統籌安排,集中連片治理,發揮整體功能和綜合效益。

逐步實現水不亂流、泥不出溝,在較短的時期內,使省內河流泥沙含量明顯降低。造福本地群眾,惠及下游人民。

黃土高原是怎麼形成的,黃土高原的黃土是怎樣形成的?

簡單的說,黃土高原是由於風力沉積作用形成的。詳細的解釋 印度板塊向北移動與亞歐板塊碰撞之後,印度大陸的地殼插入亞洲大陸的地殼之下,並把後者頂托起來。從而喜馬拉雅地區的淺海消失了,喜馬拉雅山開始形成並漸升漸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塊的擠壓作用隆升起來。這個過程持續6000多萬年以後,到了距今大約240萬...

我國黃土高原上的傳統民居是什麼黃土高原特有的傳統民居是A高架屋B窯洞C土牆斜頂屋D冰

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域獨具特色的一種民居,也是人類 穴居 發展演變的實物見證。窯洞建築依地勢而異,有平頂 靠崖和天井三種。平頂式窯洞是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磚石壘砌而成 靠崖式窯洞是將山坡的一面垂直剷平,然後在平面上鑿挖成形 而天井式窯洞 俗稱天井窯院 則是在平地挖一6至7米的四方深坑,然後再在坑的四壁鑿挖8...

幫我看看這是什麼植物?黃土高原上的灌木,當地人叫茶樹

柳葉鼠李 學名 rhamnus erythroxylon pall 為灌木,稀喬木,高達2米。葉紙質,互生或在短枝上簇生,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邊緣有疏細鋸齒 葉柄長3 15毫米 托葉鑽狀。花單性,雌雄異株,黃綠色,有花瓣 雄花數個至20餘個簇生於短枝端,寬鍾狀,萼片三角形 雌花萼片狹披針形。核果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