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工具的發展過程,計算器發展歷史

2022-12-19 16:46:21 字數 4893 閱讀 8054

1樓:在水一方

1、手動式計算工具

人類最初用手指進行計算。人有兩隻手,十個手指頭,所以,自然而然地習慣用手指記數並採用十進位制記數法。用手指進行計算雖然很方便,但計算範圍有限,計算結果也無法儲存。

2、機械式計算工具

17世紀,歐洲出現了利用齒輪技術的計算工具。2023年,法國數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發明了帕斯卡加法器,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臺機械式計算工具,其原理對後來的計算工具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3、機電式計算機

2023年,美國統計學家赫爾曼·霍勒瑞斯(herman hollerith)借鑑了雅各織布機的穿孔卡原理,用穿孔卡片儲存資料,採用機電技術取代了純機械裝置,製造了第一臺可以自動進行加減四則運算、累計存檔、製作報表的製表機,

4、電子計算機

2023年,美國依阿華州大學數學物理學教授約翰·阿塔納索夫和他的研究生貝利一起研製了一臺稱為abc的電子計算機。由於經費的限制,他們只研製了一個能夠求解包含30個未知數的線性代數方程組的樣機。

2樓:

我國春秋時期出現的算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工具。計算的時候擺成縱式和橫式兩種數字,按照縱式相間的原則表示任何自然數,從而進行加、減、乘、除、開放以及其它的代數計算。負數出現後,算籌分為紅和兩種,紅籌表示正數,黑籌表示負數。

這種運算工具和運算方法是當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後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算盤作為運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紀,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後來流傳到日本、朝鮮等國。

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它計算數目較大的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算盤已經基本具備了現代計算器的主要結構特徵。例如,撥動算珠,也就是向算盤輸入資料,這時算盤起著「儲存器」的作用;運算時,珠算口訣起著「運算指令」的作用,而算盤則起著「運算器」的作用。

當然,算珠畢竟要靠人的手來撥動,而且也根本談不上「自動運算」。

除中國外,其它中古的國家亦有各式各樣的計算工具發明,例如羅馬人的「算盤」,古希臘人的「算板」,印度人的「沙盤」,及英國人的「刻齒本片」等。這些計算工具的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同樣是透過某種具體的物體來代表數,並利用對物件的機械操作來進行運算。

3樓:zwb啟東

計算工具的發展過程如下:

1、石塊、貝殼計數

2、結繩計數

3、手指計數

4、小棒計數

5、珠算

6、計算尺

6、手搖計算機

7、電子計算機

4樓:科技小米粒

計算工具的演變與發展

5樓:在劍池湖看月亮的獅子

技術工具的發展過程,技術的發展過程,技術的發展過程

6樓:珍珍

ok民工明敏你明明您

7樓:水高朗

你你你摸了8哦來咯規模不佛可定我和明明魔喉不困

計算器發展歷史?

8樓:不起眼的小過客

1、原始發展

計算器是最早的計算工具,例如:奇普(quipu或khipu)是古代印加人的一種結繩記事的方法,用來計數或者記錄歷史。它是由許多顏色的繩結編成的。

還有古希臘人的安提凱希拉裝置,中國的算盤等。中國古代最早採用的一種計算工具叫籌策,又被叫做算籌。

這種算籌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充當材料的。約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裡可隨身攜帶。

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盤,是中國古代計算工具領域中的另一項發明,明代時的珠算盤已經與現代的珠算盤幾乎相同。

2、近代發展

早期的計算器為純手動式,如算盤、算籌等。算盤通常是以滑動的珠子製成。在西方,算盤在印度阿拉伯數字流行前使用了數個世紀,且在近代中國的記帳與商務上仍廣泛使用。

後來出現機械計算器。17世紀初,西方國家的計算工具有了較大的發展,英國數學家納皮爾發明的"納皮爾算籌",英國牧師奧卻德發明了計圓柱型對數算尺。

這種計算尺不僅能做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甚至可以計算三角函式,指數函式和對數函式,這些計算工具不僅帶動了計算器的發展,也為現代計算器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成為現代社會應用廣泛的計算工具。2023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pascaline)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在他的計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聯鎖的齒輪。

一個轉過十位的齒輪會使另一個齒輪轉過一位,人們可以像撥**號碼盤那樣,把數字撥進去,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在另一個視窗中,但是隻能做加減計算。

2023年,萊布尼茲(leibniz)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要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19世紀,巴貝奇將計算工具的概念更往前推,試圖建立第一個可程式設計式計算器,但他建造的機器太重了,因而無法操作。20世紀,20世紀70年代開始,微處理器技術被吸納進計算器製程。

最初的微處理器是intel於2023年為日本名為busicom(ビジコン)的計算器公司生產的,2023年惠普推出第一款掌上科學計算器hp-35。

擴充套件資料:

最早的計算器就是中國古代叫算籌(也叫做籌策)的計算工具,算籌到底發明於何時目前已經無法考證,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算籌就非常普遍了。

據說在唐代發明的算盤,是由算籌演變而來的,這種珠算盤到元代已在全國普遍應用,明代吳敬著的《演算法大全》中就有了算盤這一名稱,明後傳到日本、朝鮮、印度、美國等地。

開方使用說明:

2、計算時可使用滑鼠點選按鈕進行操作,也可在鍵盤上通過按鍵進行操作。

3、如果按錯可用(backspace)鍵消去一次數值,再重新輸入正確的數字。

4、直接輸入數字後,按下乘號將它變為乘數,在不輸入被乘數的情況下直接按(=)或(enter)鍵,就是該數字的二次方值。

6、當輸入數字並決定運算子號後,按下(%)鍵會將結果變為百分比運算。如:17+28(%)=17%+28%,1-90(%)=100%-90%。

7、部分標準型具備數字儲存功能,它包括四個按鍵:mrc、m-、m+、mu。鍵入數字後,按m+將數字讀入記憶體。

此後無論進行多少步運算,只要按一次mrc即可讀取先前儲存的數字,按下m-則把該數字從記憶體中刪除,或者按二次mrc。mu則為利率計算,使用方法不詳。

9樓:

早期的計算器為純手動式,如算盤、算籌等。算盤通常是以滑動的珠子製成。在西方,算盤在印度阿拉伯數字流行前使用了數個世紀,且在近代中國的記帳與商務上仍廣泛使用。後來出現機械計算器。

2023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pascaline)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

2023年,萊布尼茲(leibniz)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要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19世紀,巴貝奇將計算工具的概念更往前推,試圖建立第一個可程式設計式計算器,但他建造的機器太重了,因而無法操作。

20世紀,20世紀70年代開始,微處理器技術被吸納進計算器製程,最初的微處理器是intel於2023年為日本名為busicom(ビジコン)的計算器公司生產的,2023年惠普推出第一款掌上科學計算器hp-35。

擴充套件資料

計算器一般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鍵盤、顯示器、電源和一些可選外圍裝置及電子配件,通過人工或機器裝置組成。低檔計算器的運算器、控制器由數字邏輯電路實現簡單的序列運算,其隨機儲存器只有

一、二個單元,供累加儲存用。

高檔計算器由微處理器和只讀儲存器實現各種複雜的運算程式,有較多的隨機儲存單元以存放輸入程式和資料。鍵盤是計算器的輸入部件,一般採用接觸式或感測式。為減小計算器的尺寸,一鍵常常有多種功能。

顯示器是計算器的輸出部件,有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或液晶顯示器等。

除顯示計算結果外,還常有溢位指示、錯誤指示等。計算器電源採用交流轉換器或電池,電池可用交流轉換器或太陽能轉換器再充電。

為節省電能,計算器都採用cmos工藝製作的大規模積體電路(見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積體電路),並在內部裝有定時不操作自動斷電電路。計算器可選用的外圍裝置有微型印表機、盒式磁帶機和磁卡機等。

10樓:到永久

2023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引用算盤的原理,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在他的計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聯鎖的齒輪,一個轉過十位的齒輪會使另一個齒輪轉過一位,人們可以像撥**號碼盤那樣,把數字撥進去,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在另一個視窗中,但是隻能做加減計算。

2023年,萊布尼茲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要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19世紀,巴貝奇將計算工具的概念更往前推,試圖建立第一個可程式設計式計算器,但他建造的機器太重了,因而無法操作。

20世紀,20世紀70年代開始,微處理器技術被吸納進計算器製程,最初的微處理器是intel於2023年為日本名為busicom(ビジコン)的計算器公司生產的,2023年惠普推出第一款掌上科學計算器hp-35。

擴充套件資料

常見的計算器有四類:

①算術型計算器——可進行加、減、乘、除等簡單的四則運算,又稱簡單計算器。一般都是實物計算器

②科學型計算器——可進行乘方、開方、指數、對數、三角函式、統計等方面的運算,又稱函式計算器。 可以是軟體,也可以是實物。

③程式設計師計算器——專門為程式設計師設計的計算器, 主要特點是支援and, or, not, xor: 最基本的與或非和異或操作, 移位操作 lsh, rsh:全稱是left shift和right shift。

④ 統計計算器-- 為有統計要求的人員設計的設計的計算器, 可以是軟體,也可以是實物。

計算器的發展史是?

11樓:烏尹

2023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引用算盤的原理,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在他的計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聯鎖的齒輪,一個轉過十位的齒輪會使另一個齒輪轉過一位,人們可以像撥**號碼盤那樣,把數字撥進去,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在另一個視窗中,但是隻能做加減計算。2023年,萊布尼茲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要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計算器的來歷,計算器發展歷史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 從低階到高階的不同階段,例如從 結繩記事 中的繩結到算籌 算盤計算尺 機械計算機等。它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孕育了電子計算機的雛形和設計思路。最早的計算工具誕生在中國。中國古代最早採用的一種計算工具叫籌策,又被叫做算籌。這種算籌多用竹子製成,...

求計算尺 計算器的歷史,計算器發展歷史

最早的計算工具誕生在中國。中國古代最早採用的一種計算工具叫籌策,又被叫做算籌。這種算籌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充當材料的 約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裡可隨身攜帶。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盤,是中國古代計算工具領域中的另一項發明,明代時的珠算盤已經與現代的珠算盤幾乎相同。17世紀初,西方國家的計算...

計算機程式語言的發展過程,計算機程式語言的發展過程

組合語言 assemble language 為了減輕使用機器語言程式設計的痛苦,20世紀50年代初,出現了組合語言。組合語言用比較容易識別 記憶的助記符替代特定的二進位制串。下面是幾條intel80x86的彙編指令 add ax bx 表示將暫存器ax 和 bx 中的內容相加,結果儲存在暫存器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