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選擇題一題,高一歷史選擇題一題

2022-12-24 18:10:55 字數 4024 閱讀 8255

1樓:匿名使用者

選 a 。

原因:《辛丑條約》第4條:脅迫清**承諾鎮壓反帝鬥爭。

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與諸國仇敵」的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凡發生反帝鬥爭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5年。

「各省**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這句話就給了美國公使說那句話的權利。

這個地址的第9題就是這道題,頁面最後有答案,是a,

2樓:養順

b辛丑條約的設立領事區,中國人沒有權力管轄。。。

3樓:匿名使用者

正確答案應該是a!它反映的是辛丑條約的主要一條,即「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與諸國仇敵」的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

凡發生反帝鬥爭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5年。 」

其他三個在以前清**和外國簽訂的條約中早就涉及過了!

高一歷史選擇題一題

4樓:匿名使用者

是乙,甲提到了**集權制度,這是在秦朝時才形成的;周朝分封的諸侯對天子有嚴格的義務;諸侯在自己的領地內有大權,王權分散;至於丁一定不符合史實。一定要採納!!!不明白請追問

5樓:匿名使用者

乙。理由:一、**集權始於秦國 二、周朝還是奴隸制,分封制是那個時候的特色。周朝開國時期各諸侯對周朝天子是聽命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商周時期的分封制只分配土地和人口,政治上是各自獨立的,而**集權制度在秦始皇建立秦朝後才開始形成,所以甲是錯的…

問一題歷史選擇題

7樓:家在九里鬆

首先,c和d你已經都能排除了,我就不多說。

其一,「題幹上寫:「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其中「舉秀才」的「舉」和「察孝廉」的「察」已經能說明這是「察舉制」。

其二,九品中正制在魏晉時期的實行,尤其是三國末魏晉初,符合了士族地主階級的統治需求,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封建主義發展,是值得肯定的,後來被科舉制取代,是由於庶族地主階級的崛起,這是後話;而題幹中「不知書」「父別居」「濁如泥」「怯如雞」的描寫,顯然是持貶義的。這符合東漢末年黑暗的政局,也說明了貴族地主階級統治的腐朽沒落,符合題意。

其三,題幹中的這段話就出自於漢代。漢代的《樂府詩集·卷八十七》中有提到:

後漢桓靈時謠,後漢書曰:「桓靈之世更相濫舉,人為之謠:『舉秀才,不知書;察孝亷,父別居。』」。《漢樂府》提到的民謠,加上「後漢桓靈時謠」,說明這就是發生在漢代的事情。

綜上所述,答案選a,兩漢時期察舉制的弊端。

8樓:隨雲陌離

主要是孝廉吧,是漢武帝時期設立的一種**選拔方式,由文壇領袖或地方大員保薦。而九品中正制則是指為**分級管理的方式,上上至下下九級,魏晉時設。

9樓:

a,這個出自漢樂府,舉,察,兩個字可以看出來,因此反映的是兩漢時期。九品中正是三國時期魏國首先採用的,不是漢樂府的內容。

10樓:手機使用者

a秀才、孝廉都是漢朝設立的察舉選官制度的評判標準,應該作形容詞來理解,即地方官推薦學業優秀,孝親廉潔的人去做官,把他們補充進公務員隊伍。但是後來這一制度的弊端日益嚴重,察舉為高門大戶所壟斷,很多高門子弟不學無術,但因為家庭聲望高而得到舉薦,許多品學兼優的寒門子弟卻沒有這個機會,到最後很多以「秀才」名義被舉薦的人卻「不知書」,以「孝廉」名義被舉薦的卻「父別居」,也就是和父親分家過,在當時這是不孝的表現。原本應該「寒素清白」的卻「濁如泥」,原本被寄予希望的「良將」卻像雞一樣怯懦,說明察舉制已經不能滿足國家選官用人的需要,體現出它的弊端。

這題之所以選a是因為「秀才」和「不知書」、「孝廉」和「父別居」的對比,魏晉的九品中正制本來就相當傾向於高門世家,沒必要搞這麼個對比出來。另一個更直接的原因就是這是一首漢朝時期的民謠,那個時候還沒有魏晉呢……(後漢書曰:「桓靈之世更相濫舉,人為之謠:

『舉秀才,不知書;察孝亷,父別居。』」)

11樓:莞爾

西漢時的選官制度自下而上就是察舉制,自上而下是皇帝徵召。

察舉制內容前期是舉孝廉,茂才(秀才)等,後期就被世家貴族壟斷了。這說的應該就是後期的弊端吧。。。。

漢代察舉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斷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為多,是根據對專門人才的需要而設立。這些科目,劃一由皇帝確定。按照舉期分類,察舉的科目可分為常科(歲科)與特科兩大類。

歲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祿四行;特科又分為常見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歲科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為最重要。特科中則以「賢良方正」為最重要。

漢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時要求舉賢良方正,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時要求舉孝廉,這都是察舉史上的標誌性事件。如果按照四科標準分類,以「德」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為主的有尤異、治劇、勇猛知兵法、明陰陽災異、有道等科。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為先,在學問上則以「儒學」為主。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為九個等級,作為**選用官吏的依據。中正:

有名望的推薦官,人才的等級由他們評定。是魏文帝曹丕為了拉攏士族而採納陳群的意見。曹丕篡漢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書陳群制定。

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這一制度創始於曹魏,發展成熟於兩晉,衰落於南北朝時期,廢除於隋朝,隨之科舉制形成

12樓:匿名使用者

舉秀才 察孝廉 兩句可知 是說兩漢察舉制

意思是 選拔的秀才不知《尚書》的全部內容;漢代有個叫寧成的人,他是被舉的「孝廉」,可他早已把自己的老父趕出家門

「孝廉」是漢代選拔**的科目之一

13樓:瀾伶溪

a(從兩句話的第一個字「舉」、和「察」可以看出是諷刺「察舉」制

14樓:鳥鳥飛啊

孝廉是在漢朝的時候比較注重的啊, 漢武帝的時候孝是一種可以成官的途徑.

當時是用的察舉制..

解決一題歷史選擇題!

15樓:心想夜閒唯足夢

b肯定不對

老師改錯題了 托爾斯泰2023年去世怎麼跟2023年的十月革命扯上關係了

支援你找改卷人理論

16樓:藤王殿的藤草

……╮(╯▽╰)╭……排除法……第一個絕對不可能,因為是自傳,第四個是論後方工人的英雄主義……並不是說當時歷史的

孩子以後要看清題哦~~~~~~ ……好吧十月革命不擅長……

17樓:阿騰騰騰騰騰騰

選d,,高爾基是19世紀,,戰爭與和平是拿破崙時代

如何做歷史選擇題?

18樓:星星的太極

怎樣做歷史選擇題?

「得選擇題者,得歷史高考的天下」

歷史選擇題1

19樓:尹昌鵬

d .2023年憲法體現了三大原則,聯邦制原則、分權與制衡原則、民主原則。其中聯邦制原則與**對地方的的關係有關。

郡縣制是古代**集權體制的地方管理制度,郡、縣長官均由朝廷任免,代表皇帝或國王對地方進行管理。 這當然是在強化**對地方的的關係

20樓:匿名使用者

b ,排除法,①不是,去ad

2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準確是隻有郡縣制,其他三個都不能算

22樓:樂歪歪的泡泡

d①秦朝郡縣制很明顯。

④美國憲法中規定各州與**的關係以及**與各州的權力義務。

其它兩個均未涉及**與地方的關係問題。

答這一題關鍵在瞭解各個制度、法案制定的背景。

答案絕對正確哦。

一道歷史選擇題,一道歷史選擇題

a 在那時候澳大利亞和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 肯定不是a,因為英國在亞歐板塊,想到中國,絕對不會繞道去遠方的澳大利亞。也不會是bc,你看地圖就可以發現英國在最左面,中國在它的東南,而越南 日本在中國的南面,所以選d吧。是d,從地圖看的話,是很順路,a 英從大西洋出發,過巴拿馬運河到太平洋,在澳大利亞補濟...

一道歷史選擇題,如何做歷史選擇題?

其實4方面的因素都是有的,但是題目問到的是根本原因。這題主要就是考察的資本主義的本質是什麼?資本主義社會最根本的特徵是擁有生產資料的階級 資產階級 為了不斷擴大物質的需求,需要資金的擴充與迴圈,隨著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需要更多的勞動力以及更有生產的效率,當童工的學識已經達不到生產效率的要求的話,那麼...

一題英語選擇題

d,這是講的do的用法,英文語法中的基本知識,前面一個是一個強調句,後一個是倒裝句。1 當do放在動詞原形前,加強該動詞的語氣 而本問題中前半句即為此類用法 完整的應該是 so she did make an english speech.翻譯成漢語 她的確在昨天做了一次英語演講。2 當do用於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