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藝術概論的問題,急

2021-03-05 09:20:55 字數 5873 閱讀 2650

1樓:匿名使用者

1、藝術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答:形象性是藝術的基本特徵:一切文學

藝術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可以說,形象性是文學藝術區別於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基本特徵。文學、**、美術等不同文藝形式,其形象性又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 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是不能憑感官直接把握的,需要通過語言的中介,經過讀者的聯想與想象才能得以實現;**雖可以直接作用於人們的聽覺,但其創造的形象卻是不夠明晰、不夠確定的,仍然需要通過聲音的中介,引起聽眾的聯想與想象。

繪畫、雕刻等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是視覺形象,在空間中有著確定的形式,是完全明晰的,可以直接為欣賞者的眼睛所把握。

2、什麼是藝術典型?

答:在作品中,藝術典型就是高度真實和高度概括的藝術形象。它一方面以非常鮮明生動的現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現出社會生活的本質和普通性,同時,它又凝聚著創作主體突出的個性、真摯的情感和獨特的審美創造。

3、什麼是現實美?

答:所謂「現實美」,即現實中美的事物的美。現實美可以分為兩大類:

自然美和社會美。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即自然事物的美,社會美是指人類社會關係中的美,即社會事物的美。至於人的美,則既有自然美的一面,又有社會美的一面,人的美貌屬於自然美,而美德就屬於社會美。

4、什麼是藝術美?

答:我們所謂的「藝術美」,指的是藝術作品的美,是由創作主體的審美認識而產生、「按照美的規律」併為著美的目的而創造的事物的美。

5、什麼是審美關係?

答:審美關係,是人與現實諸關係中的一種。所謂審美關係,是指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間發生美學上的關係。

即是說,作為審美主體的人,通過審美實踐活動,在審美客體中發現、感知、認識和欣賞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學特徵如崇高、滑稽、醜等。人之所以能夠欣賞美、認識美並且創造美,就是因為人與現實之間存在著這種審美關係。

**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答:**是在時間過程中展示的訴諸聽覺的一門藝術,它的基本手段是用有組織的樂音構成有特定精神內涵的音響結構形式。

電影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答:電影是由膠片攝製成的連續畫面,在銀幕上的放映,是一種影象的藝術,具有畫面性和剪接性。

戲劇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答:扮演性、劇場性和故事性。

美術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答:造型性和靜止性。

什麼是遊戲說?

答:遊戲說由十八世紀德國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提出。席勒認為,藝術發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觀為目的的遊戲衝動。

斯賓塞認為,遊戲與審美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兩者都不能直接有助於維持生命,都與功利無關。

什麼是勞動實踐說?

答:(1)生產勞動實踐為藝術的發生創造了前提:生產勞動實踐創造了藝術創作的主體——人,為藝術的發生提供了前提。

(2)生產勞動實踐推動著思想與感情的產生,為藝術的發生創造了第一個必要的條件。(3)生產勞動推動著審美意識的產生和發展,為藝術的發生創造了第二個必要的條件。(4)生產勞動實踐是原始藝術發生的直接動因。

2樓:

一、藝術活動的基本特徵主要有三點:

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統一。

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形象性,用形象反映生活是藝術同科學最重要的區別。形象即藝術形象,在廣義上包含審美的情景和意境。形象是藝術活動特有的存在方式,藝術作品作為人的精神生產的產品,依存於一定的物質載體,它必須是直觀的、具體的能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感性存在。

形象是構成藝術作品的基本要素,所以,每個藝術形象都必須以個別具體的感性形式出現,把生活中人、事、景物的外部形態和內在特徵真實地表現出來,有血有肉、有聲有色,使人產生一種活靈活現的感。藝術形象又是藝術家認識體驗生活的結果,是藝術家審美意識的結晶。因此,藝術形象具有藝術家審察、體驗生活時把握到的鮮活性和具體性。

藝術形象能通過人的感官感受和把握,能使人感受到客觀事物的色彩、線條、聲音。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藝術形象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體驗的而不是分析的,它是藝術這有對於客體瞬間領悟式的審美創造。

2: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

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二是情感性。藝術中的情感即審美情感,是一種無功利的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藝術活動動機的生成、創造與接受過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時情感又是藝術創作的基本因素。

藝術活動總是伴隨著情感,這是慾望、興趣、個性的具體心理表現,也是對物件能否滿足自身慾望的評價。情感主宰著藝術活動的整個過程,貫穿在藝術創作的整個心理過程。

藝術家的情感往往通過藝術形象得到充分的展現。藝術家反映生活、描繪藝術形象,絕不是冷漠的、無動於衷的。而是凝聚著他的思想情感,愛憎褒貶,滲透著他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

但是藝術活動也包含認知因素,認知在藝術活動中意味著客觀的理智的反映。在審美情感的深層往往隱含著理性的認識。只是這種理性的認識有時潛伏在藝術家心靈深處,屬於不自覺的流露而已。

3:審美活動與意識形態的統一

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三是審美性。審美性是藝術區別於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意識形態活動的根本標誌。審美性是指藝術作品所具有的美學品質和審美價值。

一般來說,藝術以美的事物為主要物件,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審美理想的結晶,是美的創造的結果。

不過,藝術仍屬於上層建築中的意識形態,藝術具有意識形態性質,歸根結蒂藝術是人對世界的一種精神掌握的方式。它的特殊性在於,藝術並不是哲學、政治、道德或科學思想的簡單重複,而是對於它們的一種審美反映。藝術作品中所包含的內容是任何其他文化現旬都不能比擬的。

政治集中於階級之間的關係,哲學集中於思維與存在的關係,科學集中於自然現象的說明,而藝術關注的是人與世界的整個關係。藝術對世界的掌握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人們通過藝術達到對世界的認識,世界也藉助藝術得以全面的反映。

二、什麼是藝術典型?

藝術典型就是高度真實和高度概括的藝術形象。

一方面以非常鮮明生動的現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現出社會生活的本質和普遍性。它有凝聚著創作主體突出的個性、真摯的情感和獨特的審美創造。

三、現實美,就是存在於客觀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美。作為客觀存在形態的現實美,是美的最基本的領域。它伴隨著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而產生、發展,因而產生最早、範圍最廣。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人的本質力量的不斷豐富,人們也在實踐中不斷開拓了美的領域,把現實美擴大到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各種藝術品的出現,則經歷了更加漫長的歲月。從現實美與藝術美的關係來看,現實美是藝術美產生的基礎和源泉。

藝術作品是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反映的產物。美都是不能離開物的,比如,人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韓愈詩曰:

「江做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又有**老總的「願做桂林人,不願做神仙」。但假如沒有桂林本身所具有的山水風光,沒有氣象上所出現的各種變化,又怎會有桂林的美,自然美也就無從談起了。當然,藝術美也必須有一定的物質基礎。

藝術作品的產生覺得不是憑空的,它深深紮根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中,是人類現實美創造活動的進一步昇華。我國古代出土的青銅器上的影象,生動形象的再現了當時人們宴樂、起居、狩獵等社會生活的內容;還有我們的繁體字中的一些象形字,也是建立在人類社會活動的基礎上的;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有「社會百科全書」之稱,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這些從根本意義上說,現實美是各種藝術生產或藝術美創造得以實現的客觀基礎。

四、藝術美是存在於藝術作品中的美,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的物態化形式。藝術美雖然要以現實為基礎,但它不是簡單的複製現實。藝術美具有客觀性,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沒有藝術家對現實的加工、改造和審美創造,藝術美也是不可能產生的。

藝術家在藝術中總是融入了安靜對生活的感悟與評價,因而藝術就表現出極強烈的主觀感**彩。一切的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對客觀現實生活的再現與對主體思想感情的表現的統一。當然,在具體的作品中,有的偏重於再現,有的偏重於表現,可以各有側重;但是,完全脫離了表現的再現,完全脫離了再現的表現,這樣的藝術作品是沒有的。

相教於藝術作品帶有的主觀性,無論明顯或是不明顯的,現實美則是與各人的情感相結合的。自然物的屬性是多方面的,它與人的社會活動的聯絡也是廣泛而複雜的。同一自然物,在各人的眼中表現的美也可以是不一樣。

就拿一朵花來說吧,有人看到的是它的嬌羞,有人看到的是它的豔麗,有人看到的是好花還需綠葉襯。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既有美的,也有不美和醜的。但是,通過藝術家的集中、概括,生活中的醜卻也可以轉化為供人欣賞的藝術美。

例如,在生活中,噪音總是引起人們的厭惡、不快,但運用到**當中的沙球,發出的同樣是噪音,人們卻覺得它很和諧、動聽。

五、審美的表現關係專注於物件生動可感的表現性形式,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具有自由性。審美的本質即自由。藝術審美與一般審美的不同,主要是由於它的審美物件不同,它是以藝術作品作為審美的物件。

一般審美是對現實美的觀照,現實中的客觀事物或現象,原不是作為人們的實踐物件和認識物件而存在的。在社會實踐中,它們與人首先形成了意志實踐關係和理智認識關係。在這個基礎上,當社會發展到人們不以直接的功利態度、實用態度對待客體物件時,才出現了比較成熟、純粹的審美關係。

而藝術美則不同於現實美,它是作為審美物件而生產、而存在的。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其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藝術審美需求。藝術給予人的只是一種審美愉悅、審美享受和審美評價,只在人的精神上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

它不能像客觀事物那樣可以作為實用品出現,如畫上的馬不能騎,香蕉、蜜桃不能吃等。藝術必須具有美的品格,只有體現了真、善、美相統一的藝術作品,才具有審美價值,也才能實現以審美功能為前提的各項社會功能。

3樓:匿名使用者

1.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媒介,塑造可觀的靜止的,佔據一定平面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象的藝術.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同時也是一種生產形態。通常指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空間開展的、表態的、訴之於人們視覺的一種藝術。

十七世紀歐洲開始使用這一名稱時 ,,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繪畫、雕刻、文學、**等。

2.藝術典型

指藝術家通過個性化和本質化所創造出來的,既能反映現實生活的某些本質和規律,又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特徵,既表現出一定時代人們的審美理想,又表現出藝術家自己獨有的審美感受的藝術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稱為「典型性格」、「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同時也指環境或事件,稱為「典型環境」或「典型事件」。藝術典型是實際生活的真實反映,但又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鮮明,更有集中性,更帶普遍性,從而更富有審美價值。

藝術作品中的一般人物形象都具有某種程度的個性化和概括化相統一的特點,而典型形象則要求高度個性化和高度概括化的統一。它既不是型別,又不是個性。其所反映的共性,可以是某一階級、階層的某些階級性,也可以是超越了階級性的某種社會普遍性,體現了一定時代的社會關係的某些本質。

典型形象的主要特徵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人物性格與環境的統一,主觀(藝術家)與客觀(人物、事件)的統一,再現與表現的統一。藝術典型是藝術家對現實生活能動反映的結果,有著鮮明的獨創性、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審美性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能給欣賞者留下經久難忘的印象,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

因此,藝術典型是衡量藝術作品藝術性高低的標誌,典型形象的塑造是藝術創作的中心課題。

3.現實美

現實美是美的客觀存在形態,現實美是藝術美的唯一源泉,屬於社會存在的範疇.即第一性的美.

4.藝術美

藝術美卻只是這種客觀存在的主觀反映的產物,是美的創造性的反映形態。藝術美確實屬於社會意識的範疇,即第二性的美.作為第二性的美,藝術美不僅來自現實生活,是現實美的反映,而且也反作用於現實美的存在和發展。

5.審美關係

審美的表現關係專注於物件生動可感的表現性形式,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具有自由性。審美的本質即自由。藝術審美與一般審美的不同,主要是由於它的審美物件不同,它是以藝術作品作為審美的物件。

一般審美是對現實美的觀照,現實中的客觀事物或現象,原不是作為人們的實踐物件和認識物件而存在的。在社會實踐中,它們與人首先形成了意志實踐關係和理智認識關係。在這個基礎上,當社會發展到人們不以直接的功利態度、實用態度對待客體物件時,才出現了比較成熟、純粹的審美關係。

而藝術美則不同於現實美,它是作為審美物件而生產、而存在的。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其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藝術審美需求。藝術給予人的只是一種審美愉悅、審美享受和審美評價,只在人的精神上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

它不能像客觀事物那樣可以作為實用品出現,如畫上的馬不能騎,香蕉、蜜桃不能吃等。藝術必須具有美的品格,只有體現了真、善、美相統一的藝術作品,才具有審美價值,也才能實現以審美功能為前提的各項社會功能。

藝術概論模仿說,藝術概論的名詞解釋

模仿說 抄是現實主義反映論的襲藍本,這個在歐洲文bai學史上逾千年而du不衰文學原則,是在zhi古希臘dao時期形成的。模仿說從最初出現到成熟階段,含義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一文學原則含義上的變動,固然是文學創作精神變化在文學理論層次上的反映,更為深層的原因則是古希臘理性原則的變化所致。從模仿說含義的演...

就業有關學歷問題急,就業有關學歷問題 急!!

你好,我是做就業相關工作的 農博人才網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不會有歧視。但是分析您的專業背景,我覺得沒有必要一定要考慮銀行和高校老師,或者說這兩個方向您的競爭優勢並不大。因為 1 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很大程度可以做單位的翻譯,職位屬性比較強,去應聘公司的專職翻譯等行政工作都是有一定的優勢的。特別是農...

求助,急! 有關C 的問題

1全部240 ret n1 n3 break 乘法 case 241 ret n1 n3 break 除法 case 242 ret n1 n3 break 求餘數 case 224 ret n1 n3 break 加法 case 225 ret n1 n3 break 減法 case 208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