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感的佛教解釋,第七感是什麼

2023-03-01 20:35:16 字數 5961 閱讀 9683

1樓:鮮明還深遠的小魚丸

第七感,又稱末那識。

未那識產生物我區別的根源也是超能力的源泉!

末那識:末那識是梵語manas的音譯。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恆審思量,它是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或其種子為我,使意識生起自我意識,故末那識又稱為「我識」,它要求修行者放棄善惡的分別心。

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這種我執的具體表現,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在未來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有其餘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於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面執取這些種子,以之為我。

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來前滅後生、非常非斷的作用。《金剛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此中本來無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因此生起貪、嗔、痴、疑、慢等5種煩惱。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因它執著自我,故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第七感是什麼

2樓:啊呀王

第七感,意為對時間的感覺,是一種未經科學證實的理論。除了視覺、嗅覺、味覺、聽覺、感覺之外,還有一些感覺存在於我們的身體和意識之內,但我們卻不知道或不甚熟悉。例如雜技演員常在高空走鋼絲,這時他身上的第八感覺就會出現,幫助他維持身體的平衡,這就是空間位置覺。

第七感是什麼意思?說得簡單點。

3樓:莫憶她

夢,幻想,突然發現相似,就像曾經見過一樣的,怎麼樣,有沒有感覺

4樓:解煩惱

第七感,意為對時間的靈敏感覺,也是心理上的時間感,即人的意識擁有基於過去的記憶,來模擬未來、分析未來的功能。並非佛教瑜伽行派所講的第七識末那識,末那識意為「我執」,但其「執取為我」的功能裡包含了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感。它是一種未經科學證實的理論。

除了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心覺之外,還有一些感覺存在於我們的身體和意識之內,可我們卻不知道或不甚熟悉。例如雜技演員常在高空走鋼絲,這時他身上的第八感覺就會出現,幫助他維持身體的平衡,這就是空間位置覺。

有誰可以詳細解釋一下第六感,第七感,第八感

5樓:你們永遠不懂

這。。。 第六感可以稱謂直覺,直覺是長期從事某一特定行業,積累豐富的經驗或憑藉對某人的瞭解產生的判斷,不過不一定準的。第七感,第八感。。。汗! 找找聖鬥士吧。

人的第七感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預感通常為第六感官,主要表現為:看見不應看見的東西,聽到不應聽到的聲音,或者感覺什麼事情一定會發生。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有以下兩種解決方法:

1、儘快忘掉,不要讓他在心理上影響你

2、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預感分很多種,但屬於第六感官的預感並不多。如果是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不會很高,如同買彩。屬於第六感官的預感發生的機率會高一些,目前還沒有科學家能準確解釋其中的科學道理,但最多的解釋是與電磁波有關。

在當今電磁波橫行的年代,電磁波影響了我們的第六感官,因此經常會有一些類似第六感官的現象,通常不需要放在心裡。

需要注意的是,除人以外的動物能夠表現出來的預感通常不是預感,也不是第六感官,而是在他們的感覺範圍內得到的明確的訊息,如自然災害等,通常是他們通過地聲、地光、次聲波、超聲波等感覺到的。

由於每個人的感覺範圍不一樣,偶爾會有人聽到別人沒有聽到的超聲波或次聲波,或者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影像,這屬於正常現象,不需要與預感聯絡起來。

應該沒有第七感吧...

7樓:匿名使用者

人有第六感,,確定有第七感嗎?還想沒有吧,,

如何領悟第七感--末那識

8樓:悲劇

要想領悟第六感,就要放棄我們的五感!集中精力,在一念之間。其實第六感是很難控制的,僅僅就是一年之間。

第七感,被稱為末那識,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每個人領悟到的不一樣,與其相信佛教的,不如自己去領悟。有一句話說的好:「吾即宇宙,宇宙即吾;吾非宇宙,宇宙非吾」!

看到這句話,感到很矛盾,其實我們要放棄一切雜念。把自己交給大自然。其實要想超越六感,還要去了解宇宙蒼生,一點不假。

第七感要領悟很難,但是也很容易。你要問我第七感是什麼,不知道,沒有原因。末那識:

末那是梵語manas的音譯。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恆審思量。因為它是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或其種子為我,使意識生起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

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這種我執的具體表現是,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在未來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有其餘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於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面執取這些種子,以之為我。

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來前滅後生、非常非斷的作用。《金剛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此中本來無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因此生起貪、憎、痴、疑、慢等種種煩惱。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但因它執著自我,所以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很迷茫的解答,確實。按現在大家第一眼看,象唯心主義。不過這不是的。一旦理解了,就很好了。

超越第七感的是第八感--阿賴耶識。就是超越死亡與六道輪迴的,好像除了佛祖會之外還沒有人會。第九感是--眾神意識,是可以任意改變形態,將靈魂自由依附的。人是達不到的。

要學的話要悟性。其實我們只是需要在自然中找到自我。為什麼我一直說自然,因為我們來自自然(至少現在這麼看),就要回到自然去找回自己的靈魂深處的意識。

很艱難,甚至無從下手。這需要很高的覺悟,感悟生與死的變換,感受人世間的悲歡。這還不夠,要與大自然共呼吸,去找到大自然的「氣」。

很難,如果找到的話,給大家舉個例子,就像是子彈從眼前幾釐米過去,心跳不變。這不僅僅是鎮定了,甚至超過了人的自我條件反射。就是要超越這個條件反射。

象大自然一樣不動。一直按照自己的方法走下去。

只有這樣才算是領悟到第七感的一絲。如果是到了上乘,那麼我們的意識會達到新的高度,至於什麼我不清楚,但是絕對不是象《聖鬥士》中的,沒有眼睛照樣知道這樣,是虛幻的。沙加不張開眼睛就可以看到東西。

其實看不到,真正的是把「心眼」開啟,看不到,但是可以感覺到,這往往被稱為「第六感」。是的,但是我們僅僅可以感覺到他在的方位,如果他移動了,我們就很難看到了,閉上眼要象張開眼一樣自如,不會因為有鈴鐺響,我們認為有貓。不因外事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想法,一切都是我的自我意識反映。

這就是「我」,但是這也不是「我」!

9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認知我目前並不認同,第七感並不是末那識。末那識又叫「意根」,也叫「第七識」。

末那識是一種「根」,是意識不到的,只能通過意識去推測它的存在。好比人是看不到風的流動方向的,只能通過風所帶動樹葉的搖擺去推斷它的方向。

意識(第六識)的「根」是末那識,也可以說意識就是末那識得「苗」,我們可以感覺到的是意識(苗),所以可以通過意識(苗)表現出來的特徵去推測末那識「根」的特徵。

第七感還是一種感覺,能感覺到感覺應該還是第六識範疇的東西。

備註:上述文中所提到第六識,就是我們平時的意識,而不是所謂的「第六感」。

(觀點僅供參考)

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佛教唯識宗的第七識和第八識

10樓:筆有千秋業

一、解釋唯識宗的第七識和第八識:

1、第七識:

末那識,為梵語manas之音譯,意譯為意,思量之義。唯識宗將有情之識立為八種,末那識即為八識中之第七識。科學上指第七感時間覺,佛學解釋為修行人放棄善惡的分別心。

2、第八識:

佛法唯識學中的"八識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前五識是感識,認識具體物件;後三識具有抽象的感念,並非直覺。第八識是社會階層的烙印,有了善惡觀和立場觀,得道多助、普渡眾生,謀求大同社會。

所謂第八識就是人的世界觀,不生不滅,得道者成佛,失道者地獄,走向下個輪迴。科學上指第八感空間覺,佛學解釋為修行人放棄的執念。

二、補充解釋唯識宗:

又作慈恩宗、瑜伽宗、應理圓實宗、普為乘教宗、唯識中道宗、唯識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廣義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識宗等以分別判決諸法性相為教義要旨之宗派,然一般多指唯識宗,或以之為唯識宗之代稱。為中國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

即以唐代 玄奘法師 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別有為、無為之諸法,主張一切唯識之旨之宗派。

識者心之別名。"唯識無境";或自萬有現象自識所變一面來說,稱為'唯識所變'。

1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痴我見慢相隨。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爭。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12樓:引導者

請解釋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讓我們瞭解?

明證法師開示:有一本書叫《百法明門論》,其實比《心經》也不會長多少,好像還不如《心經》長,是世親菩薩根據《瑜伽師地論》寫的,《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的論,在唯識宗叫根本論,《瑜伽師地論》把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種法,《百法》把六百六十法又歸納為一百個法,分成五組,第一組叫八大心王,心王法,一共有八個;第二組叫心所有法,簡稱心所法,一共有五十個;第三組,色法有十一個;第四組,心不相應行法,一共有二十四個;第五組,無為法,有六個,加起來一百個法。第一組,八大心王,心王法,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叫末那識,第八叫阿賴耶識。

一心按照功能的不同分為八個識,八個識合在一起其實就是一心,我們背《心經》的時候,講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後面眼識乃至意識,這叫前六識,其中意識就是第六識,第六識就叫意識,第七識其實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的最後一個根,意根,也就是說意根就是第七識,第七識就是末那識,這三個名詞在說一件事情,從根的分類上來說,這個第七識末那識,叫意根,從識來說,他是第七識末那識,像我們人,一位男子,對他媽媽來說,他是兒子,對他兒子來說,他是父親,就是看對誰而言,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上來說,就有不同的名言安立。第六的這個意識,我們是比較容易瞭解的,這就是我們生活當中大量地用的這個心,知冷,知熱,知好,知壞,知美,知醜,知男,知女,知高低前後左右上下,這都是第六識的功能,前五識,其實我們不算太瞭解,不過前五識動作的時候,一定會有第六識參與,第六識和它們在一起,和合運作,這種情況下的意識叫五俱意識,意思就是和前五識一起運作的意識。

好比說眼睛看一本書,但是知道這是一本書的卻是第六識,眼睛只是看到,眼睛像是攝像機,或是一架照相機,它並不管照到的是什麼東西,知道這個顏色的是眼識,照相機不知道它照到的是什麼內容,知道那個**裡邊照到內容的是後面的人,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那麼知道這個顏色的是眼識,但他還不知道這是一本書,知道這是一本書的是意識,所以,他們在一起進行分別和合起作用,眼識和意識的關係如此,鼻識,舌識,身識,也是一樣的道理。耳識是能夠分辨聲音好,還是不好,我們平常說,這個聲音真好聽,哇,那個聲音太刺耳了,就是耳識的分辨,他分辨得很粗,至於說這個好的聲音,好比說是黃梅戲的調子呢,還是京劇呢,耳識就不知道了,耳識只知道這個聲音比較好聽,京劇裡敲鑼打鼓的噪音,比較煩,他會有這種總相的分別,也就是一個是悅音,一個是噪音,這個他能分別,至於說是什麼調子,好比說唱歌,這是哪一支曲子,這完全不是耳識所能分別的,而要靠第六識分別,也就是說第六識不單能夠知道前五識所分別的總相,而且能夠知道,前五識所不能分別的不能了知的別相,兩個他都能知道,為什麼,因為第六識,他可以整合前五識,前五識的資訊都會給第六識,所以他可以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另外,前五識只有現量,面對面的時候他才能瞭解,他不知道過去的事情,而第六識可以瞭解,前五塵謝落的這些影子成為種子存在八識心田中,到時候可以出來,和現在這個境界進行對比,依靠比量就知道了,比如說這一個杯子,這個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也不是磁杯,而是鋼杯,我往上一拿的時候,大家第八識以往儲存的關於各種杯子的資訊,就會一起出來,意識馬上就判定,它不是一隻平常所見到的杯,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杯,馬上就明白了,這就是第六識的功能,僅僅眼識就不知道,眼識只知道這個杯的顏色而已,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罪惡黑名單第七季第七集觀後感

開場真的為red擔心,以為他是真的脊椎骨折,生怕這一季他都要坐在輪椅上演戲了。aram和liz找保姆的過程中,致敬了兩部1990年代的電影 1992年的 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和1993年的 mrs.doubtfire,後者是羅賓 威廉姆斯的 窈窕奶爸 今年的劇...

解釋一下從第一感 到第七感的所有感分別是什麼意思

人類第一感 觸感它已全身細胞為媒介,以神經為傳接。因為神經的傳播是靠正負電荷的速度傳播的,即為光速迅速傳入大腦處理分析。所以在人體從休眠狀態進入正常生理狀態下第一使用搜集周圍情況的感覺。第一感也是圍棋術語。人類第二感 光作用於視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興奮,其資訊經視覺神經系統加工後便產生視覺 visi...

第七題選擇什麼,第七題選什麼,為什麼

解 bai1 x 3.5時,du函式值y 0.2 x 3.5時,函式值y 0.3 x 3.5是一元zhi二次方程2x 7 0的解dao x 3.5是不等版式2x 7 0的解.希望能幫到你,滿意請採權納 選d右乘矩陣行變換,先是三行加到一行,然後二三換位 這題正確答案是選a p1p2a b 第七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