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維新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什麼影響

2021-03-06 04:26:11 字數 1440 閱讀 5789

1樓:冷眼觀娛樂圈

戊戌變法作為近代中國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雖然被慈禧太后扼殺了,但也為13年之後爆發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

第一,推動了清**的自我改革。2023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帶著光緒逃到西安,這給慈禧以慘痛教訓。簽訂《辛丑和約》後,慈禧太后下令實行新政,其內容有編練新軍;廢科舉,建學堂;獎勵民辦工廠;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預備立憲成立諮政院、諮議局等。

其中有些改策已經超出了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

第二,激起了民眾對滿清**的憤恨,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戊戌政變失敗,支援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對清**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革命黨人。

第三,推動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1)、變法理論更加深入人心。人們普遍認為,不變沒有出路,變是古今通理,中國還應該大變、全變。

(2)、民主思想進一步傳播。維新派只敢講「民權」,承認人民有參與管理政治的權利,但是不敢講「民主」,不肯承認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戊戌維新之後,民主思潮就充分發展起來了。

(3)激起了新一輪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熱潮。戊戌維新失敗後,更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更多的西方學說被譯介到中國,中國的思想界更為活躍。

第四,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前奏。戊戌維新後,新式文化事業勃興,國內出現辦學熱,創辦新式報刊熱,出版新書熱。戊戌時期,維新派為了對人民進行「啟蒙」,曾提倡白話文和「**界革命」。

維新運動失敗後,白話報刊更多出現,白話文得到更多提倡。除「**界革命」外,維新派繼續倡導「詩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學革命」。這些,都開啟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河。

所以,嚴格地說,中國現代的新文化運動是從戊戌時期開始的。

第五,它是一次政治改革運動,也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思想解放運動。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時刻維新派希望通過變法使中國走向強大,從而擺脫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同時也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維新派試圖在政治上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

在經濟上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符合歷史發展趨勢。更也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資產階級接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2樓:落莫山

戊戌變法,又稱維新變法,是指2023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要領導人物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政治改良運動。但戊戌變法因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2023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海瀛臺,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共6人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百日維新是戊戌變法的一部分。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百日維新對中國社會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這一歷史事件開始的標誌是

百日維新 戊戌變法 在維新人士和帝黨 的積極推動下,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佈了 明定國是 的詔書,宣佈變法。新政從此開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為止,歷時103天,史稱 百日維新 百日維新的失敗 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守舊勢力強烈抵制和反對。隨著變法的不斷深入,新舊勢力的衝突日益尖銳。...

梁啟超在百日維新做了什麼

百日維新 自清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1898年6月11日 光緒帝詔定國是 決定變法起,至同年八月初六慈禧太后重新 訓政 止,共103天,史稱 百日維新 四月二十三日,光緒帝毅然釋出 明定國是詔 決定變法,自是日起,開始了中國近代史上轟動一時的 百日維新 二十八日,光緒帝在頤和園仁壽殿召見了時任工...

戊戌變法為什麼會失敗百日維新為什麼會失敗?

資產階級維 新派勢力過於弱小,而頑固派實力十分強大,資產階級維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鬥爭勇氣,採取改良途徑發展資本主義 把希望寄託在無實權的皇帝身上,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 對列強和封建反動勢力又給予幻想 脫離廣大人民群眾,最終失敗。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主要是由於維新派自身的侷限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強大的守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