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過年習俗,北京人春節過年有哪些習俗?

2022-12-19 06:25:46 字數 5514 閱讀 5628

1樓:八面來風

1、拜歲

拜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奉祀齋菜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為上古紀元星名,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

歲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紀年法為運轉週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凶禍福。

2、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

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開門爆竹」一說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3、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齋菜拜祭太歲神,早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髮菜、冬菇等,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早吃完,往後便可以大魚大肉。

4、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

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儲存這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北京春節習俗的小調: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2樓:

並過年習俗。就是貼對聯吃餃子。大家在一起團聚過大年。

北京人春節過年有哪些習俗?

3樓:心樂

北京的春節習俗:

1.貼倒福

2.掃房

3.祭灶

4.滿街走

5.鬧一宿

6.蒸饅頭

7.把面發

8.宰公雞

9.燉大肉

10.磨豆腐

4樓:匿名使用者

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23

23糖瓜粘,24掃房日,25炸豆腐,26燉羊肉,27殺年雞,28把面發,29蒸饅頭,30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5樓:匿名使用者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佈新為活動主題,掃塵是年節除舊佈新習俗之一。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掃屋」。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北京人過年有哪些習俗?

6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人過年,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泡臘八蒜就開始有了年味兒。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到:「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裡、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

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滿院生輝」等春條。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水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

家境不好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

北京人過年講究的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準備的。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

除夕的年夜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蘿蔔、鹹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水餃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意」。還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一交來年子時,迎來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驅邪,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起源於魏晉南北朝,自宋代中國人開始用紙裹火藥製成鞭炮,京城百姓才開始有了燃放鞭炮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老北京人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其意有二:年歲大的是在辭舊之際有珍惜時光之意;年輕人守歲有為父母延壽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

守歲時,年長的打麻將,婦女們打索胡鬥紙牌,年輕的推「牌九」,小孩則點燈籠,放鞭炮,玩「升官圖」。

除夕子時接神後,全家要進行團拜。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頭拜年,然後晚輩再給長輩磕頭拜年,這時長輩要給未成年的小輩壓歲錢,為的是體現長輩對晚輩的慈愛之情,也有驅邪取吉之意。團拜後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餡的接神餃子,又稱五更餃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要串親走友,相互拜年,請客送禮,逛廟會,逛廠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稱「破五」,百姓「送窮」,商人「開市」(初六正式開業)。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稱之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內不犯「小人」順順當當。

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過完了春節。

北京人的春節習俗,實際是一種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蘊涵著家人團聚的溫馨,辭舊迎新的輕鬆和期望,這是一個充滿了歡樂和美好理想的古老傳統節日,已紮根於人民的心目之中。

北京過年的風俗

7樓:地下水汙

一,摸石猴

過年到白雲觀摸石猴的習俗,據說是從明代流傳下來的。傳說過年時到白雲觀摸石猴,可以祛病避邪。因為「猴」的諧音為氣候的「候」,「摸猴」意在摸「候」以「順」天候,「道法自然」,順應節令氣候的變化,新的一年四季吉祥、健康平安。

二,摸銅特

所謂銅特,其實是用銅鑄造的「特」,這種「神獸」生活中並不存在,相傳它是文昌帝君的坐騎。「特」的形狀為騾身、馬頭、驢尾、牛蹄,因此,還有「四不象」之稱。又傳康熙皇帝巡幸江南時騎過它。

民間傳說撫摸這隻「神獸」能治病,非常靈驗。

據說它之所以叫「特」,正是緣於它有一種奇特的功能,若人的身體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的病處,然後再摸摸它的相同部位,即可手到病除。

三,走橋摸釘

到正陽門「走橋摸釘」也是老北京過年的習俗之一。清《月日紀古》卷一中記載:「燕城正月十六夜,婦女群遊,其前一人持香闢人,名闢人香。

凡有橋處,相率以過,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門釘,中者兆吉宜子。」

正月十六日走百病,蓋因婦女藉此節日可以走較遠的地方,實為一種健身活動。已婚不孕的婦女,摸城門釘,「釘」諧音「丁」,取「添丁」之意,寓意家中人丁興旺,希望來年生子。正陽門是北京城的城樓中最高的一座,通高43.

65米,所以摸正陽門的門釘最靈驗。

四,炸丸子

每到過年,北京人都要炸出一大盆丸子預備著。年夜飯上必有丸子,因為丸子象徵閤家團圓。一般人家過年期間的餐桌上幾乎頓頓有丸子,圖省事也是一方面原因。

以前春節期間,各家總要拜年或者接待拜年的人,吃飯時間不固定,也沒有很多時間炒菜。要能事先準備好丸子,端上來就能吃。

五,吃「五更餃子」

老北京講究吃的是「五更餃子」,即初一早上吃。大年三十吃大魚大肉,年夜飯吃完開始剁餡、包餃子,過了零點則不能再動刀。

餃子必須是純素食,餡裡放的是木耳、蘑菇、粉絲等。按照老規矩,可以放姜,但不能放蔥、蒜和韭菜,這幾樣東西雖然不是肉,卻算是「葷」的。包餃子、煮餃子、盛餃子的器具也不能沾上葷腥。

過年包餃子要全家人一起,有錢人家也是如此。這為的是體現一家人的團結和睦,齊心協力。餃子裡不光有餡料,還會放一些洗淨的硬幣和棗,圖個吉利。

到了五更天,餃子煮熟之後先上供。儀式過後,全家人到院子裡燃放鞭炮。回到屋裡小孩給老人磕頭,長輩則會發壓歲錢。之後,全家人就可以聚在一起吃熱氣騰騰的「新年頭一口兒」了。

8樓:小乖孩

吃糖,吃餃,吃年糕;

拜年,送禮,放煙花;

新年到,兒女歸,三十晚上來守歲;

看雜耍,猜燈謎,全家一起逛廟會。

9樓: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一頂新氈帽!」老北京人過年,一般從「臘八」開始,一直延續到元宵節後。舊時北京的一首民謠中說:

老婆老婆你別讒,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10樓:匿名使用者

吃飯寶貝貨真價實就是這麼樣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和其餘地點一樣、、、

老北京春節習俗 5

12樓:匿名使用者

與老北京的春節習俗相比,雖然北京的春節習俗已經有了些變化,但是老北京的豐富年俗畢竟讓人懷念。

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北京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從這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

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裡、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

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準備的。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

一交豐年子時,迎來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驅邪、焚香祭祖。老北京人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最早起源於晉代。守歲其意有二,年歲大的是在辭舊之際有珍惜時光之意。

年青人守歲則有為父母延壽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再搞些娛樂活動。

除夕子時接神後,全家要進行團拜,團拜最早出現在漢代為官方朝拜皇帝之禮。老北京的團拜從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頭拜年,然後晚輩再給長輩磕頭拜年,這時長輩要給未成年的小輩壓歲錢。

給壓歲錢的習俗起於清代。為的是體現長輩對晚輩的慈愛之情,也有驅邪取吉之意,團拜後,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餡的接神餃子,又稱五更餃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則要串親走友,相互拜年,請客送禮、逛廟會、逛廠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稱「破五」,百姓「送窮」、商人「開市」(初六正式開業)。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稱之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內不犯「小人」順順當當。

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過完了春節。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作為一種的民俗文化,深深地影響著人民的生活,並紮根於人們的心目之中,它蘊含著家人團聚的溫馨、辭舊迎新的喜悅和期望。春節以其獨特魅力向世界傳播、展示著文明古國、古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北京的春節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北京的春節 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臘八 熬臘八粥,泡蒜。2.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賣糖。3.小年過後大掃除。4.除夕 守歲,貼年畫,穿新衣,還有吃團圓飯。5.初一 拜年,趕廟會。6.十五 主要是掛燈,吃元宵。北京的春節 課文裡北京人是這樣過春節的 人們在臘八那天要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初一的光景卻截然不同...

北京坐婚車習俗,北京人婚禮的習俗?

婚車是現代結婚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也是作為迎親的一個重要工具。但是婚車的使用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方面。1 座位安排。主婚車坐新郎新娘 還有伴娘伴郎 第二個車是送親的人 第三個車是婆家接親的人 第四個車是送親的人 第五個車是婆家接親的人 第六個車是送親的人 一般是新郎新娘伴郎伴娘坐車頭,後面的車裡坐迎親...

北京的春節是怎樣的,《北京的春節》課文裡北京人是怎麼過春節的

是喜慶的,熱鬧的,祥和的 就是這樣囖 愚蠢 北京的春節 課文裡北京人是怎麼過春節的 臘八 熬臘八粥,泡蒜。2.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賣糖。3.小年過後大掃除。4.除夕 守歲,貼年畫,穿新衣,還有吃團圓飯。5.初一 拜年,趕廟會。6.十五 主要是掛燈,吃元宵。北京的春節 課文裡北京人是這樣過春節的 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