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的主要小說思潮是什麼急求左右回答

2021-03-05 20:56:25 字數 5077 閱讀 8500

1樓:

中國當代文學思潮的發展歷程是:

最早出現的是「傷痕文學」(2023年——2023年),代

表作《班主任》、《傷痕》

稍後發展成為「反思文學」(2023年——80年代中後期),代表作《天雲山傳奇》、《剪輯錯了的故事》

進入80年初後,「改革文學」逐步興起(其實「改革文學」從70年代末就有了,不過作品內涵還不夠深刻),代表作《喬廠長上任記》、《赤橙黃綠青藍紫》

從2023年後,「尋根文學」得到迅猛發展,代表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古船》

80年代末,「現代主義、意識流」色彩的文學作品建立了在文壇的應有地位,代表作《蝴蝶》、《山上的小屋》。

2樓:匿名使用者

嘿,這是我的專業啊。

1."革命"的文學思潮:「白話文學」論、「詩文界革命」、新文化運動等等。

2、」人『的文學思潮:主要是張揚人的個性,書寫人的精神等等之類的。 3、「大眾——民族」化文學思潮:

晶瑩到大眾的轉化、越是民族的文學就越是世界的文學,這些東西等等, 4、從西方引進的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比如「五四」前後現代主義的文學思潮。

3樓:轉眼你已走

現代主義思潮 後現代主義思潮 自由主義思潮 女性主義思潮

4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想說了 幹嘛去討論什麼思潮呢 看書 看自己喜歡的書 要寫書 就寫自己喜歡的就好

5樓:百度使用者

我覺得,當代的文學**都還未不熟,盡是網路快餐文,思潮是啥玩意兒?

中國現當代文學一共有幾次思潮?分別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1、啟蒙主義文學思潮:

從晚清的啟蒙思潮到五四啟蒙思潮。

特徵:人的覺醒、國民性問題、批判傾向(封建**、追求個性解放、自由幸福、關注低層)。

2、白話文學思潮:

批判文言——對漢字的批判、對文言的文化學批判。

特徵:現代化、民族化。

3、現實主義文學思潮

主題:人性、社會、革命。理論有:以人為本、新寫實主義、社會主義。分為:中國現代現實主義和中國傳統現實主義。

4、浪漫主義文學思潮

詩學體系:強調主觀性的藝術本質觀、獨創性的藝術生成觀、自律性的藝術功能觀;主題形態:人性復歸、個性主題;傳統淵源:人生哲學、審美情趣、藝術思維方式。

5、左翼文學思潮

基於革命形勢,是革命烏托邦的想象方式,理論貢獻有:新寫實主義、唯物主義文藝觀及方法理論、典型理論的引進和闡釋。

6、現代主義文學思潮

7、自由主義文學思潮

人道主義、民主主義文學、人性階級、民族生存。

8、民族化和大眾化的文學思潮

五四的平民化傾向,左聯無產階級文學的大眾化民族化傾向。

7樓:阿海的揹包

新時期十年**思潮的發展歷程是(從思潮角度分析,而非題材角度,否則分類方法就有區別):

1「傷痕文學」(2023年——2023年),代表作《班主任》、《傷痕》

2「反思文學」(2023年——80年代中後期),代表作《天雲山傳奇》、《剪輯錯了的故事》

3 進入80年初後,「改革文學」逐步興起(其實「改革文學」從70年代末就有了,不過作品內涵還不夠深刻),代表作《喬廠長上任記》、《赤橙黃綠青藍紫》

4 從2023年後,「尋根文學」得到迅猛發展,代表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古船》

5 80年代末,「現代主義、意識流」色彩的文學作品建立了在文壇的應有地位,代表作《蝴蝶》、《山上的小屋》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是吸收外來文學營養使之民族化、繼承民族傳

統使之現代化的過程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的文明古國,近代中國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沖擊;中國現代文學產生於這一文化背景下,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外來文化,直接關係著現代文學的發展。現代文學在發展初期,為打破抱殘守缺的國粹主義的思想統治,進行文學的徹底革新,曾對西方各個歷史時期的文藝思潮、文學流派,包括各種文學形式、表現手法,作了全面介紹與廣泛吸收,同時對中國傳統文學遺產進行重新評價。這對打碎封建舊思想、舊文學的枷鎖,促進思想與藝術的解放,促進文學的現代化,起了重大作用。

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者魯迅曾經指出,中國現代**的產生,「一方面是由於社會的要求,一方面則是受了西洋文學的影響」(《且介亭雜文‧〈草鞋腳〉小引》),他自己開始進行創作時所仰仗的也「全是先前看過的百來篇外國作品和一點醫學上的知識」(《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來》)。但由於中國現代作家自身與中國人民生活,特別是與民族解放、人民革命運動的天然聯絡,對民族心理、習俗、語言的熟悉,以及中國傳統文學的修養,外來文化必然經過有意識地借鑑、汲取、消化的過程,逐步實現民族化。中國現代文學各個領域的早期開拓者,無論是**領域的魯迅、郁達夫、葉聖陶,詩歌領域的郭沫若、聞一多,散文領域的周作人、朱自清、冰心,戲劇領域的田漢、洪深,他們的創作幾乎是從一開始就顯示出了現代化與民族化兼而有之的特徵。

與此同時,作為發展過程中的歷史現象,也曾經出現過對西方文化與傳統文化都缺乏分析的形式主義偏向,一部分作家提出了在文化(包括文學)上「全盤西化」的錯誤主張,一些創作存在著脫離群眾、脫離民族傳統的「歐化」傾向。

9樓:沒流量**座

中國文學的海外傳播近年來成為學界熱門話題。具體到日本而言,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中國現當代文學引起了日本學界和廣大讀者的重視,而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更加速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在日本的傳播和接受。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學界對中國文學的關注往往侷限於古典文學,希望從中尋找歸屬感、凝聚力和精神營養;而對於同時代的中國現代文學,則片面地認為那是向日本近代文學學習的產物,或者是借道日本向西方文學學習的產物。基於此,在我國現代文學誕生不久的20世紀20年代,日本學界只對魯迅、郭沫若等個別作家作品刮目相看。

例如青木正兒在《以胡適為漩渦中心的文學革命》(2023年發表)一文中說:「在**方面,魯迅是一位有前途的作家,其《狂人日記》描寫了一個**狂幻想者的驚恐的幻覺,其水平已邁入中國**家迄今未曾達到的境界。《新思潮》的同人在創作上也非常努力,但令人遺憾的是,其水平大都只有我國初中生作文的程度。

」可以看出,青木對魯迅的評價是很有前瞻性的,但顯然低估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現代文學的水平,不過這種看法在當時的日本相當普遍。

10樓:麗人安

這個我也不清楚,應該就是思想運動嘛?這個好像是歷史問題,不太懂

中國當代文學思潮的特點

11樓:匿名使用者

,即「開放性整體」和「兩個傳統」。

「開放性整體」是瞭解中國當代文學和中國現代文學的關係的一把鑰匙。隨著時間的不斷向前推移,我們現在越來越傾向於把中國當代文學和中國現代文學看成一個整體,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中國20世紀文學」。我們現在已經告別了20世紀,進入了21世紀,我們的文學也在不斷的發展之中,因此,這個整體必須也應該是「開放性」的,而「中國當代文學」也只能是這個「開放性整體」中的一個階段。

所謂開放性,是強調當代文學在時間上沒有下限界定。所謂整體性,則是強調「中國當代文學」在範圍上應包括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文學。而我們現在所講授的「中國當代文學」是一個狹義的概念,特指2023年後中國大陸的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思潮有哪些?

1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現代文學從2023年到2023年,當代文學是1949至今,現代文學是三十年的時間,第一個十年主要是五四時期的自由、解放和個性;第二個十年是左翼為主,還有京派和海派文學,第三個十年是解放區、國統區、淪陷區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思潮是適應現代性以及現代民族國家雙重歷史要求的產物。在現代性的不同歷史階段,文學對現代性的態度也各有不同,於是就形成各種文學思潮的流變:新古典主義是對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肯定性迴應;浪漫主義是對現代工具理性和現代城市文明的反動;現實主義是對現代性帶來的社會災難的揭露和批判;現代主義是對現**性的反叛以及對生存意義的反思。

「五四」以前是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的濫觴階段,形成了三種傾向:爭取現代性的啟蒙主義、爭取現代民族國家的新古典主義,反思、超越現代性的審美主義。這三種文**流構成了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的發端,也影響了「五四」及其以後的中國文學思潮的發展。

談談你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理解,急需400字左右的回答

13樓:飛朝夕

我寫的:

我認為是指建國以來至當下的文學,它包括作家作品、文學思潮、重要文學現象、文學論爭等等。「『當代文學』的提法最早出現在50年代後期」,[1]應該說,發展了只有短短半個多世紀的中國當代文學作為一門學科還遠不成熟,它仍有太多的問題與疑點,比如:當代文學這一名稱究竟恰不恰當?

我們如何研究仍處於創作期且風格有可能發生轉變的作家?………也許正是由於當代文學的這種不確定性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學研究者將目光放在這一領域。自五十年代以來,對當代文學的研究就沒有風平浪靜過。

各種各樣的教材、刊物紛紛出現。早期的文學史教材大多是高等學校自己編訂的,如華中師範學院中文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稿》(寫於是2023年,2023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山東大學中文系編的《1949—1959中國當代文學史》(山東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再往後又出現了郭志剛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董健、丁帆、王彬彬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等,20世紀末出現了洪子誠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97》等。這些文學史教材的出現,使當代文學這一學科呈現出勃勃生機,嚴格說來,這些教材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這也是任何一門學科發展成熟所要經過的必經階段。

依筆者看來,這些文學史著作不外乎三種型別:側重大的文學史問題,或將文學史與作家作品結合,或側重作家作品,即從巨集觀,適中,微觀的角度來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史,為了論述的方便,筆者暫將他們稱作大,中,小三種型別,分別以洪子誠、朱棟霖、陳思和的文學史教材為代表。1、由淺及深,從不自覺到自覺的文學史意識作用下的文學史寫作;2、文學史教材的寫作由簡單到繁雜再到精化;3、文學史研究和書寫由集體寫作到個人寫作;4、文學史研究逐漸走向成熟、走向科學。

這固然是我們所取得的進步,但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當代文學史研究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如關於其能指和所指的問題,如何對待當代文學史這一概念問題,如何對待學術文化和政治文化的發展及其對當代文學史的影響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一代甚至數代學人的的努力,也許在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更成熟、更優秀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材的出現。

中國當代文學發展脈絡 幾個階段,中國當代文學分為幾個階段,為什麼

第一階段 1949 1978年 當時,身帶硝煙的人們從事和平建設以後,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著戰爭時代的痕跡,在這種文化氛圍的制約下,文學觀念由軍事軌道轉入政治軌道,兩軍對陣的思維模式具體地表現為片面強調階級鬥爭的教條模式。第二階段 1978年 1989年 文學的真正 復甦 來說,是以1978年8月...

關於《中國當代文學史》的評論,關於《中國當代文學史》的評論

者簡介洪子誠,1939年4月生,廣東揭陽人。1956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6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現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述有 當代中國文學概觀 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 作家的姿態與自我意識 中國當代文學史 1956 百花時代 問題與方法 等。與人合著有 中國當代新詩史 ...

中國進步小說與現代文學的關係,中國當代文學與現代文學有什麼關係

當代文學可bai以說是du 現代文學的極端化的發展 我認zhi為現代文學的成就dao更高些版.現代文學群星璀璨,深刻性權,批判性,進步性都要比當代文學更有活力,更有戰鬥力.不同的風格格調,不同的流派,顯示了文學極大的張力.現代文學可以說是現 bai代文學的du極端化的發zhi展.沿著左翼的風格.我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