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推月下門 和 僧敲月下門 的區別真的那麼大嗎?

2023-08-13 18:36:13 字數 3785 閱讀 5645

1樓:王倩

且貼一段朱光潛老師的文章,有說到這個問題,名字還就叫做《咬文嚼字》。姑舉一個人人皆知的例項,韓愈在月夜裡聽見賈島吟詩,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勸他把“推”字改為“敲”字。這段文字因緣古今傳為美談,於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

古今人也都讚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裡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

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裡有人應門。

他彷彿是乘月夜訪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裡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一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的那麼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

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頻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

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裡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問題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而在哪一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的而且與全詩調和的。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2樓:合清芳

敲,自帶音效。補充一點吧。為什麼說“敲”自帶音效,因為這個字響亮,而“推”則比較弱。

龍榆生先生《詞學十講》引明人王驥德《方諸館曲律》:各韻為聲,亦各不同。如“東鍾”之洪,“江陽”、“皆來”、【蕭豪”之響,】“歌戈”、“家麻”之和,韻之最美聽者。

寒山”、“桓歡”、“先天”之雅,“庚青”之清,“尤侯”之幽,次之。【“齊微”之弱】,“魚模”之混,“真文”之緩,“車遮”之用雜入聲,又次之。“支思”之萎而不振,聽之令人不爽。

至“侵尋”、“監鹹”、“廉纖”,開之則非其字,閉之則不宜口吻,勿多用可也。<>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是自家的,一個是別家的,能不大嗎。

“僧敲月下門”好還是“僧推月下門”好?

4樓:匿名使用者

敲好。有一天,詩人賈島來到了京城長安,在街上邊閒逛著邊隨口吟成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為:“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

詩人賈島覺得詩中“推”字用的不夠恰當,於是把“推”字改為“敲”字。但是,一時間又不知道這兩個字用哪個字好。

後來,韓愈看到了,非常生氣地對賈島說:“你騎驢子怎麼低著頭,也不朝前面看看?”

詩人賈島慌忙之中,向韓愈賠禮道歉,並將他剛才所得詩句,因斟酌“推”“敲”二字,專心思考,不及迴避的情形講了一遍。

韓愈聽完之後,住轉怒為喜,沉思片刻後說“敲字好啊!沉靜得沒有一點聲音,敲門聲更加顯得夜的寂靜。”

於是,詩人賈島連連拜謝,把詩句定為“僧敲月下門”。

詩要出色,必須要有好句子。

句子要好,則必須得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字眼”。從諸多合用的字中挑出這個“字眼”的過程,便是“煉字”。古人詩中說“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就是寫煉字的之難,很形象吧。

煉字對於詩家來說是相當的重要,不煉字,情不切、意不深,句子不出彩,情懷不動人——那你的詩就是缺乏藝術感染力。縱然平仄、對偶都沒問題,也頂多算是“無過”,難出佳作。

相反,如果能得妙字,往往能因字成句、再因句成章,我認識不少詩友便是這麼寫詩的。雖然我並不贊同這種成詩之法,但不可否認,煉過的句子比沒煉過的,就是不一樣。

5樓:小等愛娛樂

“僧敲月下門”好。“敲”字既有動作,也有聲音,而且合理。夜深人靜,要想進別人的門,理應先敲門。

一、原文。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二、譯文。悠閒地住在這裡很少有鄰居來,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蕪小園。鳥兒自由地栖息在池邊的樹上,皎潔的月光下僧人正敲著山門。走過橋去看見原野迷人的景色,雲腳在飄動山石也好像在移動。

我暫時離開這裡不久就將歸來,相約共同歸隱,到期絕不失約。

三、出處。唐代賈島的《題李凝幽居》

題李凝幽居》賞析。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明月清輝映照,萬籟俱寂,老僧輕輕的敲門聲,驚動了夜宿的鳥兒,引起它們的躁動不安,大概就是鳥兒從窩中飛出轉個圈,又飛回巢中這個瞬間,被詩人抓住,用僧人的敲門聲反襯周圍環境的幽靜。“敲”字用得很妙,而賈島曾在“推”、“敲”兩字使用上猶豫不決,後來在韓愈的建議下,使用“敲”字,兩人因此也成為了朋友。

6樓:冰霧凌霄

我感覺推字更好。因為敲門表示是來做客的,門裡有人。你敲門肯定會驚動飛鳥嘰嘰喳喳的。然後主人來開門再寒暄幾句,瞬間片場就轉到了“吳姬壓酒喚客嘗”,幽深靜謐之夜瞬間無了。

而用推字。表示這就是僧人自己家。想想荒蕪少鄰的地方,人深人靜的一個破廟,一個僧人正在推門回家。瞬間就有了“枯藤老樹昏鴉”的感覺。而這樣的居所,感覺才當得起一個“幽”字。

7樓:匿名使用者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說“敲”字妙的,是說詩境。一個敲字,可以襯托出月夜的寂靜明朗。

說“推”字對的,是從邏輯常識來講,和尚若半夜去敲別家的門,不合於理。而寺廟方便之門是不必敲的。

8樓:一碗小米

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敲好啊,敲更有生活情趣,且動靜結合。敲打之間還有個停頓,等待開門的間歇,還有個靜神聆聽的味道。推門而入,少了點一波三折的味道,動態俏皮的趕腳。

9樓:一朝一夕嘆似月

當然敲啊,和尚化緣,好比詩人無處為家,心中戀想無法達到。還就是禮貌問題,突出和尚在外,和陌生人家和自己家差不多,這個字再配合夜色,幽美之感啊,。樓上當然也給我上了堂課。

10樓:笑檀郎讀書隨記

我同意朱光潛的意見。

敲,明顯是回來晚了,要人開門。看前一句“鳥宿池邊樹”,鳥都睡了,多麼安靜,用個敲字打破這個意境,就落了下乘了。

11樓:網友

“僧敲月下門”好,這是唐朝詩人賈島的詩句。

12樓:傑答答

晚上人家不鎖門嗎?能推得開嗎?肯定要先敲一下人家來開門才合理,況且輕輕敲下門就能破壞什麼意境了?

僧敲月下門是誰的作品

13樓:小兔子不乖射手

全詩典故為:賈島推敲。

一天,賈島在京城長安,騎著毛爛漏驢在街上行走,隨口吟成一首詩,其中兩句是:“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

賈島覺得詩中的“推”字,用得不夠恰當,想把“推”字改為“敲”字,但一時不知哪個字好。於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覆做著推門和敲門兩種動作。街上行人看到賈島這種神情,感到十分驚訝。

韓愈看到,十分生氣地對賈島說:“你騎驢子怎麼低著頭,也不朝前面看看?”

賈島一驚,慌忙下驢,向韓愈賠禮,並將自己剛才驢上所得詩句,因斟酌“推”“敲飢棚爛”二字,專心思考,不及迴避和豎的情形講了一遍。

韓愈聽後,轉怒為喜,深思片刻後便說:“敲字好!在萬物入睡、沉靜得沒有一點聲息的時候,敲門聲更是顯得夜深人靜。”

賈島連連拜謝,把詩句定為“僧敲月下門”。“推敲”一詞是根據唐朝詩人賈島錘鍊詩句的故事引申出來的,意為反覆琢磨。

此句出自賈島《題李凝幽居》,附原文如下: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於網路。

僧推月下門」為什麼要改成「僧敲月下門

其實,這正見出詩人構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於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 或許即指作者 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譟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題李凝幽居 唐代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句詩中,用推好還是敲豪,為什麼

賈島做這首詩的時候,曾經想了很久並一邊走一邊模擬是推好還是敲好。後來確定用推。因為整首詩的意境就在於安寧祥和,用敲出現了聲音,與前句不符。這也是推敲這個典故的 個人覺得用推好,大多數人認為用敲驚動了宿鳥,表現出了夜晚的寧靜,並且古代僧人都是長袖袍,用手挽起袖袍再敲門也表現出了一定的禮節。但是用推的話...

賈島的詩句中哪一首是有僧敲月下門的

賈島的 題李凝幽居 是有僧敲 推 月下門的。題李凝幽居 專 全詩如下 閒居少屬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賞析 此詩雖只是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卻因詩人出神入化的語言,而變得別具韻致。詩人以草徑 荒園 宿鳥 池樹 野色 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