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的行政單位,西漢行政區劃的沿革

2023-01-05 02:05:39 字數 1789 閱讀 6526

1樓:知為力

西漢採取「郡國制」,郡縣和封國並存。皇帝分封侯國和王國,其中侯國只享有封地內的稅收無軍事和行政權並受郡的管轄,而王國則擁有獨立的政治和軍事權力。武帝以後 ,國的地位相當於郡。

一郡所統之縣,一般約為20縣上下,一郡總人口數以20萬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萬。漢代一縣,其面積大約為方百里。漢代列侯所食之縣曰侯國,郡之長官為太守,縣之長官為令、長。

漢武帝時為監察地方,全國分13州,設定刺史。後來,刺史權漸重,積久成制,成為行政長官。西漢末到東漢,刺史改稱州牧,級別提高,成為最高地方行政長官。

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區劃了。

2樓:_火影忍者

西漢的政區

一、一級政區:郡(國)

西漢初年有60多個郡。公元2年共103郡、國。

二、二級政區:縣(侯國、邑、道)

邑是皇太后、公主所封的食邑;道是設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縣級政區。

公元2年,共有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

三、行部(又稱刺史部):

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設了13行部,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西漢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

一、郡 長官最初稱郡守,景帝時改稱太守。

國二、縣 萬戶以上的縣稱令,萬戶以下的縣稱長。

西漢14刺史部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將首都地區以外的郡國劃分為13區(正式名稱為部)。每部派刺史一人,巡視吏治,稱為行部。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

刺史所負責的那個區域稱為刺史部,共13個刺史部,又稱13州。

公元前89年,把首都長安附近的7個郡劃為一區,置司隸校尉部。至此共有14個區。

但此時的刺史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刺史每年有固定時間巡視,歲末向丞相奏事,平時無固定駐地。

3樓:落竹飛靈

剛開始時郡國並行制,漢高祖劉邦認為秦朝滅亡的的原因是因為郡縣制的緣故,所以就把西周和秦朝的制度結合在一起變成了郡國制。但後來漢武帝的推恩令和酌金奪爵使得諸侯國的實力被削弱,封地也越分越少。

4樓:夫子孔丘

應該是郡國並行

郡又分三輔郡,普通郡屬國三種。

5樓:封羲

郡國並行制度 封國和郡縣同時存在

郡上有州

6樓:慵懶的高中生

基本繼承秦朝的制度。(郡縣制)

7樓:匿名使用者

哎呀,樓上回答的很全了,不多說了

西漢行政區劃的沿革

我國的疆域繼續擴大.西漢哪一行政機構的設立標誌

8樓:匿名使用者

漢宣帝時設定西域都護,都護是西漢王朝駐西域的最高行政長官。

西域都護的設立,使漢王朝的政令通行西域,漢王朝有權對西域諸國冊封國王,任命官吏,調遣軍隊,徵發糧草。這表明,早在二千年前,包括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蔥嶺等地在內的新疆地區已成為我們偉大祖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漢朝時期的官職簡表

西漢出年地方上實行怎樣的政治制度

9樓:匿名使用者

制度:郡縣封國並行。問題:封國權力過大,威脅**集權。

漢代實行什麼樣的政治制度

10樓:柳蜈

漢代的政治制度

政治、軍事制度及法律

桂林的行政區劃,桂林市區的行政區劃

市區現bai由秀峰區 疊彩區 象山區du 七星區 雁山區 臨桂zhi區組成dao。區名 面積 平方千米 人口 萬人版區政 桂林有哪些縣區 桂林有6區11縣,分別為 秀峰區 疊彩區 象山區 七星區 雁山區 臨桂區,陽朔縣 靈川縣 全州縣 興安縣 永福縣 灌陽縣 恭城縣 平樂縣 資源縣 荔浦縣 龍勝縣。...

株洲的行政區劃,株洲的行政區劃程式碼是什麼

根據 2013湖南統計年鑑 截至2012年底,株洲市轄天元 蘆淞 荷塘 石峰4區,株洲縣 攸縣 茶陵縣 炎陵縣4縣,代管縣級醴陵市,另設有云龍示範區。2012年株洲市建成區面積125平方公里,建成區常住戶籍人口萬,城市規模在湖南省內僅次於省會長沙。株洲行政區劃簡表名稱 面積 平方千米 2012年常住...

四川的行政區劃成都新的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下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具體如下 1 成都市 錦江區 青羊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青白江區 龍泉驛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雙流區 郫都區 金堂縣 大邑縣 蒲江縣 新津縣 都江堰市 彭州市 崇州市 邛崍市 簡陽市 2 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