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 字的起源和演變,雋姓起源哪裡

2022-11-20 22:36:09 字數 5509 閱讀 8009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淵源:源於羋姓,出自漢朝時期武陵郡沅陵頃侯劉吳陽,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戰國時期的楚國巴陵,即古籍上所記載的巴丘,又稱沅陵,漢朝時期稱下雋縣。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明朝時期辰州府沅陵王朱貴譎,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明朝宣德八年(公元2023年),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封遼簡王朱植的第十七子朱貴譎為沅陵王,傳一百二十二年之後因無嫡系子嗣國除。

到清朝初期,有沅陵王朱貴譎的後裔子孫因避滿清**的滅明殺戮,而以居邑名稱之古名改雋氏者。

2樓:匿名使用者

姓 另見jùn 雋才 juàncái 〖wit〗於顯然互不相關的事物中發現有趣的類似處並巧妙地表達出的才能 追隨那些形而上學派的、有雋才的作家們 雋永 juànyǒng 〖meaningful〗〖言辭、詩文或其他事物〗意味深長,引人入勝 通論戰國時說士權變,亦自序其說,凡八十一首,號曰《雋永》。——《漢書·蒯通傳》 語頗雋永,耐人尋味

永字的由來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永字的字形,彎彎曲曲,指天上下的雨水,地上流的河水,源源不斷,永久迴圈。

意為水流長:「江之永矣」。

字形變遷:

4樓:知髮姐丶

永字沒有獨特的來歷,只是眾多漢字中很普通的一員。

永【yǒng】

1. 水流長:「江之~矣」。

2. 久遠:~遠。~生。雋~。

3. 古同「詠」,以詩詞等來敘述。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發展到現在,就成為了我們日常所見到的簡化漢字。

「語」的漢字演變過程?

5樓:曾1萱寒

語的字形演

來化:一、語的自釋義:

1、話:~言bai。du~音。漢~。外zhi~。成~。千言萬dao~。

2、說:細~。低~。不言不~。默默不~。

3、諺語;成語:~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二、組詞:

賓語、俚語、主語、短語、母語

語句、讖語、補語、古語、華語

擴充套件資料一、說文解字:

二、相關組詞:

1、語音[yǔ yīn]

語言的聲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它是和意義緊密結合的。每種語言的語音都有其系統性和一定的特點。

2、雋語[juàn yǔ]

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的話語:~箴言。

3、古語[gǔ yǔ]

古代的詞語:書中個別~加了註釋。

4、語族[yǔ zú]

按語言的譜系分類分出的語系之下的語言系屬。如印歐語系可分為印度—伊朗、日耳曼、羅曼、斯拉夫等語族。

5、語錄[yǔ lù]

一個人的言論記錄或摘錄。

誰知道「永」字的由來

6樓:匿名使用者

永字八法的**有兩個說法 一說由《蘭亭序》「永和九年」而來。這是出於對王羲之的崇拜,難免牽強附會。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郭沫若發起「蘭亭論辨」。

啟功先生撰文《蘭亭的迷信應該破除》中說:永字八法由蘭亭序之「永和九年」而來,也並不準。

永字及八法1、永字八法的**有兩個說法

一說由《蘭亭序》「永和九年」而來。這是出於對王羲之的崇拜,難免牽強附會。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郭沫若發起「蘭亭論辨」。

啟功先生撰文《蘭亭的迷信應該破除》中說:永字八法由蘭亭序之「永和九年」而來,也並不準。二說起於後漢,原因是「永」字筆畫不多,卻筆法豐富,頗有代表性,所以定為永字八法。

據唐張懷瓘《玉堂禁經》論用筆法記載:「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曆鐘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用於萬字……」,這段話說明了「永字八法」的起源,這裡所說的隸書,是指楷書,因為在唐以前稱楷書為隸書,而稱隸書為八分。

7樓:金常出差

【永】:【甲骨文,篆書】字形像人在水中游泳。均為【會意】。

【本義】:游泳。(泳的本字。)

【轉註】:①水長流。②長久,久遠:永久|永遠|永恆永垂不朽|永葆青春

8樓:匿名使用者

在王羲之寫的蘭亭序裡

中國書法的由來?

9樓:喵喵喵啊

中國的書法藝術開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

書法藝術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畫符號--象形文字或圖畫文字。書法的演變一般是指書法字型的演變。一般說來魏晉時期既是書體的終結期,又是書法技法的集大成期。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書體沿革流變,書法藝術異采迷人。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擴充套件資料書法題字歷來應用廣泛,有古代文人騷客詩書畫作相互題字之雅興,有皇帝及達官貴人題字之尊榮,也有特別活動題字以資紀念等等。發展到今天更是應用廣泛,分類眾多,可分為如下六大類:

1、禮儀紀念題字;

2、人文景觀題字;

3、文化品牌題字

4、影視書刊題字;

5、廣告宣傳題字;

6、藝術收藏題字。

10樓:唐寒夜

從有了文字起便有了書法。

中國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書寫性發展到一種審美階段——融入了創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並能激發審美物件的審美情感(也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書法的形成)。

中國的歷史文明是一個歷時性、線性的過程,中國的書法藝術在這樣大的時代背景下展示著自身的發展面貌。在書法的萌芽時期(殷商至漢末三國),文字經歷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隸(八分)、草書、行書、真書等階段,依次演進。在書法的明朗時期(晉南北朝至隋唐),書法藝術進入了新的境界。

由篆隸趨從於簡易的草行和真書,它們成為該時期的主流風格。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采。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

近代經過考證,關於中國文字起源,一般認為在距今約5000-2023年左右中國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創造了文字。仰韶文化因2023年首先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而得名的。近40餘年,又陸續有許多發現。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書法是文字的書寫藝術,要研究書法必先了解文字的起源和構造。中國文字的起源,可以推至五千年前。而在三千年前已有結構完備的甲骨文,其書寫的技巧、工具的運用,都顯示出某種程度的完美。

夏商周是書法藝術的初期階段,可惜考古挖掘至今仍未能發現夏代較完整性的文字。但商、周的文字已具有用筆、結體和章法等書法藝術必備的三個重要因素,書法在這時已初步形成。這一時期的書法主要體現在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帛書、竹(木)簡諸方面。

這一時期,文字從應用性走向藝術性,從幼稚階段逐趨完美,從而奠定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特殊地位。

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可識文字,是書寫或雋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卜辭,亦有少許的記事文。然而,它的發現卻是近代史上的事,是在清光緒二十五年(1889)由王懿榮發現的。據統計,已發現的甲骨文有十五萬片以上,不重複的字約有四千五百多個,可識的約有一千五百字。

這些字用尖利的工具契刻,也有用類似毛筆所寫的墨書或朱書文字。筆畫瘦硬方直,線條無論粗細都顯得遒勁而有立體感,表現出契刻者運刀如筆的嫻熟技巧。書法風格也隨著時期的不同而迥異,或纖細謹密,或草率粗放。

董作賓曾就甲骨文書法的時代特徵作了劃分:第一期(武丁),雄偉;第二期(祖庚、祖甲),謹飭;第三期(廩辛、康丁),頹靡;第四期(武乙、文丁),勁峭;第五期(帝

一、帝辛),嚴整。以時代來分,大致前期的字大,中期的字小,較質樸,晚期的字帶有一些金文的特點,有的字很小,但很嚴謹。

甲骨文絕大多數是刀刻的有的刻好後填朱,也有少數甲骨以朱墨所寫而未刻。說明甲骨文一般是直接刻字,也有的是先寫後刻。從這裡知道甲骨文的線條不僅有刀法而且還包含筆意,對於筆意是不容忽視的。

因工具材料的限制,其線條瘦勁犀利,有直線也有曲線;有單刀也有雙刀。往往是中間較粗兩頭尖,而點畫起止仍有一些方圓之法;有的直畫微帶曲意,線條點畫顯得豐富而有變化。字的結構一般呈扁長方,方圓曲線、直線組合的很有意味。

甲骨文均以豎行排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依次排開。

甲骨文已具備「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假借、轉註、形聲)的漢字構造法則。甲骨文已包含著書法藝術的諸多因素,從其點畫、結字、行氣、章法來看,渾然一體又富於變化,體現了商代人的藝術技巧和藝術素養。

1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書體沿革流變,書法藝術

更是迷人。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殷商甲骨文是刻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它現現在距今2023年前的殷商時代。甲骨文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源頭,公元2023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在發現,先後出土15萬片以上,約5千餘字,至今研究甲骨文已成為一門學問。

金文是殷商時代鐫刻在各種青銅器上的文字,古代稱銅為金,所以稱為金文。秦代是我國書法史上承先啟後、諸體出新的開創性時期,李斯創小篆體,他書寫的《泰山琅琊》、《權量詔版》等,字型修長,橫成列,豎成行,為今天方塊漢字奠定了基礎。

漢代是書法奠基時期,秦代程邈整理的隸書,逐漸發展定型,成為漢代佔統治地位的書體,行書、草書、楷書都從隸書中演變出來。至此,漢字各種書體都已具備,為書法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魏晉南北朝是書法藝術的高峰時期鍾繇、王羲之的倔起,使書法藝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唐代視為國寶。唐太宗李世民將它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留傳後世的是它的摹擬本。

王羲之和他的第七子王獻之並稱"二王",其書法藝術對後世影響極大。

唐代是書法藝術的鼎盛時期,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張旭稱為"草聖",他和懷素並稱為"顛張狂素"。

宋代書法藝術是一個變革創新的時期,蘇拭、黃庭堅、米芾、蔡襄為宋四大家,蘇拭的《寒食詩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明代有唐伯虎、沈周、文微明、仇英,被稱為"明四家"。

清代是中國"書道中興"時期,出現了王鋒、傅山、鄧石如、鄭板橋、趙之謙、康有為等眾多的書法名家,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書寫的"難得糊塗"、"吃虧是福",在世上影響很大。

近代,書法藝術更是多姿多彩,隸行書、隸草書、隸篆書、草篆、行書、隸書、篆書綜合的現代書法等等,百家齊鳴。

13樓:樊廣中

書法的起源,通過考證來論證,這隻能是一種文化現象。具體是個什麼情況呢?我認為:

開始是什麼都沒有,後來慢慢地有了語言,然後想把事情記錄下來與人交流,就產生了符號(不能稱為文字),慢慢地約定俗成,形成了文字;後來寫字的人發現寫字也有美與醜之分,就想把字寫得好看些,結果從大的方面說,對寫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好看;再後來就出來了一批寫得很好的人,上升到了藝術的層面,稱之為書法;再往後,因寫字的人從好看的角度已經沒法超越前人,就開始「變」,一變就不知道變成了什麼樣子,這就形成了現在所謂的「書法」了!

上面說的只是一條路,另有一條路就是繁與簡:開始是簡的,符號當然簡了;後來要求記錄的內容增多,就開始變繁;加之理解的加深和人的賣弄本性,就變得越來越繁;繁過頭了,就開始要求寫得簡單快捷,又開始簡化。通過這一過程,就出現漢字的各種字型了。

解姓的起源和家譜

解姓出自姬姓。西周初,武王封其子叔虞於唐,稱唐叔虞。叔虞有子名良,食邑於解 山西解縣 時稱解良。其後子孫便以祖上食邑之地為姓,是為解姓。家譜的範本 一個家譜有很多種,具體如下 1 歐式 歐式又稱橫行體,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立的。歐式的特點是 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橫行,五世一表,用起來很方便。歐式中,每...

郝姓的來歷,郝姓的起源和由來

郝 h o 姓源出有三 1 出自子姓,為其始祖為帝乙之子子期之後,以封地名為氏。相傳契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司徒,掌管教化,居於商 今河南省商丘南 相傳其母因吞玄鳥 燕 卵而生下他,故被賜姓子。商族後來不斷的壯大,終於在契的14代孫湯的領導下,推翻了夏桀的統治,建立商朝。據 通志 氏...

吳姓的起源是什麼,吳姓的由來和歷史

吳姓出自姬姓,以國為氏,為黃帝軒轅氏後裔,吳姓的淵源由四大支組成 姜姓 吳回氏族 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吳氏的歷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當代吳姓的人口2400多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93 吳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廣東 福建 廣西 貴州 江蘇五省。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