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性本惡,那我們現在的道德法則是怎麼產生出來的

2022-09-09 23:25:32 字數 5702 閱讀 1262

1樓:具體危險犯

因為人性本惡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人最初的慾望難道就是惡嗎,善惡本來就是人類賦予的定義。

2樓:我是大隱隱於市

人性本惡,但是在後天的家庭教育中,生出了百樣人生,所以有一些善良的人,用一些道德法則來約束本惡的人性,就此而已

3樓:璩幼禕

道德法律是根據歷史多年以來總結出來的,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

4樓:聆聽生活

如果人性本惡的話,可能這個世上就不會存在著道德這個觀念了。

5樓:理想的空間

人有善有惡的一面,善可以制定道德法則來阻止惡的發生。

6樓:匿名使用者

不會的,道德法則就是標杆。只有大家都遵守,不用刻意去強求。也就是人性本善良。做到問心無愧。不傷害他人。

7樓:

我們現在的道德法則是約束人的約束,人性本惡

8樓:加油未來會好的

這個就是約束人的日常行為的,因為很多時候人都會失去理智,法律可以讓他們在掙扎的邊緣有一絲清醒的機會

9樓:天天心理

道德法則就是用來約束不好的行為發揚好的行為的,如果都是善的,還用約束嗎

10樓:迷惑圍城

道德準則就是為了壓制人的惡性

11樓:狗帶吧的青春

這是每一場每一代累積累積出來的

12樓:都子成

如果所有人的本性都是惡的話,是不是從另一個方面也能說所有人都是善人了?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並說出為什麼

13樓:

性本惡。。。雖然人是善惡兼備,但無疑還是惡的因素較多。從孩童時就可以看出來。

小孩的原罪很重(當然劣根也有大有小,人和人不一樣)。長大了才慢慢有所收斂甚至拋棄,做到了,就是現在所謂的好人,做不到。。。那就不用說了。

當然這些也有一點我自己的思想,望樓主採納。

14樓:爾笑

人性本善。因為每個人一出生都是無知的,什麼善惡都不知道。只是因為走錯了路,僅此而已。

15樓:顏樹文

很多時候別人覺得你好欺負就會多欺負你一點,一定要強大起來。

16樓:匿名使用者

人性有善有惡

原因:因為是人

荀子說人性本惡,有他的原話嗎?

17樓:518姚峰峰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主張人性本惡的是荀子。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趙國人,比孟子小70多歲。孟子死時,荀子才10多歲,還是個兒童呢。

荀子論述「人性本惡」,相對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個進步。既有邏輯,不像孟子信口雌黃;又有論證,不像孟子胡攪蠻纏。與孟子明顯不同的是,他對人性下了定義: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就是說: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是不待後天學習而成的自然本能。

與「性」相對的是「偽」。「偽」是人為、後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義禮智信就是「偽」,是人為教化的結果。

他認為:「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18樓:匿名使用者

荀子的原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荀子的這個思想源自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

康德的那句很經典的話是什麼啊?,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

19樓:天風海雨樓主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這句話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最後一章,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康德之所以是世界上公認的哲學大師,不但因為他作為近代西方哲學的集大成者,承前啟後,還在於他在探索人類認識能力的有限性,以及人的意志的道德選擇——為自己立法。康德關心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頭上的星空是宇宙論問題,心中的道德律是人類學問題;頭上的星空是必然性的問題,心中的道德律是自由的問題。

康德後來把他一生的探索歸結為三個問題:一是能夠知道什麼,二是我應該做什麼,三是我能期望什麼。這三個問題可以歸結整個康德的哲學核心。

康德生活於18世紀,在這個時期,有兩個歷史性的巨人對康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是創立經典力學的牛頓,他揭示了整個世界處於引力場中,處於必然性之中的真理性命題。另一個就是契約論的完善者盧梭。

契約論經霍布斯奠基,洛克的發展,由盧梭對其進行了完善。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的重要性在於它為近現代民主政體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盧梭認為,科學的發展就是人類道德的墮落,人本質上是自由的。

成立國家社會都需要經過契約,盧梭的學說直接引發了法國大革命,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如果說牛頓改變了自然世界的景觀,那麼盧梭可以說是改變了政治和倫理的世界。而他們的學說卻是矛盾的。

必然就意味著否定自由,自由就意味著否定必然。」康德就試**決這個問題。

康德的三個問題歸結起來歸根到底是要回答「我是什麼」這個千古的哲學問題。因為,沒有人的存在,這個世界還有沒有意義?恐怕沒有。

因為有人的存在,這個世界才成為我的世界;世界提供材料,我賦予世界以意義。二者互相結合,這就是康德的哲學。

康德哲學是由三大批判組成的,認識論是基礎,目的是倫理學,倫理學是他哲學體系的目的。在他看來,人在世界上的優先地位,並不是由知識所決定的,而是由道德所決定的。就是人為什麼比動物優越的所在。

人比動物優越,不是人有知識,也不是人有意識和理性,而是人有道德。在此意義上說,倫理學高於認識論。把道德和認識進行比較,認識不能離開經驗,但道德必須要脫離經驗,他說的是一種經驗性存在。

什麼叫經驗性存在?他說,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要遵循必然性支配。人作為生物體,你必須符合生物體的一般生存原則,在社會當中生活,要遵循社會生活的規則。

但是康德認為,道德並不產生於經驗性存在當中,道德行為必須脫離開經驗。

道德是不以人的經驗性存在為前提而存在的。康德認為,道德就是目的性對必然性的壓迫。人在社會現實中要遵循必然性支配(存在法則社會規則),本身沒有道德行為,道德行為是對必然性的否定,用目的性否定必然性。

如跳下樓梯救小孩,跳下去就在摔死的可能,這具有必然性,但救小孩是你的目的,你必須這樣做。所以,在康德看來,道德不是幸福,幸福是人們在現實當中的滿足,道德是痛苦,是犧牲。

具體怎樣來闡述道德呢?①絕對律令。指人之所以能夠完成道德行為必須遵守的準則。

命令——應當,絕對——遵循這樣的準則是無條件的。你的道德行為,就是為了做這件事而做這件事,不是為了達到其他目的而做這件事,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如,早上上班是為了完成工作,而不是為了領導表揚。

如果是為了領導表揚,這就不是道德行為了。

絕對律令有三條:第一條,不管你做什麼事,總應當做到使你的意識所遵循的準則永遠能夠成為一條普遍性立法原理。什麼是道德行為?

就是你做這件事,能不能普遍化實行(普遍的立法原則)。如果能普遍實行,你就做,否則,就不能做。針對這一條,他舉了四個例子。

他說,我答應了你一件事,結果沒去辦,食言了,這個是不是道德行為?關於「食言」這個問題,你就問一下,這個能不能普遍化,能不能人人都可以這樣,結果不行,這就不是道德行為,是不道德的。還比如,自殺,能不能普遍化?

肯定不能,所以,也不是道德行為。

第二條,無論是你自己或什麼人,你始終把人當作目的,而不是工具。人的工具化就是人沒有自己的東西,永遠聽命於外在力量的支配,工具化可以生存,但沒有道德,道德是法如己出,自己給自己立法。如捐款行為,是自己做出的道德行為,不能強迫。

把人當目的,而不是工具,這就是自由。康德對自由是比較推崇的。他說,只有在自由狀態下,才能有道德行為可言,只有自由,叫道德。

第三條,自律,自由,至善。康德認為,道德與幸福是對應的,道德是對幸福的否定,但是有個問題,你說有德之人沒有福,在康德看來,這不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道德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道德與幸福結合在一起,有德之人就是有福之人,我完成道德行為,我獲得了幸福。康德認為,道德和幸福結合在一起就是至善。

至善在此岸世界沒有,只有在彼岸世界。你做好事沒好報,下輩子有好報,死後在彼岸世界就會幸福。怎樣使至善實現呢?

至善有兩個設定條件,有兩個東西必須存在:一個是上帝存在,二一個是靈魂論。這體現了康德哲學的保守性。

上帝是什麼?靈魂不死是什麼意思?這其實說明了康德道德的理想性。

康德認為,道德的理想性對老百姓來說,那就是天國,就是宗教。講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康德寫完《純粹理性批判》後,他的一位僕人看了就哭。

康德問他哭什麼?僕人說,大師呀,我們老百姓還得有神,有上帝,沒有上帝我們怎麼辦?誰來救我們?

康德噢了一聲,似有所悟,說是的,老百姓應該有精神的寄託,應該有宗教,應該有上帝,所以他就寫出來了。

宗教在康德那裡,並不是有神學的意義,他的提法本身就是對宗教的不尊重,設定上帝,是為了自己的學說體系和理論。康德對宗教不以為然,他不認為人有原罪,對宗教儀式不感興趣,很少去教堂。

「如果人人都講規則,那麼社會將怎麼怎麼樣?如果人人只講道德,那麼社會將怎麼怎麼樣?」原話是什麼?

20樓:是十七十七

原話是:「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空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迴歸;反之,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佈的骯髒國家。」

【背景】在中國的新文化運動(2023年——2023年)期間,大量來自於國外的思想思潮被引入中國。空談各種主義的風氣,也在知識分子中日益濃厚。胡適先生意識到空談主義趨勢的危險,早在2023年就指出:

「一切主義,一切學理,都該研究。但只可認作一些假設的(待證的)見解,不可認作天經地義的信條;只可認作參考印證的材料,不可奉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啟發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矇蔽聰明、停止思想的絕對真理。」並提出「多研究問題,少談些主義」。

而胡適的這些主張,在當時是「最不能得各方面的瞭解」。

"人性本惡"是誰說的?

21樓:

"人性本惡"是荀子說的。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惡論,這與孟子的性善說直接相反。他的總論點是,凡是善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人努力的產物。價值來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創造。

正是在這一點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擴充套件資料

性惡論的價值在於:

(1)提出人的自然本性的先天合法性,從人的實然層面來看待人性。

(2)強調後天環境對人發展的作用。

(3)進而說明禮樂教化的價值與意義。

性惡論的限制在於:

(1)從性惡出發,固然可說明禮樂教化之「偽」的現實必要性,但由於否認了人的道德先驗性,聖人治禮作樂的「化性起偽」的教化行為就失去了堅實的存有論根據。

(2)把人的先天的自然本性等同於社會道德之惡,沒有真實地看到人的自然本性和人的社會性「惡性」之間具有人的意識的造作性。如此將使社會性的「惡行」具有自然存有論根基,以至於「惡」成為了價值的合理性行為。

(3)性惡論使人性的超越幅度喪失殆盡,人完全成為社會宗法等級的奴隸。

性惡論的目的:性惡,或性善,對儒家並沒有決定性的意義。其價值僅僅在於如此的人性論奠基可以為現實社會的禮樂教化提供內在人性的根據。

如果說人性本惡那親情怎麼解釋

其實人性本善。只是環境或其他什麼事情使她變惡了。所以親情是永遠存在的。我覺得人性分善惡,而不是隻是去一個方向發展,在生活中,無論我們的人性是怎樣的,親情就是親情,連著血脈的,無法改變,至於人善,那是從生下來到生活中,給予你的教育,人惡也是一樣,往哪個方向引導,自然往哪個方向發展。也有說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本善辯論賽我是正方反方是人性本惡我有什麼犀利的問

直接問復 反方選手,如果制他看見一個老奶奶倒地了,他是願意去救他還是不救?這個坑爹的問題不是在於扶老奶奶到底會不會被賴上,如果反方選手抓住這一點就上當了,直接繼續問他 儘管如此,就算是不去做,你會不會產生想要幫忙,想要救人的想法 用大義扣死他,沒有哪個反方選手敢硬著脖子說不想!關於被賴上的現實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