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魚賞析

2021-03-06 05:46:42 字數 4690 閱讀 4352

1樓:guxuecan劍

文中極為重要的一句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解釋一下:想要達到絕對的自由,需要順應天地本有的樣子,駕馭六氣的變化,這樣就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的束縛而逍遙自由,不需要憑藉任何外物。

然而如果你只讀這一句,也許意思上能夠明瞭何為真正的逍遙和絕對的自由,但思想上仍無法與莊子相通,因為莊子為了說明」順應自然「這個簡單的似乎無可辯駁的觀點,在《逍遙遊》中不斷地先立而後破,以讓人體會何謂」小大之辯「(小與大的區別),即」齊小大「的觀點。

如何理解」齊小大「?絕大多數人會從朝菌、蟪蛄、冥靈、大椿、彭祖來入手。但實際上,」齊小大「的思想是貫穿《逍遙遊》整篇文章的。

什麼是」鯤「?在《逍遙遊》中,鯤就是大魚,然而實際上,古時鯤有小魚之意。多小呢?

魚卵見過吧,在古人眼裡小到不能再小。莊子以魚子的稱謂命名碩大無朋的魚,這是莊子「齊小大」思想體現其一。

什麼是」鵬「?鵬是大鳥,且有遠志。然而莊子《逍遙遊》裡的鵬果真寓意如此麼?

莊子真的對鵬是完全肯定的態度嗎?如果是這樣,那麼鵬就應該能做到前文所說的「乘天地之正」一句,不需要倚靠任何事物,達到絕對的自由,真正的逍遙的境界。

然而鵬卻「去以六月息者也」(憑藉六月的大風離開)。由此可見,大鵬鳥看似勵志逍遙,實際上莊子是先給人造成一種假象,讓人覺得鵬很厲害,再間接否定這隻大鳥,告訴我們別看它大,大未必就厲害。這是莊子「齊小大」思想體現其二。

莊子在闡述「齊小大」時,不單將小隱含在大中,將大否定,以避免我們對其產生相對於小的傾向,還通過兩組小和大pk的pk,來進一步說明「齊小大」。

第一組小和大的pk是蜩與學鳩笑大鵬鳥、斥鴳笑大鵬鳥。這看似兩組pk實際上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從蜩與學鳩和斥鴳那小人得志的嘴臉,我們就知道莊子要告訴我們以小笑大不可取。那麼以大笑小可取嗎?

仍不。第二組pk在宋榮子猶然笑的例子中,莊子告訴我們哪怕宋榮子這人能夠清清楚楚地分辨外界與內我的差別而不受其影響,對於世間的功名利祿並不會拼命追求,但實際上仍不能「逍遙」,因為他「猶有未樹」。

未樹的是什麼?就是他以大笑小所體現出來的我們姑且稱之為狹隘之心吧,因為真正逍遙的人,無論他是「大」還是「小」,他完全沒有概念上的區分,所以更談不上「比」的心理。他面對比己「大」或「小」的事物,體驗與感受都是完全一樣的。

從這兩組pk中我們可以看出,以大笑小不可取,以小笑大也不可取。此為「齊小大」思想體現其三。

前面提到的朝菌、蟪蛄、冥靈、大椿、彭祖比較易懂,就不做詳細解釋,此為」齊小大「思想體現其四。

莊子先立大鵬鳥,然後而破之,立冥靈而後以大椿破之,立彭祖而後以冥靈大椿破之,立宋榮子而後以列子破之,立列子而後以」有所待「破之(這之間省略了多到數不清的類似關係)。莊子就是這樣讓我們領會到「齊小大」的思想的。

最後再來說說怎樣達到絕對的自由,也就是真正的「逍遙」。「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順應天地本有的樣子,駕馭六氣的變化,這樣就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的束縛而逍遙自由,不需要憑藉任何外物(而逍遙了)。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

北冥有魚

【作者】莊周 【朝代】先秦

譯文對照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湯之問棘也是已。

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

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譯文:北方的海里有一條大魚,名字叫鯤。鯤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長;變化為鳥,名字叫鵬。

鵬的脊背,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它振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雲彩。這隻鳥,大風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齊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本書上記載說:「鵬鳥遷徙時,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濤,鵬鳥奮起而飛,旋轉扶搖而上直衝九萬里高空,此一飛在六個月後方才停歇下來。」像野馬奔騰一樣的遊氣,飄飄揚揚的塵埃,彷彿是由生物氣息吹拂。

我們所見湛藍的天空,那是它真正的顏色嗎?它是無邊無際的嗎?鵬鳥所見,大概也是這個樣子吧。

水匯積不深,它浮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窪處,可以用芥草作船,而擱個杯子當船就會粘住不動了,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了。

風聚積的力量不雄厚,它便無法託負巨大的翅膀。所以,鵬鳥飛到九萬里高空,風就在它的身下,然後方能憑藉風力飛行,揹負著青天,毫無阻擋,這樣就能飛到南方了。寒蟬與小灰雀對此覺得很奇怪,它說:

「我猛地起飛,力圖到達榆樹和檀樹的樹枝,有時飛不到,也就落在地上而已,為什麼要到九萬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飛呢?」

到近郊去的人,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還沒餓,不需要乾糧;到百里之外去,晚上就要準備第二天的乾糧;到千里之外去,就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來準備糧食。寒蟬和灰雀這兩個小東西當然不懂得這些道理,小不點理解不了大塊頭,壽命短的理解不了壽命長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朝菌不知道有月初月末,寒蟬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這是活的短的。楚國南邊有一種叫冥靈的大龜,五百年為春,五百年為秋;上古有一種叫大椿的樹,八千年為春,八千年為秋,這就是長壽。

八百歲的彭祖是一直以來所傳聞的壽星,人們若是和他比壽命,豈不可悲嗎?商湯和棘也有過前面所講的談話。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個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那裡有一種魚,寬有好幾千裡,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名字叫鯤。

有一隻鳥,名字叫鵬,它的脊背像座大山,那的雙翅就像雲垂天邊。藉著旋風盤旋而上九萬里,超越雲層,揹負青天,然後向南飛翔,去往南方的大海。小澤裡的麻雀譏笑鵬說:

「它打算飛到哪兒去?我奮力起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盤旋於蓬蒿叢中,這也是我飛翔的極限了。它打算飛到哪兒去?

」這是大和小的分別。

同樣地,那些才智勝任一個官職、能力在一鄉中優秀出眾、德行能投合一個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夠取得全國信任的,他們看待自己時,其實也像斥鴳的見識,所以宋榮子就譏笑他們。宋榮子是那種世上的人們都讚譽他也不會讓他感到鼓舞,他也並不因此就感到沮喪,清楚地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辨明榮辱的界限,至此而已。

這種人世上,不多吧。這樣雖然免了步行,還是有所憑藉的。列子能駕風行走,輕盈美好,十五天後方才回到地面上,有他這樣福氣的人不多吧。但他雖然可免於行走的勞苦,卻還是要有所依賴。

人如果能夠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六氣」即陰、陽、風、雨、晦、明等宇宙萬物的規律變化,遨遊於無窮無盡的境域,卻還是要有所依賴。因此說:道德修養最高的人能順應客觀,忘掉自己,「神人」沒有功績心,「聖人」沒有名望心。

2樓:匿名使用者

一、 1、「北冥有魚」一句,出自莊子的《逍遙遊》。

2、《逍遙遊》為《莊子》一書的首篇,主旨是講人生的境界。在莊子看來,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遙遊」。那麼,什麼是「逍遙遊」呢?

二、讀後感如下:

3、先說「逍遙」的語義。在《莊子》一書中,「逍遙」一詞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狀態或內心狀態。《莊子》一書中,多次使用到「逍遙」一詞,有時單獨使用,有時和「彷徨」一詞對舉使用,但詞義始終不變。

如「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莊子。逍遙遊》):「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莊子。

大宗師》):「逍遙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讓王》)。

故  「逍遙」的本質是指一個人自由自在、任性適意的人生狀態。

4、其次說「遊」。「遊」作為人的主體活動,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體。《莊子》一書在使用這個詞時也兼有這兩個詞義。

但莊子哲學是談人的精神自由的,他關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動,是要從人的精神自由中尋找人生的出路。故《莊子》中使用「遊」一詞時,多數情況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動,是指人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精神漫遊」。

5、「逍遙遊」中的「遊」也是如此。「遊」是心遊,是讓心遊於「無限時空」中的精神漫遊,是讓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進行的交遊、交往,也就是《莊子。天下》中所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在這樣的精神活動中,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泰然狀態,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安寧。這樣的「遊」才「逍遙」。

求翻譯,北冥有魚,《北冥有魚》全文翻譯

文章先是通過大鵬與蜩 學鳩等小動物的對比,闡述了 小 與 大 的區別 在此基礎上作者指出,無論是不善飛翔的蜩與學鳩,還是能借風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甚至是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它們都是 有所待 而不自由的,從而引出並闡述了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的道理 最後通過惠子與莊子的 有用 無用 之辯...

《北冥有魚》講了幾層意思,北冥有魚 這一段怎麼理解

北冥有魚 主要講了兩層意思,一是鳥變為魚,鯤變為鵬,描繪了鵬的變化和展翅高飛的情景 二是 鵬鳥南飛 有所待。北冥有魚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至 聖人無名 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 逍遙 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 無己 無功 無名 第二部分至 窅然喪其天下焉 緊承上一部分...

莊子一則北冥有魚斷句

斷句如下 北冥有魚 其名為鯤 鯤之大 不知其幾千裡也 化而為鳥 其名為鵬 鵬之背 不知其幾千裡也 怒而飛 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南冥者 天池也 齊諧 者 志怪者也 諧 之言曰 鵬之徙於南冥也 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 九萬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白話譯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