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用誦讀方式來學習經典我們為什麼要倡導誦讀經典?

2021-03-05 09:21:52 字數 5325 閱讀 4646

1樓:匿名使用者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照學習理論,新舊知識建立聯結有二種方式,一是同化,一是順應。

同化,是在自我知識系統的框架之內,用自己的已知體系去理解未知,把新知識、經驗納入舊的框架之內,所謂「我注六經」是也。此一方式的弊端是容易肢解學習物件的獨特性與生命力,即使學的看的再多,也是以我解經,也不會擴充套件自我的心胸與視野,也不會有真正的自我超越與成長。

就成年人的學習而言,同化是一種更普遍的方式,人常常是用已知來理解未知的,這是意識自我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惡習。所以成年人的精神生命,多數已經成型,不會再象孩子那樣普遍的拓展與生生不息的變化成長。

而順應則是相反的過程。即是以己從人,所謂「六經注我」者,此一過程太過的危險,是容易喪失自我的創造性與生命力,變成紙上空談的書呆子。現代教育,成批造就的,就是此類人才。

正因為此,孔子他老人家特別強調二者間的均衡:「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卻也知易行難,千古一嘆!

2. 大自然是怎樣學習的?

其實,在這二種方式之外,還有一種方式叫迭加,就是系統之上迭加系統。這是更重要的一種方式。一般系統論的研究證明,在大的時間尺度上,系統演化或進化發生的一般規律,都是通過迭加的方式完成的——即通過系統之上迭加新的系統而進化。

我們身體的組成與演化,就是這樣;身外的物質世界與生命系統及生態系統,也是這樣的演化與發展。而且,這也是大尺度的時間上所發生的唯一進化方式。

真正有恆久生命力的發展與進化,都是通過同濟共生的方式進行的,老舊的不會被拋棄,而是被納入新的更大的和諧體系之內,成為新整體的更基礎的組成構件。這也是《中庸》所講:「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是一種大自然的智慧,生命演化的硬道理。

3. 誦經開慧

我相信,對於學習與人生的成長,迭加也是一種更重要的方式。而學習經典的誦讀法,就是一種這樣的方法。它使我們的精神系統的建構過程,在自我的體系之外,不斷地迭加經典系統。

對經典的誦讀,其實是反覆的吟詠過程。這背後,是對傳統與古人智慧的相信與尊崇,因為有虔敬心在,誦讀中便有莊重與樂趣。吟詠久了,甚至可能目擊道交,契入文字背後的三昧。

所謂的「神交」,感通,頓悟,自在其中。

我想,孔顏之樂中,亦有此樂吧。而失卻了此敬此誠,就變成了今人所謂的死記硬背了。苦,亦在其中矣。

誦讀的核心,是不失卻自我,是在自我意識觀照下的吟詠,是一心不亂的至誠心的全神貫注,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謂「口唸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都是古人的用心經驗。

其實,誦讀作為一種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學習方法,一直是我們古人所提倡的,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那不僅僅是兒童的學習方法,更是我們成年人的根本方法。尤其對經典的學習,通過反覆的誦讀吟詠,達到記憶,而印刻於心,漸至感通開悟,是傳承文化慧命、繼往開來的基礎。

其中,亦有宋儒所言「為往聖繼絕學」的旨趣。

古人講的人生三難中,其一便是「明師難遇」。即使聖賢滿街走,我們沒有人生的慧眼,怎麼能夠識得呢?——那又該如何?

通過反覆的誦讀經典,來定心印心開慧,是比較穩妥的學習路線。除此之外,我實在不知:沒有外在經典的指引與照耀,又該如何開啟我們內在的心門呢?

即使慧心初啟了,又該如何保證不誤用此心、錯入歧途呢?

4. 不要理解,自在其中

誦讀的根本原則在於:不要理解,而是印刻於心。經典的原意,聖賢或大家的心語,即使簡單,也未必就能讀得懂。

理解,是以一己之有限經驗來解讀物件,如果物件與自我係統同構還好,如果是自我體系之外的完全異質的存在,理解卻只會「我注六經」,見到的只是心中的自己,肢解消亡的卻是經典的生命。正如一部《紅樓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儒者見道,理者見理,情者見情,色者見色。」一種理解,也犧牲了其他的理解,其實,是對經典的妄解誤讀。

我個人也有許多這樣的經驗。美國打伊拉克時,據悲觀的報道,戰爭的汙染可能使中東的地理環境,甚至半個地球惡化幾十年。一天晚上,當我念到經典中的一句旁白「保佑一家得安康」時,竟楞住在那裡——我突然地悟到:

這句唸了十幾年的話,這「一家」,絕不是我一直以來想當然理解的自己的小家!而是人類的大家庭!甚至是:

整個生態環境的人天大家庭!「皮之不存,毛將附焉」,在此時代,一個人,一個家庭的福祉,怎麼可能超然於人類或人天而獨存?!

經典中,有古人證悟的天人規律,有來自集體無意識的資訊,有豐富微妙的經歷、閱歷與血淚凝結成的人生、社會的經驗,許多許多都超越了一己小我的理解限度。莊子講,「夏蟲難語與冰」。人生的過程,就是由夏蟲開始成長的。

至於許多人,甚至所謂的一些大家,是走不過四季的,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古人才講學無止境,孔子才會活到老,學到老。

一部《道德經》,區區五千言,從古至今,註釋解說的文章汗牛充棟,有哲學家的老子,軍事家的老子,經濟家的老子,管理家的老子,文學家的老子,煉丹家的老子,等等。都是言說滿滿,自信多多。可是,誰又得了老子的真詮?

先賢曾這樣評價《道德經》:「兩手包羅天地外,胸懷日月定三才」。顯然,其中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也有來自集體無意識的資訊,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不由誦讀印刻於心,莫逆於心,在一生的行走中,慢慢回味,時常吟詠,我還真不知道,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能學得好老子?

我發現,榮格分析心理學對待夢的態度,也是對待經典的態度。按榮格的理解:夢的答案就是夢本身。

所以榮格式的夢工作,其要點之一,就是不斷地回到夢本身!而誦讀吟詠,就是讓我們,不時的回到經典本身的最好方法。

我的經驗,對榮格心理分析的學習,甚至是其他大家的一些經典話語,也需要反覆的吟詠誦讀,而不是一味的意識思維的理解。

誦讀,只是一心的誦讀。只要不唯他獨尊,或唯我獨尊就好。誦讀的久了,多了,功到自然成。至於迭加,至於融會貫通的後續工作,就放心的交給時間和我們的無意識好了!

——能放手,便自在其中。

我信得過:我們內心,那個二百萬年的老人。更信得過,我們生命本然的機體智慧。

5.誦經為什麼能開慧?

至於誦經為什麼能開慧?這是一個更復雜的問題。除了有我們上面所言知識體系建構的奧妙,迭加是一種更自然而科學的方式之外,經典本身所蘊涵的大智慧,自然可以彌補我們後天「智」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至誠持久誦讀的過程,可以排除雜念,使我們一心不亂的定心於經典,這一狀態,可以更好的接連我們的集體無意識,感通文字背後的三昧,甚至,感應神交於聖賢的心靈。這也是儒家所說「知止而後能定」、佛家所言「定能生慧」的過程。

消除雜念而靜心,也契合了榮格積極想象方法溝通集體無意識的原理。

《高僧傳》卷十一所論:「緣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猶淵池息浪,則徹見魚石,心水既澄,則凝照無隱。」陳兵先生解釋說:

「止,謂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於一聚焦點,令心湛寂不動,如止水無波。佛學認為在止的寂定專一心態下,才能有很強的、堪以洞燭心靈祕奧的照察力。」 這裡,「止」的含義同於「定」,能一心不亂的止於經典,甚至是其中的一句話,也是定的一種狀態,這也是禪宗「參話頭」的方法,由此漸修而至於頓悟開慧。

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下,才有可能如古人所言:「能覺先天一點動,勝讀經書千萬卷」,而接連先天——集體無意識的智慧。這裡,也有通過經典,接連與轉化我們自己的意識自我與集體無意識的奧妙,也蘊涵了孔子所講「生而知之」的祕密。

古人常講,人是「各精一道」的。細細追究,人是怎麼精的他那一道?無非是愛好及慾望使然,久久行持而已。

而其愛慾行為的背後,無非是一些核心的觀念想法,被人不斷默誦,不斷喚念,甚至是在下意識中,重複進行使然。

6.誦讀的竅門

誦讀,還有一個小竅門,就是用丹田氣(聲音從小腹發出)全神貫注、聲聲音音清楚明瞭的同時,要越快越好。原因很簡單,一旦讀慢了,就會有我們自己的思考、理解混入其中,那讀的可就不是經典,而是我們自己了。為更好的防止分心,還可以在誦讀的同時,用耳(心)諦聽自己誦讀的聲音。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調心與調身,也便自在其中了——這樣堅持久了,不僅開慧,還可以健身養生呢。

誦讀經典法,入手處至簡至易;及其得益處,巨集深巨集遠,乃至於與聖賢大師相比鄰,遭遇真實的心靈與自性,亦自在其中矣。

誦讀經典,不亦樂乎。

2樓:

我認為還是很有哲理!富麗的辭藻!深刻的含義!觸動人類的心靈!

推薦你看《少年維特之煩惱》!

我看了3遍!

我們為什麼要倡導誦讀經典?

3樓:百度使用者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經、史、子、集的文字中散發著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的芬芳。對這些經典的誦讀,就成了走近先賢思想文化的第一步。它是啟發人智與慧的源泉;培養優秀人格的築基石;亦是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法門。

書聲朗朗,正本清源,那一刻恍若置身過去,與聖賢對話,親耳聆聽聖賢的教誨。

經典誦讀教學以「誦讀」為切入點,把每篇經典作品作為一個整體來吟誦、涵詠與體驗,還先賢文章以「文氣」。「誦」與「讀」的世界,常常聯絡在一起。「誦」為「諷」,理解為聲,抑揚頓挫的讀。

「讀」閱讀之意。「誦」注重發文之聲而「讀」重解文之意,它是一種注重「音義結合」的「口誦心惟」的閱讀方式。

回溯中國上千年的教育歷史,「經典誦讀」一直是作為學習經、史子、集的教學方法,古已有之並發展至今。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背景的演變。子曰:

「不學詩,無以言」。中國,三千年的詩禮相傳,三千年的母語如歌。小學階段,是孩子記憶最佳的時候,廣泛誦讀中華傳統經典,讓孩子們可以積累知識,開闊視野,提高修養,塑造優秀的人格。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聰明的古人,在古時候就早已對經典誦讀的序列作了清晰規劃。低年級的孩子是在《童謠》、《兒歌》、《唐詩》和《三字經》中感觸誦讀的美麗啟蒙;中年級的孩子的賞析能力在《笠翁對韻》,《**規》、《論語》中慢慢提升;高年級孩子的心智在《名家散文》、《唐詩宋詞》、《大學》、《中庸》、《孟子》中漸漸成熟。

現代很多學生對經典誦讀學習缺失興趣,不願意主動提高自己的經典誦讀能力。我們的老師們給學生經典誦讀的時間又往往不夠。「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經典誦讀不該是歷史的記憶,和展架上的擺設,它鮮活地活躍在孩子們學習生活的每個角落。

誦讀經典提倡調動多種感官技能,做到眼到、耳到、心到。只有這樣,才能在聲律變化中品味文言韻味之美;才能調動多種感官分析、理解以及體悟文章的深層含義與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最終通過經典誦讀感悟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現實意義。教師為學生創造適宜的誦讀經典環境與氛圍。

學生才會對所讀內容深思熟慮,涵詠體悟,在腦海裡形成個性化解讀,理解誦讀的意義。

關於經典誦讀,南宋大儒朱熹說,「要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國藩談到自己的誦讀體會時說:「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展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

」我們應該學會在誦讀中對經典品讀、品鑑與品味。品讀其音美,在錯落有致的平仄聲中,聆聽遠古傳來的陣陣金聲玉振。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如何讓誦讀變得更加有趣、有效呢?

讓孩子們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愛上誦讀,學會誦讀。品鑑其義美,理解先賢的寫作情態,感其仁義之心,悟大學之道,養天地浩然之正氣。

「至今齊魯遺風在,十萬人家好讀書。」一個崇尚讀書的民族一定是一個理性而優秀的民族;一個崇尚讀書的社會一定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社會;一個崇尚讀書的國家,一定是一個健康而生機勃勃的國家。

兒童為什麼要誦讀國學經典孩子為什麼要學習國學經典

狹義來說,國學是經史子集小。廣義來說,醫卜星相禮樂書畫其實都可以括於其中。狹義說,就是解釋經典,訓詁,史家考證,諸家經典的闡釋,做注,藉以建立學術體系,詩歌 文章,等等。廣義說,為什麼書畫都能囊括其中?因為中國士大夫會把許多東西都用一種學術體系去解讀。比如畫,從最初的工匠之技,到董其昌分南北宗後文人...

為什麼要誦讀中華經典文化,為什麼要誦讀經典

為什麼要誦讀經典 經典 是一個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所載為至理常道,透射著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的經典作為源頭。一個人在他兒童心靈最純淨 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接觸最具智慧和價值的經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遠的智慧和優秀的人格的基礎 成為他一生去不斷消化 理解 受...

為什麼冬至要用湯圓來應節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 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 意味著 團圓 圓滿 冬至吃湯圓又叫 冬至團 民間有 吃了湯圓大一歲 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圓 意味著 團圓 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