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春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朱熹的《春日》這首詩每句詩是什麼意思?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2021-03-05 20:17:39 字數 6351 閱讀 4214

1樓:匿名使用者

[編輯本段]釋義

1.春天;春季。《詩·豳風·七月》: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 唐 寒山 《詩》之六十:「 洛陽 多女兒,春日逞華麗。」 管樺 《故鄉》:

「我被這春日的太陽晒得發熱。」

2.春天的太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

「雖壅之以黑墳,暖之以春日,猶不救於枯槁。」《晉書·樂志下》:「仁配春日,威逾秋霜。

」 唐 杜牧 《商山麻澗》詩:「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立春》:「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

[編輯本段]詩詞

春日(宋·朱 熹 )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註釋:1、春日:春天。

2、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3、 尋芳:遊春,踏青。

4、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 等閒:平常、輕易。「等閒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7、 東風:春風。

8 光景:風光。

簡析: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遊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瞭主題。

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

「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閒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閒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

「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麼能「等閒識得東風面」。

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

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絃歌講學,教授**。

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

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賞析:良辰探尋美景在泗水之濱,無限的風光景物煥然一新。輕易便能識得東風的妖面,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

名句賞析——「萬紫千紅總是春。」

首句點明出遊的時令、地點,下三句寫「尋芳」的所見所識。春回大地,詩人耳目一新。正是這新鮮的感受,使詩人認識了東風。

彷彿是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而百花爭豔的景象,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嗎?詩人由「尋」而「識」,步步深化,統率全詩的則是一個「新」字。但泗水在山東,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而南宋時那地方早已淪陷於金國,朱熹怎能去遊春呢?

原來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聖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導的「仁」。這些意思如果用哲學講義式的語言寫出來,難免枯燥乏味。

本詩卻把哲理融化在生動的形象中,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作者背景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學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學的集大成者,也寫過一些好詩,善於寓哲理於形象,以《春日》、《觀書有感》等較著名。

譯文我選擇一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觀花賞草來到泗水邊,只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時間都換了新顏。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出東風的面貌,東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2樓:陵嬰

春 日朱 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1.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2. 尋芳:遊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4. 等閒:平常、輕易。「等閒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5. 東風:春風。

【簡析】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遊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瞭主題。

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

「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閒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閒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

「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麼能「等閒識得東風面」。

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

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絃歌講學,教授**。

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

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朱熹的《春日》這首詩每句詩是什麼意思?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3樓:hrf小鳳

我選擇了一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來到泗水河邊觀花賞草,只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煥然一新。輕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到處都是春天萬紫千紅的美麗景緻。

春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4樓:匿名使用者

本詩描寫了生意黯然的春意圖.在那裡惠風和暢的春日,我踏春遊賞,尋花問草來到了泗水邊.不經意間,我領略到了東風的偉力.描繪了景色鮮豔秀麗!

春 日勝日尋芳泗水濱 ,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詞句註釋

⑴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相聚之日,此指晴日。尋芳:遊春,踏青。泗水:河名,在山東省。濱:水邊。

⑵光景:風光風景。新:既是春回大地、永珍更新的新,也是出郊遊賞、耳目一新的新。

⑶等閒:輕易,尋常,隨便。東風面:借指春天。東風,春風。

白話譯文

風和日麗之時遊覽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讓人耳目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萬紫千紅,到處都是百花開放的春景。

5樓:移行換影

風和日麗,百花盛開,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到江邊遊春、踏青,欣賞面貌一新、多姿多彩的春天景色。

6樓:匿名使用者

畫面:這首詩表面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緻,實則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首詩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的傳世名詩之一,如果只看這四句話的內容,能感覺出來朱老師在熬過了漫長的冬天後,終於去泗水河邊搞了一次歡脫的春遊,想必他的心情應如春天般萬紫千紅。然而事實並非。

翻開《宋史》,「靖康之恥」歷歷在目,北宋從此失去了半壁江山,搬到南邊建立了一個小朝廷,稱為南宋朱熹就生活在南宋,那個時候泗水早就被金人佔為己有了。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今天天氣好晴朗,處處好風光,朱老師已經在家裡憋了一冬,打算趁這大好春色趕緊去泗水邊溜達溜達。哇,眼前的景色真是美呆了,春回大地,大自然中的一切景物都煥然一新。

既然前面已經說過朱熹不可能去過泗水邊,那為什麼他還提這兒呢?因為有一位春秋時期的老人家與山東省泗水這個地方緣分頗深,他不僅出生在山東,還在泗水這個地方傾情傳授自己畢生所學,這位老人家就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第一位形象大使——聖人孔子。

由此可知,朱熹尋找的不是真正的春色,而是這位千古聖賢的身影,他也想求得聖人之道。孔子的言論在當時那個亂世中可謂令人耳目一新,朱老師聆聽後覺得世界不再混沌不堪,心裡突然一亮,就像看到了煥然一新的春之光景。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無論是誰,都能一眼看出春天的面貌,因為春天的面容與特徵很容易辨認。你看,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既然朱老師尋找的是孔聖人,這「萬紫千紅」當然也是形容孔子的學問特別豐富多彩,他的聖人之道便是能夠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

欣賞了半天,原來這不是一首寫景詩,而是一首含義深遠的哲理詩呀。這麼看來,朱老師無非是想表達在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呢。

擴充套件資料

註釋1、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尋芳:遊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等閒:平常、輕易。「等閒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7、東風:春風。

7樓:卜旋燕半凡

《春日》描繪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春意圖,在風和日麗,百花盛開的時節,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到江邊遊春,欣賞著大自然多姿多彩的春天美景。

春日這首詩描繪了怎麼樣的畫面

8樓:金果

描繪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春意圖。

出自:《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創作的一首詩。此詩表面上看似一首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緻;實際上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

全詩寓理趣於形象之中,構思運筆堪稱奇妙。

原文: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詩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是作者春天郊遊時所寫的遊春觀感。而根據作者生活的年代推算出這首詩創作之時泗水之地早已被金人侵佔,泗水遊春不是實事,而是一種虛擬。

作者也從未到過泗水之地,而此詩卻寫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潛心理學,心儀孔聖,嚮往於當年孔子居洙泗之上,絃歌講誦,傳道授業的勝事,於是託意於神遊尋芳。因此此詩其實是借泗水這個孔門聖地來說理的。

賞析:人們一般認為這是一首詠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點明天時;「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點明主題。

一句中分三層敘說,特別是以「泗水濱」結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尋」字不僅寫出作者逸興,也給詩歌添了不少情趣。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描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

「無邊光景」逆承首句「勝日尋芳」,說尋芳的結果。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

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這裡不做細碎描寫,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貼,而是從極廣大的空間落筆。

作者介紹:

朱熹(2023年9月15日—2023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

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

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朱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熱心於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地授徒講學,無論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實踐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朱熹在世之時,曾經整頓了一些縣學、州學,又親手創辦了同安縣學、武夷精含、考亭書院,重建了白鹿洞書院和嶽麓書院,並且還親自制定了學規。

編撰了「小學」和「大學」的教材。為封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知識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學者,形成了自己的學派。

淳熙六年(2023年),朱熹知南康軍的時候,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是宋代四大著名書院之一。原址在江西星子縣境內廬山五老峰東南。

此處曾經是唐代名士李渤隱居講學之處,當年李渤喜養白鹿,因此得名。南唐開始在此建立學舍,號為廬山國學,宋時又在此建立書院。

十月,派人訪查白鹿洞舊址,並撥款重建了書院,又遍搜江西諸郡書籍文字以充實藏書,購置日產以供辦學之用。書院得到朝廷的認可,教學活動由朱熹親自主持。

朱熹《春日》蘊含的哲理春日蘊含了怎樣的哲理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遊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 勝日尋芳泗水濱 勝日 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 點明地點。尋芳 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瞭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 尋芳 所見所得。次句 無邊光景一時新 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 無邊 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 既寫...

春日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朱熹寫的《春日》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釋義 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 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此詩是宋朝詩人朱熹的古詩作品 春日 全文如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賞析 首句點明出遊的時令 地點,下三句寫 尋芳 的所見所識。春回...

春日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用文字描述出來。注意不要逐句解

譯文 我選擇一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觀花賞草來到泗水邊,只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時間都換了新顏。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出東風的面貌,東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風和日麗來到泗水邊賞景,一望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很容易認識到東風的面容,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遊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