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十七屆三中全會,談一談農村改革的成就與問題

2023-01-31 02:10:46 字數 2454 閱讀 8793

1樓:匿名使用者

30年前,安徽小崗村村民嚴巨集昌冒著極大的風險,同17位村民一起,簽了承包土地的生死狀;當年的大連農村小夥韓偉憑著養雞,硬是把他的「咯咯答」牌雞蛋推廣到北京和上海的超市,甚至推廣到了日本和韓國的超市……農村改革讓一部分農民先富起來,並走上農村工業化道路。如今,更多的農家小夥和姑娘背起行囊,來到他們陌生的城市打工,在城市立足,在城市發展……

30年來,中國農村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無論是農民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還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加強;無論農產品流通的放活,還是農村經濟的全面繁榮,歸根結底,是***英明領導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的結果,是億萬農民艱苦奮鬥拼搏創新的成果,是廣大幹部群眾披肝瀝膽團結奮進的結晶。

回顧30年,我國農村改革,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向縱深邁進。第一步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核心,建立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機制,保障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奠定了農村市場經濟的基礎。第二步是以農村稅費改革為核心,調整國民收入分配關係。

如今的農村改革,是以促進農村上層建築變革為核心,實行農村綜合改革,解決農村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一些深層次問題,著力建設更加美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我國農村改革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代了計劃經濟,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框架,基本形成了按市場需求配置農業資源、按供求決定農產品**和農村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機制。這一根本性改革大大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

特別是黨的十六大提出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連續5年下發指導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號檔案,出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劃時代意義的支農惠農政策,激發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我國農業迎來了連續第五個豐收年;林權制度改革的全面推開,讓農民成了山林的主人,沉睡的荒山煥發了青春;農業生產綜合能力建設,為農村繁榮奠定了基礎;農村綜合改革又為新農村建設謀劃了美好的未來。

一系列農村改革正在統籌推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地向深度和廣度推進。農村迎來了快速發展、加快發展的新時代。

夯實農業基礎,讓農民得實惠

我國農村改革的出發點,就是始終尊重農民意願和農民創造,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不斷夯實農業基礎,讓農民得實惠。

資料最能說明問題,我國糧食總產量從2023年改革之前的6000多億斤增加到2023年的10030億斤,30年增產60%以上。全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農民,從改革開放之前的2.5億人減少到2023年底的1479萬人。

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從2023年的134元增加到2007的4140元。

近年來,通過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注重制度建設和創新,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出現了可喜的變化,農村綜合改革邁出新步伐。

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平穩推進。圍繞建立覆蓋農村的公共財政制度,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財力和事權相匹配的原則,調整和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為確保農村稅費改革與農村綜合改革的順利推進,**財政不斷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

從2023年至2023年,**財政預算安排農村稅費改革和農村綜合改革的轉移支付資金累計達3000多億元。

以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鄉鎮機構改革試點不斷擴大。按照**5年內不增加編制的規定,各地精心組織、周密安排。

據統計,到2023年6月底,全國開展鄉鎮機構改革試點的鄉鎮達到14049個,佔鄉鎮總數的40.5%。

雲南省雲龍縣委書記徐會良感慨地說:「農村綜合改革,從制度上夯實農業基礎,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農村發展難題

在農村改革的偉大實踐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還要進一步完善,農民收入增幅相比城鎮居民還是不夠大,農業基礎設施還很脆弱,農業科技資訊服務還滿足不了需要。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農村又迎來了新一輪改革。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關鍵是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要大力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有利於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二是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三是要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統籌城鄉公共資源分配,不斷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

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多予少取放活,其中「放活」是關鍵。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同時,要根據農民的意願,在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前提下,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大力培育合作經濟組織,財政補貼、金融支援、減免稅費等配套改革措施應進一步跟進。

加快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我國家庭經營的農業走上現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實踐證明,必須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始終把解決好十幾億人口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必須切實保障農民權益,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把著力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作為加快推進現代化的重大戰略;必須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始終把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作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政治保證。

當前,中國農村改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適應中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毫不鬆懈地繼續推進農村改革,努力開創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十七屆三中全會學習心得

全會研究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認為在改革開放30週年之際,系統回顧總結我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進一步統一全黨全社會認識,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對於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指出 堅持把解決好農業 農村 農民問題作為

d由材料的標誌詞 重中抄之重 可知,d符合題意要求。a在材料中沒有體現,主流 性質 總體 等是矛盾主要方面的標誌詞,bc所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b是從辯證法角度分析,c是從唯物論角度進行分析,在材料中都沒有體現。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

二中全會和三中全會的區別,「三中全會」 「二中全會」都是什麼意思?

每一屆 委員會總共召開五至六次全體會議,分別簡稱為 一中全會 二中全會 三中全會 四中全會 五中全會 等。xx屆x中全會 就是這樣產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每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為五年,而每年又召開一次會議,所以,每屆全國人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