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寒毒指什么,古代的寒毒指什麼

2023-02-26 02:00:20 字數 1356 閱讀 8136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定義

多發於冬季或氣溫驟變天氣變冷,不注意保暖,寒氣進入體內,長期受寒氣侵入形成「寒毒」。

二、預防辦法

一)身體鍛鍊法:這是預防凍瘡的最佳辦法,通過身體鍛鍊而提高肌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二)禦寒準備法:冬季在戶外工作時,一定要吃飽,穿暖,做好各種禦寒準備.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體內衣物要保持乾燥.易受凍的耳,臉,手,腳等部位要經常擦些油脂。

①要穿著適當厚度的保暖禦寒衣服.

②要勤晒被褥.大家知道,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其散熱係數僅為0.027.

因此,增加被褥內的空氣量就等於提高了保暖能力.被褥經過日晒,變得蓬鬆,不僅增加了空氣量,而且還增加了厚度.因此,蓋著晒過的被子,總覺得很暖和.

③在冬季宜穿深色衣服.研究表明,黑色衣服吸收太陽輻射為88%,軍綠色為57%,白色為20%.因此,深色衣服可以使人體多獲得一些熱量,具有保暖的功能。

三)冬季合理膳食也可以預防寒冷

①多吃主食,適當吃點羊肉、鵪鶉和海蔘。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

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蔘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中醫認為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生血的功能,禦寒效果最好。

②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

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製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③海帶、紫菜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一種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血液迴圈加快,抗冷禦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

海帶、紫菜、髮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④動物肝臟、胡蘿蔔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⑤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

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製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吃辣的可以祛寒。

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薑含有芳香性揮發油,胡椒中含胡椒鹼。它們都屬於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僅可以增進食慾,還能促進血液迴圈,提高禦寒能力。

被稱為五毒之一的蜈蚣,為什么毒不死公雞

所以蜈蚣對於公雞來說是完全沒有威脅性的。公雞就是蜈蚣的天敵,作為五毒之一的蜈蚣完全不是公雞的對手。而且因為大公雞的爪子上面有著特殊並且很厚角質物能夠阻擋蜈蚣將毒素注入到公雞的體內,所以公雞並不害怕蜈蚣,也因為大公雞的雞肝可以清除蜈蚣所有的毒素,因此蜈蚣可以毫無估計的吃掉蜈蚣,並且還不怕蜈蚣的毒素會毒...

中國古代仕人是指什麼人,中國古代士一般指什麼人

仕 基本解釋 1 做官 出 宦。學而優則 途。女 a.宮女,貴族婦女 專b.以社會上層婦女為題材的中屬國畫。均亦作 士女 2 審察 弗問弗 3 古同 事 事業。仕人指的應該是為官者,所謂入仕就是入官場的意思,仕宦是指做官,仕途是指做官的歷程。士人是中國古代人文知識分子的統稱,他們學習知識,傳播文化,...

中國的五毒是指哪幾個

蟾蜍 蛇 蠍 壁虎 蜈蚣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 蠍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 出沒之時,民謠說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 醒,不安寧。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