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產生前舊哲學物質觀的特點

2021-03-03 21:48:52 字數 5716 閱讀 5322

1樓:匿名使用者

唯物主義哲學是以物質觀為基礎的,那物質觀是什麼?唯物主義哲學的物質觀是怎樣逐步發展完善的呢?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0363831

每一個時代的唯物主義對物質的認識都同當時的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都帶有自己歷史的特點。但是應該說,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哲學,都力圖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揭示它的本質,對物質觀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提出了許多正確的論點,為創立科學的哲學物質觀作了必要的準備和積極的貢獻。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是人類對物質世界認識的初級階段,它把某種或某些可以感知的、具體的、簡單的物體或現象看成是物質,是世界的本原。這就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但是,它首先提出了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奠定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在根本點上是正確的。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在物質觀方面提出了原子論,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也把物質看成是由原子構成的,認為原子是物質的最簡單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單位。這兩種原子論有什麼區別呢?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原子論只是一種猜測,認為世界是由最小的原子和虛空組成的。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而形成的。大家知道,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十

七、十八世紀自然科學取得了重大進展。當時的自然科學證明,自然界的各種物質都是由各種不同的化合物組成的,分子是組成化合物的基本單位,而各種分子又可分解為各種元素的原子。原子是當時科學認識所達到的關於物質結構的最深層次。

人們認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質單位,原子的屬性就是一切物質形態的不變屬性,各種元素的原子既不可分割,也不能轉化。因此得出結論,物質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額基礎、本原。世界上形形色色、無限多樣的不同性質的事物、現象,都是原子的結合和分離,以及在空間位置上的變化造成的。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就是根據這個科學材料建立的物質觀。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繼承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傳統,堅持用物質世界本身具有的某種特性來解釋自然界,並且用自然科學材料作根據,克服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的自發的、直觀的、猜測的性質。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這種物質觀在堅持唯物主義哲學基本路線,反對宗教神學和唯心主義的鬥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具有不可抹殺的歷史功績。

形而上學物質觀比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物質觀邁進了一大步。不過,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仍有侷限性。從認識論的原因來看,主要是由於他們缺乏辨證的思維方法,不懂得特別和一般、個性和共性的辨證統一關係,把許多複雜的關係簡單化了。

第一,從客觀世界本身個性和共性關係看,一切物質的具體形態都是客觀實在的,這是共性;但每一個具體的物質形態又都有自己的特點,這是個性。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一種特定的物質形態——原子,當成物質的一般,就是用個性代替了共性,這樣的物質觀就顯得不夠科學了。第二,從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關係來看,哲學上的物質觀是研究物質的共性的,自然科學則是研究具體物質形態的特性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原子歸結為物質,就把哲學的物質範疇和自然科學的物質結構理論混同了。

這就不能正確解決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關係問題了。第三,從自然界和社會的關係看,把原子作為物質,割裂了自然界和社會的統一性,因為用原子論無法解釋社會現象,這樣,在社會歷史領域就必然陷入唯心主義。

正因為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這種自身的缺陷,經不住科學發展的考驗,在新的形勢下,不僅不能**唯心主義,反而使唯心主義有機可乘。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這種物質觀遭到唯心主義的嚴重挑戰,唯心主義者們利用自然科學上「電子」的發現,試圖匯出「原子非物質化了」、「物質消滅了」的結論,妄圖從根本上推翻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總的說來,在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概念形成以前,唯物主義的物質觀經歷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兩種形態。由於歷史的和認識的侷限性,它們並沒有建立起科學的物質觀。當然,它們為科學的物質觀的形成做了必要的準備和積極的貢獻,這是應該充分肯定的。

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觀及其意義.

2樓:王王王小六

1、物質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由物質與意識所組成,其中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映物質。

2、物質觀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是客觀實在的觀點,正確地揭示了包括自然、社會和人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物質形態的共同本質。世界上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無論具體特點如何,都是物質的一種具體形態,它們所具有的共同本質就是客觀實在。

擴充套件資料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主要內容有:

1、自然界是客觀的

首先,自然界在人類產生以前就存在無論是無機自然界的微觀世界、巨集觀世界、宇宙世界,還是有生命的生物界,都是先於人和人的意識而產生,並客觀地存在著。

2、生產勞動使自然界發生鉅變

人類產生後,生產勞動使自然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類所到之處,都留下了人有意識地改造自然的印記。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仍然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3、人和人類社會是客觀的

自然界不依人的意識而轉移,是客觀實在的。這比較容易理解,因為自然界的事物沒有意識。但是,對於人類社會是不依人的意識而轉移的,是客觀實在的。

因為,社會是由人組成的,社會的變化發展離不開人的活動,而人的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思想動機支配下的。

3樓:demon陌

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物質的根本屬性是客觀實在性。

第一,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堅持了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一元論和二元亂劃清了界限。

第二,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堅持了能動的反映論,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論。

第三,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第四,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體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與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是構成徹底的唯物主義的出發點。

4樓:是嘛

馬克思主義哲學物質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由物質與意識所組成,其中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映物質。世界是物質的,也就是說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本身都是物質的,都是客觀實在的具體形態。

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是客觀實在的觀點,正確地揭示了包括自然、社會和人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物質形態的共同本質。世界上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無論具體特點如何,都是物質的一種具體形態,它們所具有的共同本質就是客觀實在。

擴充套件資料

辯證唯物論:

辯證唯物論就是用辯證法的觀點研究世界的本質,即研究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它以物質和意識或思維和存在的關係為主線,系統論述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實踐觀和意識觀。

相應有四個原理:

1、物質存在形式原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時空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

2、實踐本質原理(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主體能動性等特點)。

3、意識的本質和能動性原理。

4、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於世界本質的原理,是唯物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

5樓:匿名使用者

哲學的物質觀經歷了一個逐漸深化與不斷完善的發展過程,馬克思主義

從實際的觀點出發,實現了哲學物質觀上的革命性變革。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不僅科學地揭示了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

正確闡明瞭意識的起源及其與物

質相互關係,而且深入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存在方式。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時間與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整個物質世界都是在一定的時空中有規律地運動著。在此基礎上,闡明瞭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客觀地揭示世界是一個多樣性物質的統一體,它已經並還將不斷為科學與哲學的發展所證明。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是標誌著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不依賴於人的感覺而存在,通過人的感覺為人所感知、復

寫、攝影和反映。物質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物質世界是聯絡的,發展的,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的內部矛盾。

時間與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不

僅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也具有物質性,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承認世界的物質性,承認物質世界是在時間、空間中依其固有的規律運動、變化和發展著,這是正確解決哲學基本問題、堅持唯物主義一元論的基礎,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前提。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至今都具有豐富而深刻的理論指導意義。

首先,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和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一元論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

堅持了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

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論;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主義自然觀與

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為徹底的唯物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是馬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

我們通過實踐改造客

觀物質世界,就要充分認識是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實踐活動依賴於客觀物質世界,而客觀世界的規律性更制約著人的實踐活動。就要在馬克思主義物質觀指導下,正確認識和利用客觀實際的發展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更歷史老**不能說的祕密

慈禧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好地認識和改造客觀物質世界,以取得社會主義實踐和各項事業的勝利。

再者,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世界本質問題的一個基本原理。這一原理的內容包括:世界是統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個;

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世界的統一性是多樣性的統一,是在客觀實在基礎上的統一。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由人類實踐和科學以及哲學的長期的、持續的發展來證明的。科學證明,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都是物質的。

唯物史觀揭示了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它本身就是以生產方式為其決定力量的特殊的高階的物質運動。

發展著的人類實踐不斷地建構著物質世界的

多樣性的統一和統一性的多樣。

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世界觀的理論基礎,也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的立足點。世界是按其固有規律在時空中永恆運動的統一的物質世界,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和任何條件下從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世界,堅定不移地從物質世界及其運動規律出發,也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是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世界觀的根本要求。

堅持物質決定性和意識能動性的辯證統一其認

識論和方**的意義在於堅持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統一,也就是實事求是。所謂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從中找出其固有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嚮導。為了實事求是,必須解放思想。

所謂解放思想,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觀實際的舊觀念、舊框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是統一的,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歸宿,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和前提,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主觀與客觀相符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引導社會前進的強大力量,

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並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思想保證。

最後,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承認世界的物質性,而且主張從實踐中去把握物質世界。實踐是人能動地改造物質世界的物件性活動,其含義有二:一是實踐是人變革物質世界的「感性」活動,具有物質的性質和形式,這是實踐區別於意識的一般本質;二是實踐又是人所特有的物件性活動,實踐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識、能力等本質力量物件化為客觀實在,創造出一個屬人的物件世界,這是實踐區別於自然物質形態運動和動物本能活動的特殊本質。

人類社會具有物質性。社會的物質性主要表現在:第一,人類社會依賴於自然界,是整個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

第二,人們謀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活動雖然有意識作指導,但仍然是以物質力量改造物質力量的活動,仍然是物質性的活動。

第三,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世界是永恆運動和發展著的物質的世界。

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在內的

整個世界,其真正統一性在其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

馬克思主義三觀,馬克思主義三觀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 三觀 是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此回答不包含文字內容。馬克思主義三觀是什麼?現在最需要提倡,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唯有此才能抵抗俗流的泛濫。從個人生命意義上說也唯有照此行動才能使人具有人才具有的生活和生命,才能使人 遠矚擺脫低階趣味。才能使人成為掌握了實踐理性的新歷史中的新人。感覺上馬克思主...

論述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理論意義

意義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偉大,在於它建構了一套解釋世界本原的理論,讓我們多了一條認識世界的途徑,而且能夠自圓其說。馬克思主義將世界分為物質的和精神的兩部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精神反映,而且能夠對物質產生反作用。總的來說,物質是世界上最根本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上,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這...

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那幾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由哪幾部分組成呀

馬克思主義是完整的科學體系,它包含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 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 marxi k.馬克思和f.恩格斯創立的學說。包括科學世界觀 社會歷史發展學說 無產階級革命理論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建設理論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工人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