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柳宗元全文翻譯柳宗元漁翁全文解釋

2021-03-05 09:20:10 字數 4900 閱讀 2415

1樓:v愛→依

傍晚,漁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曉,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煙消雲散旭日初昇,不見他的人影;聽得欸乃一聲櫓響,忽見山青水綠。

回身一看,他已駕舟行至天際中流;山岩頂上,只有無心白雲相互追逐。

詩人在政治上的失意後,嚮往隱逸的生活,自得其樂,寄情山水的感情。

2樓:匿名使用者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唉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注 釋]

傍:靠近。

汲:打水。 湘:湘水。 楚竹:即湘竹。相傳舜死於蒼梧,他的

二妃娥皇、女英追至,哭泣甚哀,淚染於竹,斑斑如血,故楚竹又稱

湘竹、湘妃竹。

唉乃:象聲詞,搖櫓的聲音。

[賞 析]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柳宗元因參與永貞革新而被貶永州,一腔抱負化為 煙雲,他承受著政治上的沉重打擊,寄情於異鄉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記》,並寫下了許多吟詠永州地區湖光山色的詩篇,《漁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這首小詩情趣盎然,詩人以淡逸清和的筆墨構畫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並從中透露了他深沉熱烈的內心世界。

這首詩取題漁翁,漁翁是貫串全詩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詩人並非孤立地為漁翁畫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漁翁的形象之上。完整地看,構成詩篇全境的,除了辛勞不息的漁翁以外,還有漁翁置身於其中的山水天地,這兩者在詩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規律特點而發展變幻的形跡。

但同時,詩人又把兩者渾然融化,漁翁和自然景象結成不可分割的一體,共同顯示著生活的節奏和內在的機趣。由夜而晨,是人類活動最豐富的時刻,是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時刻,本詩即以此為景色發展的線索。因此,漁翁不斷變換的舉止行動和自然景色的無窮變幻便有了共同的時間依據,取得極為和諧的統一。

全詩共六句,按時間順序,分三個層次。「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這是從夜到拂曉的景象。

漁翁是這兩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邊,晨起汲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顯示著時間的流轉。伴隨著漁翁的活動,詩人的筆觸又自然而然地延及西巖、清湘、楚竹,西巖即永州西山,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中曾極言探得西山的歡悅,並描述了西山的高峻:居於西山之巔,「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而流經山下的湘水「至清,雖深五六丈,見底」(《湘中記》,見《太平御覽》卷六十五)。

詩中的「清」字正顯示了湘水的這一特點。再加以永州一帶(今湖南零陵等地)盛產湘竹,於是,山、水、竹這些彷彿不經意地出現在詩句中的零星物象,卻分明在讀者腦海中構成了清新而完整的畫面:輕紗般的薄霧籠罩著高山、流水、湘竹……司空圖在《詩品》中有言:

「是有真跡,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正可概括此詩首二句的藝術表現特點。這兩句既設制了一個秀麗悅目的空間畫面,又以夜幕初啟、晨曦微露這樣流動的時間感引出了下面對日出的描述,可以說在時空兩方面奠定了全詩活躍而又清逸的基調。

「煙銷日出不見人,唉乃一聲山水綠。」這是最見詩人功力的妙句,也是全詩的精華所在,若從內容上給予整理,這兩句描寫的是以下情景:一方面是自然景色:

煙銷日出,山水頓綠;一方面是漁翁的行蹤:漁船離岸而行,空間傳來一聲櫓響。然而,詩人沒有遵循這樣的生活邏輯來組織詩句,卻從自我感受出發,交錯展現兩種景象,更清晰地表現了發生於自然界的微妙變異。

前一句中「煙銷日出」和「不見人」,一是清晨常見之景,一是不知漁船何時悄然離去的突發意識,兩者本無必然的聯絡,但如今同集一句,卻喚起了人們的想象力:彷彿在日出的一剎那,天色暗而忽明,萬物從朦朧中忽而顯豁,這才使人猛然發覺漁船已無蹤影。「不見人」這一驟生的感受成為一個標誌,劃開了日出前後的界限,真實生活中的日出過程得到藝術的強化,以一種誇張的節奏出現在我們眼前。

緊接著的「唉乃一聲」和「山水綠」更使耳中所聞之聲與目中所見之景發生了奇特的依存關係。清晨,山水隨著天色的變化,色彩由黯而明,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但在詩中,隨著劃破靜空的一下聲響,永珍皆綠,這一「綠」字不僅呈現出色彩的功能,而且給人一種動態感。這不禁使人想起王安石的著名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借春風的飄拂賦「綠」字以動態,而柳宗元則借聲響的驟起,不僅賦之以動態,而且賦以頃刻轉換的疾速感,生動地顯現了日出的景象,令人更覺神奇。德國啟蒙運動時期的文藝理論家萊辛在指出詩與畫的區別時曾說:「一切物體不僅在空間中存在,而且也在時間中存在。

物體也持續,在它的持續期內的每一頃刻都可以現出不同的樣子,並且和其它事物發生不同的關係。……詩在它的持續性的摹仿裡,也只能運用物體的某一個屬性,而所選擇的就應該是,從詩要運用它那個觀點去看,能夠引起該物體的最生動的感性形象的那個屬性。」(《拉奧孔》)柳宗元沒有靜止地去表現日出的壯麗輝煌,或去描摹日出後的光明世界,他正是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特長,抓住最有活力,最富生氣的日出瞬間,把生活中常見的自然景象表現得比真實更為美好,給人以強大的感染力。

蘇東坡論此詩道:「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熟味此詩,有奇趣。」(《冷齋詩話》)這是恰如其分的評語。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日出以後,畫面更為開闊。此時漁船已進入中流,而回首騁目,只見山巔上正浮動著片片白雲,好似無心無慮地前後相逐,詩境極是悠逸恬淡。

對這一結尾蘇東坡認為「雖不必亦可」,因而還引起一場爭論,一時間,宋嚴羽、劉辰翁,明胡應麟、王世貞,清王士禛、沈德潛等人各呈己見,眾說紛紜,但是他們的爭論都侷限在藝術趣味上,卻沒有深入體會柳宗元作此詩的處境和心情。柳宗元在詩文中,曾多次言及他被貶後沉重壓抑的心緒,在《與楊誨之第二書》中,他寫道:「至永州七年矣,蚤夜惶惶」,理想抱負和冷酷的現實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在極度悲憤的情況下,他「但當把鋤荷鍤,決溪泉為圃以給茹,其隟則浚溝池,藝樹木,行歌坐釣,望青天白雲,以此為適。

」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柳宗元表露得更明白:「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可見他並非以一顆平靜恬淡的心徜徉於山水之間,而是強求寬解,以圖尋得慰藉。但是,正如他在《遊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中所嘆的那樣:

「謫棄非隱滄,登陟非遠郊」,事實上,他並沒有獲得真正的解脫,有時候,他因一山一水的遭遇而想及自己的不幸,於是不勝悵惘感慨,有時候他在登陟跋涉中意有所感,情不自禁地顯露出不平和抗爭,正因為如此,他更強烈地希求擺脫這種精神的壓抑。所以,與其說《漁翁》以充滿奇趣的景色表現出淡逸的情調,不如說更袒露了隱於其後的一顆火熱不安的心。這是熱烈的嚮往,是急切的追求,詩中顯示的自由安適的生活情趣對於處在禁錮狀態的詩人來說,實在是太珍貴太美好了。

於是,在寫下日出奇句之後,詩人不欲甘休,以更顯露地一吐自己的心願為快,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雲無心而出岫」的句子,宕開詩境,作了這樣的收尾。只有真正體會柳宗元的現實處境,才能理解他結句的用心。詩人自始至終表現漁翁和大自然的相契之情,不僅出於藝術表現的需要,同樣體現著他對自由人生的渴求。

這也說明,要深入領會一篇作品的藝術風格,常常離不開對作者思想感情的準確把握。

柳宗元<漁翁>全文解釋

3樓:金牛咲

意思是:夜晚時分,漁翁船靠西山停宿。清晨起來,取水燃竹燒火做飯。

旭日初昇,曉霧漸散,四周悄然既無人聲。漁翁搖櫓,欸乃一聲,青山綠水映入眼簾。回望天邊,江水滾滾東流。

山上白雲,悠然自在舒捲。

唐代柳宗元《漁翁》,原文為: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柳宗元這首山水小詩作於永州(今湖南零陵)。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柳宗元因參與永貞革新而被貶永州,一腔抱負化為煙雲,他承受著政治上的沉重打擊,寄情於異鄉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記》,並寫下了許多吟詠永州地區湖光山色的詩篇,《漁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主旨賞析:

此詩通過漁翁在山水間獲得內心寧靜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敗、自身遭受打擊後尋求超脫的心境。

全詩就像一幅飄逸的風情畫,充滿了色彩和動感,境界奇妙動人。詩人以淡逸清和的筆墨構畫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並從中透露了他深沉熱烈的內心世界。

4樓:細心的可兒

漁翁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詩文解釋】

漁翁晚上靠著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太陽出來雲霧散盡不見人影,搖擼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回頭望去漁舟已在天邊向下漂流,山上的白雲正在隨意飄浮,相互追逐。

【詞語解釋】

西巖:即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

汲:取水。

湘:湘江。

楚:西山古屬楚地。

銷:消散。

欸乃:搖櫓聲。唐代湘中有棹歌《欸乃曲》。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詩文賞析】

本詩作於永州。作者於寄情山水的同時,略抒政治失意的孤憤。詩中的西嚴即指西山,在山青水綠之中自遣自歌、獨來獨往的漁翁,含有幾分自況的意味,看似寫漁翁,實際是寫詩人自己。

詩人通過對漁翁生活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全詩生動真切、情景相融、奇趣蕩胸、意味深長。「奇趣」二字可以概括全詩主要的藝術特色。

希望這些東西對你能有幫助。

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首古體詩。

譯文:傍晚,漁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曉,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煙銷雲散旭日初昇,不見他的人影;聽得乃一聲櫓響,忽見山青水綠。

回身一看,他已駕舟行至天際中流;山岩頂上,只有無心白雲相互追逐。

評析: 柳氏的這首山水小詩是作於永州的。詩寫了一個在山青水綠之處自遣自歌,獨往獨來的「漁翁」,藉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憤。

詩的首二句是寫夜、寫晨。第一句平實自然,第二句卻奇峰突起,用語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謂超凡絕俗。

三、四句為怪奇,寫「煙銷日出」,卻「不見人」了,忽然「款乃一聲」人在遠方「青山綠水中」。這種奇趣的造語,勾勒出了悅耳怡情的神祕境界,從而可以透視詩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結尾二句,進一步渲染孤寂氛圍。

「回看天際」只有「無心」白雲繚繞尾隨,可謂餘音繞樑。

「款乃一聲山水綠」句,歷來為詩人所玩賞稱讚。「綠」雖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俺盡力了~

柳宗元經典詩句和翻譯《漁翁》柳宗元全文翻譯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註釋 1 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鬱悶的心情。2 絕 絕跡。3 鳥飛絕 天空中一隻鳥也沒有。4 徑 小路。5 蹤 蹤跡。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6 蓑笠 su l 蓑衣,斗笠...

漁翁(柳宗元)的寫作手法是什麼,柳宗元的《漁翁》拼音是什麼?

漁翁 為一首七言短詩,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繪出了瀟湘河上漁翁早出晚歸的生活。柳宗元的 漁翁 拼音是什麼?1 拼音 y w ng 2 全文 漁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3 譯文 漁翁夜晚靠著西山岩石歇息,天亮後他汲取湘水燃起...

柳宗元《愚溪詩序》的翻譯及重點註釋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於瀟水。或曰 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或曰 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裡,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