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日本人身高一米五,戰後身高超一米七,為什麼日本人長高了

2022-09-04 13:42:11 字數 5548 閱讀 8464

1樓:史海爛柯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日本國民身高的增長幅度大大高於其他國家。有資料統計,二戰前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不足1.

60米,而2023年時,這個資料已經一躍達到了1.70米。

不少人覺得,日本國民身高的異常增長,就像是一個謎團一樣。也正因如此,外界也一再揣測,並從不同角度嘗試「解讀」這一問題。在眾多說法中,網友們比較贊同的一點便是,有外界基因的注入。

這種解釋,其實是含有較強的仇視和偏見的,或者說,多少有些刻意醜化的意思。有人曾提出,戰後美國對日本實施軍事佔領,期間不少身材高大的美國士兵,同日本女性有了交集,並影響到了日本國民的身高。

其實,據社會學家和營養學家研究,戰後日本國民的身高大幅度增長,實際上與飲食結構的改變有關。據相關統計顯示,在2023年時,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的肉類攝入量為2.15千克,而到2023年時,已經增長到了13.

1千克。同樣,蛋、奶的攝入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其中2023年時蛋的攝入量為2.15千克、奶製品為800克,而到2023年時,這些資料分別上升至了14.

95千克和27千克。

對比這組資料可以發現,二戰後日本人的食物攝入量有了很大的改善,肉、蛋、奶的攝入量比戰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現代科學研究證實,這些食品對於人體生長髮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簡而言之,真正使得日本國民身高大幅度增加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國民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大量的肉蛋奶,使得日本國民能夠實現更好的發育。

2樓:匿名使用者

不只是日本,事實上東亞三國從二戰至今身高都在快速增長,2023年英國對200多個國家身高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男性平均身高171.8cm,韓國男性174.9cm,日本男性170.

8cm。

身高決定因素既有先天基因的影響,也有後天環境和營養的影響,日本戰後身高快速增長是因為經濟增長後其國民尤其是孩子營養比較充足,日本早在60年代學校就開始提供營養午餐和牛奶,這是日本戰後身高快速增長的一大關鍵。

不過身高畢竟還有基因的影響,查一下日本厚生省國內身高曲線可以發現,2023年之後日本平均身高增長已經近乎停滯。而且同為發達國家,韓國的平均身高增長率比日本更高,不過韓國近些年的身高增長也在趨緩,再過幾年估計也將接近於停滯。

最後說一下我國,目前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所以平均身高提高空間還很大,現在我有時我都很驚訝現在初中生的身高,比十多年前我那時高了近乎一頭。

3樓:乙景澄

1、古代日本人是普遍比較矮,但並不是說所有人都矮。織田信長就有166cm,風魔小太郎有約200cm,所以日本人是矮比較普遍,高的少。

2、日本人矮的原因——第一:人種。日本人應該是典型的蒙古人種,身高本來就無法比擬歐美,加上島國,本身在人種交流上就受到了限制,使其在身高上難以得到基因改良。

——第二(主要原因):營養不良。我記得看過伊達政宗的食譜,身為一方諸侯的大名,吃的不過是豆腐、茄子、魚,竟然覺得不錯,希望以後成為「天下人」可以天天吃到。

你就可以瞭解日本古代平民的膳食是多麼單調而缺乏營養。近代日本農業精耕細作,實現了高產化和豐富化,以及歐式生活方式的普及為日本人身高的成長奠定了基礎。

3、中國人身高高的原因——

a、從人種上來說,中國有人種交流和改良的可能,中國一直處於民族融合之中,早在戰國時期,生活在西北的秦人就被認為較高;春秋的孔子也被成為「長人」。

b、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使物質供養豐富與階層分野明顯成為可能,地大物博就為營養的豐富化提供了條件,人口眾多就為社會階層的分野提供了基礎,可以使多人供養一人,而且高的絕對數也較日本人為多。

c、古今的度量尺寸不一致。雖然秦始皇統一了度量衡,但是實際今古及各代的度量衡還是有區別的。另外中國古代的誇張性描述也確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今天的困惑。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戦後日本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常飲食條件也改善,還有戦後日本人與外國人通婚的情況也較為普遍,因此體型方面也有所改變。

5樓:匿名使用者

這主要是高大的美國大兵的功勞!

二戰前日本人身高一米五,現在身高超一米七,為什麼日本人長高了?

6樓:嚒嚒炸

,首先,那肯定是得益於日本高速發展的經濟,由於之後的國際交往,飲食習慣的改變,還有體育設施的那些普及和體育運動的增加後來

7樓:糾結人生

日本人長高的原因應該跟自身的鍛鍊,還有飲食上的改善有關。

8樓:懶蛋俠

因為日本為了提高人均身高水平,免費為民眾提供牛奶。

9樓:

日本人長高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好了

10樓:我是春花秋月明

日本的女人找了美國的人,自然基因就會有變啊,現在生活水平高了也會長個的

11樓:廖羽輕

這也不一定吧,指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營養也都提高了呀。

二戰前身高一米五,戰後一米七,為什麼日本人長高了?

12樓:舊時樓臺月

據說秦時始皇派徐福帶領一大批童男童女和金銀財寶去蓬萊仙島求長生不老之術,一去不復返,這批人就是日本人的祖先。後來漢唐時四海來朝,日本即當時的倭國也隨之上貢,見證了唐的繁榮,學到了許多,日本大多數文化源頭也**於唐。

究竟有多矮呢?用資料說話就是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男人平均身高155釐米,女人140-150釐米。連日本天皇都覺得,這身高有辱國體,通過國家手段為自己的子民拔高。

這個國家手段通俗來講就是鼓勵吃肉增加蛋白質進而提高人均身高,但由於資源有限這種方式並沒有起什麼水花。

地理因素和資源限制加上國家閉塞對其自身發展是很不利的。漸漸地日本人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了人種進化的重要性,所以了競爭土地資源與他國人通婚是日本必然的選擇。

但是日本人真正意義上的長高就是在戰後,而他們首先要感謝的就是給他們下了兩顆原子彈美國人的幫助。

二戰後,日本就是美國人的天下了,雖然小日本對美國人深惡痛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美國的幫助下,日本不僅經濟快速恢復,而且日本人便從這時走上了長高的步伐。藉著美國這個大靠山,日本**大力進口肉類,奶類食品,並且在國內大力發展畜牧業,這時候,日本人的口號是「每天一斤牛奶,振興一個民族」。

於是,隨著肉蛋奶等高蛋白源源不斷地**給一代代日本的青少年,大量身體長高所必須的營養物質補給,慢慢的也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人天生矮個的體質。

回顧過往,日本人的長高之路可謂漫長而又艱辛,用了一百多年時間,無數代人的努力,終於甩開了小日本的帽子,也可以算是奇蹟了。我們在痛恨日本人在抗戰時期的所作所為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毅力和恆心,從長高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對下一代發展的用心程度是令人生畏的。青年強則國強,未來要想贏就必須從孩子抓起,讓下一代茁壯成長。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日本人長高了,而是戰爭使得沒有身高優勢的日本人停止向前。這是一種環境的選擇,戰爭證明長得高的日本人存活率更高。

14樓:靈魂忍者

因為二戰之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國內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日本平均身高才會增加。

15樓:小九七

二戰前日本人為了攢軍費全民節衣縮食,二戰以後日本得到美國的經濟扶持,人民的生活好了起來,營養跟得上了,所以長高了。

日本和荷蘭二戰後喝牛奶長高了,姑父去非洲查德那些人窮的只吃紅署男人確幾乎都一米八多,為什麼?

16樓:匿名使用者

寒冷、年溫差大和日照充足地區的人群,體格越高非洲是人類基因多樣性最高的地區,最高和最矮的人種都在非洲

人種形態差別人種由於「地理差異」不同而「身高」有異。人類學研究總結道:「世界人群身高的算術平均數的地理差異達40~41cm,最矮的是剛果流域的黑人(非洲俾格米人),其平均身高為141cm;最高的是非洲查德湖東南的黑人,其平均身高為182cm。

世界上最矮的群體是中非俾格米人、東南亞俾格米人、南非布須曼人。最高的群體是熱帶森林界限以北的尼格羅人某些群體、蘇格蘭人、馬克薩斯群島的波利尼西亞人。」

[1]有關人種身高的分佈,著名人類學家羅金斯基等人根據大量人體測量資料得出:「整個人類的平均身高,男性約為165cm,女性約為154cm,男、女身高相差平均8~11cm。」又說:

「身材矮小(低於160cm)是歐洲、亞洲和美洲最北部的人(洛帕爾人、曼西人、漢蒂人、古亞細亞人、愛斯基摩人)的特點,東亞和東南亞(日本、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的許多民族)、中美和南美的許多群體也身材矮小。高身材的人(170cm以上)除了上述地區,還見於歐洲北部(挪威人、瑞典人)、巴爾幹半島、高加索、印度西北部和北美。」

[1] 顯然,在人類學上,不同種族各有特徵,不同種族有著不同的身高。身高最高的種族是尼格羅人種和歐羅巴人種及其變種,而亞洲人種則屬於中等身材。人種身高因地理氣候差異而形成。

新石器時代以來,由於人口的不斷遷徙和混血,人種身高的地理學特徵開始模糊。遷徙導致了人種的形態學特徵趨向同一,混血的結果則是出現了各種變種,比如衣索比亞人種是非洲身材最高之人種。這一人種的膚色雖屬黑色,但膚色中已帶有紅色成分,從而成為紅褐色。

據考證,這是非洲大陸上的一支特殊人種。人類學家指出:「在非洲之角的東北非、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生活著衣索比亞人種,這是歐羅巴人和尼格羅人,即白種人和黑種人的混合型別。

」[2] 據對北非人類化石測定,「最重要的化石材料發現在阿爾及利亞-阿法盧。塔福拉爾特骨架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2023年。塔福拉爾特人和阿法盧人大體上與克羅馬農人相近,兩者都身材高大,阿法盧人平均身高177.

7cm,塔福拉爾特人的平均身高為173.3cm。」人類學家在南撒哈拉的阿謝利亞爾要塞附近(尼日河拐彎處以北)發現的人類骨架更是對早期尼格羅人種的身高特徵有著重要揭示:

「顱骨很長、很高而窄(顱指數70.9),額部平直,眉弓發育中等,身長約170cm,四肢修長。」而在東非的肯亞和坦尚尼亞則發現有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骨骼化石,據測定,身高分別為175~180cm和180cm。

骨骼特徵為「面部很高而窄,稍微帶突頜型,窄鼻,長頭型,身材很高。」總之,這些將近1萬~10萬年之久的骨骼化石,都「帶有衣索比亞人種的某些特徵,粗大厚重。」

氣候對身高的影響 不同人種之**概因「環境」之差別,而「環境」因素則又以「溫度」最為突出。無論是歐洲還是東亞大陸都存在由南到北隨緯度上升而身高均值上升的趨勢。例如,歐羅巴人種的身高趨勢為北歐》東西歐》南歐》阿拉伯地區。

南美印地安和非洲人的體格特徵與之相反,越是赤道向南,身高均值越高。斯汀森(2023年)所做的相關分析表明,氣溫、氣溼和降雨量與體格大小(身高、體重)呈負相關,日照、年最大氣溫變化與體格大小呈正相關。換句話說,越是生活在溫曖潮溼地區的人群,體格越低;而越是生活在寒冷、年溫差大和日照充足地區的人群,體格越高。

動物學也有同樣證明,比如對老虎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地理種群需要對付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其它條件,它們之間往往表現一些適應性的差異。」「我國的老虎,在過去呈連續分佈,現在已分化成2個亞種:

北虎和南虎。北虎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亞伯里亞也偶爾有之,它體大,斑紋顯著;南虎主要分佈在華南,體積小,斑紋較淺。不同地區的不同種群所表現的變異,至少有一部分具有適應的意義。

就恆溫動物講,分佈在高緯度上的個體常較大,分佈在低緯度上的個體常較小,這有適應的意義。個體的表面積以平方而增加,而體積則以立方而增加。就是說,面積和體積的比例隨動物體的增大而減少。

這樣,分佈在寒冷地區的恆溫動物,軀體較大就可以相對地減少體熱的散失,這對生存有利。」

二戰中在中國總共消滅了多少日本人

150w鬼子被消滅了,但5000w人民也倒下了。嗚呼哀哉 兩個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 二戰中在中國總共消滅了 多少日本人 二戰中在中國總共消滅了多少日本人?根據日本的記錄在中國戰場一共死了45五萬個鬼子。美國記錄死了44萬鬼子。我只想說,中國戰報說打死200萬鬼子,的確是有點誇大了,但是小日本的話是...

二戰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為何增長了4釐米,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在過去,日本人因為身材矮小,而且還發動了侵華戰爭,所以我們經常會罵他們 小日本 或 小鬼子 有時候非常氣憤會說 小日本鬼子 據不完全統計,在二戰時期,日軍的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五,但是,二戰以後,日本人的身高平均增長了4釐米,這日本人是怎麼做到的呢?難道是日本的矮子全都咋戰場上死掉了?當然不是這回事!據...

在關於二戰的電影中,日本人被打得最慘的是哪部

男人們的大和。說日本最大的一艘戰列艦 單挑美國第7艦隊的故事 紫日 美國 中國 蘇聯都在攻打,日本人四面楚歌 硫磺島的家書。鬼子來了。推薦幾部反映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的電影,最好是美國人和日本人對戰的 10 太平洋 hbo拍的電視劇 風語者 李安拍的,但是評價不怎麼好 血戰鋼鋸嶺 2016年的 很寫實 ...