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到內斂 尚武到崇文,安史之亂後為何有這些改變

2023-02-24 11:30:22 字數 5909 閱讀 3692

1樓:徭瑞芝

發生這種改變,是因為在安史之亂後,人們開始反思自己,在戰亂之中,所謂的大唐盛世,不過是浮光掠影,再開放的國家,與哪怕與周邊各族和睦相處,也會有被外人攻擊的時候,尤其是胡人,那麼,還不如一開始就排斥外族呢?不是嗎?

想當年,唐玄宗他一手製造了大唐開放包容的情境,在安史之亂髮生的時候,也是他一手促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對胡人過於親近,對他們過於信任,包括安祿山還有史思明。當別的帝王都將胡人這些蠻夷部落視為勁敵的時候,他特立獨行,道出了華夷一家親,此後我們中原人和胡人和睦相處,中原也興起了胡人之風,穿胡服唱胡歌。

可是和平和美好的背後,並不是真的和平,玄宗真誠的對待胡人,未必能夠得到胡人真正的尊重,一些有野心的將領開始謀劃大業,終於在唐末年,玄宗無力朝政的時候爆發了戰爭。人們開始懷疑,開放真的對他們有好處嗎?所以後人吸取教訓,治國理政更加含蓄嚴謹。

就是因為戰爭帶來的苦難太多,唐朝人一時間接受不了自己的生活發生那麼大的變故,從此他們把武學之士視為敵人,家裡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武,重文抑武的思想再一次昌盛了起來,可是,這真的是解決戰爭問題的根本方法嗎?我想,這隻會更加削弱我們民族的戰鬥力。不管怎麼說,歷史已經逝去,我們應當學會向前看。

2樓:啊啊木有暱稱啦

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的國力就不如從前了,空有一個強國的虛名所以只能收斂自己,一個國家底子虛了就無法維持商業活動和軍事活動的開銷和精力。

3樓:梔梔推文

安史之亂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節度使制度,讓武將掌握了太多權力,威脅統治,因此之後的統治者吸取了教訓。

4樓:海闊天空

安史之亂就是一個由於放權過度導致的一個歷史性轉折,所以後來的武則天牢牢的把權力撰在手裡,後來的歷代皇上都吸取了教訓

5樓:體壇大拌菜

安史亂後出現藩鎮割據,武將專權的現象。現實與文化偏見使士人極端仇恨武人,而且十分鄙視武職。士人均以文職為榮,以武職為恥。

6樓:荒王爺

原因在於:唐代節度封官, 地方勢大難掉。誘發安史到五代數百年動盪,所以趙匡胤,崇文抑武,極度強調集權。使國人性格發生改變。

為什麼說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大的一個轉折點?

7樓:俞利群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多後世史學家解讀歷史,都這麼個腔調!反正呢,小屁孩乍一看內,就算去想,容也想不出別的,也就同意這種說法!呵呵!

所以呢,什麼是學校呢?什麼是教學大綱呢?就是結合很多代人的人生,來制定符合小孩子學習的東西!

這種教學大綱不要求培養出多善於思考,多優秀的人才!只要求培養出不離經叛道的那種,這就是中國教育觀,培養出乖孩子是老師的目標!呵呵!

為啥說北宋既"崇文抑武"又"窮兵黷武

8樓:匿名使用者

趙家得位不正嘛,他很清楚黃袍加身怎麼來的,主弱軍強的一個必然結果

所以他就害怕出現另一個強大軍事集團,來像他一樣奪了江山

於是就有了唯有讀書高,好男不當兵的鬼話,最後就是一群讀書人跳海亡國

歷史上軍力積弱的兩宋,為何比唐朝撐得久?

唐朝何時開始走向衰落?原因是什麼?唐朝滅亡後出現了什麼樣的局面? 5

9樓:第五我本命

安史之亂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唐玄宗統治前期是開元盛世,整個唐朝達到頂峰;統治後期唐玄宗因寵幸楊玉環開始不問政事。而且因為唐前期為守護邊境派了重兵出去,出現外重內輕局面。安祿山和其部下史思明就發動了安史之亂。

雖然最終叛亂被平定,但它卻給唐朝經濟一個重創。

唐後期出現了藩鎮割據局面,唐滅後是五代十國時期。當時的政權靠武力獲得,在位時間短,君主大多是手握重兵的武將。這與唐朝的尚武風氣脫不開干係。

這也導致宋太祖趙匡胤上位之初就採取重文輕武政策。

ps.安史之亂後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到南宋時期結束。這為江南地區帶去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

10樓:養成教育知識分享驛站

唐朝在嗯,唐明皇安祿山是直男以後就走向了衰落,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地方的節度使權力太大,****想收回權利。因此引發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以後,嗯,幾乎更加促進了節度使的家裡,所以說地方的**等等俄軍事力量對比,導致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社會矛盾組織的計劃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因此大唐盛世結束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安史之亂,唐朝的藩鎮割據與宦官專權是兩大毒瘤!同時還有黨爭!

12樓:吳勝旗

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走向衰落,因為安史之亂後,地方節度使權力做大,****的對地方的控制能力下降,唐朝滅亡後出現了藩鎮割據,政權頻繁更迭的局面。

13樓:

皇帝昏庸,賢才不能被用,詩人借古諷今,感慨現在沒有賢主,表達盛衰興亡的感慨。

「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為什麼中國曆朝大多200多年 就滅亡了?

14樓:多問才會多知

中國曆代大多200多年就亡了,這是誰總結出來的,根本就是讓歷史老師給騙了嗎。

你算一下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朝代可以活過200年的才幾個。

先秦三代 的壽命在500年上下。

後來過200年的朝代有如下幾個

漢 晉 唐 宋 明 清

下面看下短命王朝

秦 魏蜀吳 北朝諸少數民族政權 南朝4朝 隋 五代北方5朝 南方10國 元 .....還有諸如武則天的周 這種朝中朝 張獻忠這種地方稱帝者 南明這種小朝廷 夜郎這種邊關小國 南北朝時還有割據一個縣就當皇帝幾十年沒人有功夫收拾他這種土皇帝..........中國歷史上的國家比歷史上的狀元還多 皇帝比秀才還多.....

能活到200年的朝代那是相當厲害的了 是極少數的了

15樓:謝源之

很簡單因為建立王朝的基本上全是英雄人傑,而他的後代什麼都不用做,偶爾還會出一兩個人材其他大多是笨蛋。這就是原因

16樓:匿名使用者

龍澤四世斬與五世,(不知道是誰說的)一個朝代前期皇帝都在替子孫收拾殘局(唐朝不能算)這造成了惡性迴圈後代子孫在一個安逸環境下沒有去改變,前朝這一時局的尷尬,沒有了先人的壯志雄心(漢武帝不算).人不喜歡爭鬥喜歡安逸,導致拳頭老化不能用.先人留下的財產一代一代花光了.

漢朝完全是破而後立打破了尷尬,但後朝沒有機會.

17樓:匿名使用者

富不過三代啊,主要是中國人的執行力不夠,像皇太極時代所定的規章制度去到晚清已經基本不存在了,安寧的時間長了,敗家子也出來了,疏於管教啊.

其實也可以用《狼圖騰》裡"關於狼圖騰的講座與對話 "也可以參考一下:

18樓:夫子孔丘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19樓:

沒有啊!夏朝400多年,商朝600多年,周朝800多年,漢朝400年,唐朝289年......

20樓:蟄居雪藏

各種矛盾到一定程度就飽和了,激化了。

社會的承受能力也到極致了。

大一統的朝代建立之初,一般都僅有1千萬到2萬人口左右,但是末期,往往擁有5千萬到6千萬的人口。土地不增加,人口成倍翻。

再加上古代的技術有限,不可能有更多的收成。一旦遇到天災,上千萬人口的糧食問題,什麼**也解決不了。更何況末世的**一般都沒有幾個好的。

一個岔子下來什麼問題都暴露出來。甚至原本是好事兒的,也可能在末世轉化為問題。

這樣就很可想而知了。200年左右「合久必分」...悲劇...既是百姓的悲劇,也是**的悲劇...

為什麼唐朝會有安史之亂?

21樓:黑哥解答

如果唐朝沒有吃過戰亂,一定會有另外一個戰亂存在的。這是歷史發展的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

22樓:夏侯星菱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於公元755年至763年所發生的一場叛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加腐敗。唐玄宗耽於享樂,使國政先後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又放任邊地將領擁兵自重,安祿山任三道節度使(平盧、范陽、河東),軍權在握。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翌年就攻入都城長安,安氏稱帝

23樓:努力一天是兩天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

24樓:幽幽啊

每個朝代都有類似的情況出現啊,歷史總是相近的

25樓:智俊明

唐代至天寶年間,均田制瓦解,廣大農民淪為流民,府兵制遭到破壞,推行募兵制。這才是發生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農民喪失土地,土地兼併更加嚴重,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唐玄宗晚年用人不當,崇信的楊國忠和邊將安祿山等人矛盾尖銳,這是導致安史之亂的一個直接原因。

26樓:賣萌

隨著太宗高宗等在位期間屢次開疆拓土,先後平定遼東、東、西突厥吐谷渾等地區,使唐朝成為一個國境極為遼闊的國家。同時,為了加強**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便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他們權力相當大,史書上說他們「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富」。節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為唐皇室的患禍。

27樓:行走之約

因為權力下放得太多,造成沒有控制情況的能力。

28樓:匿名使用者

民族問題: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人、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人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

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胡人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視為「二聖」。

29樓:生活達人小鄭老師

唐朝的時候就是因為有這個戰亂,有這個變亂,所以說才會這樣子的。

30樓:抽轉組

外重內輕,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之勢。到天寶年間,邊鎮兵力達50萬。

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擁兵20萬,實力強大。相反,**兵力則不滿8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這大不利於**。

31樓:夏至

唐玄宗不聽前宰相張九齡的逆耳忠言,不然安祿山早被處斬了。胡人安祿山原是平盧節度使張守珪的偏將,因犯罪被判死刑,張節度憐其勇交由朝廷裁定,張宰相堅持原則:軍令如山,安祿山不可免死。

玄宗卻憐其勇,要赦免他。張宰相說:安祿山犯紀喪師,於法不可不殺;況且他臉露凶相,不殺他將來有後患!

玄宗眼睛搽了雞屎了:張丞相你不要枉害忠良,最後仍赦免了安祿山,給大唐江山埋下了定時炸彈!

32樓:猴86447倮妨

將相不和:安祿山擁兵15萬,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

33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初年時,實行府兵制,主要軍力集中的長安洛陽一線,有戰事時由**派遣大將去出征,所以有了「**道行軍大總管」的職務,戰事結束立刻迴歸朝廷。可是隨著唐朝疆域版圖的增大,府兵制不再適合,很多將士出征多年,回到家鄉後,妻離子散。於是國家的尚武精神逐漸衰退。

內斂是什麼意思性格內斂是什麼意思

內斂的意思有兩個,分別是 1 性格 思想感情等 深沉,不外露 班長一向少言寡語,性格內斂。2 藝術風格 含蓄,耐人尋味 她的詩像清清的流水,而平靜。拼音 n i li n 例句 生命是一眼清泉,滋潤萬物給人以希望生命的內斂之美 生命是一杯清茶,沁人心脾給人以芬芳生命的奔放之美 生命是一匹野馬縱橫馳騁...

如何做低調內斂的人,如何做一個低調內斂的人

少說話多做事 不要輕易的參加身邊人的談論 不要輕易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不要炫耀自己的資本 資歷 一個男人能收放自如 不做脾氣的奴隸 低調內斂不失品味,這些女人是怎麼做到的 天生就有的氣質,後天養成的品質,故意裝來的印象,時勢適應的品味 怎麼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比如不愛說話,性格內向,比較低調 您好,給您...

中庸內斂是什麼意思,古詩詞中形容內斂安靜的詞語有哪些?

現代漢語詞典 對神情的解釋是 人臉上所顯露的內心活動。對斂的解釋是 收起 收住 約束。那麼形容一個人神情內斂的意思就是 他或者她臉上所顯露出來的內心活動向內收縮。古詩詞中形容內斂安靜的詞語有哪些?靜若處子 文靜嫻雅 秀外慧中 中庸內斂 形容低調 內斂的成語 不露圭角 不露鋒芒 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