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古皇帝說用玉璽大多為和田玉所制而不是翡翠

2021-03-03 22:47:39 字數 4318 閱讀 3118

1樓:一孤

因為和田玉在春秋時期就被古人應用,翡翠是越南出產的,自清代開始才被皇家所用。

2樓:cd珠寶鑑定師

因為翡翠是在明朝時期傳入中國的。清朝時期開始盛行 。

和田玉有什麼歷史嗎?為什麼叫和田玉?

3樓:字愛

和田玉是以產地和田命名的,經歷了一個演化過程。早在新石器時代,崑崙山下的先民們就發現了和田玉,並作為瑰寶和友誼媒介向東西方運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國最古老的和田玉運輸通道「玉石之路」,即後來的「絲綢之路」的前身。戰國時期和田玉被稱為「禺氏之玉」。

秦代也稱為「崑山之玉」,以後還有叫「玉田玉」。

秦始皇開始,中國實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為帝王玉。皇宮的玉器多是和田玉製成。特別是象徵皇權的玉璽多用玉製作的,其中絕大多數是和田玉。

現已發現的用和田玉製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春秋戰國時期以後,和田玉逐漸成為主要玉材,均為採集材料,至清代始開採山料。北京的「萃工廠」就有很多的古玉。

4樓:匿名使用者

和田玉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已被提名為中國的「國石」。早在新石器時代,崑崙山下的先民們就發現 和田青花籽玉雕《佛手》

了和田玉,並作為瑰寶和友誼媒介向東西方運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國最古老的和田玉運輸通道「玉石之路」,即後來的「絲綢之路」的前身。

在我國,和田玉分佈於塔里木盆地之南的崑崙山.西起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之東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經和田地區南部的桑株塔格、鐵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東至且末縣南阿爾金山北翼的肅拉穆寧塔格。和田玉成礦帶連續長1100多公里。

和田玉 是一種軟玉,俗稱真玉。狹義上的講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英文名稱nephrite。

化學成分是含水的鈣鎂矽酸鹽,化學式為ca:mgs(oh)z(si4011)2。硬度為6~6.

5,密度為2.96—3.17。

和田玉和陝西藍田玉、河南南陽玉、甘肅酒泉玉、遼寧岫巖玉並稱為中國五大名玉。

5樓:匿名使用者

和田玉早在新石器時代,崑崙山下的先民們就發現,現被提名為中國的「國石」,並作為瑰寶和友誼媒介向東西方運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國最古老的和田玉運輸通道「玉石之路」,即後來的「絲綢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的名字主要和產地有關,該玉主要分佈於塔里木盆地之南的崑崙山,西起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之東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經和田地區南部的桑株塔格、鐵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東至且末縣南阿爾金山北翼的肅拉穆寧塔格。

古代皇帝的玉喜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

6樓:莊子曰

玉璽,一般都是和田玉材料。(皇帝的就是皇帝專用的印章)。印章在周朝開始出現,用來表示信用。

到了秦朝時期,為了體現帝王與臣民的區別,皇帝的印章被叫做玉璽(因為他們的印章是用玉製成的),而普通**所用的印章只能叫做印了。秦朝統一六國後用和氏璧加工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塊傳國玉璽。歷經秦、漢、魏、晉、隋、唐都作為傳國之用。

最後在中國南宋末年的動亂中下落不明。後來的明清皇帝也大都用和田玉做玉璽用。

補充一下和氏璧

由於玉器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禮法中佔有的重要地位,玉璧本身的價值被民間廣泛傳頌,成為諸多中國文化中典故、成語的**。 歷史、傳說與典故 和氏獻璧 和氏璧最早見載中國東周末年著作《韓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國人和氏在楚地的山中發現一塊外裹岩石的美玉,將這塊玉獻給當時的君主楚厲王,而楚國王室御用的玉匠聲稱和氏貢獻的只是一塊石頭,欺騙了君王。

於是楚厲王下令將和氏左腳砍去。厲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將該玉獻給他,武王命令玉工鑑定這塊玉石,鑑定的結果是和氏所貢獻的仍是一塊石頭,結果和氏右腳被砍掉。最後和氏帶著玉石回到楚山,在那裡他慟哭了三日三夜,新即位的楚國國君楚文王派人詢問事情的緣由,和氏說「我並非因被砍去雙腳而傷心,而是寶玉被認定為頑石、忠臣卻被認為是**,這才是我所傷心啊」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才看到了這塊玉,於是楚文王將該玉璧命名為「和氏璧」。

《戰國策》記載和氏璧一直是楚國國寶,楚威王時代和氏璧被賜予攻打魏國有功的昭陽令尹,一次昭陽在設宴招待門客時將和氏璧取出供賓客參觀,此時賓客中有人突發起鬨,並趁亂偷走了擺在桌上的和氏璧。昭陽的門客指認張儀是盜走和氏璧的人。昭陽在經過拷打訊問後放走張儀,張儀在成為秦國相國後曾為此向楚國報復,但和氏璧自此就下落不明。

此後和氏璧經人之手,輾轉來到趙國。依中國正史《史記》記載前3世紀時期和氏璧被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惠文王所有。 完璧歸趙 與趙惠文王同一時期的秦國君主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歸屬趙國王室後,於前283年向趙國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市來換取和氏璧,這便是成語「價值連城」的由來。

趙國並未立即答應交換和氏璧,趙國**在商議後派遣藺相如為代表攜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經過2次對秦王的試探後認定秦國是想借其強大的國力為後盾,取得玉璧後拒絕向趙國割讓城池。於是藺相如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飾,走小路帶和氏璧回到趙國。

而藺相如本人則平安回到趙國。 受命於天 前228年,秦國吞併趙國,和氏璧最終為秦國所有。前221年,秦滅亡了周朝的六個最大的諸侯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集權的封建朝代。

作為秦帝國國威的象徵,和氏璧被雕琢成為傳國璽,並刻上了秦帝國丞相李斯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到上面。自此和氏璧成了皇帝的寶印和天授皇權的象徵。在秦朝之後的數百年間,傳國璽成為中國歷史上被承認為正統帝國的條件之一,即使改朝換代時也不例外。

從秦朝開始,共傳了1000多年。 和氏璧與隨侯珠並稱,始有成語隨珠和璧、隨珠荊玉的稱號。

7樓:匿名使用者

我有孤獨沒有酒,任憑你跟別人走

8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早上買了點豬肉~回到家切片煮熟了就長這樣~我還吃了不少,不會有什麼事吧?

古代的玉璽都是用什麼玉做的?

9樓:墨陌沫默漠末

玉璽不拘於一種玉石材質,通常以金或玉為之,除玉外,還有栴檀香木、檀香木質、金質、水晶、瑪瑙、骨質等材質。

玉璽是御璽的俗稱,正確、專業的稱謂:寶璽。明代正式寶璽亦為玉製,可見御寶仍為玉製,惜未能流傳至今。

然成化、嘉靖時,確實用白石等製作一批印璽,多屬閒章,部分印文的文字與御寶一樣,現藏故宮。明朝有二十四寶璽,其中皇帝奉天之寶為唐宋之傳璽(《明史》卷七十四;《明會要》卷二十四;《明官史·木集》);

清朝的寶璽用料更繁多,除玉外,還有栴檀香木、檀香木質、金質、水晶、瑪瑙、骨質等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

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代稱)。

」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

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10樓:超級江湖小生

根據漢代的記載,皇帝有六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六璽的用途都不同,由符節令丞掌管。

然而,傳國玉璽不在這六璽之內,因為這個玉璽是用來代表正統的,所謂「真命天子」必須擁有這個玉璽。「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之璧」。

據說,秦始皇帝取藍田玉,命李斯用蟲鳥篆(篆書的一種)刻之。玉璽是御璽的俗稱,正確、專業的稱謂是寶璽。明朝的寶璽基本上均為青田石、白石質、壽山石等。

希望能夠幫到您!

11樓:demon隱逸

一說是陝西藍田玉,一說是和氏壁。

說到和氏壁,《韓非子·和氏》有如下記載: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荊山中得到一塊玉璞,獻給楚厲王。但玉工鑑別後,說是石頭,厲王便以欺君之罪砍了卞和的左腳。

後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玉,武王又以相同的罪名砍了卞和的右腳。公元前690 年,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文王派人問他為什麼哭?

他說:「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意思是說:

我不是因為被砍了腳而悲傷,而是因為他們把寶玉說成石頭,把忠誠之人說成**,我才這樣地悲傷。於是文王讓人剖開玉璞,果然得到了一塊寶玉,並命名為「和氏璧」。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得到了和氏璧。後來嬴政一統天下,稱始皇帝。秦二十六年,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用篆文書寫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又讓咸陽一個叫孫壽的玉工,將和氏璧磨平,雕琢為璽,並刻上這八個字,於是就有了傳國璽。

歷代皇帝哪個壽命最短,為什麼古代皇帝大多短命

中國史上壽命最長皇帝 清高宗乾隆 純 皇帝 1711年9月25日 1799年2月7日 愛新覺羅氏,諱弘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卒於嘉慶四年。於雍正十三年即位,乾隆六十年禪位於十五子顒琰,自己成為太上皇。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國封建史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僅次於祖父康熙。中國史上壽命最短的皇帝...

中國這麼多代皇帝 為什麼沒幾個玉璽傳下來

傳國玉璽只有一塊。是從秦始皇傳下來的,當年孫權他爸十一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在井裡撈出來私藏的就是傳國玉璽。當時的統治者只有得到了傳國玉璽才算正的坐上了皇位。李世民即位時,由於傳國玉璽被蕭太后帶到了遼國所以心裡一直不踏實,他就命人制出玉璽。後來蕭太后又帶著傳國玉璽回到了中原,玉璽就變成了七塊。往後各朝...

明朝的皇帝大多昏庸無能,為什麼明朝還存在了近三百年

大多又不是全部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總有明君重振朝綱,勵精圖治,所以經歷三百年也不是什麼難事 因為沒有人推翻這個朝代,所以即便這個朝代的皇帝昏庸無能但還是堅持了那麼久。這個也不一定這樣的,明朝的很多皇帝雖然昏庸無能 但是也要看下面的人敢不敢反,反的話是需要時間規劃的。一個朝代的興起和一個朝代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