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春風又綠江南岸,腦海中是怎樣一幅畫面

2021-03-05 10:23:13 字數 5417 閱讀 8465

1樓:恨海狂人梅文俊

我彷彿看見了一派綠意盎然的春光圖。

附贈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⑴ 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同桌之間互讀、練說。

⑵ 描述關於綠的好詞: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綠」過江南的美麗景色?

(「陽春三月」、「鳥語花香」、「奼紫嫣紅」、「生機盎然」、「綠滿江南」、「桃紅柳綠」、「春風和煦」……)指數名學生說。

⑶ 朗讀體會「綠」意:

師: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彷彿看見了一派綠意盎然的春光圖。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學生朗讀。

師:你看,這「綠」字讓你們這麼一說,竟如此的豐富多彩;這「綠」字讓你們這麼一讀,竟如此的生機盎然。知道嗎,這小小的「綠」字裡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呢!

引導閱讀「資料袋」,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交流:聽完「綠」字的故事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指名答。)

2樓:匿名使用者

讀到「春風又綠江南岸「,腦海中頓時閃現出一幅絕美的春意盎然的畫面。

初春的風,輕輕地、柔柔地拂醒了大地,休眠了一冬的大地欣欣然睜開惺鬆的睡眼,望著、笑著;初春的風,輕盈地躍過高山,飛過河流,千里迢迢地來了。

柳樹發芽了,小草給大地披上了淡綠色的春裝,燕子都從南方飛回來了,萬物被春風輕輕吹醒,使沉睡的大地睜開了惺忪的眼睛,許多小動物都沉醉於花的芬芳。春風中也飄來了泥土的清香。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雨絲淋溼了花草樹木。

尤其是萬紫千紅的花朵,更令人眼花繚亂。從遠處向花叢中看,花叢就是花的海洋。

不行春風,難得秋雨!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春天是一年的未來和希望!

3樓:匿名使用者

《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註釋]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現在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

4. 鐘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數重:幾層。

6. 綠:吹綠了。

7. 還: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裡。

[簡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

次句「鐘山只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

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裡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本詩是「文字頻改,工夫自出」(《童蒙詩訓》)的著名例證。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屬江西)人。有《臨川先生文集》。

4樓:狂汰子

春風慢慢地吹過了江南岸邊非常美

5樓:匿名使用者

春暖花開的景象。。。啊!!

「春風又綠江南岸」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6樓:匿名使用者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以愉快的筆調寫他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以依戀心情寫他對鐘山的回顧,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

對此,詩人感到欣喜。他希望憑藉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變法的新局面。『綠』字還透露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表達了作者希望早日辭官歸家的心願,這種心願,至結句始明白揭出。

」--如此強化政治色彩來解析《泊船瓜洲》詩的詩意,是很有代表性的。但這樣的解析,卻存在著無法自圓其說的自相矛盾處:詩人既想早日辭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於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辭官的想法,這二者猶如水火,是難以相容的。

也有論者斷言,詩人此次復出還政,可謂春風得意,大喜過望,那所謂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戀鄉情緒,不過是虛晃一槍的矯情之詞而已,是不可以認真對待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骨子裡說的是對皇恩的感激,是對新法實施前景的樂觀描繪,是詩人內心的還朝施政喜悅的移情於景,詩的感情基調是歡快的,樂觀的。

上述兩論,是歷來解讀《泊船瓜洲》詩的論點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把該詩作為政治抒情詩來解讀,是既不符合詩人作詩時特定的際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詩作自身建構的藝術形象的內蘊的。《泊船瓜洲》應是一首純粹的鄉愁詩,它的感情基調應是憂鬱傷感的,是毫無輕鬆、喜悅、樂觀的色彩可言的。

詩人寫作此詩時,已是五十五歲的老人了。幾年來,圍繞著新法舊法,朝廷上無休止地爭論和攻訐,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艱難。因而本來就有些消極思想的王安石,在經歷了兩次因推行新法而罷相的坎坷遭遇之後,心力交瘁,對從政產生了強烈的厭倦感。

罷官期間,他曾寫下了許多描繪自然風光、抒寫閒情逸趣的詩作。對於這次的朝廷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兩次辭官而未獲準。因而他這次的上任,從心情上說,是十分勉強的。

而在他上任以後,又多次請求解除宰相職務,並終於在復出後的第二年,如願以償地再度罷相,重又回到家鄉江寧,過起了舒心適意的隱居生活。從這次短暫的復出過程可以看出,重新還朝施政並非王安石所期盼的,所熱衷的,相反地他還把復出視為畏途而屢拒屢辭。顯而易見,在這樣的際遇心境下寫作《泊船瓜洲》,也就難免不在字裡行間注滿憂鬱、傷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難免不對即將遠離的家鄉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意了,他又怎麼可能會以「春風又綠江南岸」喻皇恩浩蕩,抒發什麼如願以償的為復出而欣喜的感情呢?

再從詩作本身看。詩的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為全詩定下了憂鬱、傷感的感情基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詩人對復出還政並無如願以償的喜悅,更無急不可待的熱切。相反,詩人還遠沒有到達京城,家鄉還未從視線中消失,內心裡就已真誠地發出了回家鄉的念頭,這思鄉之情還不深切真摯嗎?

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時」送我而還?仕途險惡,吉凶難測,那「何時」二字是詩人發自肺腑的一聲沉重嘆息,蘊含了詩人對險惡仕途的擔憂,對施行新法前途的顧慮。詩意憂思深切,格調也十分蒼涼,是如聞其聲的一聲喟然長嘆,是詩人抑鬱消沉心態的真實自然的流露。

從結句定下的鄉愁沉重憂切的感情基調反觀,「京口瓜洲一水間」也不可能是在時間上強調船行之快來寫詩人心情的輕鬆愉快了,它與「鐘山只隔數重山」一樣,都是從空間上強調家鄉的山山水水離此時旅次江北瓜洲的詩人距離之近。此時詩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親切的「京口」僅一水相間,「鐘山」也只隔數重山,真是近在咫尺。但空間距離上的近,卻反襯了詩人心理距離上的遠。

因為家鄉雖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實遠。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距離還會越來越大,更何況這一去又不知何時才能回來,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這家鄉的山山水水,甚至他可能還會更為悲觀地想到,將來還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鄉。詩人在這裡運用了以近寫遠、相反相成的藝術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現了詩人憂惋深切、無可奈何的傷感心情,展現了詩人心靈深處的巨大的失落感、孤獨感。

其實,一水長江,數重大山,相間相隔的空間上的距離也是很大的,詩人反以近寫之,也是為了強調詩人對家鄉的強烈依戀,是戀戀不捨的思鄉愛鄉眷鄉之情的自然流露,又何來輕鬆愉快的喜悅心情呢?

正因為這首詩的主旨是濃濃的鄉愁的抒發,所以詩的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的重心,也不是像一般論者所說的落在了對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繪上,它的語言重心不是「綠」字而是「又」字。而人們之所以特別欣賞「綠」的形容詞用作動詞對春天美景的生動形象、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繪,原因就在洪邁的《容齋續筆》所記載的那一段膾炙人口的煉字故事上。其實王安石在這裡並不是要刻意描繪江南春景之美麗,他把詩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綠」字上,他要表達的是「春風」尚且有情,還知道一年一度「又綠江南岸」,而詩人自己呢,卻不得不在「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離開江南的家鄉,違心地重登仕途。

這一去,前途吉凶莫測,不知何時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個「又」字,融情於景,實在是詩人滿心難以排遣的無限鄉愁的真實寫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於景的層層鋪墊作勢,結句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抒寫鄉愁的淋漓之筆,才水到渠成地直瀉出來,把鄉愁的抒寫發揮到了極致。由此看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並不是一首政治抒情詩,而是一首純粹的鄉愁詩。

7樓:武全

看到了一幅春風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畫面.

8樓:匿名使用者

我看到了。風春風來了。有吧!江南的景色變綠了。

春風又綠江南岸,詩中的綠字好在**

9樓:森海和你

「綠」字還透露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而這正是本詩的主旨。「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

出處:《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擴充套件資料

全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

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以依戀的心情寫他對鐘山的回望,王安石於景祐四年(2023年)隨父王益定居江寧,從此江寧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罷相後即寓居江寧鐘山。

「只隔」兩字極言鐘山之近在咫尺。把「數重山刀的間隔說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詩入對於鐘山依戀之深;而事實上,鐘山畢竟被「數重山」擋住了,因此詩人的視線轉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了江岸美麗的春色,寄託了詩人浩蕩的情思。其中「綠」字是經過精心篩選的,極其富於表現力。這是因為:

一、前四字都只從風本身的流動著想,粘皮帶骨,以此描寫看不見的春風,依然顯得抽象,也缺乏個性;「綠」字則開拓一層,從春風吹過以後產生的奇妙的效果著想,從而把看不見的春風轉換成鮮明的視覺形象——春風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這就寫出了春風的精神,詩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這句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喜悅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春風」實指皇恩。

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他希望憑藉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變法的新局面。

這種心情,用「綠」字表達,最微妙,最含蓄。

「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的意思

王安石是撫州臨川 今江西省臨川縣 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熙寧二年 1069 王安石當宰相後,決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 大官僚的堅決反對,沒幾年就被罷了官。他在京城閉居無聊,決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兒。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揚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 令江蘇省南京市 路過於京口 令江蘇省鎮江市 ...

針對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詩中的綠字,王安石先後選擇了

在 綠 字位上屢試用 到 過 入 滿 等字 王安石 泊船瓜洲 詩中的 春風又綠江南岸 句,言稱王曾多易詩稿,在 綠 字位上屢試用 到 過 入 滿 等數字,均覺平淡而棄,又換十多個詞,最後經冥思苦想終得一個 綠 字,成為全詩的點睛之筆,由此使全詩出神入化。王安石 泊船瓜洲 詩中的 春風又綠江南岸 句,...

讀了《綠》艾青你腦海中浮現怎樣一副畫面

在喧鬧的城區街道上,你一定可以看到遍佈塵埃 到處是嘈雜的聲音的環境裡,默默地挺立在兩旁的行道樹。他們不屬於這裡,那空氣清新,隨處都回響著鳥鳴的山林才是他們真正的家。可是它們卻從不抱怨,只是默默地站著,也悄悄地為人們做貢獻。在清晨為甦醒的人們帶來清新的空氣,在炎炎夏日裡為人們在烈日下騰出一片綠蔭,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