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中晏子講南橘北枳的故事用意何在

2021-03-06 09:15:14 字數 1726 閱讀 3653

1樓:感性的轅門射戟

當楚王取笑齊國人偷盜時,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麼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這段話中包含了一個成語:

南橘北枳。枳:落葉灌木,味苦酸,球形。

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會變成枳。比喻同一物種因環境條件不同而發生變異。

)後人遂用「南橘北枳」來比喻環境對人的影響,現代漢語中似乎用於貶義稍多些,形容某種事物因為環境的變化而「異化」或者「變質」。

外交無小事,尤其在牽涉到國格的時候,更是絲毫不可侵犯。晏子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維持了國格,也維護了個人尊嚴。晏嬰是聰明機智,能言善辯,勇敢大膽、不畏強權的人。

晏子能贏得這場外交的勝利的原因:就是因為晏子的話不卑不亢,有禮有節,用語委婉,頭腦清晰。

2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說: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良好的環境可以讓人學好,不好的環境可以使人變壞。

3樓:海煙人

晏子用類比的方法,巧妙地借用「南橘北枳」的說法反駁楚王,寓剛於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原文: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

「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備人固善盜乎?

」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曰,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異也。今民生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曰: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翻譯:晏子到了,楚王賞賜給晏子酒,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問:

「綁著的人是做什麼的人?」(近侍)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

」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

「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了,只是葉子的形狀相像,它們果實的味道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

是水土不同。現在老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到了楚國就偷竊,莫非楚國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於偷竊嗎?」楚王笑著說:

「聖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人,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4樓:楊劍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訊息,便對侍臣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正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

"在他來到的時候,請讓我們**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這人是幹什麼的?

'我們就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又問:

'犯了什麼罪?'我們就回答說:'犯了偷盜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晏子喝酒。當酒喝到盡興的時候,兩個差吏綁著一個人來見楚王。楚王說:

"綁著的人是幹什麼的?"差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的罪。

"楚王看著晏子說:"齊國人都愛偷盜嗎?"晏子離開座位鄭重地回答說:

"我聽說,橘子樹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果實就是甘橘,長在淮河以北結出的果實就是酸枳,(橘和枳)僅僅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是水土不同。

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盜,來到楚國就偷盜,莫不是楚國的水土使人喜歡偷盜?"楚王聽了苦笑著說:"不可跟聖人開玩笑啊,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智慧評點:

5樓:匿名使用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晏子使楚的主要內容,晏子使楚故事簡介50字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 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 齊無人耶?晏子對曰 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 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 齊命使,各有所主 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

《晏子使楚》說明晏子是怎樣的人《晏子使楚》說明晏子是怎樣的一個人

晏子使楚 說明晏子是用語言巧妙的化解了危機,是一個能言善辯 不卑不亢的愛國的人,晏子應該是管仲之後,齊國的又一個相當出名的宰相。只不過似乎管仲的名聲比晏子大多了,但晏子是輔佐齊靈公 齊莊公 齊景公的三朝元老,他的功勞有目共睹。司馬遷曾經說過要是他和晏子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他寧願給他牽馬,可見在司馬遷的...

如何評價晏子使楚,晏子使楚這一文中,說說你的晏子的評價。

晏子雖然身材矮小,但卻充滿了智慧,給我們的啟示是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能言善辯 晏子使楚這一文中,說說你的晏子的評價。晏子使楚 是家喻戶曉的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但被晏子一一挫敗。晏子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戰勝了楚王,贏得了楚王對自己的尊重以及齊國的尊嚴 晏子是多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